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0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0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1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14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17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19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21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691774/0-169210611223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4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单元作业课件B新人教版必修1,共48页。
第三单元B 卷 • 高中能力提升卷选择题1.下列有关渗透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的过程发生了渗透现象C.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现象是渗透作用的表现D.只要有半透膜存在就一定能够发生渗透现象选择题2.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只允许水和单糖分子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可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在玻璃槽中会检测到蔗糖和蔗糖酶B.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在玻璃槽中只能检测到葡萄糖C.漏斗中液面开始先下降,加酶后上升一段时间又下降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一段时间后又下降选择题3.(生活情境)怀菊花是河南省焦作市特产,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属于药用植物,鲜菊花泡出来的茶味道清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清水泡鲜菊花,菊花花瓣细胞会发生吸水涨破现象B.用清水泡鲜菊花,菊花花瓣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升高C.泡制的菊花茶水变黄,说明细胞膜的功能已经丧失D.用纤维素酶处理可破坏菊花花瓣细胞的原生质层选择题4.细胞代谢产生ATP时一般需要消耗氧气。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需转运蛋白的参与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D.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选择题5.在一芹菜上切下若干相同长度的芹菜段,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Ⅰ、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在b时刻将这三组芹菜段同时放入第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芹菜段体积的变化,并计算其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中溶质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芹菜段的体积变化B.芹菜段体积减小时,芹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C.a时刻Ⅰ溶液浓度等于Ⅱ溶液,Ⅰ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D.b时刻Ⅰ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选择题6.[生命观念]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主要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载体蛋白快数倍。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C.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选择题7.如图为某同学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绘制的一幅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减小B.乙→丙,细胞吸水速率逐渐加快C.甲→乙→丙的变化过程中不存在水分子与通道蛋白的结合D.丙细胞吸水至不再膨胀,水分子通道关闭选择题8.受体介导胞吞时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包括病毒、毒素等)选择性地与受体结合,后经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K+等离子主要通过此方式被细胞吸收 B.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图中囊泡形成的基础C.细胞膜上与甲结合的受体也可以与乙结合 D.细胞对甲的吸收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选择题9.用不同温度的培养液培养水稻, 一段时间后检测水稻根对溶液中各无机盐离子的吸收率,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根系可吸收多种离子,这些离子对水稻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水稻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率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C.温度可能影响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了根部对无机盐离子的主动运输D.与30 ℃时的吸收率相比,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根部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其中对Mn2+和Ca2+的吸收影响最大选择题10.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下列有关转运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参与的都是主动运输,通道蛋白参与的都是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会与其运输的物质相结合,通道蛋白不与其运输的物质结合C.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逆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选择题11.利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动物细胞的活力,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分解产生荧光素,荧光素在细胞内积累并在激发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DA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FD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荧光素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细胞活力应呈正相关选择题12.(情境创新)如图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根系吸收或外渗离子的情况。在正常条件下,刚放进低盐溶液中的根细胞吸收溶液中的带有放射性的离子W时,初始几分钟(图中的a段)离子W流入根的速度很快,这是因为起初离子W进入了细胞壁和细胞膜间的空间,而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此后离子W以恒定的速率持续流入根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植物细胞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离子WB.曲线1中c段外渗的离子W主要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离子C.限制代谢供能条件下,并非所有离子的跨膜运输都会受到影响D.曲线2中限制代谢供能后根中离子W的吸收速率仍大于0选择题13.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对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红细胞对O2的跨膜运输速率B.ABC转运蛋白主要协助氨基酸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ABC转运蛋白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发生构象的改变D.细胞中ATP供应越多,图中小分子物质被转运的速率就越快选择题14.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对3种单糖吸收的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半乳糖与载体蛋白的亲和力大于葡萄糖,二者借助Na+浓度差形成的电化学势能跨膜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糖的转运速率会随着细胞外果糖浓度的升高持续增大B.葡萄糖和半乳糖转运时直接消耗了大量ATPC.半乳糖出现后,葡萄糖的转运量减少D.抑制小肠上皮细胞的吸钾排钠后,葡萄糖转运速率不变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16.细胞外囊泡是以囊泡形式分泌到细胞外的膜性结构,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西门塔尔牛初乳中细胞外囊泡中的miRNA(微小RNA)可以加快幼龄牛犊的骨骼发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分泌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有关B.细胞外囊泡被释放到细胞外仍保持完整,说明其释放的过程没有发生生物膜的融合C.细胞外囊泡中的miRNA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D.母牛乳腺细胞形成细胞外囊泡的能力缺乏可能会导致幼龄牛犊骨骼发育缓慢不定项选择题17.痢疾内变形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一种变形虫,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溶解产生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痢疾内变形虫分泌蛋白分解酶的方式和胞吞转运的都是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B.痢疾内变形虫细胞膜上可能存在转运蛋白分解酶的载体蛋白C.“吃掉”肠壁组织细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上述细胞分泌过程中存在膜成分的更新不定项选择题18.如图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丙酮酸可以通过外膜上由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进入膜间隙,再通过与H+(质子)协同运输(利用膜两侧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丙酮酸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H+经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线粒体膜对各种物质的运输速率不定项选择题19.