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泰州姜堰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泰州姜堰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泰州姜堰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
1. 在计算14×12时,小红是这样想的:14×10=140,14×2=28,140+28=168。下面能表示她思考过程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小红计算14×12时,将12拆成10和2,分别将这两个数与14相乘,再将乘积加起来
【详解】能表示她思考过程的图是。
故答案为:B。
【点睛】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可以将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求出这两个数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将乘积加起来即可。
2. 下面物体中,( )的质量最接近1吨。
A. 5000个鸡蛋的质量 B. 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C. 1000枚1元硬币的质量 D. 1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先确定每个选项里单个的重量,再乘数量,求出总重量,看哪个选项最接近1吨即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
【详解】A.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60克,60×5000=300000(克)=300(千克)
B.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30×30=900(千克)
C.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6×1000=6000(克)=6(千克)
D.1头成年大象大约重3吨,3×10=30(吨)
900千克与1吨最接近。
故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关键是要注意生活中的观察积累。
3. 芳芳、媛媛、妙妙和玲玲四个人参加100米跑步体能测试,成绩都在19秒以内,第一名芳芳16.8秒,第二名媛嫒17.3秒,第三名妙妙17.6秒,第四名玲玲1□.2秒。玲玲的成绩可能是( )秒。
A. 16.2 B. 17.2 C. 18.2 D. 19.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路程,用时短的速度快。玲玲是第四名,则她所用时间应多于第三名妙妙所用的时间,即1□.2秒大于17.6秒。且四个人的成绩都在19秒以内,则1□.2秒大于17.6秒,小于19秒。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
【详解】19秒>1□.2秒>17.6秒
□里的数应填8,则玲玲的成绩可能是18.2秒。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关键是明确玲玲所用时间比妙妙所用的时间多,比19秒小。
4. 根据问题做出选择(如图)。
(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
解决上面这两个问题都要先算( )。
A. 1个茶壶和1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B. 1个热水瓶比1个茶杯多多少元?
C. 1个茶壶和1个热水瓶一共多少元? D. 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求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茶壶的价钱已知,先求出4个茶杯的价钱,再用1个茶壶的价钱加4个茶杯的价钱即可解答;求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热水瓶的价钱已知,先求4个茶杯的价钱,再用一个热水瓶的价钱减4个茶杯的价钱的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都要先求出4个茶杯的价钱。
故答案为:D
【点睛】分析解决两个问题都要先求什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老师给每个同学一张同样大的长方形方格纸(如图),明明用这张纸的折了一只青蛙,亮亮从这张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折了一只千纸鹤,( )。
A. 青蛙用纸面积大 B. 千纸鹤用纸面积大
C. 青蛙和千纸鹤用纸面积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一个小方格的边长当作1,那么长方形方格纸宽是3,长是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4=12,这张纸的,就是把长方形方格纸平均分成3份,一份的面积就是12÷3=4,取其中的两份,就是8。在长方形方格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4×3=12
12÷3×2
=4×2
=8
3×3=9
8<9
所以千纸鹤用纸面积大。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
6.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5吨的棉花比5吨的铁轻
B. 今年2月北京举办了第二十四届冬奥会,2008年北京举办了第二十九夏季奥运会,巧合的是这两年都是闰年
C.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全长约6300米
D. 在古代,人们用身体的某一部分测量物体的长短,如一拃、一庹、一步
【答案】D
【解析】
【分析】(1)棉花和铁的重量相等,均等于5吨。
(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余年份为平年。据此判断2022年和2008年是否都是闰年。
(3)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
(4)测量物体长短时,可以利用直尺、米尺等工具,也可以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例如一拃、一庹、一步等。
【详解】A.5吨的棉花和5吨的铁一样重,说法错误。
B.2022÷4=505……2,2008÷4=502,则2022年是平年,2008年是闰年,说法错误。
C.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全长约6300千米,说法错误。
D.在古代,人们用身体的某一部分测量物体的长短,如一拃、一庹、一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比较两个物体谁轻谁重,比较二者的重量大小,要避免铁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用年份数除以4(整百年份数除以400),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7. 数学活动课上,黄老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求每个学生从这张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小长方形。下面是小敏、小云、小伟的各自剪法(如下图),关于剩下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 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C. 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D. 周长不相等,面积不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分别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即可解答。
【详解】小敏的剪法,剩下部分的周长为:
(16+20)×2
=36×2
=72(厘米)
小云的剪法,剩下部分的周长为:
(20+16)×2+8×2
=36×2+8×2
=72+16
=88(厘米)
小伟的剪法,剩下部分的周长为:
(20+16)×2+10×2
=36×2+10×2
=72+20
=92(厘米)
72<88<92,所以剩下部分的周长不相等。
剪下的长方形的面积:8×10=80(平方厘米)
由于他们都是在同样大的长方形里,剪下同样面积的长方形,所以剩下部分的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要熟练掌握相关计算公式。
8. 盐城市科技馆每天上午9时开馆,下午5时闭馆。这个科技馆每天开放( )小时。
A 4 B. 8 C. 9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将科技馆开馆和闭馆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解答。
【详解】上午9时即9时,下午5时即17时。
17时-9时=8(小时)
则这个科技馆每天开放8小时。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中午12点以后的,“整时”加上12。
9. 小宇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测量桌面面积,由于纸片的张数不够多,他只能这样测量(如图)。桌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25 B. 40 C. 50 D. 100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这个桌面是一个正方形,边长等于5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即(2×5)分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桌面的面积。
【详解】2×5=10(分米)
10×10=100(平方分米)
则桌面的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求出桌面的边长。
