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1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1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2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23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26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28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31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0-16921060353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9[教学设计]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1-16921060361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知识导学]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2-16921060366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知识导学]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91705/2-16921060367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教案+学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 19《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课件+教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上语文 19《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课件+教案+学案),文件包含19教学课件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pptx、19知识导学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docx、19教学设计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2.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思考:什么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有哪些作用?
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承担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总校及《史记》的标点工作。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为之灌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著作主要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疆域沿革史》等。2.知识链接。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它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就是论证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3.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的意思。顾颉刚( ) 程颐( ) 譬如( )虚妄( ) 盲从( ) 懒惰( )塾师( ) 大儒( ) 停滞( )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腐草为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攻自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把握论证思路。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理解主要内容。(1)第3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2)第4段中“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句中的“是”和“非”分别指什么?这句话意在说明什么? (3)什么是“怀疑精神”?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找出文中作者阐述“怀疑精神”的句子,再结合上下文分析“怀疑精神”的意义。) (4)第5段中“自己的书”和“自己的学问”指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理解“自己的”指的是什么。) (5)为什么说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找到作者论述“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的相关语段,分条梳理原因。) (6)第4段和第5段都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在写了第4段后还要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这两段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7)第6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其中的“消极”和“积极”应怎样理解?(句子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消极”和“积极”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8)为什么说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找到论述“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相关文段,分条概述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