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
A.生态安全维护 B.国民经济贡献
C.基本生活保障 D.粮食安全保障
2.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发展
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
解析:第1题,生态安全维护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出现此类用地。第2题,图中①应该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的安全保障功能将持续得到强化并处于首位。
答案:1.A 2.A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图1)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图2),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4.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解析:第3题,从我国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看,我国土地类型齐全,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人均占有耕地少。第4题,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
答案:3.A 4.A
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预期寿命图,完成5~6题。
注:纵坐标右侧条框表示固定在1975年消费水平的矿产预期寿命,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的可开采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产的消费年增长率。
5.关于矿产资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信息,2010年仍能满足需要的矿种主要有钨、铅、镍、铜等
B.汞的消费年增长率小,预期寿命最长
C.磷的消费年增长率大,预期寿命最短
D.消费年增长率的大小,会影响资源的预期寿命
6.按照1975年的消费水平,预期寿命最长的矿产( )
A.是非金属矿产
B.预期寿命约为80年,可以使用到2085年
C.预期寿命约为250年
D.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耗竭的年份约为2055年
解析:第5题,据图中信息可知,2010年仍能满足需要的矿种主要有镍、铜、磷、锰、铁、铝、铬等,铅不能满足需要;汞的消费年增长率小,但其预期寿命不是最长;磷的消费年增长率大,但其预期寿命不是最短。第6题,按照1975年的消费水平,预期寿命最长的矿产是铬。铬是金属矿产,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耗竭的年份约为2055年。
答案:5.D 6.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读2019年卫星监测部分地区PM2.5数据表,完成7~8题。
项目
朱夫盆地
刚果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PM2.5/
(μg·m-3)
45~50
0~10
50~55
75~80
注:朱夫盆地位于西部撒哈拉沙漠。
7.影响朱夫盆地和刚果盆地PM2.5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气候 B.气候、植被
C.植被、人类活动 D.人类活动、地形
8.影响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PM2.5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 B.人类活动
C.气候 D.地形
解析:第7题,朱夫盆地位于西部撒哈拉沙漠,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属于热带荒漠景观,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多,故PM2.5指数高;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悬浮物作为降水的凝结核下落至地表,有原始的热带雨林,能够吸附部分悬浮颗粒物,故PM2.5指数低。故影响朱夫盆地和刚果盆地PM2.5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植被。第8题,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活动强烈;而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山麓绿洲地带,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造成两地PM2.5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两者地形均为盆地,植被、气候相比于人类活动是次要因素。
答案:7.B 8.B
当代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应本着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地开展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据此,完成9~10题。
9.有关环境问题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由一个个的国家或地区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在保护环境中要实行国际合作
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10.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有(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而变化 ④地球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第9题,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第10题,从环境问题影响范围来看,分为影响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影响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影响全球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等,影响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等,但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有时受自然界各因素的影响、渗透,循环运动可能扩展为全球性问题。
答案:9.C 10.A
2019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与自然共生”。北京时间3月30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地球一小时”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等地同时举行熄灯仪式。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等地标建筑准时熄灭景观灯。“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公益活动。自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首次展开,该活动已经覆盖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7 000多个城市,吸引了数亿名支持者。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活动的主旨是(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12.为了使环境保护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保持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解析:第11题,这次活动通过熄灯宣传的是环保意识。第12题,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让人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让环境保护等生活方式从理念到行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答案:11.C 12.B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冰,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图,完成13~14题。
13.“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14.图示期间( )
A.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逐年减少
B.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C.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D.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解析:第13题,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并且由于海冰减少,冰面反射减少,整个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海冰的减少导致下垫面的性质变化,从而改变了太阳辐射,导致气温变化,与大气关系不大。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但是应为波动减少,不是逐年减少,而且有时会上升;图中左边的纵坐标与右边的纵坐标递变方向不同,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答案:13.A 14.C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长江故道区,南面紧接长江,北面和东面为长江故道环绕,西面是防洪堤,堤内为农业区,是典型的江河泛滥湿地。与其他自然保护区不同,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不是保护区内现存的自然对象,而是为了把野外早已灭绝的麋鹿的人工种群重新引进到它们原来生活的自然栖息地,并重建自然种群。据此,完成15~16题。
15.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是( )
