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pptx
    • 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2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3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4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5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6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7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第8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上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第2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pptx、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2.品味诗句,把握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3.体会用典手法的作用。3.深入体会诗人积极进取的豪迈精神。【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那么,同学们可曾知道,唐朝还有一位诗人,他与李白、白居易都并称“刘白”,他还有“诗豪”之称呢,你知道他是谁吗?(刘禹锡)。这“诗豪”之称又是怎样得来的?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习他和(hè)白居易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吧。(板书课题)猜诗人二、初读释义1.听名家范读诗歌。注意:给生僻字注音,并标出停顿和重音,注意语气和情感。酬(chóu)   畔(pàn)    曲(qŭ)     长(zhǎnɡ)2.同桌互读,读准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读懂诗歌大意4.教师抽学生讲解,让其他学生听后评价,教师再作点评。1.朗读诗歌,读顺字音节奏2.借助工具书,疏通大意三、朗读诗歌,品读赏析1.你从诗题中获得哪些信息?预设: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初次相逢,白居易在席上赠予刘禹锡一首诗,为了答谢白居易,他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2.PPT补充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为革除弊端,在唐顺宗的支持下,王叔文进行政治改革,刘禹锡是积极参与者。但改革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很快失败。唐顺宗让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多次被贬,直到二十余年后才重回京城。    这首诗就是写在刘禹锡结束长达23年贬谪生涯以后,终于被召回京城。这个时候刘禹锡又遇到了老母去世,好友柳宗元病故,这令他更加悲痛,他扶着母亲灵柩入京,派人料理好友丧事,收养他六岁的儿子,一路北上,途径扬州,终于见到了唱和已久,却素未谋面的白居易,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白居易先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刘禹锡再回赠了本首诗给他。3.面对坎坷的人生遭遇,诗人刘禹锡是如何将自己复杂的情绪表达出来的呢?1)全班齐读全诗2)圈划各联诗句中的关键词,独立思考,体会其中的情感.3)小组讨论,交流想法4)全班分享,教师引导,归纳总结预设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辛酸、愤懑。诗人被贬“凄凉地(朗州古代属楚国,多水;夔州古代属巴国,多山,远离京城的荒僻之地),被贬“二十三年”(被贬官的时间之长),又说自己是“弃置身”(被朝廷弃用、被抛弃、被贬官),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可见一斑。(再请学生读一读,读出悲愤的情感。)预设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惆怅、伤感 、无奈  对老友的怀念 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诗人借此含蓄地表达对同样被统治者杀害的老朋友王叔文等人的怀念。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刘禹锡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写出他隔了二十三之久,回到家乡,人事皆非。(朗读颔联,读出无奈、惆怅之感)师:二十三年过去,遭受贬谪的辛酸愤懑,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一起涌上心头。但诗人的情感一直如此低沉吗?预设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豁达、乐观。运用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把“千帆”和“万木”比喻新人辈出,后继有人。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自己虽屡遭贬谪,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更好。一个遭贬谪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有这般理智的看法,足见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表达出作者豁达开朗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追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绝唱。白居易称赞这一联“神妙”,你认为妙在哪里?后人赋予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读颈联,读出豁达乐观的态度。预设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不甘沉沦,振作精神。长精神:精神振奋 ,不想一味的消沉下去,而想暂且抛开过去,重新投入生活中去。(再请学生读一读,读出振奋的感觉)师:面对友人对自己遭遇的惋惜,刘禹锡虽有低沉之语,但更多的还是对世事变迁,宦海沉浮的乐观与豁达。整首诗情感由低沉转为高昂,展现出了刘禹锡博大的襟怀,无愧“诗豪”之名。4)再读诗歌,读出情感变化抓住关键词,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四、小结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1.抒发了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2.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通过品读刘禹锡其他诗词,加深印象五、拓展总结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了有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了其中的《小石潭记》。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住所仅是斗室,他愤然提笔写下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期间写下《记承天寺夜游》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还有我们即将学到的《水调歌头》,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因政治失意,又与弟弟远隔千里,中秋之夜倍感孤寂时所作。…… 以上所举的是我们学过的文人被贬后的创作点滴,他们的失意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呢? 七、板书设计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背景简介,朗读白诗,朗读探究,朗读诗歌,朗读探讨,主旨探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6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正字正音,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