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分)
    1. 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和寒带
    B. 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C. 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D. 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
    2. 新闻标题:①同“新”协力、②“湘”互扶持、③“青”囊相助、④兵“桂”神速、⑤竭“晋”全力、⑥力“皖”狂澜。新闻标题涉及了6个省区,其中简称与省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竭“晋”全力中的晋——山东 B. “湘”互扶持中的湘——江西
    C. 兵“桂”神速中的桂——湖南 D. 力“皖”狂澜中的皖——安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和睦的大家庭,民族分布相互交错,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完成各小题。
    3.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C.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 民族分布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4. 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如果想了解尽可能多的少数民族,你建议他最好去(  )
    A. 云南 B. 湖南 C. 广东 D. 台湾
    5. 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特征叙述,比较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广泛的分布着疏松的黄土
    B. 黄土高原地表崎岖,岩溶地貌分布广
    C.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大河发源地
    D. 云贵高原一望无际,多优良草场
    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6-8小题。
    下列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的是(  )
    A.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区 B. 我国年平均气温等温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7. 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C. 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状 D. 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8.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业类型一一东耕西牧 B. 人口和城市一一东疏西密
    C. 传统民居一一南平北尖 D. 传统交通工具一一南马北船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9-11小题。

    9. 与图中①、②两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0. 四大地理区域中,有关②、④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区域1月气温高于0℃ B. 耕地类型相同
    C. ④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D. 土壤颜色相似
    11. 下列诗句不符合区域④景观的是(  )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相似性和内部差异性。读图“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完成12-17小题。

    12.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 B. 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 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D. 东北平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黑土地
    13. 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有(  )
    A. ①地区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B. ②地区河流结冰期长
    C. ③地区水土流失带走大量表层土壤 D. 各地均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林
    14. 台湾岛有“东方甜岛”之称,是因为(  )
    A. 樟脑的产量多 B. 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萝驰名中外
    C. 甘蔗和蔗糖的产量很大 D. 岛上水稻种植普遍
    15. 青藏高原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河谷地区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B.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风小 D.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16. 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其自然原因是(  )
    A.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 过度放牧
    C. 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 D. 植被覆盖率高
    17. 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饮食等的差异,这充分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南甜北咸,南船北马 B. 川湘黔人爱吃辣
    C. 山西人口味偏酸 D. 东牧西耕,东尖西平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18-19小题。

    18. “中华水塔”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1月
    19.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江宽水阔 B. 海拔高,多雪山,是水源涵养地
    C. 是高海拔生物集中区 D. 人口稀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指的是 ______ 山脉,“海”是指我国的 ______ 海。
    (2)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是 ______ 高原,这里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此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______ 。那里民风淳朴, ______ 是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3)太行山脉是我国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______ 与 ______ (填地形区)的分界线。它还是我国第 ______ 级阶梯和第 ______ 级阶梯的分界线的组成部分。
    (4)列举一条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①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______ 。
    21. 图为“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山脉名称:② ______ 山脉。
    (2)烟台东方航天港所在省的省会是 ______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东临 ______ 海。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______ 地区,该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 气候。
    (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______ 地区,该地区拥有我国两大牧区:新疆牧区和 ______ 牧区,新疆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______ 盆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 ______ 等矿产资源。
    (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______ (地形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故A错误。
    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故B正确。
    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故C错误。
    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故D错误。
    故选:B。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竭“晋”全力中的“晋”是山西省的简称,山东省简称鲁,故A错误;
    “湘”互扶持中的“湘”是湖南省的简称,江西省简称赣,故B错误;
    兵“桂”神速中的“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故C错误;
    力“皖”狂澜中的“皖”是安徽省的简称,故D正确。
    故选:D。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牢记即可。

    3~4.【答案】C、A
    【解析】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故选:C。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
    考查我国的民族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解:南方地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如果想了解尽可能多的少数民族,去云南省是最好的选择。
    故选:A。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要理解记忆。

    5.【答案】C
    【解析】解:A.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黄土广泛的是黄土高原,故错误;
    B.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岩溶地貌分布广,故错误;
    C.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大河发源地,故正确;
    D.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多优良草场,故错误。
    故选:C。
    中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大高原的地面特点.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同,形成了各高原独特的地面形态,在记忆时应注意区别.

