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江苏泰州兴化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泰州兴化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填空,选择题,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自由选择,自我挑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泰州兴化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卷面3分)
一、计算题。(共21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10×43= 50×60= 450÷5= 0.1+0.9= 3.3-1.1=
59×0= 91÷7= 87×10= += -=
【答案】430;3000;90;1;2.2
0;13;870;;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5.8+3.5= 8.3-3.9= ★58×59=
【答案】9.3;4.4;3422
【解析】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乘法可以利用交换乘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详解】5.8+3.5=9.3 8.3-3.9=4.4 ★58×59=3422
验算:
3. 用递等式计算。
【答案】161;28;1200
【解析】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
=103+58
=161
=1000-972
=28
=24×50
=1200
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4. 2022年的上半年有( )天,国庆节在第( )季度。
【答案】 ①. 181 ②. 四
【解析】
【分析】先用2022除以4,不能整除则这一年是平年,平年2月共28天,1月、3月、5月每个月都是31天,4月、6月都是30天,再把每个月的天数相加即可;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是3个月,国庆节是10月1日,所以是第四季度。
【详解】2022÷4=505……2
31×3+28+30×2
=93+28+60
=181(天)
国庆节在第四季度。
【点睛】判断一个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用这个年份除以4,若能整除是闰年,否则为平年;对于整百年份除以400,若能整除是闰年,否则为平年。
5. 39×51的积是( )位数,大约是( )千;如果算式4□×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 )或( )。
【答案】 ①. 四 ②. 2##两 ③. 5 ④. 0
【解析】
【分析】估算出39×51的积即可解答;4□的个位上是0或5时, 4□×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9×51≈40×50=2000
45×20=900
40×20=800
39×51的积是四位数,大约是2千;如果算式4□×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5或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和它的估算方法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6.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辆卡车能载重5( ),每小时行80( )。
(2)学校操场上整张乒乓球台的台面面积大约是418( ),一个篮球场的面积是420( )。
【答案】(1) ①. 吨##t ②. 千米##km
(2) ①. 平方分米##dm2 ②. 平方米##m2
【解析】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小问1详解】
一辆卡车能载重5吨,每小时行80千米。
【小问2详解】
学校操场上整张乒乓球台的台面面积大约是418平方分米,一个篮球场的面积是420平方米。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7.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6元=( )角 5000千克=( )吨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7厘米=分米=( )分米
【答案】6;5
300;;0.7
【解析】
【分析】第1题,1元=10角,1角=0.1元,0.6里面有6个0.1,所以是6角;
第2题,根据1吨=1000千克,5000里面有5个1000,据此解答;
第3题,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乘100即可解答;
第4题,1分米=10厘米,1厘米=分米,7厘米即是7个,据此解答。
【详解】0.6元=6角;
5000千克=5吨;
100×3=300,3平方米=300平方分米;
7厘米=分米=0.7分米。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单位间进率的掌握情况。
8. 某超市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8:00到晚上10:00,全天共营业( )小时。
【答案】14
【解析】
【分析】先把晚上10:00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时间,给10加12得22,即为22时,再用22减8即可解答。
【详解】10+12=22(时)
晚上10:00=22:00
上午8:00=8:00
22时-8时=14(小时)
【点睛】把12时计时法的时间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时间,这个时间超过中午12点,给时间直接加12即可。
9. 三年级一班共有60名同学。改选班长时,有的同学选林林,有的同学选优优。根据得票数,你觉得两人中,( )更有可能当选班长。
【答案】优优
【解析】
【分析】用全班人数除以分母,再乘分子,分别求出两位同学的得票数,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60÷5×2
=12×2
=24(张)
60÷12×7
=5×7
=35(张)
35>24,优优更有可能当选班长。
【点睛】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用4、5、7、8这四个数写出一道结果是24的综合算式:( )。
【答案】4+5+7+8
【解析】
【分析】用运算符号把4、5、7、8四个数组成一道算式,结果等于24即可。
【详解】4+5+7+8
=9+7+8
=16+8
=24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1. 一个正方形喷水池,王大爷打算像下图这样,用1平方米的方砖铺一圈走道。那么铺满一圈走道需要用( )块这样的方砖。中间这个喷水池的面积是( )平方米。
【答案】 ①. 20 ②. 16
【解析】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每边上要铺6块方砖,6减1的差乘4等于方砖的块数;方砖面积为1平方米,方砖的边长为1米,喷水池的边长等于4块方砖的长度,即4米,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喷水池的面积。
【详解】(6-1)×4
=5×4
=20(块)
方砖面积为1平方米,方砖的边长为1米,喷水池的边长等于4块方砖的长度,即4米。
4×4=16(平方米)
【点睛】先求出喷水池的边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数方砖块数时四个角上的方砖不要重复计算。
12. 用4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用它们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 ①. 30 ②. 36 ③. 24 ④. 36
【解析】
【分析】(1)用4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如下图所示,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用4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下图所示,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解答。
