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综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综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综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兔年春晚《满庭芳·国色》以中国传统色为切入点,使得桃红、凝脂、群青等有着优美名字的“中国色”扑面而来。其中“桃红”可从红花、铅丹、朱砂或赭石等原料中提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取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红花素时,可使用萃取操作
B.铅丹(主要成分为Pb3O4)中+2价Pb与+4价Pb的个数比为1:2
C.以朱砂(主要成分为HgS)为原料提取的“桃红”可用于制作化妆品
D.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制作磁性物质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带有乙基支链的链烃中,主链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最少为5NA
B.100 g 34%的H2O2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2NA
C.15.8 g Na2S2O3中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1NA
D.1 L 0.01 mol·L-1 溶液中, 和的数目之和为0.01NA
3.W、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两种是金属元素。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两种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比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大10。由这5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Z5M(YW)3(XY3)5·10W2Y常用作塑料阻燃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的单质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X> M
C.这5种元素均可以和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D.Z5M(YW)3(XY3)5·10W2Y在空气中加热,最终残留的固体为Z2Y2和M2Y3
4.某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中,固体部分溶解;
②取①中滤液做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未观察到紫色;
③取①中滤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
B.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和
C.取①中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无
D.为进一步确定原样品组成,可以向③未溶解的固体中加入溶液
5.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醋酸的浓度
B. 该装置可构成铜锌双液原电池并持续供电
C. 制备NH3并测量其体积
D.中和热的测定
A.A B.B C.C D.D
6.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复合材料光催化剂,以Fe2+和Fe3+渗透Nafion膜在酸性介质下构建了一个还原和氧化分离的人工光合体系,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 )和空穴(h+),与相应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分别代表Fe2+和Fe3+
B.体系中能量转化形式:光能→化学能
C.升高温度,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Nafion 膜左侧H2O发生的反应为: 2H2O- 4e- =4H+ +O2↑
7.难溶盐CaF2可溶于盐酸,常温下,用HCl调节CaF2浊液的pH,测得体系中-1gc(F- )或-lgc(Ca2+)与lg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代表-1gc(Ca2+)与lg的变化曲线
B.Y点的溶液中存在c(Cl-)Al(OH)3 ,故B正确;
C.镁氯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Z5M(YW)3(XY3)5·10W2Y在空气中加热,最终残留的固体为MgO和Al2O3,故D错误。
答案为:B。
4.C
【分析】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中,固体部分溶解,不溶性物质可能为、、;②取①中滤液做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未观察到紫色,滤液中不存在钾离子,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③取①中滤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溶于盐酸,可知样品中存在和,无法确定未溶解的物质是,还是,还是二者均有,据此分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和,B正确;
C.取①中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有可能是加水溶解时,硫酸根恰好沉淀完全,不能确定样品中有无,C错误;
D.可溶于溶液,不溶于溶液,故为进一步确定原样品组成,可以向③未溶解的固体中加入溶液,D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氢氧化钠不与聚四氟乙烯发生反应,故A正确;
B.左半电池中,电极材料锌与硫酸铜溶液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路中无电流通过,无法构成双液原电池,故B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的方式测量氨气的体积,故C错误;
D.温度计测量的是溶液温度的变化,应插入溶液中,故D错误。
答案为:A。
6.D
【分析】H2O失电子后转化为O2,所以b得电子被还原转化为a,则a为Fe2+、b为Fe3+,Nafion 膜左侧Fe3+得电子产生Fe2+,左侧H2O和空穴(h+)转化为氧气和H+;
【详解】A.H2O失电子后转化为O2,所以b得电子被还原转化为a,则a为Fe2+、b为Fe3+,选项A正确;
B.根据图可知,该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正确;
C.根据条件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选项C正确;
D.Nafion 膜左侧Fe3+得电子产生Fe2+,则H2O失电子产生氧气,发生的反应为: 2H2O+ 4(h+)=4H+ +O2↑,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7.B
