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
, 。
2.依据课文填空。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 。(《墨子·修身》)
二、情景默写
3.根据提示默写。
水承载着古人的情思,处处让人想起先贤的名诗佳句。“(1)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浩荡的水,高耸的山让诗人新潮涌动;“(2)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层峦山水,疑若无路,忽又开朗,蕴含丰富的哲理;孔子立于川上,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3) ”(《论语·子罕》)的感叹;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面对一江流水思接千载,发出“(4)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咏叹。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渡易水
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易水:河名,发源于河北易县。战国时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分别,前往刺杀秦王。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5.《雁门太守行》和《渡易水》都引用了“易水”一词,请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四、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各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①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②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忠义第十四》)
【注释】①代王侑(yòu):隋元德太子之子杨侑,炀帝十三年南巡,以杨侑留守长安,李渊攻克长安,立杨侑为帝。②唐公:唐高祖李渊起初的封号。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2)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3)及义旗克京城时 克:
(4)唐公举义兵 举: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人皆有之 隋亡之事 B.此之谓失其本心 众服其言
C.所欲有甚于生者 卿等不宜无礼于王 D.乡为身死而不受 思廉为隋代王侑侍读
8.用“/”为画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
高 祖 至 闻 而 义 之 许 其 扶 代 王 侑 至 顺 阳 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10.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
【甲】文论证的观点是: 根据【乙】文的内容,把姚思廉的故事改编成一则事实论据,来论证【甲】文的观点。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②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
③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④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⑤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⑥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选自《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有删减)
1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有一些句子出自《论语》,下面对文中划线文言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这些事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的呢!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D.“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意思是:依照旧历办事。
12.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作者虽然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却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
B.本文是一篇记人的文章,但是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以议论为主,结合记叙,以小见大,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
C.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的核心是“写话”与“简洁”,这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他的主张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D.在文风方面,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挚。
13.选文第⑤段第一句话,“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这句话用了 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请你根据这段话陈述的“做”和“作”的例子,概括叶圣陶先生是一位 (写出一个形容词)的学者。
14.叶圣陶的这种“写话”的主张,是我们每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写话”就是启示我们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做到“平易自然,鲜明简洁”,“念,顺口,听,悦耳”,“可简就绝不该繁”。根据这个原则,请你修改。
(1)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修改建议:
(2)每当孤独痛苦的时候,我总是常常想起山径幽谷中的那些花儿……
修改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间觉:神奇的第六感
①人类有哪些感觉呢?你可能会说出5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可是你知道吗?还有一些感觉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意识之内,时刻影响着我们,但我们却不熟悉。
