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化学试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i 59 Zn 65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4 分(第 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2. 有机化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谷物酿造成醋,涉及了氧化反应
B.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可实现 CO2减排
C.地沟油降解制备生物柴油,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D.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包括了萃取操作
3.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 CaC2→Ca(OH)2 + CH≡C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 的球棍模型:
B.CaC2的电子式为:
C.乙炔中 p-p σ键电子云轮廓图:
D.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机物的用途及原理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5.已知硝基苯沸点为 210.9 oC,下列制取、提纯硝基苯过程中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6.某药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药物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 1 个手性碳原子 B.其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三种
C.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可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消去反应
7. 合成氨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如图为工业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程中的转化涉及分解反应
B. 从氨分离器中分离出 NH3的操作是洗气
C. 氧化炉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 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使 NO、NO2充分转化为 HNO3
8.以下关于 Cl2的制备、干燥、收集、吸收(如下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是浓硫酸,b 是饱和食盐水
B.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时,Cl2为氧化剂,水为还原剂
C.每消耗 0.1 mol MnO2,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 L
D.将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变蓝,说明已集满
9.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 CuSO4溶液吸收 H2S 尾气:Cu 2++S 2-=CuS↓
B.SO2通入 Na2SO3溶液中:Na2SO3+H2O+SO2=2NaHSO3
C.向 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S2O32-+2H+=SO2↑+S↓+H2O
D.用浓硫酸制 SO2: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10.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可以与 5 mol H2加成
B.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7 组峰
C.和互为同系物
D.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 17 个
11.碳酸二甲酯 DMC()是一种低毒、性能优良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科学家提出了新的合成方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吸附过程放出能量
B.反应过程中 C 的杂化方式只有 sp3和 sp2
C.过程中既有 H-O 键的断裂,又有 H-O 键的形成
D.过程 CH3OH*+HO·*=CH3O·*+H2O*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
12.下列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13.前四周期元素 X、Y、Z、W、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Y、Z、W 均位于 X 的下一周期,基态 W 原子核外电子有 8 种运动状态。X、Y、Z、W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基态 M 原子价层含有 4 个未成对电子,且价层电子有 6 种空间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
A.点①所示溶液溶质为 CH3COONa 和 Na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①、②、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③
D.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15.T1℃条件下,向 1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 H2和 3 mol SO2,发生反应:
3H2(g)+SO2(g)H2S(g)+2H2O(g) ΔH<0 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 n(X)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中
实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2v 正(H2)<3v 逆(H2O)
B.反应达到平衡后,H2的转化率α(H2)=27%
C.曲线 a 代表 n(H2S)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D.若该反应在 T2℃(T2>T1)条件下进行,则虚线 b 可表示n(SO2)的变化
16.西北工业大学推出一种新型 Zn-NO2电池。该电池能有效地捕获 NO2,将其转化为 NO2-,
再将产生的 NO2-电解制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 b 为电解池的阴极
B.电极 c 附近溶液的 pH 降低
C.电极 d 上发生的反应:2H2O+4e-=4H++O2↑
D.电路中转移 6 mol e-时,理论上有 6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6 分)
二、非选择题
17.甲醛是有毒气体,某实验小组探究能否用氨水吸收甲醛。
Ⅰ. 甲醛溶液的制备与浓度测定
实验室制备甲醛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C 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 B 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高温下甲醛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太久被 O2进一步氧化为甲酸,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醛溶液的浓度测定:装置 D 的溶液经预处理后,取 10.00 mL 稀释至 100.00 mL,移取 20.00 mL稀释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 Na2SO3溶液和指示剂,振荡,静置 5 分钟,后用 0.1000 mol·L-1H2S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 NaOH 至终点,重复三次实验,平均消耗 H2SO4标准溶液体积为 20.00 mL。则所制得的溶液中甲醛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HCHO+Na2SO3+H2O=H2C(OH)SO3Na+NaOH)
Ⅱ. 甲醛与氨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ⅰ)
(4)实验 1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实验 3 褪色的原因,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甲醛与氨水发生反应,溶液碱性减弱,酚酞溶液褪色。
猜想②:甲醛与酚酞溶液发生反应,指示剂失效,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ⅱ)
(5)实验 4 的操作为___________。由实验 4、5 说明猜想___________(填标号)正确。
18.工业上利用红土镍矿生产中间品 MSP(硫化钴镍),并利用 MSP 进一步生产 NiSO4的流程如图。
已知:i. 红土镍矿的主要成分为 Ni、Co、Fe、Al、Si 等元素的氧化物;
ii.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 pH 见下表:
iii.氧化前后,溶液中 Ni、Co 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 价;
iv.NiSO4·6H2O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压浸出”时,滤渣 I 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时,加入 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中和”时,应控制的 pH 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 MSP 后,可酸溶后利用萃取剂分离钴和镍的化合物,进一步得到 NiSO4、NiO 等。利用 NiSO4溶液得到 NiSO4·6H2O 的操作步骤为,,过滤(抽滤),洗涤干燥。
(5)NiS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只得到镍的某种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其中镍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条件下 Ni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非金属氧化物的空间结构为;
③晶胞中与 O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Ni 的个数为_________;
④已知晶胞内 Ni 和 O 的最短距离为 a pm,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19.工业上常用 NH3和 CO2合成尿素[CO(NH2)2],反应可分两步进行,其能量变化和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1)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总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步反应为快反应(填“一”或“二”)。
(3)一定温度下,将 NH3和 CO2按 2∶1 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一容积恒为 10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总反应。20 min 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A.水蒸气的浓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C.NH3和 CO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②25 min 时再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的 NH3、1 mol CO2和 2 mol H2O,则此时平衡_______(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再次平衡时总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4)用尿素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将 NO 和 NO2按不同配比混合后,通入尿素溶液中,总氮还原率与配比关系如下图。
①用尿素水溶液吸收体积比为 1∶1 的 NO 和 NO2混合气,可将 N 元素转变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着 NO 和 NO2配比的提高,总氮还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机物 J 是合成抗肿瘤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i.
ii.。
(1)A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B→C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试剂 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F→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5)A 能微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6)G 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M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①1mol M 与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可生成 4mol Ag;②M 不能与金属 Na 反应放出 H2;
③核磁共振氢谱为 3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1∶1∶3。
(7)以和为原料,合成,写出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乙醇 任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35,lgKa2 =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341982076423425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980146550735348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