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01
    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02
    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文节选自《荀子·解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昌平区202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2023.5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民族村寨、灌溉工程遗产以及自然风光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乡村的民族节庆、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一方面,打造以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等为依托的文化培训基地,着力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引导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艺术类专业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专业人员可依托农民掌握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文化资源,从作品创作、技能展演、场景构建、活动开展、研学组织、服务提升等方面,帮助农民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创新应用,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健全引进人才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保障文化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等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各地文化资源特色不同,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例如,手工艺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家等走进乡村,带动农民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品牌合作,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经济附加值。人文底蕴深厚的乡村,可以将更多美术、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创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文创馆等,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生态秀美的乡村,可以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旅产品,推动创意设计、演出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取材于丛志强、赵宏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位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依山傍水,风景迷人。从村口拾级而上,一条青砖灰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映入眼帘,两侧30根以书卷卷轴加古琴琴弦为造型的竖柱立于街中间,似一条流动的文字长河,寓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街区中“儒源乡集”店铺内,可以看到很多带有儒家文化元素的弦丝画。一群村民正聚在一起,手拿弦丝忙活得热火朝天。据了解,很多村民都会利用闲暇时间来这里学习技术,技术比较娴熟的村民一天可以做8件左右的弦丝画,日均收入能达到120元,有效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在弦丝画的形式内容上,创新性地选取代表性元素,如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和金声玉振中的编钟编磬等,让文化内涵在线与面的碰撞中跃然而出。近年来,鲁源新村还深入挖掘发展现有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和田园文化,形成尼山圣境、鲁源小镇、耕读书院、鲁源生态采摘园和中华蜜蜂园等主题旅游景区,打造集民宿、餐饮、娱乐、休闲、有机采摘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在不远的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当地政府建立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打造了一整套从“基础合伙人”“成长合伙人”到“高级合伙人”再到“核心合伙人”的考核与晋升机制。在这样一套机制的引导下,当地先后建设了东仲都村阅湖尚儒研学基地、龙湾湖文创商业街区、龙湾书院等项目板块,逐步形成了集修学研学、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吸引艺术家、行业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等合伙人30余人,产业融资逾2亿元,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市场化运营。
    依托这些可观、可感受的文化体验活动,游客满足了精神文化需求,居住于此的村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这里开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致富之花。
    (取材于丛芳瑶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也要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B. 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类文化资源和非物质类文化资源。
    C. 乡村文化资源中的文物古迹、民族节庆、戏曲曲艺有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
    D. 乡村文化振兴要结合农民发展需求等诸多因素,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要加强对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也需要外来的文化从业者贡献力量。
    B. 专业人员可帮助农民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多维度、系统化的创新应用。
    C. 由于各地文化资源不同,乡村文化产业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
    D. 传统乡村可分为手工艺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和生态秀美三大类型。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源新村的示范街和弦丝画都体现了儒家文化元素。
    B. 鲁源新村的主题旅游景区已经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
    C. “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推动了龙湾湖艺术小镇市场化运营。
    D. 泗水县龙湾湖打造的旅游综合体,融入了儒家传统文化元素。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民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乡村的振兴主要取决于农民。
    B. 乡村文化振兴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C. 鲁源新村和龙湾湖艺术小镇的手工艺品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D. 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改变了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
    5. 昌平区十三陵镇有38个村庄、2个社区,具有绝佳的地理位置,拥有皇家陵园建筑群——“明十三陵”、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有磨盘柿、樱桃、红富士苹果等特产,还有不少民俗村和农家特色菜肴。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为十三陵乡村文化振兴建言献策,至少提三条建议。
    【答案】1. C 2. D 3. B 4. B
    5. ①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如明代文化、皇陵文化、十三陵历史典故、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等。②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如对村民进行文化培训,提升人文素养、手工技能和服务意识;建立机制,引进文化从业者。③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如发展建设特色民俗村(民宿);建设农事体验、特色美食,生态采摘园等旅游综合体;创办特色书店、手工艺馆、美术馆、文创馆等;建设完善自然风景区,方便登山观水赏景,运动健身;开发“乡村一日游“旅游路线和项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乡村文化资源中的文物古迹、民族节庆、戏曲曲艺有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曲解文意,材料一是说要深入挖掘这些乡村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说文物古迹、民族节庆、戏曲曲艺有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传统乡村可分为手工艺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和生态秀美三大类型”错,材料一“例如”只是以举例的形式列举了三种类型,不等于说传统乡村就分为三大类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鲁源新村的主题旅游景区已经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材料二是说“有效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乡村的振兴主要取决于农民”于文无据,材料一是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C.“鲁源新村和龙湾湖艺术小镇的手工艺品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以偏概全,材料二“有效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形成尼山圣境、鲁源小镇、耕读书院、鲁源生态采摘园和中华蜜蜂园等主题旅游景区,打造集民宿、餐饮、娱乐、休闲、有机采摘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逐步形成了集修学研学、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可见,农民的致富不只是靠手工艺品。
    D.“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改变了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错,“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只能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良好作用,而不是去改变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可知,要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再结合题干“拥有皇家陵园建筑群——‘明十三陵’”“还有不少民俗村”等,明确可以挖掘的文化资源如明代文化、皇陵文化、十三陵历史典故、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等。
    结合材料一“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健全引进人才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保障文化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等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可知,要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如对村民进行文化培训,提升人文素养、手工技能和服务意识;建立机制,引进文化从业者。
    结合材料一“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人文底蕴深厚的乡村,可以将更多美术、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创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文创馆等”“生态秀美的乡村,可以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旅产品,推动创意设计、演出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和题干“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有磨盘柿、樱桃、红富士苹果等特产,还有不少民俗村和农家特色菜肴”可知,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如发展建设特色民俗村(民宿);建设农事体验、特色美食,生态采摘园等旅游综合体;创办特色书店、手工艺馆、美术馆、文创馆等;建设完善自然风景区,方便登山观水赏景,运动健身;开发“乡村一日游“旅游路线和项目。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谬于道而人诱其所怡也。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
    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行;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墟宗庙之国也。桀死于鬲山,纣悬于赤旆,身不先知,人又莫之谏,此蔽塞之祸也。
    成汤鉴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州也。文王鉴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夫是之谓至盛。此不蔽之福也。
    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1]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2]。将须道者,之虚则入;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之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夫恶有蔽矣哉?
