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部编版)
专题01 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文件包含专题01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解析版docx、专题01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字词,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材料的方式;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方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新课导入】
你知道图片中关于两个少年的故事吗?
其实中国古代跟他们一样知礼、智慧的少年还有很多,今天让我们跟着课本再重新认识两位不一样的少年吧!
【知识梳理】
一、原文呈现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助读资料
(一)文题解读
“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三)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篇幅简短;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三、文章梳理
咏雪
原文
注释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1】。俄而雪骤【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4】公大笑乐【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
【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3.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4. 文义:文章的义理。
5.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6. 骤:急。
7. 欣然:高兴的样。
8.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9.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10.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11. 未若:不如,不及。
12. 因风:乘风。因,趁、乘。
13. 即:是
14.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Ì 文句解读
【1】交代了咏雪的背景。在雪天聚会谈论文章的义理,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温馨的家庭氛围。
【2】“骤”字传神地表现出雪下得急,突出了雪景的非凡气势,为下文咏雪做铺垫。
【3】把“白雪纷纷”比喻为“撒盐空中”,表现了大雪下得猛烈密集。
【4】把“白雪纷纷”比喻为“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
【5】“大笑乐”暗示了谢太傅更欣赏“兄女”的说法。
【6】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
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7】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8】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9】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0】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1】友人惭,下车引之,【12】元方入门不顾。【13】
【翻译】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
回答说:(父亲)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与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一同出行)。中午您没有来,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拉他,元方(却)走进门去,连头都不回。
1. 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2.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3.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4.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5. 过中:过了正午。
6. 至:到
7.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8.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9. 戏:玩耍,游戏。
10.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1. 非:不是。
12.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13.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14.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5. 信:诚信,讲信用。
16. 礼:礼貌。
17. 惭:感到惭愧。
18.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9. 顾:回头看。
Ì 文句解读
【7】交代故事发生的起因,说明不守信用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8】“时年七岁”交代了元方年纪小,为下文突出他的聪慧明理做铺垫;“门外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9】元方回答客人的话表现了元方怎样的特点?
表现了元方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10】友人听了元方的回答后有怎样的表现?
友人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陈太丘。一个“怒”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又无礼的品质毕现;“非人哉”更表现了友人语言粗野。
【11】面对友人责骂自己的父亲,元方是如何的?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特点?
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友人,指出对方的无信、无礼,有理有据。表现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12】“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
由“怒”转“惭”,说明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下车引之”说明友人想对元方表示友好,以示悔意。
【13】“入门不顾”显示出元方率直、方正的个性。
四、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不
通“否”,读“fǒu”,句末表疑问,译为“吗”
(二)古今异义
与友期行
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相委而去
委: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去后乃至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与儿女讲
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
今义,儿子和女儿
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古义:凭借
今义:因为
(三)词类活用
元方时年七岁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友人惭
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惭愧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句首省略主语“谢道韫”)
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门外”前省略介词“于”)
④待君久不至,已去。(句首省略主语“家父”)
五、内容主旨
《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六、写作特色
《咏雪》
❶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本文描写陈元方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父行为的据理反驳,最后写“元方人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❷情节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的侧重点是说明做事要讲诚信,讲礼貌。围绕这一中心,文章略写了陈太丘等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例题精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答案】D
【解析】“不”在这里读fǒ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结合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A项,“儿女”在句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B.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
C.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
D.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
【答案】C
【解析】C项中前为“拉,牵拉”,后为“引起,使出现”。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陈太丘/与友/期行
【答案】C
【解析】王凝之是个人名,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
【答案】B
【解析】A项,惠赠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项,寒舍是谦辞,不能用来指别人家。D项,家父是谦辞,指自己的父亲,不能用来称呼别人的父亲。
6.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 (朝代)临川王 (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比喻白雪纷纷的情景。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答案】南朝宋 刘义庆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解析】平时注意积累文学常识。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答案】D
【解析】“小弟”是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咏雪》,完成下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英雄儿女 B.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C.公欣然曰/不以为然 D.差可拟/千差万别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兄妹两人的回答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谢太傅对兄妹两人的回答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你认为他“笑乐”的内涵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答案】
1.B
2.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示例一:“撒盐空中”好。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都跟“撒盐空中”比较接近。示例二:“柳絮因风起”好。它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有丰富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4.示例:①为孩子们能够积极踊跃地抒发见闻感受而“笑乐”;②为侄子的才思敏捷和直率冒失而“笑乐”;为侄女的聪颖敏慧、巾帼不让须眉而“笑乐”。③为谢家后辈爱学上进、后继有人而“笑乐”。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人;
B.骤:急/急;C.然:……的样子/正确;D.差:大体/差别;故选B。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
3.本题考查对比喻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
本题考查对比喻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如果认为第一个比喻好,可以从它描绘雪的颜色、下落之态及写实的效果的角度分析;如果认为第二个比喻好,可以从它抓住雪花轻盈飞舞的特点来分析。
示例一:我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秋风中上扬,甚至飞得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真实。
示例二: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
“笑乐”表达的是谢太傅高兴的情感。可以作多种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文本内容可知,孩子们积极踊跃发言,谢太傅的大笑说明他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内心欣慰无比;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笑乐”也是对谢道韫这种比喻的认可和对她才情的欣赏;同时他为家庭聚会的欢迎气氛而乐,为谢家后辈爱学上进而“笑乐”,等等。
【点睛】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以下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 (4)入门不顾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
7.用“/”为画线句子在标点符号处断句。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古人追求文化修养,称谓上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选文中有谦称、尊称吗?请各找出一个,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答案】
5.期:约定。 不:同“否”。 委:舍弃。 顾:回头看。
6.(1)过了中午还没有到,陈太丘舍弃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
7.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文中敬辞有:君(您,敬辞,称对方)、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谦辞: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文中元方称父亲的朋友为“君”,是敬辞;称自己的父亲为“家君”,是谦辞,表现了元方懂礼貌,尊重他人,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
【解析】
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2)句意: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
(3)句意: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
(4)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6.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1)过中不至:过了中午还没有到;舍去:舍弃他离开了;乃:才。
(2)惭:惭愧;引之:拉他(指元)。
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君与家君期日中”是前提,在这一前提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故这是三个逻辑关系明确的句子,要停顿;而“日中不至”是“则是无信”的原因,“对子骂父”是“则是无礼”的原因,故中间也需要停顿。
所以此句可停顿为: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本题考查敬辞与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文中敬辞有:
君:您,对对方的尊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文中谦辞有:家君: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文中元方面对客人的询问“尊君在不?”,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回答中使用敬辞“君”;元方在面对父亲友人发怒所说的话“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不急不躁地回答中用到谦辞“家君”;可见元方明礼懂事,尊重他人,有修养;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待客的特点。
【点睛】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北史·孝行传·张元》)
【注释】①陌:田间小路。②延:引进,请。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公欣然曰( )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
③惶惶于阡陌间( ) ④若见而不收养(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白雪纷纷\何所似 D.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
②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4.联系全文,说说【甲】中两个比喻句哪一个更好?
