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潼关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潼关 教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潼关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潼关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潼关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人,品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潼关诗词鉴赏课教学目标:1.诵读背默。2.理解诗歌内容,学会赏析古诗。3.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会赏析古诗。难点: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万章下》    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啊!二、读诗:(比一比,谁读的好)                 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三、知人: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四、品诗:(方法)(一)画面美(用优美的文字描写诗中画面)字词美(抓住表现力强的字词赏析)角度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精彩)情感美(读懂作者的情感)画面美:读诗,我似乎看到了                    例:读诗,我似乎看到了 高远            一团一团,簇拥着潼关城,关城愈发肃穆雄伟!(二)字词美(抓住表现力强的字词赏析)用:“我觉得    用得好,好在                 簇:云的簇拥,突出了关城的高大巍峨!(三)情感美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你从这两句读出了什么?出示背景资料:论世:14岁的谭嗣同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他对此深感愤慨,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三、拓展:谯楼晚照(明代)林云翰谯楼百尺倚晴空,屹立关城势最雄。高阁远临霄汉碧,危栏斜照夕阳红。归鸿默默争先集,落雁翩翩入望中。万里海天云树杳,凭虚更喜月胧胧。请你找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板书设计:潼关画面美字词美情感美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潼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潼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注释,翻译诗歌,赏析,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潼关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潼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学习目标,课前解疑---知人论世,初读---体味诗韵,细读---感知诗意,精读---品味诗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潼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潼关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与课时,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创意,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