②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位伞兵,从几千米高空的飞机上跳出机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飞速地往地面坠落。在距地面只有200米时,才打开降落伞,安全地降落到地面。如果再迟2—3秒钟开伞的话,那可就来不及了,他会摔得粉身碎骨。那么,是什么使他在关键时刻,及时打开降落伞呢?这就是人类的第六感觉——时间觉。
③科学家发现,每个人的时间觉都会有差异。当你问旁边的几个人:“现在几点了?”可能得到不同的回答:“快到6点了。”“大概过6点了。”“6点钟了吧?”因为他们都没带表,对时间没有充分的自信,所以都用了不确定的口气。
④就是同一个人,他的时间觉的准确程度,在不同的时候,也会不一样。当你回忆过去一段的平淡的日子时,由于记忆不深,你会觉得那段日子过得很快。相反,如果你想起了一段紧张的经历,比如是困在电梯里等待救援,因为印象深刻,历历在目,就会觉得那段时光是很漫长难忘的。
⑤时间觉还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在快乐的时候,会感到时间过得飞快。而当痛苦时,日子就会变得很难熬。还有,你要赶到某地办件急事,一路上你一定会觉得汽车开得太慢,并不停地看手表,感到时间走得太快。
⑥时间觉属于生物钟的范畴。但令人吃惊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形成的。人刚生下来时,没有一秒钟、一分钟、一小时之类的时间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逐渐接受和适应了这些时间概念,并学会运用。
⑦在国外,时间觉已被心理学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针对学生在进入枯燥、单调的学习科目时,容易产生厌烦、疲劳、“度日如年”的感觉,科学家就采取改变外部刺激的方法,来调整时间觉。如把房间色调布置得明快悦目,播放轻松悠扬的音乐——使人们产生一种时间很容易过去的错觉,避免了厌倦感的产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⑧精神病患者丧失了对外界的感觉能力,无法对寒暑交替、昼夜轮回进行判断,专家就用恢复时间觉的方法来对他们进行治疗。当病人的时间觉正常之后,其他方面的功能就可能发生连锁反应,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⑨不过,到现在为止,时间觉仍是一种神秘复杂的生理现象。只有我们彻底揭开了人体生物钟的秘密,才能让时间觉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5.本文围绕“时间觉”这一说明对象,介绍了 、 、 、 等内容。
16.本文第③段、第④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17.本文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8.《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一文中写到“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请从时间觉角度分析“老吏苦之”和“东坡洒然不倦”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雪天里的暖
陈喜联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
⑥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⑧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⑩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选自《博爱)2019年第01期)
19.文章围绕“我”和“骑士”的故事展开叙述,请概括情节,依次填写相关内容。(每空不超过6个字)
雪天订外卖→( ① )→递毛巾擦脸→( ② )→( ③ )→骑士下楼远去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
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的理解。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写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想要抵达远方,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初中毕业后,你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踏上新的成长旅程,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远方。
上面材料中“远方”一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④不要抄袭,不得套作;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详解】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是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整篇的默写。要注意“塔”“缘”等字的书写。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濯清涟而不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行不果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抟、濯、清涟、诸侯。
3. 水何澹澹 山穷水复疑无路 逝者如斯夫 千古兴亡多少事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澹澹、复、逝、斯。
4.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雁门太守行》写出战士誓死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表达对战士的赞美之情。
《渡易水》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慨。
【解析】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示例一: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又运用“城欲摧”来极言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把“铠甲”比喻成“金鳞”,赞颂守城将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两句诗写出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和危急的形势。示例二:从“炼字”的角度看,一个“压”字,写出了敌军人多势众,状写出兵临城下、大兵压境的情形,突出表现了危急的情势。从色彩运用上看,“黑”字突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金鳞”中一个“金”字,与“黑”字对照,表现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精神饱满、严阵以待的状态,从而突出地表现了危急的情势。
