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 直立行走 B. 制造工具 C. 用火 D. 语言交流
2.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猕猴的差异较小,与马的差异较大,与果蝇的差异更大。由此,你判断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 黑猩猩 B. 猕猴 C. 马 D. 果蝇
3. 某些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明“孕妇禁用”,这是因为药品成分会通过某种结构进入胎儿体内,该结构是( )
A. 卵巢 B. 输卵管 C. 胎盘 D. 子宫内膜
4. 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 在家嫌父母啰嗦,不与父母沟通
C. 性意识开始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D. 女生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
5.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原料糯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维生素 D. 脂肪
6. 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 维生素、无机盐、水 B. 糖类、脂肪、维生素
C.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 糖类、脂肪、蛋白质
7. 如图为“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
B. 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不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C. 甲、乙两组仅取1颗花生仁和1颗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
D. 如果在该实验的过程中不注意挡风,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8.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的需要量虽然很少,却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与缺乏症相符的一项是( )
A. 维生素A——神经炎 B. 铁——缺铁性贫血
C. 碘——骨质疏松症 D. 维生素B1——干眼症
9.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Ⅰ代表淀粉的消化程度
B. 脂肪在器官d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C. 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b
D. a、c分别代表的器官是口腔和胃
10. 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②层食物摄入不足可能患坏血病等
B. 第⑤层食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C.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多吃第①层的食物
D. 每日摄入量最少的是第④层食物
11. 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下列对用鼻吸气比用嘴吸气的优势,解释错误的是()
A.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B. 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洁
C. 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
D. 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
12. 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和b代表不同气体,c代表富含血红蛋白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代表氧气
B. b代表二氧化碳
C. c代表红细胞
D. 肺泡中的a只需要透过肺泡壁就能进入血液
13. 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⑥构成
B. 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②
C.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③
D.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14. 如图为成人“海姆立克急救”示意图,这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吸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当被救者为图中所示的状态时,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B. 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C.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 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15. 如图是人血永久涂片在显微镜下的物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B. ②数量最多,缺少它会引起贫血
C. 身体有炎症时,③的数量会减少
D. ④形状不规则,能止血和凝血
16. 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时要用湿纱布包裹小鱼
B. 观察尾鳍时要使用低倍镜
C. 血管①是静脉,血流速度较慢
D. 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
17. 正常人心脏的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防止血液倒流。下列有关心脏和血管中血液流动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心房→心室→静脉 B. 心房→心室→动脉 C. 心室→心房→静脉 D. 心室→心房→动脉
18. 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从①→②→③→④→⑤的途径称为肺循环
B. 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变成动脉血
C. ⑤和⑥之间的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D. 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⑥的壁最厚
19.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O血型系统有三种血液类型
B. 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全血
C.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会影响健康
20. 在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输尿管 B. 肾脏 C. 膀胱 D. 尿道
21. 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经相应的器官或系统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健康。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等 B. 输尿管——暂存尿液
C. 皮肤中的汗腺——排出汗液 D. 尿道——排出尿液
22. 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
23. 某同学经常上网,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视力下降,成了近视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B. 晶状体曲度过大
C.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24. 如果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 鼓膜 B. 外耳道 C. 耳蜗 D. 咽鼓管
25. 如图为神经元模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 能够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D. 2是轴突,3是树突,4是神经末梢
26. 膝跳反射检查是神经外科检查的常规项目,如图为该反射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的反射弧包括⑤→②→①→③→④
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①脊髓
C. 产生“韧带被叩击感觉”的结构位于⑤感受器
D. 若大脑有意识地控制,膝跳反射可能不会发生
27. 为了探究过量饮酒的危害,小明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该实验过程是,小明用拇指和食指捏着尺(100cm长塑料尺)刻度最大的一端,爸爸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下端的“0”刻度线,两手指不要碰到尺。小明松手,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记录夹住部位的刻度值。实验在三种情况下进行测量:爸爸不饮酒、爸爸饮500mL啤酒、爸爸饮1000mL啤酒。每种情况下重复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单位c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饮酒
饮500mL啤酒
饮1000mL啤酒
第1次
24.4
32.2
48.7
第2次
25.5
34.2
53.1
第3次
25.1
35.0
51.3
平均值
25
33.8
51
A. 实验中,爸爸完成夹住直尺的过程属于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 该实验每种情况下重复做3次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C. 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饮酒越多,反应越慢
D. 驾驶员酒后驾车明显表现出反应迟钝,是因为酒精损伤了驾驶员的脊髓
28. 下列疾病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呆小症——成年时期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B. 肢端肥大症——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 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 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29. 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B. 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D.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关
30.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B.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C. 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 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31. 如图为人的受精以及胚胎发育过程示意图。请结合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分析图1可知,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C ______ 开始的。
