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6640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53份)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4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拉尼娜,东南信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____交换,其中的____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1)海—气水分交换。
(2)海—气热量交换。
2.全球水热平衡海—气相互作用通过________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微方法|热带地区是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地区的原因(1)热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2)热带地区海洋平均每月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3)热带地区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的水汽也丰富。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 (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的现象。(2)影响。
2.拉尼娜现象(1)概念: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____的现象。(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____,同样会引起____异常。
考点一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考点二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考点一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典例导悟』(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
『核心突破』突破一 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突破二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突破三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对点训练』考向1 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2022·芜湖模拟)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21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天气、气候,甚至我们呼吸的氧气,都由海洋调节,海洋是“天气加湿器”“调温空调机”“台风孵化器”“超级换风扇”。如图示意影响我国的主要季风路线。据此完成1~2题。
1.海洋被称为“天气加湿器”,主要是因为( )A.植物蒸腾量小于陆地蒸发总量B.海洋蒸发总量远大于陆地蒸发总量C.陆地蒸发总量大于河流蒸发量D.陆地蒸发总量远大于海洋蒸发总量2.海洋影响全球的天气和气候,根本原因是( )A.海洋是地表最大的储热体B.海洋面积大蒸发量大C.洋流能调节沿岸地区气候D.台风给陆地带来雨水
1.B 2.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海洋是‘天气加湿器’”,海洋面积大,海上蒸发的水汽量大,随水汽输送环节将水汽输送到陆地,形成降水。由此可知,海上蒸发是大气中水蒸气的主要来源。陆地蒸发总量包括河流蒸发量、植物蒸腾量等,A、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陆地蒸发来源受降水量影响,但降水量有限,因此海洋蒸发总量远大于陆地蒸发总量,B正确,D错误。第2题,地球大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面积大,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吸收太阳的热量比陆地多,散热比陆地慢,因此海洋是地表最大的储热体,以热量传递的形式来影响全球的天气和气候,A正确。B、C、D都是以海洋储热为前提而发生的,是海洋影响全球气候和天气的具体表现。
考向2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时,引起水分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如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3~4题。
3.“海浩”现象常出现在( )A.春季子夜 B.夏季傍晚C.秋季正午 D.冬季清晨4.“海浩”现象发生时( )A.海—气温差大,风力较大B.海—气温差大,风力较小C.海—气温差小,风力较大D.海—气温差小,风力较小
3.D 4.A 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海浩”实为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时,引起水分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冬季冷空气活跃,且冬季清晨降温幅度大,海洋上空蒸发的水汽更易凝结成雾,“海浩”现象多发,D正确;春季子夜的降温幅度比冬季清晨小(可联系“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这一知识点进行分析),A错误;夏季冷空气欠发育,秋季正午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B、C错误。第4题,注意材料信息“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所以“海浩”现象发生时,海—气温差大,有利于加剧海面蒸发。同时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较大,更有利于形成“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的现象。
考点二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典例导悟』当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出现显著异常时,会导致海洋环流异常。下图示意热带太平洋海平面以下100~200米温度异常的平均状况。图中实线表示温度异常偏高,虚线表示温度异常偏低,图中等值距为0.2 ℃。据此完成(1)~(3)题。
(1)当图示温度现象出现时( )A.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海平面下降 B.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水温升高C.太平洋西岸地区河口咸潮严重 D.太平洋西岸地区海陆循环减弱(2)受此现象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为( )A.寒潮 B.暴风雪 C.台风 D.干热风(3)当图示海域东、西两侧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发生互换时( )A.热带太平洋东岸离岸风势力增强B.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C.太平洋东岸秘鲁渔场产量增加D.秘鲁沿岸干旱加剧
【我的解答】(1)B (2)C (3)B
『核心突破』突破一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及影响1.正常年份:东南信风强盛,表层暖海水向西流。
2.异常年份(1)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暖海水大量东流(倒流)。(2)表层暖海水沿南美西海岸向南流。
突破二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突破三 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对点训练』考向1 厄尔尼诺现象(2022·长沙模拟)读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1~2题。1.厄尔尼诺发生时最可能的现象是( )A.智利面临旱灾风险B.中国东部雨带推移速度加快C.澳大利亚东部洪涝频发D.秘鲁渔场产量减少
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A. B.C. D.
1.D 2.A 解析:第1题,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太平洋海水变暖,秘鲁寒流减弱,冷海水上泛减弱,智利面临涝灾风险,A错。副热带高压减弱,中国东部雨带推移速度变慢,B错。澳大利亚东部暖流势力减弱,导致旱灾频发,C错。由于信风减弱,上升流减弱,饵料不足,渔场减产,D对。第2题,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这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洋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深层冷海
水上泛,所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因此综合上述得知,当拉尼娜现象产生时,靠近赤道的南美洲地区即太平洋赤道地区的东部,气流下沉,海水上升,而在亚洲东部受暖流影响,气流上升,故选A。
考向2 拉尼娜现象2021年4月以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专家称,广东省本次干旱天气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拉尼娜现象造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被迫移动,并造成北半球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太平洋水温和气压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甲、乙的气压状况及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低压,赤道暖流增强B.甲为高压,冷水上泛增多C.乙为低压,太阳活动异常D.乙为高压,暖流势力减弱4.图示冬季广东省最可能出现的是( )①冬装售卖增多 ②河流径流量大 ③甘蔗冻害加剧 ④油菜花期提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南方夏秋季( )A.台风频次增多 B.干旱持续存在C.冷锋过境增多 D.气温异常增高
3.A 4.B 5.A 解析:第3题,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东南信风增强,赤道暖流增强,秘鲁寒流增强,赤道太平洋东部异常降温,西部异常增温,故甲为低压,排除B,A正确。乙位于30°N左右,属于副热带高压带,该地区形成气压中心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夏季陆地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高气压以高压中心的形式保留在海洋上),C、D错误。故选A。第4题,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甲处形成低压,冬季亚欧大陆东部南北气压差增大,冷气团南下次数增多且强度增大,故造成广东省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冬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4节海—气相互作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大气环流,干燥少雨,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考点二,拉尼娜,东南信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海水的性质和海_气相互作用考点2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长波辐射,水分和热量,减弱或消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海水的性质和海_气相互作用考点1海水的性质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海水的性质,太阳辐射,海水蒸发,3水平分布规律,海洋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