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19 怀疑与学问 9语上【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19 怀疑与学问 9语上【课件】,文件包含第五单元19怀疑与学问9语上课件pptx、《怀疑与学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类文阅读《怀疑与学问》pdf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怀疑与学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通读课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二、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参考答案: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三、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 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 对此,你怎么看?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四、摘抄、熟记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参考答案:
课内名言: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④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尔)
课外名言示例: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4.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张载
5.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献章
6.学贵精不贵博。——戴震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8.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