    (取材于《荀子·解蔽》)
    注释:【1】虚壹:虚心专心。[2]作之则:作为他们的行动准则。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曲:局部
    B. 故群臣去忠而事私 去:抛弃
    C. 百姓怨非而不用 非:诽谤
    D.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 要:关键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昔人君之蔽者 此蔽塞之祸也
    B. 以惑其心而乱其行 人何以知道
    C. 贤良退处而隐逃 坐于室而见四海
    D. 将思道者 体道者也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疑则惑矣 在局部与全局两者之间拿不定主意就会疑惑
    B. 何谓衡 什么是权衡事物的标准呢
    C. 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就会不认可道而认可违背道的东西
    D. 疏观万物而知其情 远观一下万物就能看清它们的真相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主或学者,都想找一条正道为自己服务,只是容易被错误的认识所蒙蔽。
    B. 夏桀、殷纣和商汤、周文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君王亲贤臣而远小人的观点。
    C. 社会治理好的关键在于当事人了解道,“解蔽”的关键自然也“在于知道”。
    D. 荀子认为解了心“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就掌握了治理天下的大道。
    10. 本文节选自《荀子·解蔽》。所谓“解蔽”,就是“解除(人心被)蒙蔽”。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述如何“解蔽”。
    【答案】6. C 7. D 8. D 9. B
    10. ①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就不被蒙蔽。②心中知道,依道而行就能解蔽。③用虑心、专心、静心作为行动的准则,体察万物,就能解蔽。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非:责怪。句意:百姓都怒恨责怪他们而不为他们效劳。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句意:从前君主中有被蒙蔽的/这就是被蒙蔽的祸害啊。
    B.介词,因为;介词,凭借。句意:因为使自己思想被迷惑而行为混乱/人靠什么了解道呢?
    C.连词,表递进;表转折。句意:贤能优秀的人才都辞官在家而隐居避世/他坐在屋里而能看见整个天下。
    D.代词,指代人。句意:想要求得道的人/这就是实践道的人。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D.“疏观”理解错误。疏观:通观。句意:通观万物而能看清它们的真相。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是为了证明君王亲贤臣而远小人的观点”错误,结合“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行;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成汤鉴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文王鉴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可知,是为了证明君王迷失本心,不知道就会招来祸患,反之,则会国治民安。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可概括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就不被蒙蔽。
    结合“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可概括出,心中知道,依道而行就能解蔽。
    结合“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夫恶有蔽矣哉”可概括出,用虑心、专心、静心作为行动的准则,体察万物,就能解蔽。
    参考译文:
    大凡人的毛病,是被事物的局部所蒙蔽而不明白全局的大道理。整治思想就能回到正道上来,在局部与全局两者之间拿不定主意就会疑惑。天下不会有两种对立的正确原则,圣人不会有两种对立的思想。现在诸侯各国的政治措施不同,各个学派的学说不同,那么必定是有的对,有的错,有的能带来安定,有的会造成混乱。扰乱国家的君主,扰乱学派的学者,这些人没有不真心想找一条正道来为自己服务,只是由于他们对正确的原则既嫉妒又带有偏见,因而别人就能根据他们的爱好去引诱他们。这难道不是被事物的一个局部所蒙蔽而失去了对正道的追求吗?
    从前君主中有被蒙蔽的,夏桀、商纣就是。夏桀被末喜、斯观所蒙蔽而不赏识关龙逢,因为使自己思想被迷惑而行为混乱;商纣被妲己、飞廉所蒙蔽而不赏识微子启,因为使自己思想被迷惑而行为混乱。所以,群臣都抛弃了对他们的忠心而去谋求私利,百姓都怒恨责怪他们而不为他们效劳,贤能优秀的人才都辞官在家而隐居避世,这就是他们丧失九州的土地而使建有家庙的国都成为废墟的原因。夏桀死在鬲山,商纣的头被悬挂在红色的旗帜飘带上,他们自己不能预先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别人又没有谁劝阻他们,这就是被蒙蔽的祸害啊。
    商汤以夏桀为前车之鉴,所以拿定主意而谨慎地治理国家,因此能够长期地任用伊尹而本身又不背离正确的治国原则,这就是他取代夏桀而得到九州的原因。周文王吸取了商封王的教训,所以拿定主意而谨慎地治理国家,因此能够长期地任用吕望而本身又不背离正确的治国原则,这就是他取代商纣王而得到九州的原因。活着的时候天下人都歌功颂德,死了以后天下人都痛哭流涕,这叫做极其昌盛伟大。这就是不被蒙蔽的幸福啊。
    什么是权衡事物的标准呢?回答说:就是道。所以心里不可以不了解道。如果心里不了解道,就会不认可道而认可违背道的东西。用他那种否定道的思想去选取人,就一定会和不奉行道的人情投意合,而不会和奉行道的人志同道合。用他那种否定道的思想和不奉行道的人去议论奉行道的人,这就是社会混乱的祸根。用他那种赞成道的思想去选取人,就会和奉行道的人情投意合,而不会和不奉行道的人同流合污了。用他那种赞成道的思想和奉行道的人去议论违背道的人,这是社会得到治理的关键。
    所以,把社会治理好的关键在于了解道。人靠什么了解道呢?回答说:靠心。心靠什么来了解道呢?回答说:靠虚心、专心和静心。心从来没有不储藏信息的时候,但却有所谓虚;心从来没有不彼此兼顾的时候,但却有所谓专;心从来没有不活动的时候,但却有所谓静。对于还没有掌握道而追求道的人,要告诉他们虚心、专心和静心的道理,以作为他们的行动准则。想要求得道的人,达到了虚心的地步就能够得到道;想要奉行道的人,达到了专心的地步就能够穷尽道的全部;想要探索道的人,达到了静心的地步就能够明察道。了解道十分明察,知道了道能实行,这就是实践道的人。达到了虚心、专心与静心的境界,这叫做最大的清彻澄明。他坐在屋里而能看见整个天下,处在现代而能评判远古,通观万物而能看清它们的真相,这种人哪里还会有被蒙蔽的呢?
