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堂检测
展开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基础巩固】
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该县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早期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故选A项。第2题,根据材料,该县集镇水淹频率很高,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下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使得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故选B项。第3题,根据材料,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慢,带来的砾石少,历时短,洪水退水快。故选C项。
答案:1.A 2.B 3.C
2021年6月,浙江省成为建设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区。下表为2020年我国浙江、广东、甘肃和安徽四省部分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
省份
甲
乙
浙江
丙
土地面
积/km2
179 643
425 900
105 703
140 140
三次产
业结构
4.3∶39.2∶
56.5
13.3∶31.6∶
55.1
3.3∶40.9∶
55.8
8.2∶40.5∶
51.3
人均生产总
值/亿元
88 210
35 995
100 620
63 426
城乡居民
收入比
1∶2.49
1∶3.27
1∶1.96
1∶2.37
注: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甲省 ( )
A.重工业比重偏高
B.耕地面积比重高
C.合资企业占比小
D.改革开放时间早
5.与其他三省相比,浙江省先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最大优势为 ( )
A.社会经济差异小
B.人均生产总值高
C.产业结构较合理
D.土地利用率较高
解析:第4题,根据统计表可知,甲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最低,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第二产业占比中等,人均生产总值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广东、甘肃和安徽三省中应当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A项错误。第一产业泛指农业,甲省农业占比低,因此耕地面积比重应较低,B项错误。广东省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说明经济水平较高,改革开放时间早,合资企业的比重大,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项。第5题,由统计表中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可知,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不大,因此社会经济差异小,利于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A项正确。人均生产总值高不一定经济差距小,因此对先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不是最大优势,B项错误。产业结构较合理和土地利用率较高利于提高整体的经济水平,不一定利于共同富裕,C、D两项错误。
答案:4.D 5.A
我国西北某地在旱地上覆盖10 cm左右的砂砾种植砂田瓜,被誉为“戈壁西瓜”,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年来面积逐步扩大至较大规模,产业蔚然成风。据此完成6~7题。
6.大旱之年,土田多歉收,砂田瓜却生长旺盛,很少绝收,主要是因为砂砾( )
①作为覆盖材料,增加昼夜温差 ②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保水作用显著 ③能起到给土壤增温的效果 ④使疏松的土壤更加紧实,提升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该区域部分地区逐步禁止砂田瓜种植,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①该地区干旱多发,河流灌溉供水量小 ②人为采砂引发该地水土流失,土地荒芜,地质灾害增加 ③连作种植,水肥流失快,砂田瓜品质下降 ④加速砂田土壤老化、沙化,生态修复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砂田就是在普通田块上覆盖一层厚度在10 cm左右的砂砾,砂砾比热容比较小,可以增加昼夜温差,①正确;砂田覆盖一层砂砾可起到蓄水保墒、增温保肥的作用,②正确;砂砾覆盖减少了强光照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温度,③错误;长期覆盖砂石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项。第7题,砂田分布较广的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小,年蒸发量大,灌溉用水量大,河流灌溉供水量小,无法满足砂田瓜种植的用水需求,①正确;新砂地的保水保墒效果比老化砂地好,西瓜的产量和质量更高,随着砂田瓜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农户在开辟新砂地时不按规范取砂,随意在河道、山脚下开采砂石,引起山体崩塌、滑坡,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②正确;多年连作种植会导致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降,砂地水肥流失快,砂田瓜品质下降,禁止种砂田瓜主要是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而非经济效益减少,③错误;不少瓜农的栽培方式传统落后,耕作不细致,给土壤带入了大量砂层,导致砂层堵塞,加剧土壤板结,补水灌溉时,水中混杂溶解质泥土,导致砂层含土量增多,透气性降低,加速砂田土壤老化、沙化,生态修复困难,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6.A 7.C
摩洛哥(左图)位于非洲北部,其能源的97%依赖石油进口,目前其中部城市瓦尔扎扎特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项目。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右图)用热能收集塔储存太阳能,并通过塔内熔盐加热水体带动发电机工作。在太阳落山后,收集塔储存的热能可继续提供三个小时的电力。据此完成8~10题。
8.瓦尔扎扎特建设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优势是( )
A.降水少,光照充足
B.科技发达,电力需求巨大
C.气候湿热,水资源丰富
D.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完善
9.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热能收集塔的作用是( )
A.提高发电效率 B.减小占地面积
C.稳定电力供应 D.缩减建设成本
10.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建设将使该国( )
A.大气污染加重
B.石油进口量增加
C.水资源需求量减少
D.碳排放量降低
解析:第8题,利用太阳能,需要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瓦尔扎扎特建设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优势是降水少,光照充足。摩洛哥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较低;气候干燥,水资源较少,资金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第9题,“摩洛哥位于非洲北部,其能源的97%依赖石油进口……在太阳落山后,收集塔储存的热能可继续提供三个小时的电力”,说明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热能收集塔的作用是稳定电力供应。第10题,塔式太阳能聚热电站的建设,会使清洁能源增加,将使该国碳排放量降低。太阳能发电,不会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石油进口量会减少;因需要通过塔内熔盐加热水体带动发电机工作,所以水资源需求量增加。
答案:8.A 9.C 10.D
