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1单元专题卷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1单元专题卷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页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1单元专题卷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页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1单元专题卷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1单元专题卷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1单元专题卷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共10页。
    






    化学人教版9年级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1单元专题卷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成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意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煮豆燃萁 B.南辕北撒 C.盲人摸象 D.杯弓蛇影
    2.小江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就“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或猜想 C.观察 D.得出结论
    3.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5.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食物腐烂
    C.燃放礼花 D.切割玻璃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活性炭作制糖业脱色剂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红磷用于制作烟幕弹
    D.不锈钢硬度大作医疗器械
    7.蒙脱石散是一种止泻药,一般用于成人及儿童的急、慢性腹泻的对症治疗。下列有关蒙脱石(蒙脱石散的生产原料)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片状晶体 B.颜色白灰 C.受热易分解 D.不溶于水
    8.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关于化学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产生新物质 B.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C.可能伴随颜色变化 D.可能产生新的元素
    10.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放出大量的热 B.看到耀眼的强光
    C.有白色固体生成 D.镁带消失
    11.依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利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下列有关做法中,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的是(  )

    A.用两支相同规格的胶头滴管
    B.烧杯中“淀粉一碘溶液”的体积相同
    C.两种果汁的温度可以不相同
    D.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相同
    12.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A.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B.合成药物
    C.探究气体压强的规律 D.氧气炼钢
    13.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14.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D.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
    15.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6.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    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    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    。
    17.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⑧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    ,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18.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钠具有   的化学性质。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是   。
    (4)从上述材料中,你还能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
    19.阅读下列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且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   。
    20.如图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实验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   ,   ,   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   的部分最先变黑。

    2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   、猜想与假设、   (包括设计实验方案、   等)、   、   、表达与交流等。
    23.如图是小樱同学对蜡烛燃烧的探究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蜡烛后石蜡受热熔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    伴随有物理变化(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一定不”)。
    (2)如图甲所示,取一根火柴梗,拿着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    (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    焰温度最高。
    (3)如图乙所示,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说明蜡烛燃烧有    生成,迅速将烧杯翻转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为    ,从而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
    (4)在乙实验中有时还会看到黑烟出现,黑烟是    。

    24.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时刻离不开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如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1)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   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   a(填“>”“=”或“<”)。
    (2)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难溶于水,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   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
    25.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填序号)。
    26.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1)图1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   法,整个实验中需要收集   瓶呼出气体;
    (2)图2中向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   ;向吸入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   ;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3)图3中向呼出气体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   ;向吸入空气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   ;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   (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4)图3中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现象   ,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  (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A
    2.B
    3.D
    4.C
    5.D
    6.C
    7.C
    8.A
    9.D
    10.C
    11.C
    12.C
    13.D
    14.B
    15.D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6.物理;化学;生成新物质。
    17.(1)①;②(2)④;⑦(3)⑧;⑥;③⑤
    18.(1)与氧气、水反应;(2)钠的密度比水小;(3)钠的熔点比较低;
    (4)钠的硬度小、钠是银白色固体;
    19.(1)①②③;(2)④;(3)⑥;(4)⑦;(5)⑤。
    20.插入呼出气体中的燃着的木条熄灭,插入空气的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21.外焰;内焰、焰心;处在火焰外层。
    22.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
    23.(1)一定;(2)c;外;(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炭黑。
    24.(1)释放;>;(2)>。
    25.(1)提出问题;
    (2)解释与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进行实验;
    (5)反思与评价;
    (6)(1)(3)(4)(2)(5)。
    26.(1)排水,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明显现象,大于;
    (3)木条熄灭,继续燃烧,小于;
    (4)出现水雾,大于。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