【详解】(1)长方形的长是:4×3=12(厘米);宽是3厘米。
(12+3)×2
=15×2
=30(厘米)
12×3=36(平方厘米)
(2)正方形的边长是:3×2=6(厘米)
6×4=24(厘米)
6×6=36(平方厘米)
即用4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面积是36平方厘米:如果用它们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面积是36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与面积公式的掌握。
13. 乔老师从家到火车站检票口大约需要25分钟,车站规定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观察下图车票,他最迟应在中午(____:____)从家出发。
【答案】 ①. 12 ②. 55
【解析】
【分析】从家到火车站检票口大约需要25分钟,车站规定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所以开车前乔老师至少需要30分钟,开车时间是13:25,再用这个时间向前推算30分钟,即为他最迟出门的时间。
【详解】25+5=30(分)
13时25分-30分=12时55分
他最迟应在中午12:55从家出发。
【点睛】此题答案时间采用12时计时法的时间,因为计算出的时间是12点多,所以不用再进行转化。
三、选择题。(12分)
14. 有55桶豆油,每桶豆油连桶重48千克。要一次运完,用哪辆卡车合适?( )。
A. 载重2吨 B. 载重3吨 C. 载重4吨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这55桶豆油共重多少千克,再与选项中车辆载重进行比较即可。1吨=1000千克。
【详解】55×48=2640(千克)
A.2吨=2000千克,2000<2640,装不完;
B.3吨=3000千克,3000>2640,能装完;
C.4吨=4000千克,4000>2640,能装完;
虽然B、C选项都能装完,但用3吨的车刚好能装完,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
15. 下面的分数中,不能表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图中阴影部分有4个小正方形,看选项中的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小正方形数量与题文中的是否相等即可。
【详解】A.表示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12份,每份有1个小正方形,阴影部分占其中的4份,有4个小正方形。
B.表示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个小正方形,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有4个小正方形。
C.表示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2个小正方形,阴影部分占其中的2份,有4个小正方形。
D.表示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小正方形,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有3个小正方形,与题文中数量不相等。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意义的掌握与理解。
16. 下面三句话,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式子中,□里能填的数共有5个。
B. 一个三年级学生体重约34千克,30个这样的学生体重大约1吨。
C. 把一堆桃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桃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A.0.3<5.7,1.3<5.7,2.3<5.7,3.3<5.7,4.3<5.7,5.3<5.7,据此解答即可;
B.用34乘30,求出30个这样的学生总共重多少千克,再根据1000千克=1吨,据此解答即可;
C.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这个式子中,□里能填0、1、2、3、4、5;则□里能填的数共有6个,故原题说法错误;
B.34×30=1020(千克),1020千克≈1000千克,1000千克=1吨,则30个这样的学生体重大约1吨,故原题说法正确;
C.把一堆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桃的,原题缺少“平均”两个字,则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一位小数的比较大小、千克与吨之间的换算、分数的意义的掌握与运用。
17. 用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剪出一些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剪( )个.
A. 2 B. 4 C. 6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宽厘米各“包含”几个3厘米,然后再用乘法解答.
【详解】解:8÷3=2(个)…2(厘米),
6÷3=2(个),
2×2=4(个);
答:最多能剪4个.
故选B.
18. 豆豆和欢欢读同一篇课文,他们都读了3分钟,豆豆读了这篇课文的,欢欢读了这篇课文的,( )。
A. 欢欢读得快 B. 豆豆读得快 C. 他们读得一样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读同一篇课文,他们都读了3分钟,时间相同,读这篇课文越多,则读得越快,据此解答。
【详解】<,欢欢读的这篇课文比豆豆读的这篇课文多,则欢欢读得快。
故答案为:A
【点睛】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较小的分数反而较大。
19. 下图是一张5月份月历表,已知盖住的3天日期数的总和是54,“?”格子里表示( )日。
A. 5月15日 B. 5月18日 C.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月历表中,上、下行对应的日期相差7天;“?”格子里表示的日期乘3,等于盖住的3天日期数的总和;则用54除以3,即可求出“?”格子里表示的日期。
【详解】54÷3=18
则“?”格子里表示18日。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格子里表示的日期乘3,等于盖住的3天日期数的总和。
四、操作题。(8分)
20. (1)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在方格图中先画一个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2)方格图中涂色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你能画一个和它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图形吗?在方格图上画一画。
【答案】(1)见详解;
(2)8;见详解
【解析】
【分析】(1)画出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得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得边长,画出相应的正方形即可;
(2)先计算出一个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再数出阴影部分完整的方格和半格的数量,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再画出相同面积的图形即可解答。
【详解】(1)(8+2)×2
=10×2
=20(厘米);
20÷4=5(厘米)
正方形见(2);
(2)1×1=1(平方厘米)
半格8个,8÷2=4(平方厘米)
整格4个;
阴影部分面积:4+4=8(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五、解决实际问题。(1~5题每题5分,第6题6分,共31分)
21. 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4行。如果站5行,每行站多少人?