(2)C是由A ______ 和B ______ 结合而成的。
(3)F表示A与B的结合过程。正常情况下,这一过程是在图2的[ ______ ] ______ 中完成的。
(4)E表示胎儿,它在图2的[ ______ ] ______ 里生长发育。
(5)发育至第38周左右,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______ 。
(6)进入青春期后,女生在卵巢分泌的 ______ 的作用下,男生在睾丸分泌的 ______ 的作用下身体上会出现与性别有关的特有的征象。
32. 2023年5月20日是第34届“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过去几十年,我国儿童的超重肥胖率逐年持续上升。儿童超重肥胖直接威胁到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小胖”长大后很有可能变成“大胖”,增加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资料二: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某省的《中小学学生餐营养指南》中建议:食物多样,常吃适量的奶、鱼、禽、蛋和瘦肉。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合理选择零食。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资料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搏动有力,增加血管弹性,消耗体内的脂肪,减轻心脏的压力,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1)青少年学生要常吃适量富含 ______ 的奶、蛋、鱼、瘦肉等食物,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2)从“科学食养”的角度,你为儿童“小胖”提出的建议是 ______ ;结合资料三你还能提出的建议是 ______ 。某天放学,“小胖”在超市买了一袋饼干吃,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除了关注生产日期外,还要关注 ______ ,确保不食用过期食品。
(3)为了帮“小胖”调理身体,妈妈为“小胖”做了营养食谱,妈妈洗菜、切菜和炒菜等一系列活动协调有序进行的过程主要通过 ______ 系统调节,同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______ 也在发挥调节作用。妈妈在盛菜时,不小心碰到烫手的锅,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 ,这一反射属于 ______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4)以下是“小胖”自己设计的食谱:清蒸鲈鱼、炖排骨、蛋花汤、米饭,从膳食平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该选择 ______ (填“炒青菜”或“红烧肉”),选择这一食物主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 ______ 。
33. 如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操作
水温
时间
试剂
①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②
馒头碎屑+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③
馒头块+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④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0℃
10分钟
碘液
(1)馒头的消化是从消化道的 ______ (填结构名称)部位开始的。
(2)若以①和④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 ______ ,若以①和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可以证明馒头的消化需要 ______ 。
(3)①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蓝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______ 。②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蓝色的原因是清水 ______ 分解淀粉,试管中的淀粉遇碘变蓝。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中的馒头块 ______ (填“变蓝”或“不变蓝”),该实验结果可以反过来证明馒头在口腔中消化与牙齿的 ______ 和舌的 ______ 有关。
(4)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所以要设置重复组,即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实验结果应取多次实验的 ______ 。37℃的水浴中放置10分钟,目的是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4.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生理结构。
(1)A系统为 ______ 系统。过程①中,胸廓容积扩大时,肋间肌处于 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进行过程②时,血液的氧含量将会 ______ 。
(2)B系统中,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 ______ ,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 。过程③中,无机盐由B系统进入C系统的过程称为 ______ 。
(3)C系统运输的物质最终经过 ______ 血管供给组织细胞利用,C系统的动力器官是 ______ 。
(4)在D系统中,血液经过⑤的 ______ 作用和④的 ______ 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据此解答。
只要掌握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就可轻松答题。
2.【答案】D
【解析】解: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生物结构的相似性越高,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大,生物结构的差异性越大,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由题意可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是果蝇,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细胞色素c是一种具有104~1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从进化上看,细胞色素c是一种结构相对稳定的分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解: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药品中的化学物质会进入胎儿体内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里获得的。
故选:C。
胎盘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答案】B
【解析】解: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和体重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A正确;
B、进入青春期,跟父母密切交流,互相关心,健康的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B错误;
C、进入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的朦胧的依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属于正常的心理变化,C正确;
D、女孩在月经期间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最好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凉,D正确。
故选:B。
1、青春期是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
2、男女进入青春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主要表现了身高和体重的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成,性发育和性成熟的特点。脑的调节功能大大加强,分析、判断、理解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兴奋性加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正是认识事物和学习记忆的好时机。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的朦胧的依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逐渐复杂有了心事不想告诉家长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在青春期出现了心理矛盾,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家长和同学等寻求帮助,不要闷在心中,否则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树立远大的理想,同学之间真诚交流,多参加文体活动,努力学习,提高心理和身体素质,
解答此题要掌握青春期的特点。
5.【答案】B
【解析】解: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故选:B。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前三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据此解答。
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是重要考点,我们要注意掌握。
6.【答案】D
【解析】解:六大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它们的作用不同。
掌握营养物质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高,A正确。
B、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B正确。
C、应该取等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并且多次实验取平均值,C错误。
D、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D正确。
故选:C。
(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测量食物中的能量和原理。
8.【答案】B
【解析】解: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缺乏维生素B1时会引起神经炎、脚气病,A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正确。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成人缺乏维生素D和钙时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等,C错误。
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D错误。
故选:B。
