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1课时)》教案,共3页。
课 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第 3 课时月 日基础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和空间观念。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理解: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简单运用:能正确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复杂运用:能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挑战性目标学困生能掌握基本的求表面积的方法。学优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求出相应表面积。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关注差异(侧重策略运用)一、预学查异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可分为哪几组?前面、右面、上面的面积怎么求?正方体呢? 二、初学适异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求至少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什么?与这个长方体的各个面有什么关系?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2)请你借助长方体模型思考,可以怎样计算这6个面的面积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样列式的: 6×4×2+5×4×2+6×5×2; (6×4+5×4+6×5)×2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要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面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三、研学导异1、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板纸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体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出示“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刚才我们在求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4)明确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2、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说明思考的过程。 3、完成练习二第3、4题。 找出关键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拓学展异 1、完成练习二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交流反馈:第二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你是怎么求的?小结:有两个面的正方形的长方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化方法,用4个长方形的面积+2个正方形的面积。2、拓展题。 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3、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4、5 家庭作业《练习与测试》P6、7 请学困生复习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为今天的新授内容铺垫。 可以放手让学优生说求表面积的思路,然后请学困生复述思路,在说的过程中强化新知。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6个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 +长×高×2 +宽×高×2或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