    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
    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注释:[1]谢法曹:欧阳修的朋友,当时在许州(今河南许昌)任司法参军,此地有一个西湖。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令。谢法曹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11.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湖”四句写西湖的春天景色,繁花似锦,春风吹来,花瓣四散。
    B. “遥知”两句回忆与友人共酌湖上的时光,给被贬的作者带来宽慰。
    C. “雪消”两句写冬雪消融,群山显翠,江边的鲜花已经盛开的情景。
    D. “异乡”两句写自己独处他乡,人情物态各异,只有东风是旧相识。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四句写景,不仅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以美景烘托友人的美好情谊。
    B. “白发题诗愁送春”一句,诗人描摹诗友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
    C. 诗的最后四句采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春天里的不同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D. 全诗将想象之景与眼前之景交织在一起,各具特色,同时衬托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13. 本首诗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11. B 12. C
    13. ①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及对朋友安慰我的感激之情。②借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伤感之情。③抒发了作者遭遇贬谪之后的失意之情。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B.“回忆与友人共酌湖上的时光”错误,“遥知”两句意为我在远地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是想象友人独酌湖上。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C.“采用类比的手法”错误,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是对比的手法。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谢法曹在万里之外还记得我这个被贬谪沦落天涯的人,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及对朋友安慰我的感激之情。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如今面对春色无可如何。诗人借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伤感之情。
    “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人身处异地,内心孤独落寞。抒发了作者遭遇贬谪之后的失意之情。
    1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
    (2)“桑”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它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4)杜甫在《客至》中,表达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樽酒家贫只旧醅”。
    (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读书休息,吟咏诗文的句子是“借书满架,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仁以为己任 ②. 死而后已 ③. 桑麻日已长 ④. 我土日已广 ⑤. 闻道有先后 ⑥. 术业有专攻 ⑦. 盘飧市远无兼味 ⑧. 偃仰啸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已、飧、兼、偃、啸。
    15.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立的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大观园,另一个是大观园之外的现实世界。
    (1)你认为大观园被称为理想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2)大观园中人物的居所与其性格特征密切关联,请从宝玉、黛玉、宝钗、李纨、探春中任选两位,写出他们在大观园居所的名称、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物性格的关联。
    【答案】(1)示例:①大观园是皇家贵族园林,规模宏大,建筑精巧,景色各异,犹如世外桃源。②大观园住着宝玉和一群天真纯洁的少女,他们游园赏春,踏雪寻梅,结社赋诗,诗酒流连,欢歌笑语,尽情地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是作者理想世界的寄托。
    (2)答案示例:宝玉:①怡红院;②富丽堂皇,玲珑精致,犹如小姐闺房,园中种植芭蕉海棠;③象征宝玉怜香惜玉,娇生惯养,钟情于女儿的特点。黛玉:①潇湘馆;②院落里面布满了竹子,连房屋的墙壁和纱窗都是以绿纱作装饰,形成一种高洁素雅的氛围;③象征黛玉性格清高不屈、自尊心强、多愁善感的特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情节的把握能力。
    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理想世界。大观园是贾府为贵妃元春省亲而修建的一处豪华行宫别墅。大观园的特点:富贵华丽、环境宜人、亲近自然、天人合一、诗情画意、鳞次栉比。大观园如何壮观,一如贾元春省亲所思:“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大门气势宏伟,进门有假山突入眼幕,突出大观园的含蓄之美。就“幽径通幽处”,到“沁芳”,到潇湘馆,到“怡红院”,到“衡芜苑”,到“浣葛山庄”,大观园的每一处景色都美不胜收。有如此世外桃源,实在难得。这里环境优美,每个人都有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适合的居所,或清雅或奢华,或清芬或宏阔,无处不美,无所不包。这个人间万象皆备的大观园,是为那些纯洁善良的女孩子寻找的一处可以自由生活的乐土,一所精神家园,一个展现人生理想的舞台。
