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优秀教案(共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83332/0-16919257063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优秀教案(共2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83332/0-16919257064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优秀教案(共2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83332/0-16919257064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 题10 小石潭记课时第1课时一、课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二、教材分析这首诗写于永贞年间,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后。其间柳宗元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简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在游历程序上与前三篇相衔接,而在写景状物上更加精妙,在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也更加曲折含蓄。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柳宗元有所认知,但对作者的人生履历,特别是这一时期的写作背景并不了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渗透。八年级学生对文言诗文内容的翻译理解有一定的能力水平,疏通文意时,可以试着自主翻译,适当点拨。四、教学目标1.规范字音,熟读成诵。2.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 3.疏通文意,把握诗歌内容,理清游记线索。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疏通文意,整体感知难点:理清游记线索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学生介绍柳宗元导入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山西河东郡,人称“柳河东”。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柳宗元文学上的成就比较突出,是杰出的散文家,对当时古文运动的发展影响很大,与韩愈并称“韩柳”。其寓言小品讽刺社会丑恶,揭露政治腐败,语言锋利简洁,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著名的如《三戒》等。其传记散文大多取材于当时封建社会中的下层人物,反映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捕蛇者说》。其山水游记散文,以《永州八记》为代表,描写景物准确、生动、传神,往往还融入了作者悲愤苦闷的情绪,艺术价值很高。著作有《柳河东集》45卷。贞元21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等执政。柳宗元成为这个集团的重要成员。王叔文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取缔“宫市”(宦官以给皇家买东西为名,到市场变相掠夺财物),禁止“五坊小儿”(专门替皇帝饲养鹰犬等动物的人)依仗宦官权势欺压人民,罢免贪赃枉法的京兆尹李实,取消一些苛捐杂税等来着手进行改革,同时还准备剥夺宦官所掌握的军权。这些行动猛烈地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宦官的利益,他们相互勾结起来,逼迫身患重病的顺宗传位给太子。这年8月,宪宗即位,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柳宗元也被贬为邵州刺史,走到半路,又加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为边远地区司马的还有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等七人,历史上称他们为“八司马”。永贞革新就此失败。三、文体:“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四、字音识记篁竹( huáng ) 清冽(liè )为坻( chí ) 为屿(yǔ )为嵁( kān ) 佁然( yǐ )俶尔( chù ) 翕忽(xī )差互( cī ) 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 ) 幽邃( suì )五、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结合注释合作疏通文意,圈画疑难词句。质疑难点,解读重点。(1)重点实词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寒冷)为坻(水中高地)为屿(小岛)为嵁(不平的岩石)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晃、联结。)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日光下澈(同“彻”,穿过,透)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俶尔远逝(忽然)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犬牙差互(互相交错)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悄怆幽邃(深)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俶尔远逝(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用方法,使……凄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4)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许可,可能)六、合作探究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西行)闻声觅潭 伐竹见潭 水清石底 游鱼悠然 溪流岸势 竹树环合(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积累文学常识。2.试赏析喜欢的词句,揣摩其中丰富的内涵和巧妙的表达。3.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 七、教学反思1.受微课形式时限,朗读环节训练指导不够。2.自主疏通文意环节缺少合作互动。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 题10 小石潭记课时第2课时一、课标要求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了解常用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3.能品味诗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欣赏诗文,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5.领略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二、教材分析这首诗写于永贞年间,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后。《小石潭记》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简称,全文虽然不足二百字,但写景状物生动传神,在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曲折含蓄。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柳宗元有所认知,但对作者的人生履历,特别是这一时期的写作背景并不了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渗透。另外,受限于学生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不足,分析时需多加点拨。四、教学目标1.品析精彩的景物描写,揣摩句子的丰富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2.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感悟文章主旨。3.体会情景交融,景中传情。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品析精彩的景物描写,揣摩句子的丰富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六、教学过程一、诗歌的初步探究质疑:作者在文中重点写了哪些景?是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引导讨论,解读文本(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水尤清冽(4)作者是怎样描写溪流岸势的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5)潭上景物又有怎样的特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重点赏析(1)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用词准确生动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比喻修辞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二、深入探究 体会作者情感质疑:请找出文中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比较作者前后情感的变化,并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探幽的浓厚兴味水清、石异、鱼欢带来的愉悦依然沉浸其中“寂寥”“悄怆”“不可久居”结合背景点拨分析柳宗元被贬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借游山水化解心中的苦闷,但实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三、小结本文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它的寂静、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作者在贬谪处境中悲凉、愤懑的情感。四、作业布置1.体会作者情感,背诵课文。2.拓展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游黄溪记》 七、教学反思1.散文精妙的语句未能一一细品,应在课外阅读中作以延伸。2.诵读的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赏景,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