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苏教版3. 统计与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3. 统计与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统计(2)第 2 课时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使学生对统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计活动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统计观念。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图具体形式的丰富多彩,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简单运用:能读懂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之间的转化。复杂运用:能够对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透过统计图和统计表提炼信息。创见:根据统计图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数据的推算和处理。教学重点能读懂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之间的转化。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数据的推算和处理。教学过程关注差异一、预学查异: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你能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哪个统计图比较合适吗?二、初学适异:1、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出示第5题,学生了解要求和数据。提问:可以怎样比较男、女生的汉字录入速度?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要比较平均数,明确男女生人数的不同,可以分别计算出男、女生汉字录入速度的平均数,再进行比较。说说这里的平均数分别表示男生小组和女生小组的什么。小结: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可以用平均数来表示。2、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在书上标出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全班交流后提问:一年级学生中有几颗龋齿的人数最多?你怎么知道的?(2)提问:你能计算出两个年级中没有龋齿的人数各占百分之几吗?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后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板书算式、结果)(3)提问:哪个年级学生的牙齿健康情况好一些?你是怎样比较的?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4)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研学导异:1、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①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 ②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3)独立完成统计表,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4)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与同学交流。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体会统计图和统计表在解答不同问题时的作用。2、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1)出示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 (注意用实线和虚线区分两个统计对象)(3)提问:把你整理的数据与表中和你相同的男生或女生的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4)提问:从6周岁到现在,你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其中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5)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身高比较,你怎样评价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在全班交流。四、拓学展异:出示:下面是小王和小李外出情况的一张折线统计图。他们分别住在一条大街的两头,相距2千米,在他们两家之间,中途恰好是一所书店。现在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小王和小李他们是( )先出发的,他们先到( ),在书店停留了( )分钟,又走了( )分钟到了( )家。2、小王的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时( )千米,小李的速度一开始是每小时( )千米,回家时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观察统计图讨论问题。集体交流。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认识体会到统计图具体形式的丰富多彩,也知道要根据具体数据的特点合理地使用统计图。作业布置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90-91页。回家作业:《练习与测试》P102-103页。 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来提高他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可以让学困生和学优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统计图中各个量的含义及每一段的意义。 可以先由学优生回顾绘制统计图的过程,唤起学困生的回忆,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统计 统计表 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3. 统计与可能性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 ,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1. 数与代数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3. 统计与可能性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