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本单元综合和测试精品练习题
展开
化学人教版9年级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2单元专题卷
专题01 空气 氧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D.河水
6.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气
D.氮气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生锈与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都是氧化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9.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
D.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11.有关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刺激性气味 B.放出热量
C.生成二氧化硫 D.发出蓝紫色火焰
12.能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白光的是( )
A.碳 B.铁 C.硫 D.镁
13.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14.在做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集气瓶中通常不加水或细沙的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15.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网络的说法错说的是( )
A.Ⅰ、Ⅱ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
B.Fe在Ⅰ、Ⅱ两组反应中形成的产物不同
C.Ⅰ、Ⅱ两组反应均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D.Ⅰ、Ⅱ两组反应均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6.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
B.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C.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大气含氧量
D.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7.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 ;
(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 ;
(3)燃烧和呼吸 ;
(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
(5)食品包装袋内会充入 防腐.
18.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气体?请填写对应名称。
(1)火柴被点燃后可以在空气中持续燃烧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盛装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放置数天后发现内壁有白色物质产生,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可乐的瓶子外壁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4)空气经过分离后可以用于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 。
19.如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在如图中完成有关填空:
(2)根据空气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20.现有①木炭 ②硫磺 ③红磷 ④铝箔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3)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白光的是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如图1所示)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图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的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图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 mL刻度处才停止(忽略红磷所占体积、玻璃导管和胶皮管内的体积)。
(4)图1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5)对照图2实验,你认为图1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回答一点即可)
2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相应的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具有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一种原因可能是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一项优点是: 。
(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 溶液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3.如图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各步操作完全正确,打开止水夹后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量为瓶中原有空气体积的 。实验一中,选择红磷需考虑的因素有 (填序号)。
A.可以在空气中消耗氧气
B.除氧气外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
C.生成物不是气体
D.与氧气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2)实验二中,将木炭由上至下 (选填“迅速”或“缓慢”)伸入集气瓶,以充分利用氧气。
(3)实验三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 。
(4)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5)实验一、三、四中都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是实验 (填编号);实验三中水的作用是 ,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A
2.B
3.C
4.C
5.B
6.A
7.A
8.D
9.A
10.A
11.C
12.D
13.D
14.D
15.C
16.B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7.(1)水蒸气;(2)二氧化碳;(3)氧气;(4)稀有气体;(5)氮气.
18.(1)氧气;(2)二氧化碳;(3)水蒸气;(4)氮气。
19.(1)氮气或N2 21%
(2)①氧气或O2,②二氧化碳或CO2,③水蒸气或H2O。
20.(1)② (2)③ (3)④ (4)①⑤ (5)② (6)⑤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1.(1)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2)③①②④;
(3)1;
(4)点燃红磷伸入燃烧匙太慢;
(5)燃烧产物逸散,污染空气或实验结果不够准确或装置气密性没有II好。
22.(1)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2)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3)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4)氢氧化钠。
23.(1)P+O2→点燃P2O5;15;ABC;
(2)缓慢;
(3)氧气的浓度不同;
(4)Fe+O2→点燃Fe3O4;
(5)四;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能溶于水。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练习题</a>,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优秀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空气与氧气-《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 这是一份专题01 空气与氧气-《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文件包含专题01空气与氧气-《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解析版docx、专题01空气与氧气-《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