【详解】A.根据题意,浊液存在溶解平衡:,用调节溶液存在平衡:。根据,随着横坐标增大,则减小,增大,故M代表与的变化曲线,N代表-1gc(Ca2+)与lg的变化曲线,选项A正确;
B.Y点,氟离子的浓度与钙离子的相同,即,溶解出的氟离子,,再根据电荷守恒,故,选项B不正确;
C.根据X点坐标可求,由W点可知,当时,,此时,则,选项C正确;
D.Z点的溶液中,根据及,存在,根据可求,而此时,则,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8.(1)MnO2+4H+ +2Cl-Cl2↑+Mn2++ 2H2O
(2)吸收装置中产生的CO,防止污染环境
(3)冷凝FeCl3且保证TiCl4为气态,从而除去TiCl4中混有的FeCl3
(4)2FeTiO3+7Cl2+ 6C 2TiCl4 +2FeCl3 + 6CO
(5) 防止Ti3+ 在空气中被氧化 BC 5TiO2 ·2H2O
【分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TiCl4并用TiCl4制备纳米TiO2,反应前通入氮气,排除装置内空气,随后通入Cl2,经过浓硫酸干燥后,氯气进入瓷舟与FeTiO3、C反应,生成TiCl4、FeCl3外, 同时生成CCl4、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7Cl2+ 6C 2TiCl4 +2FeCl3 + 6CO,TiCl4、FeCl3、 CO均会进入控温箱,根据F'eCl3和TiCl4的沸点可知,控温箱控制温度在150-200℃,可冷凝FeCl3且保证TiCl4为气态,从而除去TiCl4中混有的FeCl3,最后TiCl4经冷凝收集在锥形瓶中,碱石灰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因反应生成的CO尚未处理,故装置单元X作用为吸收CO防止其污染环境;
【详解】(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 +2Cl-Cl2↑+Mn2++ 2H2O;
(2)反应有CO生成,因此装置单元X的作用为吸收装置中产生的CO,防止污染环境,答案为吸收装置中产生的CO,防止污染环境;
(3)FeCl3和TiCl4的混合气体进入控温箱,将控温箱温度控制在150-200℃,可冷凝产品FeCl3且保证TiCI4为气态,从而除去TiCl4中混有的FeCl3;答案为冷凝FeCl3且保证TiCl4为气态,从而除去TiCl4中混有的FeCl3;
(4)根据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7Cl2+ 6C 2TiCl4 +2FeCl3 + 6CO;
(5)①加入A1除了还原TiO2+外,另一个作用是与酸反应生成H2,形成H2氛围,防止Ti3+ 在空气中被氧化;
②采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滴定,随着NH4Fe(SO4)2的滴入,指示电极的电位逐渐增大,达到滴定终点时,指示电极电位存在突跃,B中有突跃的过程,选项B正确;
滴定终点时指示电极存在突跃,加入少量标准液△H指示电极电位即有较大变化,即在滴定终点时数值变化大,选项C正确;答案选BC;
③Fe3+将Ti3+氧化为TiO2+,自身被还原为Fe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Fe3+与Ti3+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消耗Fe3+0.1000mol/L0.05L = 0.005mol则有Ti3+ 0.005mol,根据Ti元素守恒,4.36g样品中Ti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TiO2质量为0.05mol 80g/mol = 4.0g,剩余的0.36g为H2O的质量,H2O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则该样品的组成为5TiO2 ·2H2O,故答案为: 5TiO2 ·2H2O。
9.(1)将硫元素转化成SO2而除去(或将FeS2转化为Fe2O3和SO2)
(2)c→a→d→e
(3)H2O2 ( 或过氧化氢)
(4)2FePO4+Li2CO3+H2C2O4 2LiFePO4+H2O↑+3CO2↑
(5)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先加适量盐酸溶解,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6) dhcgf 94.8%
【分析】硫铁矿焙烧后加入硫酸酸溶,除去不反应的二氧化硅等物质,过滤滤液加入FeS进行还原操作,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同时生成硫单质,过滤除去滤渣,滤液再加入氧化亚铁调节溶液pH除去铝,过滤滤液进行氧化操作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加入磷酸氢二铵生成沉淀,和碳酸锂、草酸反应生成;
【详解】(1)焙烧过程的目的是将转化为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能够除去硫;
(2)由表格可知,三价铁离子和铝离子的沉淀范围有重叠,从焙烧到氧化要经历一系列步骤,此步骤需要除去铝杂质且需要将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防止沉铝过程中导致铁损失,故应该焙烧后首先加入稀硫酸溶解金属氧化物后除去不反应的二氧化硅等物质,滤液加入FeS进行还原操作,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同时生成硫单质,过滤除去滤渣,滤液再加入氧化亚铁调节溶液pH除去铝,过滤滤液进行氧化操作,故正确的步骤并合理排序为:c→a→d→e;
(3)“试剂R”是一种氧化剂,需要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且不引入新杂质,最好选择过氧化氢;
(4)“高温煅烧”条件下,由和碳酸锂、草酸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铁离子会和KSCN溶液变红色,故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或杂质的实验操作是: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若不变色则不含三价铁杂质,或变色则含三价铁杂质;
(6)①用分析天平(称量LiFePO4样品8.000 g)→用烧杯加稀硫酸溶解样品 →用100mL容量瓶(配制一定体积的 Fe2+溶液)→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 Fe2+溶液)→滴加2~3滴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滴定管(盛装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紫色)→(重复滴定3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20.00 mL),即为dhcgf;
②具有氧化性会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配平可得:,则产品的纯度为。
10.(1) 可以 +90
(2) N2 + 6e- + 6C2H5OH=2NH3 + 6C2H5O- AC
(3) 升高 ⑦ 吸附氧达到了饱和
(4)
【详解】(1)①反应Ⅱ的G=TS=[-1529-]kJ/mol=-1355kJ/m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完全沉淀的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