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课件(79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六比较阅读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五答准选择题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一鉴赏古诗的语言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专题集训15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四赏评古诗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四赏评古诗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指津],[特别提示],[答题示例],[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赏析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是古诗阅读最重要的能力素养,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重点,简答题几乎都在此布点。要求考生能在真正读懂诗作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意蕴,分析具体问题,赏析作品的高超技巧等。命题设置主要就诗作的关节点设题,一是在诗作中纵深挖掘,一是把诗内诗外、已学未学的关联命题,考查深度阅读和运用、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赏析角度:(1)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2)赏析作者的诗意生活、审美、情趣;(3)对诗歌涉及的某一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如创作主张、创作特色)。 评价角度:(1)内容主旨:表层内容、深层意义,典故运用、历史背景,作者思想认识、志向情怀,作品历史价值、现实意义。(2)思想感情:情感倾向、褒贬态度、雅趣品味。
[考向1] 分析、评价思想内容
分析与评价,既相互依托,又各有侧重。具体来说,分析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倾向,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是指评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是否积极,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规范,是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今是否值得借鉴和发扬。 [必备知识] 综合运用“知识建构”及《附录》中的相关知识。
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含蓄、复杂,高考命题考查切入的角度一般都很小,多为局部的理解、赏析;如果针对全篇,则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
例15 (2020·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赵伯鱼(节选)韩驹①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 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 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 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诗意赏析] 韩驹生活于两宋之际,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少时曾从苏辙游,与江西诗派的“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在诗歌主张上有相似之处。本诗题赠的对象是后学赵伯鱼。全诗共十四句,试题节选了后八句。诗歌肯定了赵伯鱼的学诗路径,阐明了学诗的观点,即“学诗如学禅”。本诗节选部分首二句言赵伯鱼在荆州就受教于前辈诗人高荷、黄庭坚,诵读二位贤者的诗作时声音琅琅。次二句承上评价赵伯鱼的好学态度,认为其后生可畏;然后诗人自谦,认为自己虽然谈诗殊多,但是简单粗略,未及肯綮。后四句以学诗与参禅相类比,诗人认为学诗当如学禅,应转益多师,“遍参诸方”,一旦了悟之后,就会信手拈来,皆成佳作。此诗引领我们感受诗人韩驹对后学的肯定与鼓励,了解学诗的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命题解读] 通过对诗歌后四句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可以得知其主要内容是对学诗途径的阐释:一是学诗要像学禅一样,在没有开悟之前,要“遍参诸方”,“遍”“诸”二字强调要下苦功学习各家长处,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二是在学习前人之后,自己要有对诗歌艺术的领悟,抓住诗歌的精要之处,“一朝悟罢”,就能信手拈来,皆成佳作。诗句前后相连,以禅喻诗,语浅意深。
