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生物与环境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生物与环境第1页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生物与环境第2页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生物与环境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生物与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生物与环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生物既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生物与环境

    1.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向日葵 B.扬子鳄 C.机器人 D.乳酸菌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就是指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其生活的环境
    D.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3.沙棘(下图)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绿化沙漠。这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
    4.“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中,若狼被大量捕杀,则短期内兔的数量将会(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稳定 D.先下降后上升
    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平衡,下列做法不 符合这一理念的做法是( )
    A.围湖造田,竭泽而渔 B.植树造林,绿化河山
    C.发展工业,环保达标 D.低碳生活,油车改电
    6.“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下列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绿色出行 B.垃圾分类 C.植树造林 D.乱砍滥伐
    7.车前草(如图)同一层叶片之间的夹角都是相同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效率地接受光照,这体现了(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改变生物
    8.生物既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骆驼的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0℃时才会出汗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避役(变色龙)会随环境改变体色
    D.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9.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0.“海洋牧场”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它是指在特定海域内,人工投放藻类、贝类和鱼虾等海洋经济生物种苗,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饵料等进行集中养殖和科学管理,类似于在陆地上放牧牛羊。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B.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其中的藻类可以制造有机物 D.有无限的自我(动)调节能力
    11.图示刺豚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 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形成刺球
    D.鱼类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12.下列关于生物的归类正确的是(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花生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猫头鹰
    C.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1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济南市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黄河沿岸开展生态调查活动。图一是调查后绘制的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递。
    (2)图一中,白鹭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3)若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4)一般来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该食物网中,若食草昆虫含有500千焦的能量,理论上,白鹭最少获得_________千焦的能量。
    (5)白鹭被视为“环保使者”,也是济南市市鸟,飞行时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岸边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逐渐增强,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
    15.图Ⅰ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图Ⅱ表示某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Ⅰ 图Ⅱ
    (1)图Ⅰ所示的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由于某种原因,食虫鸟大量减少。请你预测:短时间内蝗虫的数量将___________,猫头鹰数量将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若图Ⅱ中的甲、乙、丙、丁表示图Ⅰ中含蛇的食物链上的四种生物,则代表蛇的是___________;甲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下列能表示该生态系统田鼠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
    A. B.
    C. D.
    (5)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向日葵、扬子鳄、乳酸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C。
    2.答案:B
    解析:AB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故B正确,AC错误;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棘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绿化沙漠,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生物适应环境(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但题干信息都不能得出此信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在“草→兔→狐”这个食物链中,狐吃兔,兔被狐吃。若狐被大量捕杀,兔的数量短期内因天敌的减少而增加;当兔超过一定数量后,因食物草不足而数量又开始减少,故选A.
    5.答案:A
    解析:A.“围湖造田,竭泽而渔”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A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绿化河山”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B不符合题意。C.环境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就限制工业发展,也不能对工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把污染问题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进步,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用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C不符合题意。D.油车改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D
    解析:A、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利于发展低碳经济,A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利于发展低碳经济,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降低温室效应,所以植树造林利于发展低碳经济,C不符合题意。
    D、乱砍滥伐会破坏植被,导致能进行光合作用降低温室效应的绿色植物减少,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阳光是从上往下照射的,若叶片相互遮挡,下面的叶片就不能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会减少,不利于车前草的生长。因此车前草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地接受阳光照射,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故选:B。
    8.答案:B
    解析:A、荒漠千旱少雨,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0.7℃时才会出汗,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说明环境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C、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D、鱼用鳃呼吸,用游泳,适于生活在水中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答案:C
    解析: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正确。B.原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因此,原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体现生物能进行呼吸,正确。C.含着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错误。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体现生物具有语传和变异的特性,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海洋牧场”包括了特定海域内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部分,属于海洋生态系统,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 C、藻类属于生产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正确; D、“海洋牧场”具有一定的自我(动)调节能力,但自我(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错误。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过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刺鲀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2.答案:C
    解析:C.根据用途分,小麦、玉米、水稻都为农作物。C正确。
    13.答案:C
    解析:A、图中食物链有: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而不是5条,错误;B、猫头鹰是鸟类,蛇是爬行类,食草昆虫是节肢动物,鼠是哺乳动物,因此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鼠,错误;C、在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中猫头鹰属于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在“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中猫头鹰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所以说,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正确;、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猫头鹰体内汞的含量最高,错误。故选:C。
    14.答案:(1)7(或七);有机物
    (2)三、四、五(或3、4、5);捕食和竞争
    (3)乙、丙(顺序可颠倒)
    (4)0.5
    (5)双重呼吸;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解析:(1)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食物链7条,分别是:水草→河虾→白鹭;水草→河虾→鲫鱼→白鹭;水草→鲫鱼→白鹭;芦苇→食草昆虫→白鹭;芦苇→食草昆虫→青蛙→白鹭;芦苇→食草昆虫→蜘蛛→青蛙→白鹭;芦苇→食草昆虫→蜘蛛→白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是二氧化碳,所以碳元素在该食物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2)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一个营养级,图中白鹭属于第三、四、五营养级,青蛙吃蜘蛛属于捕食关系,青蛙和蜘蛛又都吃植食性昆虫,二者又属于竞争关系。
    (3)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乙分解者和丙非生物部分。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白鹭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芦苇→食草昆虫→蜘蛛→青蛙→白鹭。如果在这条食物链中,若食草昆虫含有500千焦的能量,理论上,白鹭最少获得500×10%×10%×10%=0.5千焦的能量。
    (5)白鹭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飞行时,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并在其中进行气体交换,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这种方式可以供给白鹭充足的氧气。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所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岸边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
    15.答案:(1)5;竞争和捕食
    (2)增加;减少
    (3)丁;胎生、哺乳
    (4)C
    (5)太阳能
    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田鼠→蛇→猫头鹰;②草→田鼠>猫头鹰;③草→野兔→蛇→猫头鹰;④草→野兔→猫头鹰;⑤草→蝗虫→食虫鸟→猫头鹰,共5条。猫头鹰捕食蛇,两者属于捕食关系;同时猫头鹰和蛇两者都以野兔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2)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某种原因,食虫鸟大量减少。请你预测:短时间内蝗虫的数量会因为天敌食虫鸟的减少而将增加,猫头鹰数量会因为食物的减少而将减少。
    (3)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图Ⅱ表示某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食物链为:乙→甲→丁→丙,对应图I中的食物链是草→野兔→蛇→猫头鹰。因此,代表蛇的是丁。甲野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可以提高成活率。
    (4)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相关试卷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1)科学探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1)科学探究,共8页。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0)生物技术: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0)生物技术,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下列技术不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9)健康的生活: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9)健康的生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苦疫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