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上 12 《与朱元思书》 课件+教案+课课练+说课稿
展开12* 与朱元思书
一、说教材
《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作者写给好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文章既描写了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名逐利之辈的藐视之情,蕴含了对好友的规劝。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达到诵读成诵。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并将重点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积累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精读文章写景部分,深入领会关键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理解作者避世退隐的理想,感受与好友的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文章精彩的写景部分,学会文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难点:感受自然山水之美,体会作者退隐避世、寄情山水的理想。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方法
1.课前预习法
首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疏文意,解决文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能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体验感悟法
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山水之美,理解作者避世退隐、寄情山水之情,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这一环节我将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祖国山水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祖国山水的美好。再播放富春江上的美景,以此引入课文,“历史变迁,那么一千多年前的 富春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之美吧”,导入本文,并解题“与”是“书”,朱元思是作者的好友,书是写信的意思。并借此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全班合作了解作者生平、课文写作背景,为后面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打下基础。新课标指出,应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本环节通过图片形象直观的展示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之情,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我会检查课前预习情况,重点解决文章的生字词,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然后,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奏。在学生朗读以后,播放朗读示范音频,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之后,再次朗读课文,体验效果,教师鼓励学生,作必要的点评。
2.由于课前我已经让学生自疏文意,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些疑难问题难以解决。此时,我让学生前后桌合作讨论,解决疑难。小组讨论后让学生逐段翻译,采用生生互评、教师点拨的方式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如“风烟俱净”的“净”不是干净,而是消散。以此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教师对一些文言现象进行重点指导,如通假字反——返。古今异义词——评,词类活用——东西等。新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足”。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上环节,并且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此环节占用时间不多。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本文一共三个段落,首先我会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落大意(板书—第1段,总写),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并重点研读课文第2、3段。
让学生精读第2段,找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运用哪些方法?学生基本都能找到文章描写了水清流急的特点,对描写方法的归纳却不一定到位,教师可适当点拨,让学生理解动静结合的写法。
精读第3段,找出作者描写奇山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会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前面对作者本人的了解,使学生体会作者避世退隐,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操,理解作者劝友归隐的用心。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上环节。
(四)拓展延伸
新课标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个环节我会将以前所学的《三峡》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请学生找出两篇文章共同点和不同点。《三峡》也是一篇写山水的散文,但其侧重于四季的水的特点,主要是为了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
再次朗读课文,并对教学知识要点进行回顾,强化学生记忆。
布置作业,设计了两道作业。一是必做,背诵课文。二是加入你是导游,你要向你的游客介绍宫寿江的景色,你会怎么介绍?第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以加强丰富积累,增强体验。第二个作业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六)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1.字词积累 反——返
转——啭
2.内容感知
富春江景色 奇特秀丽
水 “异”
山 “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