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综合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奇妙的书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一)奇妙的书(15分)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更有趣的是一种叫作“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时,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图书”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券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的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被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1.奇妙的书指( )。(2分)A.电视 B.故事书C.会跳舞的书 D. 会说话的书2.本文所描述的“书”的共同特点是 。(2分)3.文章第四、五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3分)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 。(2分)5.第四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 句,它的作用是 。(3分)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书籍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空天飞机(14分)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与药物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方式发射的,又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飞行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约4000~5000名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又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扔掉,扔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2次。显然,为了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人们从古老的航空飞机得到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中的氧化剂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重复用于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万~10万米高空飞行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完成任务返回大气层,又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统计,其费用可以降至目前航天飞机的1/10。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再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做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7分)(1)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 和 三大部分组成的。(2)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 水平起降,可 用于太空与 之间往返的飞行器。(3)空天飞机是综合 和 的优点来设计的。2.航天飞机都有哪些用途和缺点?(2分) 空天飞机的费用为什么会比航天飞机的费用低得多?(3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都能在空间执行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与药物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任务。B.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都是能反复、经常使用的一种航天运输工具。C.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研究制造阶段,其进入地球轨道做太空飞行的日子为期不远了。D.空天飞机只有部分能进入地球轨道,航天飞机可以全部进入地球轨道。(三)蓝鲸(节选)(19分)鲸是海洋中个头最大的哺乳动物,而蓝鲸又是鲸类中最大的一种。一头大蓝鲸就是一座小山。①它的体长可达30多米,体重有170多吨,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尤其是它的嘴巴,容得下十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睡觉。3米多长的鲸须,就像一把大型的软扫帚。蓝鲸的脊背呈浅蓝色,尾巴宽阔扁平。它在水中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可达27千米。它经常潜入水中,②每次浮出水面换气时,会从鼻内喷射出高达15米左右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喷泉。蓝鲸的力气很大,它的拉力大约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它只要把大嘴一张,猛地向前一推。大量的鱼虾和海水就会一涌而入。这时它嘴巴一闭,舌头向上一卷,海水就会从鲸须的缝隙中排出,而大批的美食就会留在口中,被它吞到肚子里去。人们把这种吃东西的方法叫作“鲸吞”。蓝鲸的饭量大得惊人,它每天要吃4顿饭,每顿竟能吃下4吨鱼虾。蓝鲸浑身都是宝,由于过量的捕杀,蓝鲸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目前,人类正在采取措施,拯救这一珍稀动物。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宽阔--( ) 灭绝--( )2.短文主要从蓝鲸的 、 、 等方面来进行描写。(3分)3.用“ ”画出描写蓝鲸吃食的句子。这种吃东西的方法叫作“ ”(3分)4.读画“ ”的句子,做练习。(1)第①句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2)第②句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3)文中还有一句话与句②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请找一找,并抄写下来。(2分) 5.你觉得我们怎样做才能有效拯救蓝鲸这一珍稀动物?(2分) (四) (15分)如果像霍金预言的那样,人类的宿命终将是移民外星球,那么问题来了--住在地球上的我们可以种粮食、蔬菜和水果,养家禽、牲畜,以解决吃的问题,可如果去了火星,我们吃什么呢?说到这儿,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宇航员在太空吃什么的问题。因为他们是人类适应外星球生存环境的先驱。因为火箭载重有限、太空失重的环境等因素,所以带到太空的食物在满足宇航员营养需求的情况下,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脱水、无菌、包装小、不掉渣等。约翰·格伦是美国第一位在太空就餐的宇航员,他当时的餐点是装在金属管里的牛肉和蔬菜浆。吃的时候像挤牙膏那样,先用手挤压金属管,金属管口接了一根吸管,食物从吸管里再经过太空头盔的小孔,进入格伦的嘴里。因为太空的特殊条件,人的味觉和嗅觉也没有在地球上那么敏感,单调乏味的食物每一到两周就要重吃一遍,再加上外太空极度的孤独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宇航员的身心健康。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的宇航员已经有200多种食物和饮料可以选择了。问题又来了,如果宇航员需要在太空待上几年,食物补给跟不上怎么办?毕竟它不像在地球上运输那么方便快捷。传统的超远程运输食品只是一种解决方法,在火星上自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吃的问题,而这难度相当大。不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开始研究火星种菜的可能性了,康奈尔大学也在夏威夷火山区进行着人类火星生存的模拟实验。1.给这篇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2.解决宇航员在太空的食物问题有哪些困难?打“√”。(4分)(1)火箭的载重有限,太空中的环境是失重的。 ( )(2)在太空中,食品不容易长时间保存。 ( )(3)太空中,人的味觉与嗅觉不敏感。 ( )(4)宇航员若长期待在太空中,食物补给跟不上。 ( )3.“那么问题来了--住在地球上的我们可以种粮食、蔬菜和水果,养家禽、牲畜,以解决吃的问题,可如果去了火星,我们吃什么呢?”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4.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美国第一位在太空就餐的字航员约翰·格伦,是为了说明( )。(2分)A.带到太空的食物要满足宇航员的营养需求B.宇航员更适应外星球生存环境C.带到太空的食物不仅要满足宇航员的营养需求,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5.画“ ”的句子是运用什么方法说明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6.奇妙的太空还需要我们进行很多的探索。读完这篇文章,你产生了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全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写景状物的短文,完成练习,阅读下面童话故事,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静夜思,端午粽,树和喜鹊,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4:说明文阅读——2023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100题(含解析),共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