维生素和无机盐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9.【答案】C
【解析】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曲线I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A正确;
B、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在胆汁的乳化作用下,变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d是小肠,B正确;
C、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曲线II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开始于c胃,结束于d小肠,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图中ac分别代表的是口腔和胃,D正确。
故选:C。
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观图可知:a代表口腔、b代表食道、c代表胃、d代表小肠、e代表大肠,曲线I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II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曲线III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知识点。
10.【答案】A
【解析】解:A.第二层食物是果蔬类,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等,A正确;
B.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①层为谷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B错误;
C.第③④层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青少年正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供给较多的蛋白质,以保证生长发育,C错误;
D.油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营养学家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其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第⑤层食物,D错误。
故选:A。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11.【答案】D
【解析】解: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可见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尤其是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大大减少了吸入的冷空气气体对肺的不良刺激,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明确呼吸道的作用。
12.【答案】D
【解析】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氧气进入血液后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因此图中a氧气、b二氧化碳、c红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肺泡中的a氧气需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液。选项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图中,a氧气、b二氧化碳、c红细胞。
理解掌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和⑤支气管,A错误;
B、④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B错误;
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C错误;
D、⑥肺,由许多肺泡组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正确。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图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4.【答案】C
【解析】解:当施救者进行如题图动作时,会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标准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气体出肺,异物随气流排出,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牢记呼气和吸气过程,注意吸气、呼气时肋骨、膈肌的运动状态。
15.【答案】C
【解析】解:A.①是血浆,能运载血细胞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A正确。
B.②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缺少它会引起贫血,B正确。
C.③白细胞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身体有炎症时,③的数量会增加,C错误。
D.④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正确。
故选:C。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
解答此题要掌握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16.【答案】C
【解析】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B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血管①内的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因此,血管①是动脉,血流速度较快,C符合题意。
D.血管②是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可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在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具有与进行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如图中,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题考查学生“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概念理解。
17.【答案】B
【解析】解: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B。
心脏的结构如下:
心脏瓣膜的作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18.【答案】B
【解析】解:A.肺循环的路径:①右心室→②肺动脉→③肺部毛心血管→④肺静脉→⑤左心房,故A正确。
B.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故B错误。
C.⑤左心房和⑥左心室之间的瓣膜为房室瓣,作用防止血液倒流,故C正确。
D.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⑥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图可知:①右心室、②肺动脉、④肺静脉、⑤左心房、⑥左心室。
掌握心脏的结构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A、人类的血型主要分为四种,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的,1900年,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A错误。
B、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进行成分输血,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输入血小板,不需输入全血,B错误。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正确。
D、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D错误。
故选:C。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 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 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熟记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必须明确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并会灵活运用。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
20.【答案】B
【解析】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故选:B。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1.【答案】B
【解析】解:A、呼吸系统能排出二氧化碳和部分水,A正确。
BD、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B错误、D正确。
C、皮肤中的汗腺能分泌汗液汗液,排除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C正确。
故选:B。
(1)排泄主要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2)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22.【答案】A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
故选:A。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23.【答案】B
【解析】解:A.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A错误。
B.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或近距离看书、看电视等,使眼睛眼球内不断充血,眼内压相应增高,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会导致晶状体曲度过大,B正确。
C.近视眼看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错误。
D.真性近视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D错误。
故选:B。
近视眼是指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
24.【答案】C
【解析】解: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故选:C。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耳蜗内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
25.【答案】D
【解析】解: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正确。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C正确。
D、图中1细胞体、2树突、3轴突、4神经末梢。D错误。
故选:D。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1细胞体、2树突、3轴突、4神经末梢。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C