    大观园主人公都是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她们都是水做的骨肉,不粘滞人世间的仕途经济。在这里礼乐教化没有力量,尊卑贵贱没有市场,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干。二月二十二日,刚过了百花生日(二月十二日),她们就搬进了大观园,尽情地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她们游园赏春,踏雪寻梅,结社赋诗,诗酒流连,欢歌笑语,真可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直到第二年的饯花日,“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贾宝玉庆生日,大观园的欢乐达到了高潮。这里寄托了作者对美的欣赏,对情的珍视,对青春的眷念,以及对妇女的尊重和对庸男把持的现实的不满。由此,大观园真可以称为理想世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情节、人物形象把握能力。
    比如宝玉居所,书中写道: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第二十六回 贾芸看时,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各色仙禽异鸟。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贾芸想道:“怪道叫‘怡红院’,原来匾上是恁样四个字。”第四十一回 (刘姥姥)于是进了房门,只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迎了出来。细瞧了一瞧,原来是一幅画儿。...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一转身方得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刘姥姥掀帘进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那里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可见宝玉的“怡红院”富丽堂皇,玲珑精致,犹如小姐闺房,园中种植芭蕉海棠;象征宝玉怜香惜玉,娇生惯养,钟情于女儿的特点。
    比如林黛玉的居所,书中写道: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而且后来贾母到这里游玩,还写到这里糊窗子的纱都是绿色的。这处住所,就是我们后来都知道的林黛玉的住处潇湘馆。这里不以繁华取胜,只以翠竹为最。自古以来,唯有君子雅士方爱竹。能够居住此间的人,只有那种清高不屈,超凡脱俗的人。且此处所种竹子叫湘妃竹,取自娥皇女英泪洒竹子化成斑点的典故,暗示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再如薛宝钗的居所,书中写道: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这里也暗示着未来住在此处的主人薛宝钗的性格。从外面看,她的住所平淡无奇,索然无味。可是到了里面,却自有沟壑。虽然没有花木参天,却有香草铺地。这一切,都暗示着薛宝钗低调沉稳高雅的性格。
    选择其他人物,准确说出居所名称、环境特点、人物性格即可。
    四、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堇荼如饴
    ①田野上下,已经有人开始收玉米了。我一时萌生出来的小念头,丝毫没有瞒过妈妈的眼睛。她说,这些玉米秆子是新品种,没有一根是甜的。倒是脚下这些矮棵的猪草,村子里的人都掐回去,炒吃,煮吃,味道还不错。香黄花、苦苣菜、灰苕菜、缩筋草,它们正铺张地在玉米棵的脚下横行。小时候,我的镰刀遇见它们,一把一把地收割进篮子里,像是收割满心快乐。其中的一些野菜,我是吃过的,在城里的餐桌上,细细地咀嚼,即使是苦的,也能嚼出些甜味。那感觉竟与《诗经·大雅》中所说的“堇荼如饴”相合。
    ②堇荼是一种苦菜,与眼前这些生机勃勃的野菜,也许只有名字上的区别。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饥荒时用来果腹,锦衣玉食时用来识别新鲜。当一些走过的日子蓦然在某个时间交汇相认时,甘与苦每每就对调了一个位置。
    ③去年秋天,妈妈的体重迅速消瘦九斤,医生判定妈妈得了糖尿病。我不相信,妈妈也不相信。后来,但凡对血糖有影响的食物都忌了口,再去检验,结果仍是一样。我们开始对糖极度警惕起来。一些含糖较高的水果,成了家里的敌人。
    ④现在民间给这种病取了个名字叫“富贵病”,而在那些艰苦的年代,怎么会有人患上这种奢侈的病呢。居然尿糖了,我的妈妈!那些年在月子里都吃不上糖的我的妈妈!
    ⑤我记得妈妈和奶奶发生过的一次争吵。双方互相埋怨对方把几斤红糖藏了起来。她们甚至都发了誓,说绝不可能偷偷藏到娘家去。后来,那些红糖在好些年之后终于现身。它们被放在顶楼的一个小矮柜里,已经与柜子里的绵纸融为一体了。许多年后,她们都还在惋惜。那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吃不上糖。家里有月子婆了,要去大队上打个证明,花上一块五毛钱才有三斤红糖的供应。为了得到点金贵的糖,村人想尽了种种办法。
    ⑥秋天收玉米的时候,镰刀挥过的玉米秆子留下好长一截立在土地上。我和小伙伴去找猪草,会砍下一根玉米秆子,尝尝味道。遇上甜的,就用牙齿剥开皮,像吃甘蔗一样吃完。一不小心,嘴皮也会被割破、出血,但这绝不会阻挡我们对甜的渴望。吐一堆渣子在脚下,收获一肚子甜蜜,再背起小箩箩继续找猪草。
    ⑦收割完玉米,村子里的婆婆妈妈们把玉米秆子收回去,清水洗净,用铡刀把它们铡细碎,放进碓臼里春,汁汁液液就盛在桶里,放进一口大黑锅里煮啊煮,然后用纱布过滤。一道道工序后,终于得到些混浊的液体,再用文火慢慢熬制,一些淡薄的糖稀就制成了。红褐色的黏液,它们被称作糖。它们被装进一只只土罐子,密封起来用。
    ⑧因为工序麻烦又所得甚少,村子里只有少数几个勤劳的主妇愿意下此苦力。有时村子里的娃儿被狗咬了,需要煮个糖水鸡蛋补血、压惊,就要端着小碗去讨点糖稀。我吃过这种糖,甜味很淡,总是让人意犹未尽,还不如和小伙伴们去田野里砍根甜玉米秆子嚼痛快呢。
    ⑨村子里还有人家用胡萝卜熬糖的,工序差不多,但甜的味道就比玉米秆的更浓了一些。我依然不喜欢那种甜,为此被妈妈冠名为“嘴奸磨馋”。我爷爷是个有想法的人,不知从哪一年起,一小块的甜高粱地,就出现在了土墙边的自留地里,笔直地长成了绿油油的一片。第一次收甜高粱的时候,村子里很多人赶来围观。它的味道可比玉米秆的味道好多了,纯纯正正地在舌尖上荡漾。甜高粱秆通过层层工序被制成糖,穗子被制成了刷把。那时候,我特别喜欢这样东西,觉得自己简直拥有了整个世界。我总是在甜高粱秆子才出叶的时候,就去偷吃它们。