【答案】12人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做广播操的总人数,再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15×4÷5
=60÷5
=12(人)
答:每行站12人。
【点睛】本题是归总问题,熟练掌握归总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小华买1本笔记本用了6.5元,买1支钢笔比1本笔记本少用1.2元。他买1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一共用去多少元?
【答案】11.8元
【解析】
【分析】先用减法求出买1支钢笔需要多少元,再把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的价钱相加即可。
【详解】6.5-1.2=5.3(元)
6.5+5.3=11.8(元)
答:他买1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一共用去11.8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掌握。
23. 5筐苹果,连筐称一共175千克。如果每个空筐重5千克,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答案】150千克
【解析】
【分析】每个空筐的重量乘5等于5个筐的重量,用5筐苹果连筐的重量减去5个筐的重量即等于苹果的重量。
【详解】175-5×5
=175-25
=150(千克)
答:苹果一共有150千克。
【点睛】求出筐的重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 文体超市卖出3箱乒乓球,每箱30盒,每盒12个,每箱卖500元。
(1)乒乓球一共卖了多少元?
(2)一共卖出多少个乒乓球?
【答案】(1)1500元;(2)1080个
【解析】
【分析】(1)卖出3箱乒乓球,每箱卖500元,用500乘3即可求出乒乓球共卖了多少元;
(2)卖出3箱乒乓球,每箱30盒,每盒12个,用12乘30可以求出1箱乒乓球的个数,再用1箱的个数乘3即可解答。
【详解】(1)500×3=1500(元)
答:乒乓球一共卖了1500元。
(2)12×30×3
=360×3
=1080(个)
答:一共卖出1080个乒乓球。
【点睛】总价=单价×数量,总个数=1箱的个数×箱数,把握数量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一张长60厘米的长方形纸,刚好可以剪成3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如下图)。
(1)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剪成3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后,三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比原来长方形纸的周长多多少厘米?
【答案】(1)1200平方厘米;(2)80厘米
【解析】
【分析】(1)观察上图可知,长方形的长除以3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宽与小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再用长乘宽即可求出长方形纸的面积;
(2)小正方形的边长乘4等于小正方形的周长,再乘3等于3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减长方形的周长即可解答。
【详解】(1)60÷3=20(厘米)
60×20=1200(平方厘米)
答: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是1200平方厘米。
(2)20×4×3-(60+20)×2
=240-160
=80(厘米)
答:三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比原来长方形纸的周长多80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掌握,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 小芳调查了班上20个同学星期日课外阅读的时间(单位:分),结果如下: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1
20
5
70
9
35
13
80
17
55
2
70
6
65
10
75
14
85
18
25
3
35
7
40
11
80
15
55
19
45
4
100
8
25
12
90
16
45
20
65
(1)这20个同学中,阅读时间最长是( )分,最短是( )分,最长的比最短的多阅读( )时( )分。
(2)这20个同学中,阅读时间小于30分的有( )人,大于1小时的有( )人。
【答案】(1) ①. 100 ②. 20 ③. 1 ④. 20
(2) ①. 3 ②. 10
【解析】
【分析】(1)根据统计表可以看出阅读的最长和最短的时长,再用最长的时长减最短的时长即可解答;
(2)分别统计出阅读时间小于30分和大于1小时的人数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
这20个同学中,阅读时间最长是100分,最短是20分,最长的比最短的多阅读1时20分。
【小问2详解】
这20个同学中,阅读时间小于30分的有3人,大于1小时的有1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自由选择,自我挑战。(5分)
27. 一种电脑游戏,只要你输入一个数,电脑就会按照“见到双数除以2,见到单数就加5”的程序,自动进行两次运算。聪聪输入一个数,最后屏幕显示结果为20。聪聪输入的数可能是( )或( )或( )。
【答案】 ①. 80 ②. 35 ③. 30
【解析】
【分析】根据最后的结果推断出它上一步的结果,逐步倒推,最后得出结论,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最后结果为20,那上一步可能是40,或者 15;
而40的上一步为 80 或者 35;15的上一步为 30 或者 10(不是单数,舍去);
所以一共有3种可能,分别是80、35、30。
【点睛】根据结果倒推前面的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江苏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计算,选择题,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泰州兴化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心计算,仔细填空,慎重选择,实践操作,看图列式计算,解决问题,自由选择,自我挑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泰州市靖江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