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上 5.2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原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90/1-16919017805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5.2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原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90/1-16919017805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5.2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原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90/1-16919017805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5.2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解析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90/0-16919017787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5.2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解析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90/0-16919017788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物理八上 5.2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解析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81090/0-16919017788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八上导学案整套(原卷+解析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3.了解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学习重点】: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几种基本特征。【学习难点】:对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能从理论上理解,会从光路上分析。【自主预习】1.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 ,形成被照物体的像.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 、 、 像 .2.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 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后会聚在天花板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经过投影仪形成的像是 、 、 像.3.放大镜就是一个 .物体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是 、 、 像.4.实像是由通过镜头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 (填“同侧”或“异侧”);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 (填“同侧”或“异侧”).【合作探究】探究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结构:(观察照相机):[来源:学*科*网](1)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起成像作用;(2)胶卷——相当于_ _;(3)调焦环——调节镜头到 的距离; (4)快门——控制曝光 ;(5)取景窗——观察所拍 ; (6)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 。
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 光 经过镜头后会聚在 上,形成物体的 .胶片上有一层对光 的物质,在曝光后发生 将像记录在胶片上.照相机胶片上的像是 、 的实像. 现在的数码相机用一种电荷耦合器件代替 。这种电荷耦合器件能把 信号 转换成 信号,从而更方便地记录物体的像。无论是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他们的成像都离不开 。3.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像离镜头_ _(远、近)。照相机所成的是_ (正立、倒立)、_ (放大、缩小)、_ (实像、虚像)。物体离镜头越远,所成的像越 ;反之,则成的像越 。像与物在透镜的 侧(同、异)。
想想做做:自制模型照相机做法:用两个粗细相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并能前后滑动(如图),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得到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2)从拍摄远处景物到近处景物,应如何调节透镜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像如何改变?归纳: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 、(填 “倒立”或“正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4.照相机的应用(1)照相机拍完集体再拍单人,应怎样操作?:照相机靠近该人,同时镜头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2)照相机拍完2寸再拍1寸,应怎么操作?照相机远离该人,同时将镜头 。(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3)镜头被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照片上能出现遮挡物吗?像有什么变化?看不到遮挡物。像的形状大小不变,但 变暗。探究二:投影仪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1.结构: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1)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 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的光,形成物体的像。(2)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 ,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3)灯泡:让光线充足,使 更明亮。(4)屏幕:相当于 。2.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演示实验: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1)天花板上的像与投影片相比较,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是实像还是虚像? .(2)天花板上的像到镜头的距离 (填“大于”或“小于”)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归纳: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 、 的像。3.投影仪成像的特点投影仪所成的像与投影片相比较是: 、 的
像。4.投影仪的应用(1)要使天花板上的像变得更大些,应该使凸透镜 投影片,同时投影仪 天花板.(填“靠近”或“远离”)(2)要使屏幕上的图像小些,应怎样做?胶片远离镜头,同时投影仪 屏幕。(3)为了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胶片应怎样放?若想在屏幕上看到正立的像,要把胶片应 放。
探究三:放大镜做一做:请各小组同学用课桌上的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观察字的放大情况。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你会发现,当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书上的字时,将凸透镜逐渐远离书上的字,字的像越大(选填“大”或“小”);再继续移远凸透镜,你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字放大的正立像。1.放大镜就是一个 。2.放大镜成是_ 、_ _、_ _像。物体和像在放大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3.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时,要想看到的像大一些,放大镜应 (填“远离” 或“ 靠近”)课本的字,但不能超过一倍的焦距。
探究四:实像和虚像1.实像:由实际光线 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1)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形成的,如果把感光板放在那里,便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
(2)实像是由通过镜头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__ 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 (选填“同侧”或“异侧”)。2.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放大镜所成的像也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的那一侧成的虚像处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2)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_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 (选填“同侧”或“异侧”)。【精讲点拨】1.照相机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远些,像离凸透镜近些。照相机的最重要结构是镜头、胶卷。但快门、光圈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快门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时间,光圈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面积,二者共同作用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多少,进而控制胶卷上的像的清晰程度。在对物体进行照相时,如果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改变,那么胶卷到镜头的距离也要随之改变,这样胶卷上的像才会清晰。2.要想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则物体在放置的时候应该倒放。投影仪成倒立的像,不仅物像之间上下是相对颠倒的,左右也是相对颠倒的。投影仪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近些,像离凸透镜远些。3.放大镜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应在物体的另一侧观察。投影仪和放大镜成的像都是放大像,但是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4.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又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归纳整理】 器材 像的特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放大或缩小 正立或倒立 实像或虚像 同侧或异侧 像距与物距像距 物距像距 物距像距 物距成像光路图
【当堂练习】
1.(2020 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如图所示,手机镜头成缩小的像,其成像特点与下列仪器相同的是( )
A. 幻灯机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2.(2020年武汉市)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B. 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 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 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3.(2020 湘潭市)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露珠下的叶脉 B.
水中的倒影 C.
空中彩虹 D.
日环食4.(2020 岳阳市)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日环食”现象B.
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
照相机成像D.
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5.(2020 辽宁盘锦市)如图所示,大威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20绵阳市) 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选填“ 凹透镜” “凸透镜”或 “平面镜”),看到的是叶脉的_______(选填 “虚” 或“实”)像 。7.(2020 浙江衢州)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获得二维码倒立、缩小的像来识别垃圾桶,下列物体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______。A.平面镜 B照相机 C.放大镜 D.眼球8.(2020西藏自治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像为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规律。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1节 透镜优秀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51透镜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51透镜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精品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45光的色散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45光的色散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44光的折射导学案解析卷doc、人教物理八上44光的折射导学案原卷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