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第1页
    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第2页
    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第3页
    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第4页
    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第5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专用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共10页。
    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2 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答案1.【答案示例】 “弄”有逗弄、戏弄之意,(1分)表现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词人也借此排遣内心的孤独、惆怅。(2分)2.【答案示例】 画线句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良好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因此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二、【原创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有删改)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寒波澹澹起       澹澹:    (2)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     (3)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道:     答案3.(1)水波荡漾的样子 (2)哪一个 (3)说,谈论(每小题1分) “澹澹”可联想《观沧海》中“水何澹澹”的“澹澹”的意思;“何”可联想《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的“何”的意思;“道”可联想《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道”的意思。• • •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②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B.①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②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C.①以其所见者真 ②优劣得所(《出师表》)D.①须入乎其内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北冥有鱼》)答案4.C A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B项,两个“者”都是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C项,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名词,适宜、适当的处所或位置;D项,两个“其”都是人称代词,它的。故答案选C。 • • • • • • • • 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2)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答案5.(1)然而就用这一种意思解释以上几首词,恐怕要遭到晏殊、欧阳修诸公的反对。(2分。关键点:恐、许,“为……所……”被动句式)(2)用这种方法来衡量古今的作者,可避免大的差误。(2分。关键词:衡、误) 6. 作者认为,诗人面对宇宙人生应采取怎样的态度?(3分)答案6.【答案示例】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3分)【解题思路】 解答时,首先应根据提示信息梳理文章内容,找出相关语句,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作答。文章最后一段“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一句表明了作者认为诗人面对宇宙人生应采取的态度。据此作答即可。7 .根据第1段内容,判断下列诗句的“境”。(只填字母)(2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答案7.(1)B (2)A(每小题1分)【解题思路】 阅读第1段可知,“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不难作答。【参考译文】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就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就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就是用“我”的内在意识去观察外界物境,所以外界物境都染上了“我”的主观色彩;“无我之境”,就是用“物”化了的“我”去观察外界物境,所以分不清哪一个是主观的“我”,哪一个是客观的“物”。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这种语言,(如果)不是大词人是说不出来的。然而就用这一种意思解释以上几首词,恐怕要遭到晏殊、欧阳修诸公的反对。大家的作品,抒写性情必然会让人感觉内心清新爽朗,描写景物也一定会让人开阔视听。这是因为他们能看到事物真正的状态,能了解到事物的深处。诗词(的创作)都是这样。用这种方法来衡量古今的作者,可避免大的差误。诗人面对宇宙人生,应该深入到它的内部,又应该站在它的外边。深入到它的内部,所以能描写它。站在它的外边,所以能观察它。深入到它的内部,所以有生气。站在它的外边,所以有高瞻远瞩的兴味。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