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10 酸和碱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668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10 酸和碱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668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10 酸和碱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6681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真题汇编(2023版)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07 燃料及其利用 试卷 2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08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试卷 3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09 溶液 试卷 3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11 盐 化学肥料 试卷 3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12 化学与生活 试卷 2 次下载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10 酸和碱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10 酸和碱,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
专题10 酸和碱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D.测定溶液的pH
2.(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 B.84消毒液(11~12)
C.鸡蛋清(7~8) D.柠檬汁(2~3)
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向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4.(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 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
C.测得该溶液的pH=7 D.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5.(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溶液滴加 B.除去粗盐溶液中的难溶物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6.(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向盛有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过程中,溶液的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
7.(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C.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则超声波也能传递信息
D.简单机械可以省力,定滑轮是简单机械,则定滑轮也可以省力
8.(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为了证明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小文同学做了下图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实验中,溶液仍为无色 B.乙实验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丙实验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丁实验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9.(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 D.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10.(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裁玻璃 B.金属铜作导线
C.石墨作铅笔芯 D.稀硫酸除铁锈
11.(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现对四个化工厂周围的土壤进行采样测量pH,结果如下:
编号
①
②
③
④
pH
5.5
5.8
7.1
8.3
其中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壤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1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醋酸溶解鸡蛋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铁水铸锅
14.(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果汁或饮料中,呈弱碱性的是
A.苹果汁(pH≈3) B.番茄汁(pH≈4)
C.西瓜汁(pH≈6) D.苏打水(pH≈9)
15.(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16.(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氯化钠
17.(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锌粒 B.移走蒸发皿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液体体积
18.(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9.(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20.(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溶解 B.取上层清液
C.测酸碱性 D.测pH
21.(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稀有气体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制作霓虹灯
B
活性炭
吸附性
作冰箱除味剂
C
熟石灰
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D
一氧化碳
有毒
冶炼金属
A.A B.B C.C D.D
22.(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钙
23.(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1~2) B.橘子汁(3~4)
C.西瓜汁(5~6) D.炉具清洁剂(12~13)
24.(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稀盐酸加水稀释
B.高温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
C.向一定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D.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25.(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移走蒸发皿
26.(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烧匙中的红磷过量,测量结果会偏大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冷凝水倒流
C.电解水实验中,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
D.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浓硫酸,后沿烧杯内壁缓慢倒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7.(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将铁丝浸入稀盐酸中:
D.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28.(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C.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D.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29.(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人体中某些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
胃液
唾液
血液
尿液
pH
0.9~1.5
6.6~7.1
7.35~7.45
5.0~7.0
A.胃液 B.唾液 C.血液 D.尿液
30.(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
31.(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常温下,将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盐酸(含2滴酚酞)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数目不断增加
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
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
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
3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胰液(pH:7.5~8.0) B.唾液(pH:6.6~7.1)
C.胆汁(pH:7.1~7.3) D.胃液(pH:0.9~1.5)
33.(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 B.铝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电线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 D.盐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35.(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作电极 B.用熟石灰(显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金属铜作导线
36.(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可与酸性物质反应
B.用CO冶炼金属——CO具有可燃性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D.用稀盐酸除铁锈——盐酸可与Fe2O3反应
37.(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38.(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B.用黄豆酿造酱油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D.用食醋去除水垢
39.(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及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40.(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安全规范或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
C.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测试
41.(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 B.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小 D.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42.(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下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pH
7.35~7.45
0.9~1.5
7.1~7.3
4.7~8.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胆汁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广范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4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食盐水 B.肥皂水 C.蔗糖溶液 D.食醋
44.(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云南盛产茶叶,云南某地种植茶树的土壤pH在4.5~5.5,该土壤呈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无法确定
45.(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46.(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操作或方法
实验目的
A
闻气味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白醋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
检验集气瓶内气体是否为氧气
C
加入足量铝粉
除去硝酸铜溶液中的硝酸银
D
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47.(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8.(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芯片是用高纯硅制成的。如图是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石英砂主要是SiO2,含有少量的Fe2O3和Al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a中的溶质是FeCl3和Al2O3
B.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碳
C.②中反应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
D.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和HCl
二、多选题
49.(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有一种CaO样品,可能含有MgO、CuO或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现取5.6g该固体样品,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含有CuO
B.样品中可能含有MgO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94.5g
D.样品的组成有三种组合方式
三、填空题
50.(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水 ②氖气 ③干冰 ④熟石灰 ⑤活性炭
(1)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2)可用作溶剂的是 。
(3)可用作吸附剂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1.(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已掌握了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现代铜冶炼废气、废水需经过处理后排放。
Ⅰ、铜的冶炼与防腐
(1)如图所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硬质玻璃管内出现 (现象),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2)上述实验获得的Cu中含有少量黑色的CuO。请补充完整提纯铜的实验方案:将所得固体置于烧杯中, ,干燥。(可选用的试剂:稀、溶液、NaOH溶液,蒸馏水)
(3)《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造各类青铜器的配方。铜和青铜的相关性质见下表,推断铜冶炼过程中熔入锡的作用有
铜
青铜(含25%的锡)
熔点
1085℃
800℃
硬度
3.0
5~6.6
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10为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
(4)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铜锈蚀产生铜绿[]的条件(如图所示),图中铜片上最不易产生铜绿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Ⅱ、湿法炼铜废水的处理
(5)湿法炼铜产生酸性废水,含有的、可用铁炭混合物(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除去。其他条件不变,废水pH对、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3 酸和碱(第03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酸和碱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3酸和碱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酸和碱(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酸和碱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1酸和碱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1 酸和碱,文件包含专题11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版答案解析docx、专题11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版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