5.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半卷红旗临易水”意思是: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与担负的任务有关,都与实战的氛围契合。突现了战事的紧张状态。“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像荆轲一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誓死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表达对战士的赞美之情。《渡易水》中的“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意思是: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正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
6. 苟且取得/苟且偷生 同“避”,躲避 攻克 发动 7.B 8.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 9.(1)优厚的俸禄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代王府的幕僚大多受到惊吓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开他的身边。 10.【甲】文的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改编的事实论据是:起义军攻入长安时,代王府的幕僚惊吓逃散,姚思廉不顾个人安危,面对危险挺身而出,言辞坚定退却众人,并送代王离开长安到顺阳阁,姚思廉舍生取义的行为,受到大家的称赞,唐太宗等人也感动于他高尚的节操。
【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苟得:苟且取得/苟且偷生。
(2)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辟:同“避”,躲避。
(3)及义旗克京城时:等到义军攻克京城时。克:攻克。
(4)唐公举义兵:唐公组织起正义的军队。举:发动。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指“是心”/助词,的;
B.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C.介词,比/介词,对;
D.动词,为了/动词,担任;
故选B。
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高祖来了,听(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搀扶着代王到顺阳阁(居住)。
“高祖”是主语,“至”“闻”“许”分别是三个谓语,分别断开;
故断句: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
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1)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2)骇:害怕。散:逃散。惟:只。侍:侍奉。侧;身边。
10.本题考查论点和论据。
(1)甲文开篇运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论点:舍生取义;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假设、对比来论证论点;第二段则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出行人,乞人,为了万钟俸禄、妻妾侍奉、宫室之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抛弃义的人的事例证明论点。
(2)把乙文的事例进行概括、改编,作为甲文的论据。改编时要抓住人物、情节,要扣住“舍生取义”的论点。
抓住乙文第一段“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和第二段“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的相关内容进行改编。
人物是:姚思廉。情节是:起义军攻入长安,代王府的幕僚们大多害怕地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作为代王侍读,留在代王身边。当有义军士兵要靠近时,姚思廉挺身而出,用言辞喝退义军,保全了代王。姚思廉面对生死风险,为了义,挺身而出,保全代王,表现了舍生取义精神,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唐太宗等人也非常感动。
【点睛】参考译文:
【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乙】贞观元年,太宗曾经镇静沉着地谈论到隋朝灭亡的事情,感慨叹息地说:“姚思廉不顾及兵刀,用来表明臣子应有的高尚的情操,(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人能超过他!”当时姚思廉正在洛阳,于是(太宗)寄给他三百段丝帛,并给他写了一封信:“想着你忠孝大节的风骨,因此有这些馈赠。”唐初隋末时,姚思廉担任隋朝代王俏的侍读,等到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许多慕僚都害怕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他左右。(起义的)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思廉严厉地对他们说道:“唐公组织起正义的军队,本意在于匡复王室,你们不应该在代王面前无礼!”众人敬服他的言行,稍稍退却后,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没过多久,高祖来了,听(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搀扶着代王到顺阳阁(居住),思廉哭泣着拜谢而离开。看到这事的人都感叹地说:“(他)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吗!”
11.B 12.B 13. 议论 总说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高度赞扬了他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精神 治学严谨、事必躬亲、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任写一个都可以) 14. 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去掉“总是”或者“常常”
【解析】11.考查句子理解。
B.“这些事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的呢”有误,“何有于我哉”的意思是: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故选B。
12.考查文本赏析。
B.“以议论为主,结合记叙”有误,应为: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故选B。
13.考查语句赏析和分析人物形象。
前两空:这句话是作者对叶老的看法与评价,所以这是议论的表达方式。联系句中的“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可知,这句话的作用是总说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高度赞扬了他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精神。