10. 思思和聪聪两个人在日历上做框数游戏,思思用一个长方形框出三个数(如图),这个数的和27。聪聪也用相同的方法框出三个数的和是60,聪聪框出的三个数中最小的(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 13 B. 19 C. 20 D. 27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日历表可知,左右相邻的数相差1,上下相邻的数相差7,先用三个的和除以3,得出中间的数,中间数大于7,中间数减7就是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中间数小于等于7,中间数减1就是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0÷3-7
=20-7
=13
故答案为:A
【点睛】分析清楚日历表上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70分)
11. 计算下面各题。
37×85 80×45 250-150÷5 54×(71-33)
【答案】3145;3600;220;2052
【解析】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第1、2题根据两位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第3题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第4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详解】37×85=3145 80×45=3600
250-150÷5
=250-30
=220
54×(71-33)
=54×38
=2052
12.动手操作。(8分)
12. 涂一涂,表示下面的数。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左图:把这些○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即可;
右图:正方形被平均分为成10份,其中的1份为0.1,则4份为0.4,右边涂其中4份,左边涂整个正方形即可。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意义和小数意义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
13. 下面的每个小方格都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一个面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周长12厘米的正方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可以是4厘米,宽是3厘米,所画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积是12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2÷4=3(厘米),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详解】
(长方形作图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14. 兔妈妈一共采了10个蘑菇,把这些蘑菇的分给小白兔,小白兔一共分得多少个?请你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表示自己的想法。
(1)画一画:先分一分,再涂一涂表示小白兔分得的个数。
(2)说一说:把( )个蘑菇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这些蘑菇的,小白兔分得其中的( )份。
(3)算一算:
答:小白兔一共分得______________个。
【答案】(1)见详解
(2)10;5;;2
(3)4
【解析】
【分析】(1)将10个蘑菇看作单位“1”,将这些蘑菇平均分成5份,其中2份占这些蘑菇的。据此画图即可。
(2)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10个蘑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蘑菇的,小白兔分得其中的2份,即这些蘑菇的。
(3)把10个蘑菇平均分成5份,1份是(10÷5)个蘑菇,2份是(10÷5×2)个蘑菇。
【详解】(1)
(2)说一说:把10个蘑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蘑菇的,小白兔分得其中的2份。
(3)算一算:
10÷5×2
=2×2
=4(个)
答:小白兔一共分得4个。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和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用一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几份是多少。
15. “天宫课堂”第一次上课,航天员用了约60分钟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天宫课堂”第二次上课,虽然时间比第一次少了15分钟,但是航天员还是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及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1)根据条件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2)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
解答:
(3);提出一个稍复杂的问题并解答(两步或两步以上)。
问题:__________。
解答:
【答案】(1)见详解
(2)第二次上课用了多少分钟?45分钟(答案不唯一)
(3)两次上课一共用了多少分钟?105分钟(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1)第一次上课用了60分钟,第二次上课比第一次少用了15分钟,把数据填入图中相应括号里即可。
(2)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提出一个只要一步解答的问题并解答。(答案不唯一)
(3)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提出一个要两步解答的问题并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1)
(2)第二次上课用了多少分钟?
60-15=45(分钟)
答:第二次上课用了45分钟。
(3)两次上课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60-15+60
=45+60
=105(分钟)
答:两次上课一共用了105分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减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6. 王大爷家屋后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4米,宽16米,这块菜地有一面靠墙(如图),王大爷从中分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地种黄瓜,剩下的种青菜。
(1)种黄瓜的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要给种青菜的地方围上篱笆(靠墙的一面不围),需要多少米篱笆?
【答案】(1)256平方米
(2)40米
【解析】
【分析】(1)要使种黄瓜的正方形地最大,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是16米,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面积即可。
(2)青菜地的长是16米,宽是(24-16)米,篱笆的长度=宽+长+长。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16×16=256(平方米)
答:种黄瓜的地面积是256平方米。
(2)16+16+(24-16)
=32+8
=40(米)
答:需要40米篱笆。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确定黄瓜地的边长。
17. 下表是三年级(4)班部分女生的鞋码。
序号
码数
序号
码数
序号
码数
序号
码数
序号
码数
1
31
5
32
9
31
13
36
17
32
2
35
6
36
10
33
14
34
18
35
3
34
7
34
11
35
15
32
19
34
4
32
8
33
12
34
16
31
20
35
(1)这些女生中共有( )种不同的鞋码,鞋码最大的是( )码,有( )人,鞋码最小的是( )码,有( )人。
(2)商店出售的鞋,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标出“准内长”。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习惯用“码数”来说明鞋的大小。买鞋时,可以先测量自己的脚长,再按下面的公式算出“鞋内长”以及鞋的码数。
脚长厘米数+1=“鞋内长”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莉莉的脚长是22厘米,请向莉莉穿的鞋是多少码?
【答案】(1)6;36;2;31;3
(2)36码
【解析】
【分析】(1)图表所示共20个学生。
鞋码是“31”码的一共有3人;
鞋码是“32”码一共有4人;
鞋码是“33”码的一共有2人;
鞋码是“34”码的一共有5人;
鞋码是“35”码的一共有4人;
鞋码是“36”码的一共有2人;
所以共有“31”、“32”、“33”、“34”、 “35”、“36”、6种不同的鞋码;
鞋码最大的是“36”,有2人;鞋码最小的是“31”,有3人。
(2)根据: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结合莉莉的脚长22厘米,可以求得莉莉的鞋的码数。
【详解】(1)这些女生中共有6种不同的鞋码,鞋码最大的是36码,有2人,鞋码最小的是31码,有3人。
(2)22+1=23(厘米)
23×2-10
=46−10
=36(码)
答:莉莉穿的鞋是36码。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共16页。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