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89956/0-16921054375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89956/0-16921054375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89956/0-16921054375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质量达标检测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1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作业·测等级一、单项选择题(2021·北京西城区高二期末)北京市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规划建设了生态涵养区。下图是北京市地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 A )A.包含有不同类型的区域B.区域的划分均依据综合性指标C.各类型区域边界明确D.区域之间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异2.生态涵养区的划分,重点考虑的因素有( B )①行政区划dwdw②地形③气候dwdw④河流⑤经济发展水平dwdw⑥地方文化A.①②③dwdw B.②③④C.①②⑤dwdw D.④⑤⑥3.生态涵养区的划分,反映出地理环境会影响区域( D )A.生活特点dwdw B.发展条件C.发展水平dwdw D.发展方向[解析] 第1题,在北京市地图中,包含有行政区域、地形区域、水文区域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区域,A项正确;行政区域的划分依据综合性指标,但有的自然区域的划分依据单一的指标,B项错误;行政区域边界明确,自然区域边界大多较为模糊,C项错误;自然区域之间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异,人文区域之间既有自然条件差异,也有人文条件的差异,D项错误。第2题,生态涵养区的划分,重点考虑的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等,故选B。第3题,生态涵养区的划分为区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读黄土高原南小河沟综合治理措施平面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区域属于( B )A.功能区dwdw B.均质区C.大尺度区域dwdw D.经济发达地区5.南小河沟作为一个区域,它具有的基本区域特征是( A )①整体性dwdw②差异性③开放性dwdw④季节性A.①②③dwdw B.①③④C.①②④dwdw D.②③④6.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B )A.显著的差异性dwdw B.明显的相似性C.基本的不连续性dwdw D.完全的相同性[解析] 第4题,在南小河沟中地理环境特征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且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是均质区,范围较小,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南小河沟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划分的,不行使功能,不是功能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5题,南小河沟作为一个区域,内部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其它区域之间有差异性;和其它区域是有联系的,有开放性。季节性不是区域特征。①②③正确,④错误。B正确。故选B。第6题,一个区域内部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B正确。和其它区域之间有差异性,A、C、D错误。故选B。小明在暑假游学日记中写到:“这里的盛夏温和湿润,只见一座座风车矗立在路边,如菌的草地上一群群奶牛悠闲地吃着青草。”下图是小明游学途中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7~9题。
7.小明的游学地最可能位于( C )A.非洲东部dwdw B.亚洲南部C.欧洲西部dwdw D.北美洲北部8.该地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气候条件主要是( D )A.旱涝频发dwdw B.昼夜温差小C.年降水量少dwdw D.光热不足9.与我国相比,该地区发展风电的明显自然优势是( B )A.风能资源丰富dwdw B.风向相对稳定C.海岸线较漫长dwdw D.地形平坦开阔[解析] 第7题,据图文材料,盛夏温和湿润,风车,奶牛等,可以推断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欧洲西部,C正确;非洲东部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炎热多雨,A错误;亚洲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B错误;北美洲的北部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度较高,较干燥,D错误。故选C。第8题,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且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正确;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变化小,旱涝灾害一般不会频发,A错误;在气候因素中,光照、热量、降水是影响种植业最重要的因素,昼夜温差与光热相比,对发展种植业影响更小,B不符合题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丰富,C错误。故选D。第9题,我国主要为季风气候,冬、夏季风向相反,而欧洲西部终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风向相对稳定,B正确;中国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风能资源都较丰富,欧洲西部没有明显优势,A错误;中国海岸线也漫长,欧洲西部没有明显优势,C错误;中国东部地区多为平原,地形也平坦开阔,西欧地区优势不明显,D错误。故选B。下面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1、图2划分出的区域类型分别是( C )A.地形区、自然区dwdw B.国家、工业区C.自然区、国家dwdw D.地形区、工业区11.下列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图1中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图2中区域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C.图1中各区域自然特征差异较大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解析] 第10题,图1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植被的地域分异,故划分出的区域类型是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及国界可以判断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图2划分出的区域类型是国家。第11题,图1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型分布图,图中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区之间区域特征差异较大;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图中区域有些边界是依照经纬线划分的,有些边界是依照河流等自然标志划分的;图2中的区域虽有大有小,但同为一个层次,都是国家。二、综合题12.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案例。研究课题:区域特征及成因研究思路:
