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单元专题卷(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6单元专题卷0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6单元专题卷0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共12页。
化学人教版9年级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6单元专题卷
专题01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9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木炭、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 )
A.它们都是固体 B.它们的密度小
C.疏松多孔,表面积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
C.C60是一种新型的单质
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
3.下列关于碳的各种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做铅笔芯 B.金刚石做钻头
C.活性炭吸附异味 D.用焦炭冶炼金属
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短路,这是因为石墨( )
A.质软 B.耐高温 C.具有导电性 D.具有润滑性
5.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石墨 B.铁 C.金刚石 D.木炭
6.把8g碳和16g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最终密闭容器中有(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氧气
7.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金刚石、石墨和 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金刚石、石墨和 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上最黑的物质“超级黑”,它是用比头发丝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碳单质)制造的,其导热效率为铜的七倍,坚固程度为钢的十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级黑”说明碳单质都是黑色
B.“超级黑”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似
C.“超级黑”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
D.“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
9.C60也称富勒烯,它的结构与足球相似.据报道,牛津大学正在打造世界上最昂贵的材料﹣﹣内嵌氮原子的富勒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嵌氮原子的富勒烯是单质
B.内嵌氮原子的富勒烯中含有两种单质
C.富勒烯充分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D.富勒烯一定是黑色
10.实验室里,可用火法制备锰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MnO2高温¯2Al2O3+3Mn,其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
A.Al B.MnO2 C.Al2O3 D.Mn
11.在C+2CuO高温¯2Cu+CO2↑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CuO B.CO2 C.C D.Cu
12.现有化学反应:3M+Fe2O3 高温¯2Fe+3N,小琪对该反应作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M一定是氢气
C.M一定是还原剂 D.N一定是二氧化碳
13.化学反应Fe3O4+4CO→高温3Fe+4CO2中的还原剂是( )
A.Fe3O4 B.CO C.Fe D.CO2
14.实验室制取CO2时需用到的仪器是( )
A.铁架台、单孔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B.大试管、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C.集气瓶、导管、玻璃片、酒精灯、单孔塞
D.集气瓶、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
15.如图所示,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会放出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6.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的制取装置中,能用于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的是( )
A. B.
C. D.
17.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采用相同的收集方法
B.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若不加二氧化锰,则不能产生氧气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通常用作燃料
18.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
19.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燃烧煤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0.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金刚石硬度的是 (填序号,下同),利用了石墨导电性的是 .
(2)炭雕(如图所示)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 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又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 一定条件¯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 ,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 (填化学式).
21.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材料。
(1)墨是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墨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 。
(2)宋代《墨经》记载“立窑烧烟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炉膛口较小,松木置于炉膛中燃烧,瓷中收集的黑烟可用于制墨。“立窑烧烟法”利用了松木的 (填“充分”或“不充分”)燃烧。
22.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生活中用 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2)制糖工业中可用活性炭脱色,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潜水器可用过氧化钠(Na2O2)来供氧,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O2+2X=2Na2CO3+O2,则X的化学式为 。
(4)食盐中常加入碘酸钾(KIO3)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5)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常温下 。
2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 伸入待测气体中,出现 的现象证明是氧气。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 中,出现 现象证明是二氧化碳。
24.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与CuO反应时,完成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请写出C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时,应 (填写下列操作代号)。
①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②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
Ⅱ、小组中华雪同学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认为当木炭较多、温度较高时,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O和CO2,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
已知: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水。
(3)仪器B中所盛试剂为 ,其作用为 。
(4)D中玻璃管盛装的试剂为CuO,E中盛装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若A装置产物中确有CO,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有: 。
(5)实验前,需检查 ;点燃酒精灯前,先打开K,通入N2一段时间,其作用为 。
(6)请指出上述实验中的一项缺陷 。
(7)将1.44g炭和16.0g CuO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Cu,理论上可生成 g CO。
Ⅲ、小组中吴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Cu2O为红色固体,难溶于水,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和CuSO4。
(8)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CuO和足量炭反应后所得的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 。
2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仪器甲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从A~E中选择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若用C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是 ;
(5)若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 (填“a”或“b”)口处通入。
26.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2)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操作是 。
(3)写出实验1图中除了导气管、小木块外的五种仪器名称 。
2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一些大理石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6g粉碎成粉末状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36.5g.
(1)该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填“能”或“不能”).
(2)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100g能配制所需10%的稀盐酸 g.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C
6.C
7.D
8.C
9.C
10.A
11.A
12.C
13.B
14.D
15.D
16.B
17.A
18.C
19.A
20.(1)AD;C;(2)吸附;(3)Na2CO3;Na、C.
21.(1)混合物;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2)不充分。
22.(1)肥皂水;(2)吸附;(3)CO2;(4)+5;(5)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3.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澄清的石灰水;浑浊。
24.(1)2CuO+C高温¯2Cu+CO2↑。
(2)①。
(3)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4)D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装置气密性;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木炭与氧气反应。
(6)没有处理尾气。
(7)1.12。
(8)实验步骤: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溶液变蓝色,样品中含有氧化亚铜或溶液不变色,样品中不含有氧化亚铜。
25.(1)长颈漏斗;
(2)AE;
(3)CaCO3+2HCl=CaCl2+H2O+CO2↑;
(4)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小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5)a。
26.(1)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2HCl+CaCO3=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3)试管、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7.解:(1)粉末状的碳酸钙可以和稀硫酸反应,所以能用稀硫酸来代替稀盐酸;
(2)设能配制10%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
100g×36%=x•10%
解得:x=360g
(3)设6g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y 36.5g×10%
10073=y36.5g×10%
解得:y=5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g6g×100%=83.3%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故答案为:(1)能;(2)360;(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