A.自然生态系统
B.珍稀濒危野生物种
C.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
D.麋鹿的人工种群
16.天鹅洲故道湿地成为麋鹿保护区是因为( )
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 ②地势低平,水质良好,环境质量优良 ③土壤肥沃,湿地植被发育良好,牧草丰富 ④远离人类密集区,人类活动干扰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5题,结合材料,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是保护区内现存的自然对象,而是为了把野外早已灭绝的麋鹿的人工种群重新引进到它们原来生活的自然栖息地,因此保护的对象是麋鹿的人工种群。第16题,天鹅洲故道湿地位于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加上位于长江故道,草类茂盛,为麋鹿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但该地区并非远离人类密集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大。
答案:15.D 16.A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国家(安全系数值)
高安全度国家(>5)
俄罗斯(23.98)、A国(13.97)、巴西(11.38)
低安全度国家(<5)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孟加拉国(3.87)、尼日利亚(3.19)
次低安全度国家(3~1)
印度尼西亚(2.17)、巴基斯坦(1.78)、B国(1.74)、中国(1.73)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日本(0.9)
(1)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一般低安全度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状态优于其他五个人口大国,说出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4分)
(2)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B国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日本属于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4分)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6分)
解析:第(1)题,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孟加拉国的可耕地和水资源、尼日利亚的可耕地和矿产资源均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高,资源的开发潜力小。第(2)题,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相同之处是森林覆盖面积过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生态环境恶化。B国应是印度,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与本国有限的资源环境基础的矛盾突出。第(3)题,日本属于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特点是严重依赖于国际资源环境市场。第(4)题,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孟加拉国的可耕地和水资源、尼日利亚的可耕地和矿产资源均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
(2)相同之处:森林覆盖面积过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恶化。
主要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与本国有限的资源环境基础的矛盾。
(3)严重依赖于国际资源环境市场。
(4)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山西平陆三湾黄河湿地河湾较多,浅水漫滩,背风向阳,气候温和,植被丰富,湿地总面积达600余公顷。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近万只大天鹅在湿地玩闹嬉戏。为了能给大天鹅提供足够的越冬食物,当地群众在湿地里种植了一些黄豆,为大天鹅觅食提供便利,此外为确保冬季大天鹅都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平陆县政府还储备了三万多斤(1斤=0.5千克)玉米和白菜,供这些“西伯利亚来客”越冬食用。
(1)说明三湾湿地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2)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推测大天鹅数量减少的原因。(4分)
(3)分析三湾湿地成为大天鹅越冬地的原因。(4分)
(4)请为实现三湾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解析:第(1)题,结合湿地的作用可知,三湾湿地可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当地提供水源,调节大气成分,影响局部小气候,储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降解污染物等。第(2)题,大天鹅数量减少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居民大规模开发湿地,导致湿地环境的破坏,大天鹅栖息地面积缩小,加上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大天鹅的食物减少或被污染,人为捕猎对其影响也很大,当地有大天鹅的天敌,如蛇、青鼬、猛禽等,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导致其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因此大天鹅数量逐渐减少。第(3)题,根据材料“河湾较多,浅水漫滩,背风向阳,气候温和,植被丰富,湿地总面积达600余公顷”可知,三湾湿地面积大,大天鹅生存空间大;背风向阳,气候湿和,适合越冬,湿地内植被丰富;根据“当地群众在湿地里种植了一些黄豆,为大天鹅觅食提供便利”“平陆县政府还储备了三万多斤(1 斤=0.5千克)玉米和白菜,供这些‘西伯利亚来客’越冬食用”可知,有足够的越冬食物保证大天鹅安全越冬。第(4)题,三湾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建设湿地生态休闲空间、公众参与、协调管理等角度思考。比如:建设湿地生态休闲空间;利用湿地环境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加强保护湿地和大天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的自觉性;加强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做好立法工作,加大对乱捕大天鹅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答案:(1)可为当地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当地局部小气候;储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任答3点即可)
(2)湿地环境的破坏使其栖息地缩小;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导致其食物减少;人为捕猎;蛇、青鼬、猛禽等天敌的威胁;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影响。(任答2点即可)
(3)三湾湿地面积大,大天鹅生存空间大;背风向阳,气候湿和,适合越冬;湿地内植被丰富,人工种植黄豆,政府储备投放的食物,保证大天鹅安全越冬。(任答3点即可)
(4)建设湿地生态休闲空间,发挥生态与休憩功能;利用湿地美景,适度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加强保护湿地和大天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的自觉性;进行协调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任答2点即可)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要求,我国要在2030年完成含氢氯氟烃的淘汰。要实现这些国际履约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十分艰巨。
(1)《蒙特利尔议定书》主要是限制破坏臭氧层气体排放量。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为什么会对两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较严重?(6分)
(2)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我们怎样为新时代“女娲补天”尽一份力?(8分)
解析:第(1)题,两极地区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对流层高度低、空气对流活动弱等原因造成的。第(2)题,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主要是从制冷设备的使用上进行控制,此外还应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答案:(1)南北两极气温低,对流活动弱,对流层高度低,人类排放的氟氯烃易到达平流层,破坏此层的臭氧层。
(2)①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产品;②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周围居民的环保意识,动员公众参与;③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推动绿色家庭、绿色社会建设。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本册综合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模块综合检测卷(一): 这是一份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卷一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这是一份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卷二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