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预测(5月)化学科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预测(5月)化学科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预测(5月)化学科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防晒衣的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忌长期用肥皂洗涤
B.直径为1~100nm的纳米材料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C.味精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法生产
D.脲醛树脂可用于生产电器开关
2.屠呦呦等科学家受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疟疾的启发用易挥发的乙醚提取青蒿有效成分,最终分离出一种无色结晶,并命名为青蒿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浸取、过滤。
B.用“水渍、绞汁” 替代“水煎”说明青蒿素高温会被破坏
C.乙醚的作用与水相同,但沸点较水高
D.青蒿素在乙醚中的溶解性高于在水中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食品抗氧化剂
B.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玻璃蚀刻剂
4.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的主要成分有MnO2、NH4Cl、ZnCl2等。某同学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同
B.操作②中涉及的主要玻璃仪器是普通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C.操作③中盛放滤渣的仪器可以用蒸发皿代替
D.操作④的目的是证明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
5.冠醚能与碱金属离子结合(如图所示),是有机反应很好的催化剂,能加快KMnO4与环己烯的反应速率。
用结合常数表示冠醚与碱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结合常数越大两者结合能力越强。
碱金属离子
结合常数
冠醚
Na+
(直径:204pm)
K+
(直径:276pm)
冠醚A(空腔直径:260~320pm)
199
1183
冠醚B(空腔直径:170~220pm)
371
3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测结合常数的大小与碱金属离子直径、冠醚空腔直径有关
B.实验 中c(Na+):①>②>③
C.冠醚通过与K+结合将携带进入有机相,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为加快KMnO4与环己烯的反应速率,选择冠醚A比冠醚B更合适
6.实验定制备下列气体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制备试剂和除杂试剂均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试剂
除杂试剂
A
a
固体+固体
碱石灰
B
c
+浓盐酸
NaOH溶液+浓硫酸
G
b
大理石+稀硫酸
浓硫酸
D
c
无水乙醇+浓硫酸
NaOH溶液
A.A B.B C.C D.D
7.通过2NO(g)+2CO(g)⇌2CO2(g)+N2(g) ΔH=-746.5kJ·mol-1催化还原的方法,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其它条件不变,增大的值,NO的转化率下降
D.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
8.亚铁氰化钾俗名黄血盐,在烧制青花瓷时用于绘画。制备方法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键数目为
B.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价电子排布式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C.每生成时,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目为
D.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其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4
二、多选题
9.铁碳微电池法在弱酸性条件下处理含氮废水技术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时透过质子交换膜由甲室向乙室移动
B.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处理废水过程中两侧溶液的pH基本不变
D.处理含的废水,若处理,则有透过质子交换膜
三、单选题
10.布洛芬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以对其进行分子修饰减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仅有1个手性碳原子 B.甲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少为10
C.乙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D.乙中氮原子为杂化
四、多选题
11.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M组成的化合物是从生物体中得到的一种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X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M同主族,Z、W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M的原子序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分别与Y、Z、W、M均可形成18e-微粒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M>Y
C.原子半径:Y>Z>W>M
D.X、Y、Z、W四种元素可组成只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五、单选题
12.在一定温度下,和C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的平衡浓度(mol/L)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点CO的消耗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
B.该反应的
C.温度是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D.温度不变,将R点状态的容器体积扩大,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减小
六、多选题
13.有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原理类似于氨。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中各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含氮微粒的浓度占各含氮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交点a对应溶液中
B.的第一步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C.溶液显碱性
D.图中交点c对应溶液的
14.碳酸钙是常见难溶物,将过量碳酸钙粉末置于水中达到溶解平衡:[已知,,的电离常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层清液中存在
B.上层清液中含碳微粒最主要以形式存在
C.向体系中通入气体,溶液中增大
D.通过加溶液可实现向的有效转化
七、工业流程题
15.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利用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和CuO,还有少量的Al、Fe及其氧化物)生产胆矾,其实验方案如下:
回答问题:
