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3上语文 6.1 《古诗三首》 课件+教案+练习
展开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根据古诗内容完成填空。
1.《望天门山》是 代诗人 所作,人称“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 《 》 。
2.这首诗通过 、 、 、 、 、 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 的美景。
3.本诗第一句中 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 、 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 、 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二、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
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
三、课外拓展。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第二课时
一、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三、按要求写诗句。
1.诗中写西湖晴天景色优美的句子是: 。
2.诗中写西湖雨天景色美好的句子是: 。
四、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第三课时
一、默写古诗《望洞庭》。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写出诗人运用比喻的诗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1.唐 李白 诗仙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2.断 开 流 回 出 来 天门山
3.中断 开 流
二、1.两岸青山相对出。 2.碧水东流至此回。
三、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第二课时
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当作是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妙多娇。
三、1.水光潋滟晴方好。 2.山色空蒙雨亦奇。
四、 改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一起来到西湖划船、吟诗、喝酒作乐……他当时,晴空万里,西湖十分美丽,他们尽情地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西湖的美丽景色。
在太阳的映照下,西湖呈现出了翠绿的颜色,湖面上波光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微风把岸边花草树木的清香送到船上,是那么让人心醉……
他们玩得兴致正浓时,天上却飘下了丝丝细雨。朋友遗憾地要离开时,却发现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显得更加奇妙。苏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连声赞叹:“西湖不仅晴天十分美丽迷人,就连雨天也是那么奇妙诱人啊!”朋友听了,若有所思地说:“西湖的美胜过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呀!”苏轼笑着说说:“要是把西湖比做天生丽质的绝代美女西施的话,那就太贴切了!西施不管是谈雅的装饰还是浓艳华丽的打扮,都显得十分美丽。而西湖则是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显得很奇特、美丽。”
望着眼前美丽、奇特的景象,苏轼诗兴大发,他乘兴写下了一首绝世好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即兴为诗歌提名为——《饮湖上初晴后雨》。
第三课时
一、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1.湖面的波光。 指湖光和秋月。 和谐,优美。 指湖面。 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诗句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2.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诗句的意思: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3.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洞庭湖面比作铜镜。
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白银盘里的青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