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2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教学设计,共3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进度,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保藏冰块比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学期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16人,女 16人。同学们都聪明好学,热爱班集体,热爱劳动,对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很感兴趣,能和同学积极合作交流,布置的作业能按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二、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五年级是在五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 “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四大单元。五年级《科学》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确立教材的呈现方式的首要原则。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进度(见下表)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2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造一艘小船
    2

    3
    浮力、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2

    4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5
    热起来了、给冷水加热
    2

    6
    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
    2

    7
    金属有热胀冷缩吗?热是怎样传递的
    2

    8
    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
    2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时间在流逝、太阳鈡
    2

    12
    用水测量时间、我的水鈡
    2

    13
    机械摆钟、摆的研究
    2

    14
    做一个摆钟、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

    15
    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

    16
    证明地球在自传、谁先迎接黎明
    2

    1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




    教学设计
    课题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
    重难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一、 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作业
    记录教材第4的实验报告单。

    教学设计
    课题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教学
    重难点
    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作业
    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教学设计
    课题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
    重难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作业
    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教学设计
    课题
    4、造一艘小船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学
    重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作业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教学设计
    课题
    浮力
    课时
    1
    教学
    目标
    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教学
    重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一、感受浮力:
    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小泡沫塑料块
    中泡沫塑料块
    大泡沫塑料块
    自重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作业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设计
    课题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教学
    重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3、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4、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5、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

    作业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题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课时
    1
    教学
    目标
    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教学
    重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一、马铃薯的沉浮:
    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做液滴加热实验,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2、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作业
    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课题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课时
    1
    教学
    目标
    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
    重难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二、推测与验证:
    1、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2、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
    作业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题
    热起来了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
    重难点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一、引入: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设计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作业
    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


    课题
    给冷水加热
    课时
    1
    教学
    目标
    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教学
    重难点
    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一、谈话导入: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师生交流。)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塑料袋里装满冷水,浸入热水中,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4、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作业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课题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课时
    1
    教学
    目标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教学
    重难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作业
    去超市买饮料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是什么原因呢?

    课题
    空气的热胀冷缩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
    重难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作业
    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课题
    5、 金属热胀冷缩吗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
    重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作业
    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课题
    热是怎样传递的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
    重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2、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3、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4、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作业
    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课题
    传热比赛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教学
    重难点
    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一、 引入:
    在我们生活当中,热的传递现象随处可见,那不同的材料它传热的速度是不是一样呢?谈谈你的想法。
    二、哪个导热快:
    (1)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
    不同材料的传热的快慢不相同,金属材料的传热较快,塑料、 木头等材料传热较慢。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像实验中的金属那样,传热能力好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2)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比赛
    如果都是金属,它们传递热的速度是否相同呢?
    三、演示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
    1、教师演示教科书42页下部设计的实验。
    2、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和想法。
    作业
    不同材料物体导热性能不一样



    课题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课时
    1
    教学
    目标
    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教学
    重难点
    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1、老师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3、学生做出推测,并说出理由。(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三、 做一个保温杯
    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四、保藏冰块比赛

    作业
    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课题
    时间在流逝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教学
    重难点
    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一、引入: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二、现在几点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三、1分钟有多长?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从上课到现在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作业
    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比较准确地计量时呢?


    课题
    太阳钟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教学
    重难点
    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一、引入:
    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四、延伸:
    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作业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


    课题
    用水测量时间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教学
    重难点
    滴漏实验




    一、引入:
    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二、古代的水钟:
    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2、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3、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2、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作业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课题
    我的水钟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教学
    重难点
    设计制作水钟




    一、引入: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
    2、师介绍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
    二、设计“水钟”:
    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
    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三、做一个“水钟”:
    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四、用水钟计时:
    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
    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作业
    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

    教学设计
    课题
    机械摆钟
    课时
    1
    教学
    目标
    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
    重难点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一、引入:
    复习前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二、观察钟摆:
    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
    作业
    不同的单摆之间,摆动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教学设计
    课题
    摆的研究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
    重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二、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行推测。
    3、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作业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教学设计
    课题
    做一个钟摆
    课时
    1
    教学
    目标
    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
    重难点
    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4、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作业
    做一个钟摆
    课题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
    重难点
    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一、引入:
    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那么摆钟又是怎样把摆的这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
    二、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课本P64——65内容。
    2、交流自学成果。
    3、师指出摆钟的几个重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部件在摆钟工作时是怎样运动的?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知道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我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吧。
    2、引导思考: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就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这是为什么呢?
    作业
    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制。
    教学设计
    课题
    昼夜交替现象
    课时
    1
    教学
    目标
    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
    重难点
    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一、引入学习:
    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三、实验探究:
    1、 演示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3、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四、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作业
    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教学设计
    课题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课时
    1
    教学
    目标
    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教学
    重难点
    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作业
    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教学设计
    课题
    证明地球在自转
    课时
    1
    教学
    目标
    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教学
    重难点
    摆的特点




    一、认识摆的特点: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小结:摆具有摆动的 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5、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二、认识“傅科摆”:
    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作业
    对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教学设计
    课题
    谁先迎来黎明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教学
    重难点
    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一、引入学习:
    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二、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2、阅读教科书P80页。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作业
    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
    重难点
    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一、引入学习: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呢?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二、探究四季的成因:
    1、古代人们是怎样探究四季的形成的。
    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
    小结: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2、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
    三、小结:
    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P87页下的空格里。
    作业
    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教学设计
    课题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
    重难点
    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一、引入学习: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四、总结延伸:
    作业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相关教案

    粤教粤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23 探索宇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粤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23 探索宇宙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粤教粤科版 (2017)21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粤教粤科版 (2017)21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共18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