第三空:根据本段中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可得: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根据“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可得:事必躬亲、认真负责。
14.考查拓展应用。
(1)“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
(2)“总是”与“常常”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
15. 个体差异 影响因素 形成原因 实际运用 16.不能。第③段主要写了每个人的时间觉都会有差异,第④段主要写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时间觉的准确程度也有不同。第④段是在第③段基础上进一步体现这种差异,两段间存在递进关系。 17.举例子 具体说明了科学家可以通过采取改变外部刺激的方法,来调整时间觉,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8.时间觉受情绪的影响。东坡读《阿房宫赋》读得畅快,所以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老吏对书本不感兴趣,觉得时间变得难熬。
【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根据第③段“科学家发现,每个人的时间觉都会有差异”第④段“就是同一个人,他的时间觉的准确程度,在不同的时候,也会不一样”可知,介绍了个体差异;
根据第⑤段“时间觉还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在快乐的时候,会感到时间过得飞快。而当痛苦时,日子就会变得很难熬。还有,你要赶到某地办件急事,一路上你一定会觉得汽车开得太慢,并不停地看手表,感到时间走得太快”可知,介绍了影响因素;
根据第⑥段“时间觉属于生物钟的范畴。但令人吃惊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形成的。人刚生下来时,没有一秒钟、一分钟、一小时之类的时间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逐渐接受和适应了这些时间概念,并学会运用”可知,介绍了形成原因;
根据第⑦段“在国外,时间觉已被心理学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针对学生在进入枯燥、单调的学习科目时,容易产生厌烦、疲劳、‘度日如年’的感觉,科学家就采取改变外部刺激的方法,来调整时间觉”,第⑧段“精神病患者丧失了对外界的感觉能力,无法对寒暑交替、昼夜轮回进行判断,专家就用恢复时间觉的方法来对他们进行治疗。当病人的时间觉正常之后,其他方面的功能就可能发生连锁反应,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可知,介绍了实际运用。
16.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明确观点:不能。第③段段首“科学家发现,每个人的时间觉都会有差异”点明本段说明的内容:每个人的时间觉都会有差异;第④段段首点明本段说明的内容“就是同一个人,他的时间觉的准确程度,在不同的时候,也会不一样”;由“每个人”到“同一个人”,可见第④段是在第③段基础上进一步体现这种差异,两段间存在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1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第⑦段画线句“如把房间色调布置得明快悦目,播放轻松悠扬的音乐——使人们产生一种时间很容易过去的错觉,避免了厌倦感的产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列举将房间色调布置得明快悦目,播放轻松悠扬的音乐避免厌倦感的产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事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说明了前文“时间觉已被心理学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科学家就采取改变外部刺激的方法,来调整时间觉”的内容,使说明内容更具说服力。
18.本题考查拓展延伸。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写苏东坡读书喜欢读书,读《阿房宫赋》到很晚还不觉得疲倦,而老吏却很苦恼,是因为对书本不感兴趣,觉得时间难熬;一“苦”一“洒然不倦”,从中能够看出时间觉受情绪的影响。印证了第⑤段首句这一内容。
19.示例:骑士送外卖(或送外卖迟到);倒茶送头盔;听他讲故事(或讲今天经历、讲奶茶故事)。 20.(1)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这里生动写出了骑士因为路滑摔跤而导致送外卖迟到,害怕“我”责怪而感到忐忑,心中不安的心情。
(2)示例: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通过“小心”“折”“放”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骑士”对配送单的珍视,表现了“骑士”遇到好人后内心的温暖与感动。 21.示例:外卖骑士接到配送三杯奶茶给骑手和露天作业的人的订单,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对于他因路滑摔跤而配送迟到的理解和关心,都让骑士感受到在冰天雪地里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并深受感动。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篇末点题。 22.示例1:本文6.7段运用了插叙,插叙了骑士接到送三杯奶茶给户外作业者的订单,奶茶店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的事情,骑士将奶茶分别送给了清洁工、交警和志愿者。骑士被陌生人的温暖所感动,也把这种温暖带给别人。插叙的内容使文章内容充实,人物形象丰满,深化主旨,结构波澜起伏。
示例2:全文以“雪天里的暖”为线索,写了骑士冒雪受伤坚持给我送外卖、好心人点奶茶送给户外作业的人、奶茶店妹妹特意把奶茶包的严实、户外作业的人冒雪工作、骑士把自己的那份奶茶送人、“我”送给骑士头盔等事件,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感动了骑士也感动了“我”。“雪天里的暖”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示例3: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文中多处描写“雪”“寒冷”,通过环境的恶劣来衬托骑士冒雪受伤坚持给我送外卖、好心人点奶茶送给户外作业的人、奶茶店妹妹特意把奶茶包的严实、户外作业的人冒雪工作、骑士把自己的那份奶茶送人、“我”送给骑士头盔等事件中所表现出的温暖,突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主题。
【解析】19.本题考查概括情节。通读全文,进行梳理,借助示例,抓住关键语句概括提炼。①段“几天的暴雪”“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概括为“雪天订外卖”。②③段“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概括为“送外卖迟到”。④—⑥段“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概括为“倒茶送头盔”。⑥⑦段“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概括为“讲奶茶故事”。⑧段“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概括为“骑士下楼远去”。