【解析】解:A、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图中的⑤→②→①→③→④,A正确;
B、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调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
C、产生“韧带被叩击感觉”的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错误。
D、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若大脑有意识地控制,膝跳反射可能不会发生,D正确。
故选: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图中的⑤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膝跳反射是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控制的一类低级的反射,但这类反射是必不可少的,是形成复杂反射的基础。
27.【答案】D
【解析】解:A、爸爸完成夹住直尺的过程,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A正确。
B、设置重复实验,是减少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实验结论更可信的重要方法,B正确。
C、通过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饮酒越多,反应时间越长、越慢,C正确。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驾驶员酒后驾车明显表现出反应迟钝,是因为酒精损伤了驾驶员的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D。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脊髓里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等,还有传导功能。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慢,是酒精麻醉了大脑导致的。而反应变慢,动作不协调,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导致运动不协调、准确。因此,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慢、动作不协调,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驾车人的大脑、小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反应速度可以用刻度值表示。
28.【答案】B
【解析】解:A.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错误。
B.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B正确。
C.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C错误。
D.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掌握各种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D
【解析】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0.【答案】D
【解析】解: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温室效应。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
D、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故选: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理解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31.【答案】受精卵 精子 卵细胞 5 输卵管 3 子宫 分娩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解析】解:(1)(2)分析图1可知,A精子与B卵细胞结合形成C受精卵,受精卵经过不断分裂、分化逐渐发成人,因此,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C受精卵开始的。
(3)正常情况下,A精子与B卵细胞在5输卵管内相遇结合形成C受精卵,完成受精。
(4)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因此,E胎儿,它3子宫里生长发育。
(5)发育至第38周左右,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6)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激素有关。进入青春期后,女生在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男生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上会出现与性别有关的特有的征象。
故答案为:(1)受精卵;
(2)精子;卵细胞;
(3)5 输卵管;
(4)3 子宫;
(5)分娩;
(6)雌性激素;雄性激素。
图中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D胚胎、E胎儿、F、受精、G分娩。1脐带、2胎盘、3子宫、4卵巢、5输卵管。
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蛋白质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参加体育锻炼 保质期 神经 激素 反射弧 简单 炒青菜 维生素
【解析】解:(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奶、蛋、鱼、瘦肉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青少年学生要常吃适量富含蛋白质的奶、蛋、鱼、瘦肉等食物。
(2)从“科学食养”的角度,你为儿童“小胖”提出的建议是均衡营养,合理膳食,防止营养过剩;结合资料三你还能提出的建议是参加体育锻炼。某天放学,“小胖”在超市买了一袋饼干吃,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除了关注生产日期外,还要关注保质期,确保不食用过期食品。
(3)妈妈洗菜、切菜和炒菜等一系列活动协调有序进行的过程主要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同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也在发挥调节作用。妈妈在盛菜时,不小心碰到烫手的锅,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这一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简单反射。
(4)以下是“小胖”自己设计的食谱:清蒸鲈鱼、炖排骨、蛋花汤、米饭,从膳食平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该选择炒青菜,青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选择这一食物主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
故答案为:(1)蛋白质;
(2)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参加体育锻炼;保质期;
(3)神经;激素;反射弧;简单;
(4)炒青菜;维生素。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口腔 温度 唾液 麦芽糖 不能 变蓝 咀嚼 搅拌 平均值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在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解析】解:(1)馒头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消化道的口腔开始的,因为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若以①和④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温度。若以①和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①试管和②试管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①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蓝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变蓝色原因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中还有淀粉,所以遇碘变蓝。③号没有搅拌,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反应不充分,所以有淀粉未被消化,遇碘变蓝,①试管和③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目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4)为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性,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或者多人、多组同时进行同一个实验,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科学性。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为了模拟人体口腔温度,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故答案为:
(1)口腔。
(2)温度;唾液。
(3)麦芽糖;不能;变蓝;咀嚼;搅拌。
(4)平均值;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在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2)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①与②、①与③、①与④,这三组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温度,分别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探究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变量的控制。
34.【答案】呼吸 收缩 增加 葡萄糖 小肠 吸收 毛细 心脏 滤过(过滤) 重吸收
【解析】解:(1)A为呼吸系统,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与吸气相反;②表示肺泡内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才能够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所以,B系统中,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所以,过程③中,无机盐由B系统进入C系统的过程称为吸收。
(3)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所以,C循环系统运输的物质最终经过毛细血管供给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4)在D泌尿系统中,血液经过[⑤]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1)呼吸;收缩;增加;
(2)葡萄糖;小肠;吸收;
(3)毛细;心脏;
(4)滤过(过滤);重吸收。
图中: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循环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球和肾小囊。
此题是一道综合测试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