    ⑩人们形容生活美好时,喜欢用“甜蜜”这两个字。而事实上,为了得到它,人们几乎动用了一切智慧。慢慢地,这种原始加工糖的方式也快被人们遗忘了。有天在街上看见有人在卖甜高粱秆,三元钱一根,我就像是遇见了童年的欢喜,迅速地买一些回来。吃了几口,一时觉得自己的童年像是假的一样。那些留在我记忆里的甜,它们到底跑到哪儿去了?我沮丧地把它们丢掉,然后像是报复我自己对甜的追忆一样,翻出柜子里的甜食。冰糖,晶莹剔透闪着光,有棱有角,它对咳嗽有帮助,滋润肺部。红糖,纯手工制作,一些加了玫瑰花,一些加了姜,暖人心腹。几瓶蜂蜜来自不同的亲戚朋友,苦刺花蜜是白色的,枣花蜜颜色略深,槐花蜜看上去最想在此时吃一口。
    ⑪我泡了杯槐花蜜,足足加了四勺。甜到不能自拔的味道,在我的舌尖上绕着旋涡。才吃完,立即想起医生说的话,雌激素分泌过剩的人要少食甜食,它们会让一些肌瘤汲取到最丰富的营养,促使它们长得更快。我想起身体里潜伏着的那几个小东西,想到它们正在被我喂饱,然后在我的身体里迅猛生长,看那几瓶蜂蜜的眼色顿时就带上了许多幽怨。
    ⑫如今,我和妈妈都要抵制不同的糖,抵制的方式有时很奇怪。妈妈听说苦瓜是降血糖的,就种了许多苦瓜,晒干打成粉末,每天早晨食用,效果似乎还不错。我曾经多么不喜欢这种苦哈哈的食物呀,现在对它却是到了迷恋的程度,感觉它身上的坑坑洼洼也是另一种美,就像妈妈带着我们走过的路。
    ⑬田野里的风吹了一年又一年,一季一季的庄稼养活一茬一茬的娃儿。在苦中找寻甜蜜,在甜蜜中思忆苦涩。许多人都走在找寻自己想要的甘和苦的路上。
    ⑭堇荼如饴,生生不息。
    (取材于叶浅韵的同名散文)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玉米棵的脚下横行 横行:茂盛地生长
    B. 再用文火慢慢熬制 文火:小而弱的火
    C. 纯纯正正地在舌尖上荡漾 荡漾:起伏不定
    D. 我和妈妈都要抵制不同的糖 抵制:拒绝,抗拒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看到田野中人们收割玉米,由此萌生了一个想吃甜玉米秆的念头。
    B. 作者用大量笔墨写村人用各种材料获取糖,以此表达人们对甜的渴望。
    C. 第⑩段“觉得自己的童年像是假的一样”是作者对记忆里甜味的怀疑。
    D. 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自己从喜欢糖到抵制糖,表达对不能吃糖的失落。
    18. 作者回忆了哪些与糖有关的往事,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作用。
    19. 本文题目“堇荼如饴”意蕴丰富,纵观全文,请分条概括其中包含的意思。
    【答案】16. C 17. D
    18. ①妈妈与奶奶因糖而发生争吵;②我和小伙伴砍玉米秆吃,收获甜蜜;③村民用玉米秆和胡萝卜熬糖;④爷爷种甜高粱来制糖。作用:①表现困难时期糖的匮乏,人们对糖的极度渴望;②与现在作者对甜食和糖的抵抗形成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
    19. ①堇荼这样的苦菜能嚼出甜味;②野菜在不同年代不同的价值和功用,满足了人们的不同的需求;③作者由野菜生发出了对生活甘苦的独特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荡漾,原本指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这里用来形容吃甜高粱时甜味在舌尖上的感受,应该是“流淌”的意思。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按时间顺序”错,文章中间主要是回忆,用插叙的方式写了与糖有关的几件事。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相关情节的能力。
    由“我记得妈妈和奶奶发生过的一次争吵。双方互相埋怨对方把几斤红糖藏了起来”可概括出:妈妈与奶奶因糖而发生争吵;
    由“秋天收玉米的时候,镰刀挥过的玉米秆子留下好长一截立在土地上。我和小伙伴去找猪草,会砍下一根玉米秆子,尝尝味道。遇上甜的,就用牙齿剥开皮,像吃甘蔗一样吃完”可概括出:我和小伙伴砍玉米秆吃,收获甜蜜;
    由“收割完玉米,村子里的婆婆妈妈们把玉米秆子收回去……一道道工序后,终于得到些混浊的液体,再用文火慢慢熬制,一些淡薄的糖稀就制成了”“村子里还有人家用胡萝卜熬糖的,工序差不多,但甜的味道就比玉米秆的更浓了一些”可概括出:村民用玉米秆和胡萝卜熬糖;
    由“我爷爷是个有想法的人,不知从哪一年起,一小块的甜高粱地,就出现在了土墙边的自留地里,笔直地长成了绿油油的一片。第一次收甜高粱的时候,村子里很多人赶来围观。它的味道可比玉米秆的味道好多了,纯纯正正地在舌尖上荡漾。甜高粱秆通过层层工序被制成糖,穗子被制成了刷把”可概括出:爷爷种甜高粱来制糖。
    作用:
    这些事都与“糖”有关,无论是为了糖而争吵,还是为了吃到一点甜味儿而嚼玉米秆,还是不怕工序繁琐想尽各种办法得到一点糖,都表现了困难时期糖的匮乏,人们对糖的极度渴望;
    而现在,“我泡了杯槐花蜜,足足加了四勺。甜到不能自拔的味道,在我的舌尖上绕着旋涡。才吃完,立即想起医生说的话,雌激素分泌过剩的人要少食甜食……看那几瓶蜂蜜的眼色顿时就带上了许多幽怨”“我和妈妈都要抵制不同的糖”,过去对糖的渴望与如今作者对甜食和糖的抵抗形成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堇荼如饴”中“饴”是指“饴糖”,代表甜味。文中由“其中的一些野菜,我是吃过的,在城里的餐桌上,细细地咀嚼,即使是苦的,也能嚼出些甜味。那感觉竟与《诗经·大雅》中所说的‘堇荼如饴’相合”“堇荼是一种苦菜,与眼前这些生机勃勃的野菜,也许只有名字上的区别”可知,标题表层意思是堇荼这样的苦菜能嚼出甜味;
    由“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饥荒时用来果腹,锦衣玉食时用来识别新鲜”可知,标题含义是,野菜在不同年代不同的价值和功用,满足了人们的不同的需求;
    由“当一些走过的日子蓦然在某个时间交汇相认时,甘与苦每每就对调了一个位置”“在苦中找寻甜蜜,在甜蜜中思忆苦涩。许多人都走在找寻自己想要的甘和苦的路上”“堇荼如饴,生生不息”可知,标题深层含义是,作者由野菜生发出了对生活甘苦的独特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五、
    20. 语言基础运用
    ①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他们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②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③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不管喝多少热水,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微不足道,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④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⑤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⑥结果发现,不管是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而喝了3℃的冰水,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⑦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句中的“他们”删除后句意不变。