例16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 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曾巩那里,入仕与隐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却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诗中,陈师道对师长曾巩的出山入仕大加称赞,对曾巩的人生志趣和处世情怀由衷敬佩。诗歌的首联写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眼前一片光明,带着一身清爽。颔联写在山路上所见,“白云”“流水”两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白云笑“我”出山是多事之举,而流水却对“我”情谊颇深,一路送“我”出山。颈联和尾联转写曾巩对“仕”与“隐”的看法。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曾巩羡慕隐居山中的僧人一生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然而,他与人间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尾联隐含了诗人对曾巩的赞美钦佩之情。此诗引领我们深入理解先贤兼济天下的志趣情怀,感受古人良好的品格,提升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命题解读] 分析诗歌的颈、尾两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颈联写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表达了曾巩对悠然闲适、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尾联写曾巩与人间俗世也并非完全断绝,他不能忘却天下苍生,仍想承担社会责任,最终还是放弃隐居生活,决然出山,体现了曾巩兼济天下的志趣情怀。在曾巩身上,入仕与隐居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境遇下的不同选择,二者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张将军①杨巨源关西诸将揖容光,独立营门剑有霜。知爱鲁连②归海上,肯令王翦③在频阳。天晴红帜当山满,日暮清笳入塞长。 年少功高人最羡,汉家坛树④月苍苍。
【注】①〔张将军〕其人生平未详,当是关西主将。 ②〔鲁连〕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侠士,助平原君功成后隐居海上,不肯出仕。 ③〔王翦〕战国时秦国大将。秦灭楚时,因秦王不重视他的话,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 ④〔汉家坛树〕《唐诗纪事》作“汉坛烟树”,“汉坛”指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张将军在关西地区居功自傲及其在军中所展现的威武姿态的画面。B.颈联虽然不着战斗的痕迹,但是依然可以让读者想象出张将军的治军有方、战功卓著。C.诗歌选用了霜剑、红帜、清笳等意象,体现出苍劲雄壮的风格特色。D.诗歌借用鲁仲连、王翦和汉坛拜将的典故,丰富了诗歌意蕴,提升了诗歌境界。
[解析] [命题解读]A.“居功自傲”赏析错误。首联上句写关西诸将对张将军尊敬有加,下句用一个特写镜头展现张将军的英武之气。 B.颈联出句写张将军做主将时军容的整肃,对句写他在边塞御敌获胜的战功,突出了张将军治军有方、战功卓著的形象。理解正确。 C.红帜,指红旗。清笳,指清越的笳声。诗中用霜剑、红帜、清笳等能再现关西战场特点的意象,体现了一种苍劲雄壮之气。赏析正确。 D.诗歌借用典故,增强了文学性,也显得含蓄蕴藉,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审美境界。赏析正确。 故选A。
★(2)前人谈到这首寄赠诗的创作背景时提出:“岂将军有归隐之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该诗是在张将军有归隐之意的背景下创作的。颔联反用鲁仲连功成身退和王翦不受重用而归隐的典故,委婉劝告张将军不要有归隐的想法,因为他正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尾联用典,交代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为陈迹,劝诫张将军要珍惜机遇,把握当下,实现更大的理想和抱负。
[解析] [命题解读]先要读懂诗句,特别是理解所用典故。颔联的意思是:(朝廷)如果懂得珍惜鲁仲连这样的贤士,应当重用他,不会让他隐居海上;又怎么能让王翦这样的能将屈居频阳呢?借古喻今,把张将军比作鲁仲连和王翦。反用典故,委婉劝告张将军不要有归隐的想法。颈联写张将军治军有方、战功卓著。出句写张将军做主将时军容的整肃,对句写他在边塞御敌获胜的战功。尾联出句、对句倒装,意思是,汉代韩信、霍去病、李广那些英雄,已经成为陈迹了,而张将军这样的少年英雄,则被时人共仰。“年少功高人最羡”委婉表达劝诫,期望其建功立业。
[诗意赏析] 这首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着重刻画了张将军的形象。首先,从修辞手法上看,首联中“独立营门剑有霜”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张将军独立营门躬督三军,凛若秋霜,从而突出刻画了张将军的英武之气。其次,从表现手法上看,首联中“关西诸将揖容光”一句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写关西诸将对张将军尊敬有加的表现来写张将军在关西的声望。颔联和尾联运用典故,借古喻今。颔联把张将军比作鲁仲连和王翦,反用典故,委婉劝告张将军不要有归隐的想法。尾联用“汉家坛树”的典故,劝诫张将军要珍惜机遇,把握当下,实现更大的理想和抱负。颈联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通过对满山遍野的红旗和悠长清越的笳声的描写,突出了张将军治军有方、战功卓著的形象。
16.(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 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①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②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解析] [命题解读]A.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赵顼去世后,旧党得势,新法渐废,王安石心中十分痛苦,这首《读史》就是在这种满怀忧愤的心情之下,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成的。理解正确。 B.诗歌首联发问,建功立业者一生的事迹最终将交给谁来记载。颔联诗人感慨历史人物的事迹被后世以讹传讹、以假乱真。颈联强调史书难以写出高人贤士真正的精神气质,尾联表达了对高人贤士的品行不能被史书正确记载、腐儒死守书本的哀叹之情。据此,可以判断“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理解错误。