下面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阶段Ⅱ收集到的图文材料:
利比亚区域图请提供友情帮助,为其完成阶段Ⅱ和阶段Ⅲ的相关课题。(1)描述利比亚的地理位置特点。(2)指出利比亚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根据利比亚的自然环境分析其突出的产业结构特征。[答案] (1)经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陆相对位置: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临地中海。(2)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地势南高北低;②北部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其余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③地表水缺乏,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或时令河,井泉或地下水分布范围广;④地表沙漠广布;⑤石油资源丰富。⑥植被以荒漠景观为主。(3)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主。[解析] 第(1)题,利比亚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角度考虑。读图可知,利比亚属于低纬度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位于非洲大陆北部,北邻地中海。第(2)题,利比亚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整体性特征角度考虑,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从地形来看,结合等高线可知,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南高北低;气候类型以地中海气候(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和沙漠气候(副热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为主;由于降水少,所以河流欠发育,多季节性河流,地表水缺乏;地表植被稀疏以荒漠景观为主。第(3)题,由于利比亚水资源缺乏,农业欠发达,因石油资源丰富,故产业结构以石油工业为主要支柱产业。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体内含有大量洋红酸,可制作红色染料。其种群在20~30 ℃时的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30 ℃时增长最快。降水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19世纪末,加纳利群岛胭脂虫的养殖达到年产几千吨的规模。后来随人工合成染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工合成染料有副作用,而胭脂虫红则无害,胭脂虫红的销量又逐渐回升。图示意加纳利群岛地理位置。
(1)分析加纳利群岛盛产胭脂虫的自然原因。(2)说明19世纪末以来加纳利群岛胭脂虫养殖业规模变化的原因。(3)我国计划在西南地区干热河谷发展胭脂虫养殖业,请说明其理由。[答案] (1)地处低纬地区,热量充足,温度适宜;受副热带高压带和寒流影响,降水较少,对仙人掌的种植与生长有利,胭脂虫食物来源丰富;位于大西洋,受冬季西风和海陆风影响,风力较大,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扩散。(2)先趋于衰落,因为科技进步,人工合成染料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取代胭脂虫红;再逐渐回升,因为随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态环保的染料需求增加,市场需求增大。(3)纬度低,光热足,利于仙人掌种植;干热河谷气温高、降水少,利于胭脂虫生长;西南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养殖胭脂虫,利于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胭脂虫种群在20~30 ℃时,其发育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30 ℃时种群增长最快”和图示信息可知,由于加那利群岛地处30°N附近,气温较高,气温适宜胭脂虫生长。由“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可知: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沿岸有寒流影响,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适合胭脂虫生长;受西风及海陆风影响,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扩散。由“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和图示信息可知,该地适宜种植仙人掌的生长,为养殖胭脂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第(2)题,分析材料可知,19世纪末以来加纳利群岛胭脂虫养殖业规模变化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分两个时段:先减小后扩大。胭脂虫是制作红色染料的主要原料,“19世纪末,加纳利群岛胭脂虫的养殖达到年产几千吨的规模。后来随人工合成染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科技进步,工业合成染料开始大规模生产,而工业合成染料生产成本低,价格优惠,逐渐取代胭脂红色素,使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工合成染料有副作用,而胭脂虫红则无害,胭脂虫红的销量又逐渐回升”,说明随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态环保的染料需求增加,纯天然商品的市场需求增大,刺激胭脂虫养殖,养殖业规模扩大。第(3)题,解答本题应从胭脂虫的生长环境、发展胭脂虫养殖业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分析材料可知,胭脂虫适宜生长在高温、降水少的环境中,以仙人掌为食。我国西南地区干热河谷纬度低,多焚风,降水少,光热充足,利于仙人掌种植和胭脂虫生长;西南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养殖胭脂虫,利于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胭脂虫养殖业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巩固练习,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测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复习练习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