【拓展提高】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俗称“瓦斯”。我国埋深2 000米的浅层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前三。2016年全国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576.12亿立方米,利用率仅42%。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 )
A.其燃烧值更高
B.开采难度更大
C.储存于向斜部位
D.不可用常规管道运输
12.大规模开采、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将带来的影响是( )
A.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B.导致地面沉降
C.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D.减轻大气温室效应
13.若将煤层气作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将会 ( )
A.使能源消费重心向西北转移
B.增加我国能源储备与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水平
C.使能源生产重心向东南转移
D.减少我国天然气进口量
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所以其开采难度更大。第12题,大规模开采、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可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相比较石油的使用来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少,可减轻大气温室效应。第13题,将煤层气作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将会增加我国能源储备与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水平。
答案:11.B 12.D 13.B
14.读美国大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示东北部的阴影部分为 ,是世界最大的 。在其周围大城市密集分布,其中城市A为 ,是美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2)城市B为 ,最早是建立在 上,目的是 。
(3)城市C为 ,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4)简述美国大城市分布和发展的共同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图中美国东北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五大湖区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周围城市密集,如芝加哥(A)、布法罗、克利夫兰等城市沿湖分布。因此以上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靠近湖泊以及地处平原等。第(2)题,图中城市B为波士顿,最早是建立在半岛上,目的是有利于安全防卫。后来随着海运业的兴起,波士顿又利用沿海港口的有利条件不断发展壮大。第(3)题,图中C城市为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新奥尔良,也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的地方,因此该城市利用河海联运、腹地广阔的有利条件,成为美国南部著名的城市。第(4)题,要归纳图示城市分布和发展的共同自然条件,要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1)五大湖 淡水湖群 芝加哥 地处平原地区和靠近湖泊
(2)波士顿 半岛 便于安全防卫
(3)新奥尔良 地处密西西比河河口,便于河海联运、腹地广阔
(4)①图示美国大城市大都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中央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和西部沿海平原上,因而地形条件为诸大城市分布的共同自然条件。②从气候条件看,美国本土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温度适宜,三面临海,图示城市密集区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温和湿润,因此气候也是它们共同的自然条件。③美国大城市大多沿海分布,降水较多;中部内陆地区的城市大多也沿湖、沿河分布,水资源充足,因而水资源也是这些城市分布的共同自然条件。
【挑战创新】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丹麦拥有世界最优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技术发达,被称为“风电的硅谷”。1991年,丹麦建成了全球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截至2017年,持续运营的海上风电站已有15个,发电总量居世界之首。丹麦政府一直把能源效率视为“第一能源”,把绿色能源视为“第二能源”,并计划在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
(1)与陆上风电站相比,分析丹麦发展海上风电站在自然条件方面遇到的困难。
(2)简述丹麦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对环境的积极意义。
(3)说明丹麦的能源开发利用经验对我国能源开发的启示。
解析:第(1)题,与陆上风电站相比,由于丹麦处于西风带内,气旋活跃,海上摩擦力小,气旋活动更为复杂,导致天气变化大,海上建设的施工难度加大;在陆上建风电站,基座在陆地,建设相对容易,在海上建风电站,基座在海底,海底地质复杂,因此在海上建风电站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建设难度更大;海水具有腐蚀性,海上风电站后期维护修理成本高。第(2)题,化石能源的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温室气体和部分其他污染物,造成大气等环境污染,加剧全球变暖。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可以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使用化石燃料会使化石能源的开采量减少,从而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并减轻化石能源开采造成的一系列环境污染。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丹麦能源消费结构优,政府重视能源效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重视利用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等。这对我国的启示很大:我国应加大科技及资金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开发水平;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以保护环境;改变目前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等。
答案:(1)海上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海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基座在海底,地质勘查和建设难度大;海水盐度高,易腐蚀设备,设备维护修理成本高。
(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化石能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减少化石能源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绿色(或清洁)能源;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绿色(或清洁)能源开发水平;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绿色(或清洁)能源的比重,改善环境质量。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后作业题,共8页。
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第2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第1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