    B. ③句中的“微不足道”可换为“不足挂齿”。
    C. ⑤句画线部分顿号不能改为逗号。
    D. ⑦句中两个画线部分可互换位置。
    (2)⑥句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1)B (2)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喝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成语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及标点符合的正确运用的能力。
    A.删除“他们”,句子主语承前省略,是“很多人”,句意不变。
    B.微不足道:意思是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一般用于口语。此处并非口语环境,因此不能替换。
    C.“温蒸馏水”和“常温生理食盐水”都是短语,不是句子,且共同做句子的宾语,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不能改为逗号。
    D.先说“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那么“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相当于补充说明;先说“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是说热量差小,再说“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是说对于减肥起不到什么作用,都符合表述事理。因此两个画线部分可互换位置。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不合逻辑,“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一句中“常温蒸馏水”和“生理食盐水”前都应该加上“喝”。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21. 国宝大熊猫喜食竹、贪睡,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各地动物园熊猫馆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蜂拥而至,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给熊猫和管理人员带来了困扰。请以园方身份,拟写一份倡议书,引导游客文明观赏大熊猫。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楚。不超过150字。
    【答案】示例:
    文明观赏大熊猫倡议书
    尊敬的游客朋友:
    你们好!近来熊猫馆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给熊猫和管理人员带来了困扰。为此特向广大游客朋友作出如下倡议:
    一、请不要乱丢垃圾,随意吐痰;
    二、禁止投喂熊猫;
    三、请不要大声喧哗;
    让我们为熊猫创建一个干净、安全而舒适的环境,祝大家参观愉快!
    XX动物园
    XX年XX月X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本题是应用类微写作。
    审题:本题要求针对动物园熊猫馆内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拟写一份倡议书,引导游客文明观赏大熊猫。要注意倡议书的格式(结尾要有署名和日期;署名可以写“XX动物园管理处”,也可以写XX动物园),写作时既要论述发出倡议的原因,充分阐述理由,又要明确呈现倡议的内容,针对游客文明观赏大熊猫提出明确要求。语言应得体,既要达到目的,也不要引起游客的不适,条理要清楚。
    写作思路:称呼、问候语之后,先写明倡议的原因(一些不文明行为,给熊猫和管理人员带来了困扰),然后提出倡议的内容,明确游客不能做的事情,如投喂、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然后可以发出号召:保护熊猫人人有责。希望我们共同遵守约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熊猫创建一个干净而舒适的环境,为大家来参观或玩耍时能有一个好心情而共同努力吧。最后写上署名、日期。
    22. 有人大代表建议教师群体应统一穿着职业装。请针对这一建议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答案】教师群体应统一穿着职业装这一建议非常好。因为部分教师在校着装五花八门,穿着随意,不利于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教师群体统一穿着职业装,不但是加强教师着装仪容管理十分有效的措施,对树立教师形象,促进教育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归属感,提高教学效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议论类微写作
    写作要求:针对“教师群体应统一穿着职业装”的建议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写作思路:首先明确对此建议的看法,可赞同,可反对,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表达其他看法。
    如赞同,可以先从现实里一些反面现象说起,比如部分教师在校着装五花八门,穿着随意,部分老师夏季着装清凉等,这些都不利于教育教学。接着再正面分析统一着装好处,如统一着装能强化角色意识,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约束,有利于优化教师的职业形象,避免学生养成攀比的心理。以及身教的作用,树立教师形象、增强职业荣誉感归属感等。
    如反对,则可从审美角度评论,统一着装易造成审美疲劳。从学生角度分析,现在的孩子们其实很喜欢老师带来新鲜的东西,而天天统一服装却可能导致学生审美疲劳,也会让老师觉得枯燥,学校可以通过工会活动指导教师如何穿着得体,提升老师的美商,积极地引导老师,让师生共同成长,彼此成就。从老师角度分析,着装可以彰显个性,是生活态度的折射,这些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发,就像每个老师的穿着的不一样。
    或者持中。这个建议过于死板。因为教师这一职业跟其他职业不一样,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老师应该把师德修养和外在表现结合起来,给学生教育引领和示范作用。“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老师也很有权威性,每一个好的老师都不会放过润物细无声的契机,因此可以重要场合统一着装,平时老师只要守住底线,不能过于花哨、艳丽、怪异,不能薄露透,穿着大方得体,美观有气质就可以。
