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682662/0-16919188328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682662/0-16919188328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682662/0-1691918832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精准教学星级题库(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共17页。
化学人教版9年级
化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精准教学★★★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三态(气、液、固)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变成运动状态
3.走进世博会的百花园,浓郁的花香就会扑面而来,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可以再分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氨气 D.金刚石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水 B.液氧 C.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
6.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7.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 )
A.26 B.56 C.82 D.86
8.测量体温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A.汞分子的体积变大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 D.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变大
9.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其原理是将液态CO2蒸发吸热,使水变成冰实现制冷。其中CO2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大小
10.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11.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体积变大了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
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
A.A B.B C.C D.D
12.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它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它是以碳12原子质量为标准
D.它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13.某原子结构的示意图为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B.它有3个电子层
C.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14.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1)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
A.(1)(3)(5) B.(2)(4)(6)(8)
C.(2)(5) D.(1)(5)
15.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测定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如图是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元素符号是c B.x=4,属于稳定结构
C.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 D.碳属于金属元素
16.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
17.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
B.钠可以跟氯气反应生成黄绿色的固体氯化钠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但呈电中性的化合物
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18.如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19.“原子”原意是“不可再分”的意思。20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从电子层模型分析,Ca原子核外第四电子层中运动的电子数为( )
A.18 B.10 C.8 D.2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21.X、Y、Z、Q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 B.b﹣d=2n C.c﹣d=m+n D.a﹣c=0
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元素
B.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氧气、空气中都含有氧分子
D.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
23.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应理解为( )
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原子 D.铁离子
24.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如用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Cl和Cl( )
A.属于同种元素
B.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目不同
25.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6.我国自主研发出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液氦是制造超低温的“神器”。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氦属于金属元素
B.氦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C.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3g
D.氦的元素符号是He
2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Y和Z处于同一族
28.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由低到高分别是( )
A.O、Fe、Al B.Al、Si、O C.O、Si、Al D.N、O、Si
29.“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硅 C.铝 D.锡
30.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元素符号,书写规范的是( )
A.氮n B.钙cA C.磷P D.铝al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31.生活中很多现象和事实反映出分子的特点,填写空白。
(1)我们走进花园,会闻到花的芳香,说明分子 ;
(2)糖溶解在水里,我们看不见“糖”,说明分子 ;
(3)我们知道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说明 。
32.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会运用这些概念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面请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填空:
(1)水是由氢和氧 组成的;
(2)酒精是由 构成的;
(3)汞是由汞 构成的;
(4)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5)二氧化硫分子是由 构成的。
3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上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34.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 。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 。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
(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 。
35.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A、B分别是 、 。
(2)下列选项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铁 C.氦气 D.氯化钠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名称)。
(4)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
(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填序号)。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3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示回答。
(1)①可以是 (举一例即可)。
(2)②表示的是 (填“分子”或“原子”)。
(3)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 。
37.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粒子表示 种元素。
(2)三种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3)C所表示的粒子是 (选填“阳离子”“阴离子”“原子”)。
38.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回答。
(1)属于阴离子的有 ;
(2)属于稀有气体的有 ;
(3)属于稳定结构的有 ;
(4)属于同种元素的有 ;
(5)化学性质相似的有 ;
(6)容易失去电子的有 ;
39.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 。
(2)带正电的微粒有 。
(3)带负电的微粒有 。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 。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 。
40.已知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每个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1个水分子里有 个质子, 个原子核, 个电子,整个水分子 (填“显”或“不显”)电性.
41.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3,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 。
(2)若m=17,n=8,则该粒子是 (填序号)。
①原子
②阳离子
③阴离子
(3)若该粒子处于稳定状态,且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氮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m= 。
42.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1)铷原子的质子数是 。
(2)写出图2中C粒子的符号 。
(3)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4)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
43.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 (填离子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元素原子结构最稳定的是 (填元素名称)。
(3)在第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
(4)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元素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A.He B.Mg C.Si D.S。
4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8号元素的离子符号 。
(3)写出由五个原子构成且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的物质是 (写名称)。
(4)由原子序数为8、11、16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 (写化学式)。
45.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1)请在图的方框中画出丁的微观图示 ;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
(4)甲物质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丙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三、实验题(共4小题)
4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实验时,除了要求两种待测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2)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微粒运动速率与 有关。
(3)丙实验中,伸入 (填试管序号)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组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7.
化学与生活
央视网2017年第二季《挑战不可能》节目中,血迹搜寻警犬“草根”走红网络。“草根”在十五辆汽车中寻找到稀释两千万亿倍的两个血液目标样本,不负众望,挑战成功。
在风速为0.2米/秒以内、温度为12﹣18℃的环境下,警犬可以在6小时内有效甄别气味。
(1)从微观角度看,“草根”能嗅到血液气味的原因是 。上述资料中提到的能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有 。
(2)选择(1)中一个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验证其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实验用品自选)。
影响因素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48.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 。
(2)如图2所示,烧杯C装入浓氨水,A、B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液体变红,说明分子 ,烧杯B的作用是 。
(3)图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 (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4)图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 。
4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 。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四、计算题(共1小题)
50.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 kg,若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取整数)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B
2.B
3.B
4.C
5.B
6.D
7.C
8.D
9.B
10.C
11.A
12.D
13.A
14.A
15.C
16.D
17.C
18.A
19.D
20.B
21.B
22.D
23.A
24.A
25.A
26.D
27.C
28.B
29.B
30.C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31.(1)不断运动; (2)很小; (3)分子间有间隔。
32.(1)元素;(2)分子;(3)原子;(4)离子;(5)原子。
33.原子;分子;
34.(1)B;(2)C;(3)A;(4)D。
35.(1)离子;分子;(2)A;(3)水分子;(4)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5)D。
36.(1)铁(合理即可);(2)分子;(3)氯离子(或Cl﹣)。
37.(1)2;(2)AB;(3)阴离子。
38.(1)A;(2)D;(3)ACD;(4)AB;(5)BF;(6)E。
39.(1)中子、分子、原子;
(2)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3)电子、阴离子;
(4)电子;
(5)分子;
(6)质子、电子。
41.(1)Al;(2)③;(3)S2﹣;(4)15.
42.(1)37;(2)Na+;(3)AC;(4)B。
43.(1)9;失去;Al3+;(2)氖;(3)电子层数;(4)B。
44.(1)30.97;非金属;(2)O2﹣;(3)甲烷;(4)Na2SO4或Na2SO3。
45.(1)。
(2)3H2+CO2一定条件¯CH3OH+H2O。
(3)3:22。
(4)单质;有机物。
三、实验题(共4小题)
46.(1)滴入澄清石灰水的体积(或滴数);
(2)温度;
(3)B;不能。
47.(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风速、温度、浓度(合理即可);
(2)
影响因素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温度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冷水,再分别加入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品红,观察现象
热水烧杯中,品红扩散速率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答案合理即可)。
48.(1)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2)不断运动;对比;(3)ba。(4)更环保,节约药品。
49.(1)N2.(2)电子层数。(3)得到、AlF3. (4)A。
四、计算题(共1小题)
50.解:(1)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 kg,A原子质量为5.146×10﹣26 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设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x,则x+x+1=31,x=15;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15。
故答案为:(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