C.颔联是说,历史人物在世时已经难免被误解,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真相,流传至后世的历史记载早已失真。理解正确。
D.颈联是说,流传下来的典籍也不全是精华,历史典籍最难写出的是人的精神气质。这两句是被后人推崇引用的警策之语。赏析正确。 故选B。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 [命题解读]此诗首联主要写高贤虽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不朽功名,却不知由谁来记载。颔联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哀:高贤们在当时尚且承受误解;后世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颈联用类比手法阐释了有限的历史记载无法完整展现高贤们的思想、精神。由此可见,本诗阐述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书籍记载的是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泛读书。但是,书籍又不全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有高下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分辨,批判继承,不能盲从。这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启示。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这年三月,宋神宗去世后,旧党得势,新法渐废,王安石心中十分痛苦,这首《读史》就是在这种满怀忧愤的心情之下,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成的。全诗深沉蕴藉,容量甚大,耐人寻味。首联发问,自古以来建立一番功绩的人也要经历艰难困苦,他们一生的事迹最终将交给谁来记载。并以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古以来无数高人贤士的悲哀。颔联承接首联,直指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会被误解,后世的历史记载更是以讹传讹,以假乱真。颈联客观评价史书,认为流传下来的典籍并非都是精华,史书难以写出高人贤士真正的精神气质。尾联以无比沉痛的笔触指出,史书上的微末记载并不能完全表达出历代高人贤士的精神意趣,而俗儒们只会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在这首诗中,王安石所揭示的先贤们的悲哀,不仅仅是先贤们的,同时也是他自己的。他积极推行新法,在当时就遭到许多人非议,而后人又将如何评说,他更是无法左右。诗人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借古人的悲哀表达自己悲哀、激愤的复杂情感。
[考向2] 分析、评价情感态度
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与情感态度这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分析情感态度,是看情感态度是否积极,作者对歌咏对象持有什么立场、态度,情感态度的表达方式是否正确,能带给我们什么情感体验等;评价,即在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看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符合社会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伦理,对人、事、景、物的情感态度是否积极,具有什么传统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我们有什么启悟等。有时也要求考生评价他人对诗歌所持的观点态度。这方面的命题,因诗而设,有很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怎么问怎么答,没有固定模式。
[必备知识] 综合运用“知识建构”及《附录》中的相关知识。
1.分析作者情感态度的途径
2.评价观点态度要细分对象 评价是在分析理解之上的审视,它借助一定标准,进行思考、权衡、评定。
例17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④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③〔百亩蕙〕出自《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七言律诗。本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标题来看,这是诗人酬和好友皮日休在病中寄给自己的诗,诗人借用好友的诗韵,以此诗相答。诗歌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次句则写自己一直在教书育人,没有和他人一起赋诗。言外之意是,因为你不在,所以“我”只能教书而不想写诗,即使写诗也得和你一起啊。第三句借用《楚辞》诗句,写自己正好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子。言外之意是,其实“我”也并未闲着,“我”正在努力教书,培育人才。第四句借用伯夷和叔齐“采薇”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虽然生活朴素,却坚贞自守。言外之意是希望好友不用担心,“我”的气节是
坚定不移的。第五句写自己如野鹤一般,不受约束。言外之意是自己不会投身官场。第六句写诗人虽然吃着朴素的饭菜,但心安理得,非常惬意。言外之意是虽然贫穷,有才难施展,但“我”内心宽阔,没有束缚。第七句用典,写诗人期待友人的眼疾能尽快好起来。言外之意是“我”很担心你,希望你一定要战胜病患。第八句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用“不怕”二字表达对好友的信心,等你好了之后,“我们”再一起相约。言外之意是,你要尽快好起来,“我们”再相约痛饮,看江花满枝,看后生成才。此诗引领我们感受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理解古人对培养后学的殷切期待,对闲适朴素生活的怡然自得,对坚贞气节的执着坚守。