    23. 请以“陪伴”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
    【答案】示例:
    陪伴
    天上的月亮要有星星的陪伴,否则,在深深的夜空中会感到孤单;高天上的雪山要有云彩的陪伴,否则,在蓝蓝的天空中会感到寒冷;成长中的我要有你的陪伴,否则,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会变得孤单……在漫长的岁月中,总有人给你温暖与爱,让你在漫漫旅途中不再孤独。陪伴,让心中多了一份动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抒情类微写作。
    审题:本次作文题目是“陪伴”,“陪伴”意思是指随同做伴,我们可以在“陪伴”前后加一些词语来拓展思路,如“谁陪伴谁”,可以是自然的事物,如春风陪伴鲜花,月亮陪伴星空;可以是人与人的陪伴,如父母、师长、朋友的陪伴;可以是人与其他事物的陪伴,如书籍陪伴我成长。题目要求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那就应该突出这种“陪伴”的意义,如陪伴让我们不孤独,陪伴给我们前行的动力,陪伴让我们感到温暖等。还可以思考自己陪伴其他的人或事物,表达付出、奉献的快乐。写抒情文字注意采用排比、比喻、象征等手法抒发情感;写小诗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及诗行的摆放。
    写作思路:如运用细节描写和排比句,写生病时,妈妈的陪伴;考试失利时,老师的陪伴;孤独时,朋友的陪伴。表达感谢一路有你,伴我走过无知,走过稚嫩,走向成熟。或者写幼儿园有安徒生童话的陪伴,便有了梦想;小学有哈利·波特的陪伴,便有了对魔法的向往;中学有海伦·凯勒的陪伴,便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气等等。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4. 按要求作文。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险流之处几乎无人倾覆,而平流无险之处却时常有人出事。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小议‘平流与险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答案】例文:
    小议“平流与险流”
    唐朝诗人杜荀鹤的《泾溪》一诗,简单质朴,明白如话,短短28个字,却道出一个哲理性的事实:舟行险流处,常因谨慎小心而平安无事;船走平流时,易因大意疏忽而颠踬沉没。其实,人生亦如这行舟,险流处需谨慎,平流上要留神。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无谓平流与险滩。
    行板如歌,总有平静港湾。和风细雨,风平浪静,顺风顺水,温柔和畅,皆是那平流时。这里鸟语花香,风和日丽,平安顺遂,舒适和逸豫随时都触手可及。船走此处,因一马平川,舟人常常马虎大意,掉以轻心,侥幸疏忽,结果反而总是平地波澜,搁浅沉没。
    关羽视曹军为险流,把东吴当平流,集中主力进攻曹军,疏忽东吴的野心和实力,以致后方空虚,终究大意失荆州。项羽刚愎自用,凭霸王之号,睥睨天下,在天下似唾手可得的平流之中,麻痹轻敌,优柔寡断,终致被围垓下,自刎乌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操作员在日日正常的平流中,工作疏忽,粗心大意,违反规程,兼之通讯不畅,导致失火爆炸,核物质泄漏,造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平流处畅通无阻,一览无余,易让人在安稳中失了警觉,在逸豫中忘乎所以,到底在阴沟里翻了船,令人唏嘘。
    行走世间,就如泛舟江湖。惊涛骇浪,狂风骤雨,失败挫折,磨难打击,俱是那险流处。那里暗潮涌动,怪礁嶙峋,形势险要,灾难和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舟行此处,为保平安,船工必然集中精力,时时小心,处处留意,最终大抵都会有惊无虞,顺利涉险。
    越国战败,勾践求和,侍奉吴王三年,陷入人生巨大的险流之中, 稍有不慎,便会身死国灭。于是勾践卧薪尝胆,谨慎自励,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终于富国强民,一雪前耻,在险流中获胜。面对芯片断供,技术封锁,华为断臂求生,跌入前所未有的漩涡之内,略有疏忽,就是粉身碎骨。从此华为自力更生,小心探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终使麒麟问世,突破困局,在险流中重生。
    常言道: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险流处常思危险,困境中时刻警惕,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之舟舵手,舟至平流,不漫不经心,不等闲视之,稳中求进。船行险流,以履冰之慎,凭临渊之谨,险中获胜。这样,方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命题作文题。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唐朝杜荀鹤的一首绝句《泾溪》,诗句大意是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掌船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沉船淹死人的消息。
    《泾溪》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生命辨证。从表面看,该诗写了急流险滩之处鲜有船只倾覆,而水流缓慢之处却常有沉没的“反常”现象,行舟水上,遇险不倾,平流却覆,似乎不合常理。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不通的现象中,潜藏着合乎逻辑的本质。因为舟是人驾的,舟的载沉,不取决于路的平险,而决定于人的状况和态度。溪险石危时,人人警惕,自然安如泰山;平流无石处,容易懈怠,往往舟覆人亡。推而广之,杜荀鹤在这里绝不仅仅在说明行船的道理,他也在比拟人事的成败。究其载沉原因,比照人事成败,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懈怠;第二是麻痹。危险的局面使人警惕,小心谨慎,自然更有安全保障;平顺的局面促人大意,粗心马虎,而失败往往存在于粗心大意之中。可见危险也好,平顺也不好,都不要掉以轻心,危险中时时留意,处处小心,平顺时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才是上策。
