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上 4.3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原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86/0-1691901761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4.3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原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86/0-16919017611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4.3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原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86/0-16919017611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4.3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解析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86/1-16919017626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4.3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解析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86/1-16919017627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4.3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解析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86/1-16919017627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八上导学案整套(原卷+解析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3节 平面镜成像优秀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3节 平面镜成像优秀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八年级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平面镜成像作图。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学习重点】1.平面镜成像原理。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难点】1.虚像是怎
样形成的。2.凹面镜与凸面镜的作用。【自主预习】1.平面镜是指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平面镜能成像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平面镜可以改变 光的传播方向.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是 虚 (填“虚”或“实”)像,物体大小与像的大小 相等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与 像到镜面 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连线与 镜面 垂直,即物与像相对于 镜面 对称.3.球面镜分为 凹面 镜和 凸面 镜,它们工作时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4.将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使平行光束 发散 ;照在凹面镜上,使平行光束 会聚 .【合作探究】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照镜子,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2.猜想假设结合自己照镜子的经历,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1)在平面镜中,你的像的大小跟你的大小 相等 。(2)你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你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3.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白纸、两根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支架。①实验综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因为: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这种方法叫替代法。③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④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以便得到普遍规律。(2)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沿着纸中间的直线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③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好像被点燃一样,说明B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④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⑤移去蜡烛B,取一张白纸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⑥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次数蜡烛到
面镜的
离∕cm蜡烛的像到平面镜距离∕cm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关系16.06.0大小相等29.59.5大小相等311.611.6大小相等… (3)实验反思:① 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②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③玻璃板选薄的还是厚的?为什么? 选薄的,因为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表面都会成一个像(即重影),不易确定像的位置 。4.分析与论证:(1)平面镜所成像是 正立(选填“倒立”或“正立”),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 。(2)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蜡烛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每次把光屏放在蜡烛A成像的位置观察,结果发现:光屏上都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蜡烛像的出现,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5.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 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成的像是正立的 虚像;(选填“实”或“虚”)
探究二:平面镜成虚像问题:在实验中,玻璃板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燃烧的烛焰?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2. 用光的反射来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在蜡烛上任选一点S。(2)S点会发出无数条光线,其中一部分会经过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3)因为人眼总是感觉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感到光线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4)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虚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3.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故为虚像。4.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光路图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并保留作图痕迹。
探究三: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成像 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给人空间增大了的感觉。利用平面
镜可以通过成像来增大空间感。如利用平面镜来梳妆打扮、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动作、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口镜等。(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潜望镜,就是这种原理的应用。潜望镜中安装的相互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两块平面镜。投影仪、显微镜的反光镜(周围光线较强时使用)等。
探究四:凸面镜凹面镜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①凸面镜的性质:对光有 发散作用。②凸面镜的应用:汽车后视镜是凸
面镜,
(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①凹面镜的性质:对光有 会聚作用 。②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根据光的反射的可逆性,利用凹面镜还可以获得平行光, 而汽车头灯是利用凹面镜来反射
光的。
【精讲点拨】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像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研究这些问题,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2.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3.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4.当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在桌子的上方或下方,就不能使代替的蜡烛完全与像重合。5.对比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可知: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归纳整理】
【当堂练习】1.(2020大连市)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A.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C.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答案】D【解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故选D。2.(2020株洲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
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 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 水越深像就越远C. 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答案】D【解析】A.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荷花在水中的像和荷花大小一样,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水深与像的远近无关,与荷花到水面的距离有关,故B错误;C.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
反射,蜻蜓也会在水中成像,故C错误;D.水面是一种反射面,平静的水面是平直的,所以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D正确。故选D。3.(2020 湖南省衡阳市)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答案】C【解析】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故D错误;故选:C。4.(2020湖北鄂州)以下描述中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关的是( )A. 形影相随 B. 海市蜃楼 C. 对镜贴花黄 D. 水中捞月一场空【答案】A【解析】形影相随指影子随着物体移动,是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对镜贴花黄指人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水中捞月是平面镜成像,均是光的反射现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0绥化市)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 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C.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 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答案】C【解析】A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小明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穿衣镜中小明的像不变,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C正确;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穿衣镜的位置发生改变,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故选C。6.(2020 长春市)小致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他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答案】 (1). 0.5 ; (2). 不变。【解析】[1][2]小致站在距离平面镜0.5m处,根据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0.5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根据像和物大小相等,所以他的像大小不变。7.(2020 江苏扬州市)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答案】反射;等大;虚。【解析】(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8.(2020湖北鄂州)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答案】 (1). 3.0m ; (2). 等于 (3). 虚像【解析】[1][2][3]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对称的虚像;所以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0m,小明身高170cm,不管他怎么运动,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等大,像的高度也为170c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9.(2020黔南州)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 “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 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答案】 (1). 虚像 (2). 1.5 ; (3). 不变。【解析】[1]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10.(2020 广东省)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1). 虚像 (2). 变小 (3). 不变【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的虚像。[2][3]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故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11.(2020 江苏宿迁市)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答案】
【解析】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③用虚线连接A′B′,A′B′就是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12.(2020 长沙市)如图甲是小英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该实验应在亮度较 的环境中进行;(2)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答案】(1)黑暗;(2)等于。【解析】(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1节 透镜优秀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51透镜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51透镜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精品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45光的色散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45光的色散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44光的折射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44光的折射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