    6.【答案】C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故选:C。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牢记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故选: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认真审题,牢记我国地势总的特征,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8.【答案】A
    【解析】解: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农业类型是东耕西牧,A正确;我国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B错误;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是南尖北平,C错误;我国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D错误。
    故选:A。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南蔗北菜、南稻北麦、东耕西牧、南尖北平、南船北马等。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熟记课本知识点分析后解答即可。

    9~11.【答案】B、C、B
    【解析】解:由图可知,①为西北地区,②为北方地区,两地理区域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一致,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故选:B。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秦岭--淮河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高寒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考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结合图中信息作答。
    解:由图可知,②为北方地区,④为南方地区。②区域1月气温低于0℃;耕地类型分别为旱地和水田; ④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土壤分别是黄土和红壤,颜色不同。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故选:C。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况,结合知识点理解作答。

    解:从四大区域划分来看,④区域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形成了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ACD描述的景观都符合南方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应该是西北地区。
    故选:B。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此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基础题目。

    12~13.【答案】B、B
    【解析】解: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故A错误;
    北方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东北地区和山东半岛有一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故B正确;
    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故C错误;
    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故D错误。
    故选:B。
    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中南部。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概况,把握北方地区的地形、温度带、干湿区、气候等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解:①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
    ②东北平原河流结冰期长;
    ③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带走大量表层土壤
    该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故选:B。
    读图可得,①是黄土高原,②是东北平原,③是华北平原。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的位置、水文特征、植被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即可。

    14.【答案】C
    【解析】解:台湾有我国“东方甜岛”之称,是因为盛产甘蔗,甘蔗和蔗糖的产量很大,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故选:C。
    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有“水果之乡”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的森林面积广阔,有“森林之海”之称;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台湾因种植兰花,有兰花之乡之称。
    本题考查台湾的作物,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C
    【解析】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海拔低,气温高,风小,无霜期长,水源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故选:C。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其牧草矮小,畜牧能力较低,并且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
    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是人们过度开垦、修路、采矿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
    故选:A。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与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由于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D
    【解析】解:北方地区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分布少,人们的交通以陆运为主,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拉大车;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湖泊众多,历史上人们多以水运为主,如今形成了“南船北马”的交通特点,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南甜北咸”;地处南方的川湘黔湿气大,人们爱吃辣,可以去除体内湿气;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的不同,加上山脉(地形)的阻挡,造成降水有较大的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分界线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划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东耕西牧),北方地区降水稀少,南方地区降水多,民居特点为“南尖北平”。
    故选:D。
    我国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点。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牧业的分布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18~19.【答案】C、B
    【解析】解: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7月,该月份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故选:C。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建有我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当地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水量最丰盈的时间,结合河流水源理解解答即可。
    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海拔高,多雪山,是水源涵养地。
    故选:B。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水资源丰富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巴颜喀拉  渤  黄土  窑洞  信天游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二  三  保持水土,治理泥沙
    【解析】解:(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注入渤海。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那里有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
    (3)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以东是华北平原,故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太行山也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为:恢复植被、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采取合理的耕地管理和推行生态移民与生态补偿。这些措施旨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治理黄河泥沙的关键措施可以概括为:河道整治、河口管理、土地治理、生态恢复和河道监测与管理。通过这些施,可以减少泥沙淤积,维护黄河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
    故答案为:
    (1)巴颜喀拉;渤;
    (2)黄土;窑洞;信天游;
    (3)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二;三;
    (4)保持水土,治理泥沙。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与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由于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本题以黄河的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黄土高原的民居、民风,黄土高原的最东界线—太行山,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治理黄河的关键等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21.【答案】昆仑  济南  南  南方  亚热带季风  西北  内蒙古  塔里木  天然气  黄土高原
    【解析】解:(1)读图可知,山脉②地处塔里木盆地以南,是昆仑山脉。
    (2)烟台位于山东省,山东省的省会是济南。文昌位于海南省,海南省濒临南海。
    (3)西昌位于四川省,四川省位于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故属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四川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酒泉位于甘肃省,甘肃省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我国的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新疆南部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5)太原属于山西省,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
    故答案为:
    (1)昆仑;
    (2)济南;南;
    (3)南方;亚热带季风;
    (4)西北;内蒙古;塔里木;天然气;
    (5)黄土高原。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以“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昆仑山脉、烟台所在的省会城市、文昌发射中心濒临的海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处的四大地理区域及气候类型、酒泉所在的四大地理区域、西北地区的两大牧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太原所在的地形区等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相关试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识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京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