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乙】文中的张元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高兴,开心,愉快 趁,乘 在 如果
2.B
3.(1)兄长的儿子胡儿说:“向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2)现在它被人所遗弃,不是道义。
4.把雪比作柳絮,既道出了比喻的形似,又体现了雪花的轻盈之态,后者咏雪做到了形与神的统一,所以把雪比作随风飘舞的柳絮更好。
5.从张元打算收养弃狗,并说服自己的叔父收养弃狗。张元是个有仁爱之心、善良、关爱动物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谢太傅高兴地说。欣:高兴,开心,愉快;
(2)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因:趁,乘;
(3)句意: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于:在;
(4)句意: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若:如果。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王凝之”为人名,中间不能断开;“左将军”是“王凝之”的官职;“妻也”表判断,指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应在“王凝之”前后各断一处;故断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兄子:兄长的儿子;差:大体;拟:相比;
(2)今:如今、现在;为:被;弃:遗弃;道:道义。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中的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描绘雪花飞舞时的轻盈之态,取柳絮比拟飞雪的形状,说明飞雪骤且大的特征,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后者咏雪做到了形与神的统一,既形象又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乙】文第一段“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可知,在张元看来万物都有生命,应该尊重、爱护它们,认为不收养弃犬,让弃犬自生自灭是不道义的,并以此来说服自己的叔父收养弃狗;可见张元是有仁爱之心、善良、关爱动物的人。
【点睛】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地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现在它被人所遗弃,不是道义。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叔父,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
顾司空①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②,对之疲睡。顾思所以③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④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⑤,机警有锋。”
——《世说新语》
【注释】①顾司空:指顾和,死后被赠为司空。②小极:身体疲乏不适。③所以:表方法。④元公:指顾荣,顾和的族叔,死后谥号为“元”。⑤珪璋特达:珪、璋皆为朝会官员所持之器。此处比喻人才出众。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太丘舍去( ) (2)下车引之( )
(3)元方入门不顾( ) (4)诣王丞相( )
7.翻译下面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丞相小极,对之疲睡。
8.乙文中的顾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9.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请说说理由。
【答案】
6.离开 拉、牵拉 回头看 拜访
7.(1)与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
(2)王丞相有点疲乏,对着他打瞌睡。
8.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9.示例(言之有理即可,不能态度模糊,二者都回答):
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该以礼相待。
不失礼:友人失信失礼在前,态度恶劣,元方用入门不顾的行为和态度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是坚持原则的体现,也给友人一个教训。
【解析】
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去:离开。
(2)句意为:下车去拉元方。引:拉、牵拉。
(3)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
(4)句意为:去拜访丞相王导。诣:拜访。
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期,约定;委,丢下;去,离开。
(2)小极,有点疲乏;疲睡,打瞌睡。
8.考查人物形象。顾司空用巧妙的办法即赞美和关心的语气引起了丞相王导的注意,结合王导对他的评价“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这个人才华出众,既聪明又善于言谈)”可直接提取答案。
9.本题考查表达看法的能力。不要求统一答案。作答本题时,认为其失礼或不失礼均可。认为其失礼,可以从“友人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了,就应该原谅他”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若认为不失礼,可以从“友人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一种极其无礼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觉得元方的做法有些失礼,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谁都可能会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点睛】
【乙】司空顾和尚未出名的时候,去拜访丞相王导。王导有点疲累,对着他打瞌睡。顾和想要向他请教,便对同座的人说:“过去我经常听我的族叔元公顾荣跟我说起王公辅佐中宗(司马睿)保全了江南的事。王公身体不太好,叫人不安。”听他这么说,王导便醒来了,评价顾和说:“这个人才华出众,既聪明又善于言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7 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17同步讲义《世说新语》二则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同步讲义:《春》新课预习-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1同步讲义《》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01同步讲义《》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9 同步讲义:《诫子书》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9同步讲义《诫子书》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19同步讲义《诫子书》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