(1)上述流程中,将废铜料“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碱浸”时A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请写出“酸溶”过程中单质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
(5)实验证明,溶液D能将氧化为。某同学通过实验证实,只能是将氧化为,写出该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结果_____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八、原理综合题
16.研究含有一个碳原子物质的化学称为“一碳”化学。
(1)已知:
则反应 ___________
(2)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压强___________(填“>”或“K,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O的消耗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选项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ΔH>0,选项B错误;
C.温度是K即时,根据图像可知,lgc(CO)=1,c(CO)=10mol/L,K=c4(CO)=10000,选项C错误;
D.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c4(CO),平衡常数为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温度不变时,将R点状态的容器体积扩大,重新达到平衡时,c(CO)不变,则气体的压强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A。
13.CD
【分析】溶液碱性越强,溶液中浓度越大,随着盐酸的加入先转化为,后转化为,所以曲线Ⅰ表示,曲线Ⅱ表示,曲线Ⅲ表示。b点对应溶液中,此时,,所以,同理可知,a点对应溶液中,此时,,所以,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a点时,由于滴加稀盐酸导致溶液体积增大,使得,因此,A错误;
B.b点对应溶液中,,,所以,数量级为,B错误;
C.根据分析,,,的水解常数为,的水解常数小于其电离常数,所以溶液显碱性,C正确;
D.交点c对应溶液中,则,所以,,D正确;
故选CD。
14.BD
【详解】A.上层清液为碳酸钙的饱和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因此,A正确;
B.根据Ka2=4.7×10-11可得,则碳酸根的水解平衡常数为,说明碳酸根的水解程度较大,则上层清液中含碳微粒主要为碳酸氢根离子,B错误;
C.向体系中通入CO2,,c()减小,CaCO3(s)⇌Ca2+(aq)+CO(aq)正向移动,溶液中钙离子浓度增大,C正确;
D.由题给信息知,,说明碳酸钙比硫酸钙更难溶,加溶液不能实现向的有效转化,D错误;
故选BD。
15.(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2Cu+O2+2H2SO4 ═2CuSO4 +2H2O
(4)CuO
(5)取D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硫化钠,使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再加入,不能被氧化
【分析】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和CuO,还有少量的Al、Fe及其氧化物)经研磨后用热烧碱碱浸,Cu、CuO、Fe及其氧化物均不能和NaOH反应,只有铝能和烧碱反应,在操作1过滤之后,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aAlO2;所得滤渣为Cu、CuO、Fe及其氧化物,水洗后,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通入氧气,Fe与硫酸反应先生成FeSO4,后Fe2+被氧气氧化为Fe3+,即最终生成了Fe2(SO4)3。CuO和硫酸反应生成CuSO4,Cu先被氧气氧化为CuO,后CuO和硫酸反应为CuSO4。因此酸溶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Fe2(SO4)3、CuSO4和过量的H2SO4;加入试剂X调节pH=5.2,使溶液中的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为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X可为CuO。经过操作2过滤后,所得的溶液是Cu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胆矾,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将废铜料“研磨”,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2)“碱浸”时,Al和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酸溶”过程中,单质Cu和O2、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 ═2CuSO4 +2H2O。
(4)加入试剂X调节pH=5.2,目的是使溶液中的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为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X可为CuO。
(5)铜离子与硫离子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若先将溶液D中的铜离子全部转化为硫化铜沉淀,再加入含有碘离子的溶液就不可能有生成。因此该同学可设计实验方案为:取D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硫化钠,使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再加入含有碘离子的溶液,碘离子不能被氧化。
16.(1)
(2) < 66.7% 正向
(3)Cat.1
【详解】(1)给热化学方程式编号:
①
②
③
根据盖斯定律,③=②-①,。
(2)①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H2的体积分数减小,则P1C 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酯化反应的发生,同时羧基是吸电子基团,羧基和苯环共同作用使得羟基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难以和乙酸中羧基碳原子结合,酯化反应难以进行
【详解】(1)邻羟基苯甲酸分子中碳原子不是饱和碳原子,均是sp2杂化。
(2)a.分子晶体是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构成的晶体,邻羟基苯甲酸属于分子晶体,正确;
b.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沸点较高,邻羟基苯甲醛容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错误;
c.邻羟基苯甲酸中存在着分子内氢键从而减小了它的极性,而H2O是极性分子,因此它在H2O中的溶解性小;对羟基苯甲酸中不存在分子内氢键,极性较强,故在H2O中的溶解性较大,正确;
故选ac。
(3)①Fe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失去3个电子,失去的是4s上的两个电子和 3d上的一个电子,故答案为 3d5;
②对羟基苯甲酸中羧基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酚羟基的电离,从而使其与的配位能力下降。
(4)①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的标度,O原子和C原子电子层数相同,O原子的核电荷数大于C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量更强,电负性:O>C;
②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酯化反应的发生,同时羧基是吸电子基团,羧基和苯环共同作用使得羟基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难以和乙酸中羧基碳原子结合,酯化反应难以进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琼海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含解析,文件包含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