[解析] [命题解读] 由首联可知,陆龟蒙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约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有未能作诗之憾。所以首联表达了诗人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由尾联所用典故可知,诗人用沈约代指皮日休,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关怀之情,“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的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例18 (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注]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注】唐宪宗元和五年(810),省试(礼部试)为进士出的诗题为《精卫衔石填海》。当时韩愈为河南令,听说了试题名,有所感,仿效作了此诗。 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独抒己见,不随大流;②但求尽力,不计结果;③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诗意赏析] 这首诗借咏神话,赞美一种不畏艰险、立志复仇、终生不渝的坚毅精神。作者特别强调精卫的复仇行为,寄托了他自己刚烈无畏的品德。作品出于古而入于今,立意高远,感情鲜明。前六句,勾勒出一个生动感人的偿冤报仇的小鸟形象。前四句,从正面破题,虽未直接点破“精卫”二字,但“偿冤”一词已暗示之。“山石细”“海波平”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了“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特别是“抱寸诚”“衔细石”与“心望海波平”的宏愿形成反差极大的对比,充分显示了精卫鸟的心诚志坚。五、六两句描写了精卫填海的失败,用叠词“渺渺”“区区”与“功难见”“命已轻”配搭,表达出对精卫鸟命运的无限同情。“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是全诗主旨。
从七、八两句起,作者开始抒发议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个人的见解。“专精”二字是作者赋予精卫鸟的人格化的精神品质。“人皆讥造次”,大致是指文人学士在对待精卫填海这件事上,纷纷祖述陶渊明的“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的无为、无奈的观点。“我独”二字,表达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赏专精”,是他立论的依据,后四句围绕“赏专精”这一论点,充分展开议论。哪里要计较是否有功成休息的一天,只愿能付出毕生的努力就行了。为何要对史书上刺客传记中没有报仇之士(精卫)的名字而感到羞愧呢?表达了对精卫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
[解析] [命题解读] 题目要求结合后六句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后六句的意思是:人们都讥笑精卫填海是轻率之举,而我却欣赏它的执着的精神。哪里要计较是否有功成休息的一天,只愿能付出毕生的努力就行了。为何要对史书上刺客传记中没有报仇之士精卫的名字而感到羞愧呢?可结合作者对精卫的评价来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七、八两句重在强调作者与他人看法不同,他欣赏精卫永不言弃、不畏艰难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九、十两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凡事只求尽力,不计较最终的结果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坚持做实事,不计较功名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洞庭湖① 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②。 虞③巡竟安在,轩④乐讵⑤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注】①〔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因湖中洞庭山(今君山)而得名。元稹被贬谪后经过洞庭湖而作此诗。 ②〔曙河〕拂晓的银河。 ③〔虞〕指舜,也称虞舜。 ④〔轩〕轩辕黄帝。 ⑤〔讵〕难道。
A.首联起笔就给人以苍凉沉重之感,“泛海”其实是宦海,“洞庭波”又暗喻宦海风波。B.颔联写出了洞庭湖吞吐日月星河的气势,丝毫不逊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C.颈联借典抒情,诗人对舜帝南巡君山和黄帝奏乐于洞庭湖表达了景仰之情。D.诗歌寓情于景,描写的景物中蕴含的情感非常深沉,达到了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解析] [命题解读]A.首联起笔写“泛海”与“洞庭波”,已露茫茫苍凉之感,人生行色匆匆,常寄身于孤舟之中,飘摇于湖海之上,更给人苍凉沉重之感。理解正确。 B.颔联具体写洞庭波涛的壮大,诗人站在船头,看着汹涌的波涛奔向远处,此刻太阳逐渐落入西山;经过一晚上的风波摇荡,早上又看到巨浪奔空,与远方晨光相接。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吞吐日月星河的气势。理解正确。 C.“景仰之情”赏析错误。由“竟安在”“讵曾过”可知,诗人表达的是“怀疑”。这一联写诗人在洞庭之上想起“虞巡”与“轩乐”的典故,想到自己当下的处境,感叹巡狩的帝子和那引人动情的咸池之乐的消亡,言下之意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远古高贤和美妙的音乐到此尚且要消亡,自己如今遭贬谪,会不会也是同样的命运呢?
