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素材
展开
第六单元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教材安排了《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学习来落实语文要素目标。“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我们首先得先理解“关键”这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1995年印刷)中,关于“关”的解释中又一项是“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守卫处所”,还有一项是“比喻事物重要的转折点或者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关于“键”的解释是:“使轴与齿轮、皮带轮等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零件”,从这个字的解释来看,离开了“键”,机械的“轴、齿轮和皮带轮就不能协调统一的转动”。综合这两层意思,词典中对关键的解释是:“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所以,“关键语句”的关键,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面”而不是在形式上面,并不是所有的“承前启后、修辞手法”这样的句子,都是关键语句,确定关键语句应该着眼于“内容特点、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集中表现或者概括。由于文章是由一句句话、一段段话组合而成的,与“键”和“轴、齿轮和皮带轮”组成一个运转整体类似,所以,在界定什么是“关键语句”的时候,可以参照“键”的解释和作用来思考——“关键语句”,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在文章当中起到类似“键”的那个核心作用的句子,它应该是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的灵魂,这个句子指挥着其他句子来完成表达一个意思、一种思想观点、一种情感态度。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看看文章的若干句子、段落之间,哪个是具有类似于“键”的作用的,在直接地在表达着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活着在表达上起着“统领”的作用,这个或者这些句子就是“关键语句”。就是理解“段落中不同的句子写出来了什么共同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段落的主要的意思。当然,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既要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又得读懂其他句子与关键语句的关系,进而读懂段落写了什么意思。
自然段是相对于逻辑段而言的 , 指的是“换行而又能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阅读文章时 ,我们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细读 ,一步一步地分析的;写作文章时 ,我们是在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再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写 ,一步一步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的。这里的一段话,主要指的是“一个自然段”。
“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就是理解“段落中不同的句子写出来了什么共同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段落的主要的意思。当然,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既要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又得读懂其他句子与关键语句的关系,进而读懂段落写了什么意思。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有的在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意思,有的是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借助这些关键句,就能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可以说,“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是帮助学生从词句的理解走向段的理解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如何落实“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训练目标:
《望天门山》让学生自读自悟, 自主评价这首诗,让学生划一划读懂的字,词,句,写一写自已读到的感受。并相应地进行汇报交流中,在交流中,抓住本诗的关键字词时行点拨引导,在这首诗中,“断、开、回、出”等关键字应 细细品味,“断和出”字写出了天门山的险峻、高大。应让学生看图 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找出天门山所表现的特点。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已的感受。“开和回”这两个字写出了长江水的汹涌澎湃,应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江水一到这就出现了这种回旋的现象?”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诗句的真正涵义。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诗眼即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设喻上。而这一诗眼意识,在引领学生细读全诗时,巧妙的渗透和落实。 诗眼意识也对诗作前两句的细读形成一个向心力。以“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吗?”一问撬动了前两句的细读,品读关键词语理解诗句。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潋滟”、“空蒙”的意思,并通过换词的形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于是,“水光潋滟”是美的,“山色空蒙”是美的;“晴方好”是美的,“雨亦奇”是美的。晴雨景致,美不胜收。这就为下一步深度解读诗眼铺垫了良好的意象基础和情趣阶梯。
《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抓住本诗的关键字词时行点拨引导。全诗围绕“和”字来写,“和”为诗眼。诗人先描写的是水月之和,首先写到“湖光”、“秋月”之间的和谐。湖面是什么样子的?诗中没有写,但联系上下诗句,我们很容易看到此时诗人眼前的洞庭湖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月亮倒映在湖面,湖面泛起了蒙蒙的水汽,好似笼罩在湖面的薄雾,在月光映衬下,朦朦胧胧的。“天上有个月亮,水里有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水天一色、水月相互映衬,给人以安详、宁静之感,白天的繁华浮躁,人生的坎坷不平在此情此景中被荡涤,被消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的山水之“和”,折射出的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平和。
《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以结合课后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个问题展开,先让学生找到主要段落,再在主要段落中找关键语句,进而理解主要段落。初读课文之后进行按课文内容填空训练:我国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式各样)的珊瑚;鱼群(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这样的训练,既找出了关键词语,又概括梳理了课文内容,扎实、有效。
《海滨小城》课后有三个思考练习题,教学这一课,可以大致依据课后三个思考练习题,设计如下教学活动:活动一:借助第一题课文写了海滨小城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怎么样?“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活动二:依据第二题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活动三:借助第三题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抄下来。“指导学生摘抄写得好的句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 。可以结合 “如果你去小兴安岭旅游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说说理由。”这个课后训练来展开。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关键语句如下: 1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2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及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封”在课文中的意思。对于阅读读祖国风景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抓住重点语句,细细体会。有些段落有关键语句能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我们在阅读时要找出来。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就是第4自然段的意思。如《海滨小城》中“小城的街道也美”这句话先概括地写街道美,接着从沥青路、沙滩以及没有落叶等写出了街道美,让人流连忘返。二是围绕关键语句,理解词语。光找到关键语句还不够,还要分析句子是围绕哪个词语展开的。比如“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是怎么写的呢?作者从树林多、鸟蛋多、鸟的肥料多,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确是鸟的天下。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相关阅读题如何来解答。【题目】1. 文章的第三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展开写的?《美丽的南沙群岛》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完成本题首先要理解文章的意思,其次理解自然段的意思,并从自然段中找出关键语句。比如“迷人的世界”就是对南沙的高度概括,然后具体从天、海、浪花等方面具体地描写。答案: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题目】2. 用"﹏﹏"划出文中描写椰子树的语句,并从修辞角度来批注。《海南明珠-—海南岛(节选)》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完成本题首先要理解文章的意思。对于文本内容的赏析(批注),我们可以从修辞角度: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写出了景物的特点。【题目】3. 文中“……”的作用是( )。《青岛海景(节选)》 A.省略了云翳在辽阔的天空中幻变的形状 B.说话内容的省略 C.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本题是考查学生的标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通过认识标点符号,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中“……”的作用是:省略了云翳在辽阔的天空中幻变的形状。【题目】4. 用“ ”画出最后一自然段的中心句。《青岛海景(节选)》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文章中心句的出现一般在句子开头、结尾和中间。最后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海面的景象非常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