    文体是议论文,写作时需要围绕“懈怠、麻痹大意会导致失败,警惕、小心谨慎才能走向成功”的内容展开思考。考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这样才能顺利抵达彼岸。也可以运用正反对比式结构,谈危局中谨慎小心渡难关,平顺时粗心大意反遭难。
    立意:
    1.居安思危,处危不乱。
    2.平流处留神,险流处谨慎。
    3.时刻谨慎,不可麻痹。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 按要求作文。
    渴望,是指迫切地希望,殷切地盼望。渴望能使生活有意义,能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请以“渴望”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答案】例文:
    渴望
    晚饭后,是林最幸福的时光。要么是一对儿女争着表演才艺,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要么是出门散步,一家六口,浩浩荡荡,惹人歆羡。眼前这父母健在、夫妻恩爱、儿女绕膝的生活,曾经是林内心深深的渴望,如今坐拥这些,他觉得自己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林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贫穷落后,为了贴补家用,父母也撇下年幼的林,随着打工大潮南下。从记事起,林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每看着同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林羡慕极了。于是,一家三口合体的样子,在幼小的林心中埋下了渴望的种子。
    那时,林特别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和父母见上面。七岁那年春节,一票难求,父母迟迟没有回家。每天,林总爱站在门口望着村外,雕塑般一动不动。后来父母终于打回电话,说除夕前一天到家。那天,林从早上就开始了兴奋地等待,可是天都黑了,还不见父母的身影。奶奶说:“腊月天寒,别等了,乖孩子,你先睡吧!”林倔强地说:“不,我要等着!”直到晚上十一点,门外终于传来了母亲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呼唤:“林——”“妈!爸!”林闻声冲出家门,扑向他们的怀抱。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父母很快又要走了。林万分失落地问母亲:“妈,你们为什么要去南方?在家多好呀!”母亲抚摸着林的头说:“娃儿,爸妈也知道家里好,可是为了挣钱,我们不得不出门打工。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稳定团圆的家。”爸爸看着母子俩,长长地叹了口气。林却眼中泛光,心中渴望的种子顷刻间开始发芽,原来好好读书就能实现家人团聚,林感觉有一股力量在心中升腾!
    父母坐邻居拖拉机离开的那天,林跟在后面追了好久,任凭父母大声劝返,他都充耳不闻。直到精疲力尽,看着拖拉机上母亲抹眼泪的隐约身影,林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从那以后,林既盼过年,又怕过年。
    也是从那以后,林在学习上像发了狠似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别的孩子放学后像野马般疯玩,他却像野马般在学习中拼命,成绩年年第一,妥妥地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村里人经常教育孩子说:“看看人家林,从不在意父母寄回来的好吃的好穿的,一心扑在学习上!”只有林自己知道,这些年来心中的渴望早已枝繁叶茂,自己在跟着惯性奔跑。
    终于,苦心人,天不负。林考入了一所985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IT行业,凭着他的韧劲和钻劲,成为业界精英,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后来他开了自己的公司,买了房,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并将漂泊半生的父母接来一起生活,终于如愿以偿。
    这天散步时,因怕生蛀牙而久久没有吃到棒棒糖的儿女,举着棒棒糖在晚风中迎着林奔跑:“爸爸,快看,我们带着渴望奔跑!”这是林经常教孩子们的一句话,他张开双臂拥一双儿女入怀,笑容如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命题作文题。
    材料比较简单,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解释了渴望的内涵。第二句话,指出了渴望的作用和意义。
    材料的话题和作文的题目都是:渴望。渴望是一个动词,指的是内心里十分迫切的或非常深切的希望。渴望有好的有坏的,但从材料中渴望的作用和意义来看,这里指的是好的、正面的渴望。正因其迫切性和强烈性,渴望本身就带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渴望者付诸行动,努力拼搏,坚韧不拔,终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渴望者生命力更顽强,阅历更丰富,见识更深远,思想更进步,品行更完善,能力更强大,境界更高远,收获更喜人。就这样一步一步提升,渴望者不仅生活更丰富多彩,而且生命意义和价值也更大。同时,考生还要考虑的是:谁渴望什么。“谁”可以是你、我、他,可以是一个家族、团体、企业,还可以是一个国家、民族。“什么”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一本书、一件衣服、一个玩具、一套房、一次旅行、一次会面等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成绩提升、感情的表达、愿望的实现、荣誉的获得、企业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强大、抱负的施展等等。
    文体是记叙文。考生首先要确定立意:谁渴望什么。然后要紧紧围绕渴望来选材,可以以渴望作为写人叙事的线索,可以倒叙或顺叙渴望产生、发展到实现的过程,运用对比、衬托、细节描写、心理刻画、欲扬先抑等多种手法来凸显渴望对人生的改变和意义,结尾处卒章显志,通过人物之口,点明文章主旨。
    立意:
    1.渴望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2.渴望自信,扬眉人生。
    3.渴望家人团聚,永不分离。
    4.渴望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相关试卷

    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本大题共6小题,共27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五十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