D.本诗寓情于景,写出了洞庭湖吞吐日月、包罗群星的磅礴气势,语言凝练,写景如画,吟咏之余,给人一股开阔胸怀的力量。理解正确。 故选C。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命题解读]“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的意思是:只望见君山之下,洞庭湖狂风怒号、波浪滔天,其实这自古以来就是经常发生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宦海风波的恐惧心理。“泛海”其实也就是宦海,“洞庭波”未尝不是宦海风波,而且这样的风波时时刻刻都出现在他的身边,一旦言行不慎,就可能葬身宦海之中。全诗以写景的形式呈现,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特别是末句“狂风万古多”,更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抒发了诗人身处宦海风波中压抑和困惑的心情。
①含意:只望见君山之下,洞庭湖狂风怒号、波浪滔天,其实这自古以来就是经常发生的。②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宦海风波险恶的认识,抒发了诗人身处宦海风波中压抑和困惑的心情。
[诗意赏析] 首联中“泛海”与“洞庭波”已露茫茫苍凉之感,而连之以“除……便……”句式,谓人生行色匆匆,常寄身于孤舟之中,飘摇于湖海之上,全诗沉重,实自此始。颔联具体写洞庭波涛的壮大,诗人站在船头,看着汹涌的波涛奔向远处,此刻太阳逐渐落入西山;经过一晚上的风波摇荡,早上又看到巨浪奔空,与远方晨光相接。言“沉”而不言“落”者,乃在于一缓慢沉郁,一急促突兀,而一“吞”一“接”,情势宛然,可见炼字之妙。颈联由颔联之眼见转入心想,“虞巡”者,《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轩乐”者,《庄子·天运》载:“北门成问于黄帝(轩辕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
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诗人在洞庭之上想起这两个典故,想到自己当下的处境,感叹巡狩的帝子和那引人动情的咸池之乐的消亡,言下之意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远古高贤和美妙的音乐到此尚且要消亡,自己如今贬谪在此,会不会也是同样的命运呢?尾联结语尤为沉痛,“君山”之名,源于“湘君”,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又把这座山叫“君山”,诗人实际上是自比忠于舜帝的湘君,一方面不乏忠君赴死之意,一方面对于这样的现实又表现出深深的悲慨和无奈。“狂风万古多”,这是对“湘君”悲剧的叹息,更是对古往今来像自己一样被贬的士子的悲叹。
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②何必独沾衣。 【注】①此诗为杜牧被贬任池州刺史时,与来访友人张祜同游酬唱之作。 ②〔牛山〕春秋时,齐景公游牛山时,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何若滂滂去此而死乎!”后以“牛山叹”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A.首联写诗人与朋友提壶登上齐山,由下而上俯瞰雁过江上南飞的美景,流露出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B.颔联写诗人意识到尘世实在难得开口一笑,故面对秋天的山光水色,应该插上满头菊花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C.颈联中“但将酩酊酬佳节”,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尾联诗人联想到齐景公牛山坠泪,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D.本诗与杜甫的《登高》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的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仇等。
[解析] [命题解读]A.“由下而上”理解错误。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这句是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天的澄澈。因此这是从上往下看,而且“由下而上”和“俯瞰”也自相矛盾。 B.颔联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赏析正确。
C.“酩酊”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所以,颈联中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尾联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赏析正确。 D.本诗与杜甫的《登高》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登高》中“艰难苦恨”包含着国难家愁;而本诗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结合注释①理解,还有怀才不遇、抱负不展之愁。赏析正确。 故选A。
★(2)有人评论杜牧此诗“语虽达观而意含抑郁”,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人重阳佳节与友人登高,认为“须插”菊花满头归,“但将”酩酊大醉来酬答佳节,不用在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慨,更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这些词句都可见诗人的达观。②但诗人又意识到尘世终归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难逢开口笑”“登临恨落晖”等句又流露出人生多忧苦的感叹、生命易逝的悲伤、抱负不展的郁结情怀。
[解析] [命题解读]颔联“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颈联说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尾联,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达观。但诗歌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结合注释“此诗为杜牧被贬任池州刺史时”所作分析可知,诗中包含了诗人怀才不遇的郁结之情。
[诗意赏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诗人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专题集训15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共7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一鉴赏古诗的语言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指津],[答题示例],[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_古代诗歌突破点五答准选择题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指津],[答题示例],[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