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1)
第5课时
月 日
基础性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理解: 理解数量关系式,会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简单运用: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复杂运用:借助线段图正确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能否选择适当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挑战性目标
学困生:用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中等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学优生:能灵活选择方法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列分数综合算式。
教 学 过 程
关注差异
(侧重策略运用)
一、预学查异
出示练习十三第6题。
请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指出和整数四则计算相同。
学生独立完成,核对交流。
2、根据下列条件说出单位“1”的量,并把说说数量关系。
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
实际用水量比计划节约。
二、初学适异
1、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已经铺设了”这个条件的?
指出:把全长看作单位“1”。对应的是已经铺设的米数。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追问: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做练习十六的第8题。
提问:这两题中的单位“1”分别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
追问:两题的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研学导异
1、做练习十六的第9题。
先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再独立解答,讲评。
2、做练习十六的第10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说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单位“1”的“ EQ \F(2,5) ” 是哪个量,单位“1”的“ EQ \F(1,3) ”是哪个量,要求两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要先求什么?
四、拓学展异
1、独立完成第11题,集体交流。
2、出示: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补充条件:
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20米, ,第二根长多少米?
(1)20× (2)20+20× (3)20-20×
追问:你是怎么根据算式想到不同条件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补充:
1、一根钢管,第一次用去 EQ \F(3,5) ,第二次用去 EQ \F(3,5) 米,哪一次用得多些?
2、一根钢管,第一次用去 EQ \F(2,5) ,第二次用去 EQ \F(2,5) 米后还有剩余,哪一次用得多些?
五、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60—61
回家作业《练习册》P72
指名中等生说说异同,学优生纠正补充,学困生复述。
指名中等生说说注意点,学优生纠正补充,学困生复述。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练习
找单位“1”
写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