20.本题考查赏析语句,品味语言。
(1)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句中用这个词语形容“骑士”,“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他因为天气不好而摔倒,没有及时将外卖送到,“局促不安地解释”表现出“骑士”心中愧疚、忐忑不安。
(2)“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是对“骑士”的动作描写,用“小心”修饰“折”,表现“骑士”对配送单的珍视。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表达出“骑士”遇到好人后内心的感动。
21.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文中“骑士”接到送三杯奶茶给户外作业者的订单,奶茶店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骑士将奶茶分别送给了清洁工、交警和志愿者。骑士被陌生人的温暖所感动,也把这种温暖带给别人。这部分是插叙,丰富了文章内容,“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彰显了小城人善良、纯朴、有爱心的特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突出小城的温暖。
2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构思与写作特色。
示例:①写作顺序方面,运用插叙:“骑士”讲述三杯奶茶的经历,丰富文章内容,彰显了小城人善良、纯朴的特点,突出小城的温暖。
②线索与标题:作者首先用“雪天”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用“暖”构成文章的感情线索;“雪天里的暖”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骑士在冬天感受到的小城人带来的温暖和感动;“暖”点明文章的主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题目中的“雪天”和“暖”形成鲜明的对比,新颖别致。
③写作手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文中多处描写“雪”“寒冷”,通过环境的恶劣来衬托骑士的“温暖”经历(“我”对他因路滑摔跤而配送迟到的理解和关心、接到配送三杯奶茶给骑手和露天作业的人的订单),骑士被陌生人的温暖所感动,也把这种温暖带给别人。突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的主题。
23.例文:
心在远方
鲁迅曾经说过:“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否则会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随波浮沉。希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只要心在远方,那么希望就在,一切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只要心在远方,希望就在,就能弥补身体的缺陷,让人享受同样的阳光。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带着自己失明妻子来公园“赏花”。公园里阳光灿烂,花草鲜艳。别人以为这一切对于他们而言,定是一个打击。而那位盲人,并没有在意,反而对妻子说那儿很美,盲人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对阳光的追求。他顽强生存,希望不灭。
只要心在远方,希望就在,就能抹去心灵的伤痕,让人见到雨后的阳光。“假如有一双眼睛陪我哭,我甘愿为生命受苦”,海伦·凯勒小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使她终身又聋又瞎。但是,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人——老师安妮·莎利文。她的鼓励为海伦带来了希望,使她坚强地生活,最终海伦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了无数深陷泥潭的人。
只要心在远方,希望就在,就能踏平崎岖的道路,让人到达理想的彼岸。恩科西自从出生下来便患有艾滋病。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生活,顽强地生存了一年又一年。他还在联合国向全世界呼吁,不要区别对待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和儿童。九岁那年,恩科西因病去世,但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了艾滋病人中的名人,为许多人照亮了前方的路,指引着他们的未来。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在不幸面前,你不能放弃希望;在挫折面前,你不能放弃希望;在生活面前,你不能放弃希望。只要心在远方,希望就在,一切都在。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根据材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想要抵达远方,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可知,材料中的“远方”指的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梦想,是我们的未来。联系材料“初中毕业后,你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踏上新的成长旅程,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远方”可知,我们可围绕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来创作,围绕“梦想”这一话题写作、立意,如远方,是希望,它让前行的脚步有了方向;心向远方,让理想得以实现等等。
第二,文体及内容。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是议论文。若选择写成记叙文,可围绕自己追梦的事例进行选材,如:自己的基础较差但是心里仍然住着一个远方,它叫梦想,自己会借鉴学霸的笔记,会经常请教老师,成绩终于有了起色,等等。在记叙的过程中应该体现“远方”的指引意义,为了“远方”做了哪些努力,最后抒发自己的感悟或呼吁大家即便“风雨交加,也要勇敢的去追寻远方”来深化中心。若写成议论文,可围绕如何才能“致远”确定中心论点,如“到达远方需要毅力;到达远方需要不惧苦难”等等,接下来通过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自身观点,如: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仲尼厄而作春秋等等,结尾得出结论,重申论点,使文章论证结构完整
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情景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情景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