为研究在盐碱地区种植的不同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研究人员做了相关实验,测量了每千克(干重)植物完全燃烧后的灰分(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类)质量及根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盐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比例,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直接比较三种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较大,则植物的抗干旱和抗盐碱能力较强C.题中三种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由大到小的关系为花棒>枸杞>胡杨D.为进行盐碱土地治理和改良,最好选择种植枸杞不定项选择题20.研究发现在盐胁迫的环境中,耐盐植株会利用液泡膜上的NHX(载体蛋白1)将Na+逆浓度梯度从细胞质基质中运输并富集在液泡中,以增强植株对高盐环境的抵抗能力。如图表示物质运输的过程(NHX运输H+和Na+的过程必须同时进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1运输Na+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1运输H+的直接动力来自ATP的水解C.载体蛋白2的作用有利于维持液泡膜两侧H+的浓度差D.载体蛋白2的功能受损会影响植物细胞的耐盐能力非选择题21.(11分)图甲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图丙表示某细胞膜的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 (1)图甲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由 (填数字)共同组成的结构发生分离;细胞外的水分子进入液泡时至少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 (2)图乙中细胞的状态为 (填“活细胞”“死细胞”或“无法确定”)。 (3)图丙a、b、c、d过程主要体现细胞膜 的功能,图中D物质与细胞膜 的功能有关。 (4)若图丙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可用图中 (填字母)表示。 (5)已知O2有利于细胞代谢产生ATP,若图丙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人在饮酒时,图丁中与酒精跨膜运输方式相符合的是 (填字母)。 非选择题22.(情境创新)(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实验步骤:①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②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 mL(不同编号的试管中蔗糖溶液存在浓度梯度),迅速塞紧试管,备用。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放置20 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加入微量甲烯蓝粉末(忽略其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④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一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非选择题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 。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 变量的控制。 (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 ,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 中的蓝色小滴。 (3)取出甲组6支试管中的黑藻叶片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试管 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 (4)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 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 。 非选择题23.(11分)甲状腺主要是由许多滤泡上皮细胞组成的,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浆高20~25倍。 如图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甲状腺激素的形成过程(TG:甲状腺球蛋白;T:酪氨酸;MIT:一碘酪氨酸;DIT:二碘酪氨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 (1)滤泡上皮细胞从血浆中摄取氨基酸,以合成甲状腺球蛋白,有关肽链在附着有 的粗面内质网上完成合成和蛋白前体的初步加工,继而在 上加工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 的方式排放到滤泡腔内贮存。 (2)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浆中以 的方式摄取I-,I-经过 的催化作用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内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3)当机体需要时,滤泡上皮细胞以 的方式摄取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胶质小泡,胶质小泡与图中L所示的 (填细胞器名称)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L内的水解酶水解形成大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即甲状腺激素,可释放进入血液。 非选择题24.(10分)为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科研人员将耐盐植物滨藜和不耐盐植物柑橘分别置于含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计算植物生长率,结果如图1。非选择题 (1)据图1分析可知,图中植物 是滨藜,原因是 。 (2)植物处于高盐环境中时,细胞外高浓度的Na+会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以 的方式进入细胞,同时,细胞大量失水,使细胞中盐离子浓度过高,引发蛋白质变性,植物生长减缓,甚至死亡。 (3)研究发现,耐盐植物在高盐环境中可通过图2所示的途径降低高盐危害,表现出耐盐特性。①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其能量来源是 。主动运输的意义是 。 ②据图2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 。 非选择题25.[科学探究](12分)为探究植物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①用切片机将红甜菜根切成厚薄一致、大小相同的切片,并将其均分为若干组,将这些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②再将切片放在10 ℃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获得切片浸出液。③测量这些浸出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中花青素浓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非选择题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图中的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物质A能在50 ℃条件下破坏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请你借助下列材料,利用本题中方法,设计实验验证该观点。Ⅰ.材料用具:红甜菜根切片、清水、恒温水浴锅、物质A的水溶液、烧杯、吸光度测量仪等(吸光度的测量方法不作具体要求)。Ⅱ.补充完成实验思路:① ; ② ; ③ 。 Ⅲ.请用合适的直方图呈现支持该观点的结果。
第三单元B 卷 • 高中能力提升卷选择题1.下列有关渗透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的过程发生了渗透现象C.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现象是渗透作用的表现D.只要有半透膜存在就一定能够发生渗透现象选择题2.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只允许水和单糖分子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可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在玻璃槽中会检测到蔗糖和蔗糖酶B.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在玻璃槽中只能检测到葡萄糖C.漏斗中液面开始先下降,加酶后上升一段时间又下降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一段时间后又下降选择题3.(生活情境)怀菊花是河南省焦作市特产,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属于药用植物,鲜菊花泡出来的茶味道清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清水泡鲜菊花,菊花花瓣细胞会发生吸水涨破现象B.用清水泡鲜菊花,菊花花瓣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升高C.泡制的菊花茶水变黄,说明细胞膜的功能已经丧失D.用纤维素酶处理可破坏菊花花瓣细胞的原生质层选择题4.细胞代谢产生ATP时一般需要消耗氧气。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需转运蛋白的参与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D.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选择题5.在一芹菜上切下若干相同长度的芹菜段,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Ⅰ、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在b时刻将这三组芹菜段同时放入第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芹菜段体积的变化,并计算其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中溶质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芹菜段的体积变化B.芹菜段体积减小时,芹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C.a时刻Ⅰ溶液浓度等于Ⅱ溶液,Ⅰ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D.b时刻Ⅰ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选择题6.[生命观念]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主要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载体蛋白快数倍。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C.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选择题7.如图为某同学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绘制的一幅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减小B.乙→丙,细胞吸水速率逐渐加快C.甲→乙→丙的变化过程中不存在水分子与通道蛋白的结合D.丙细胞吸水至不再膨胀,水分子通道关闭选择题8.受体介导胞吞时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包括病毒、毒素等)选择性地与受体结合,后经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K+等离子主要通过此方式被细胞吸收 B.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图中囊泡形成的基础C.细胞膜上与甲结合的受体也可以与乙结合 D.细胞对甲的吸收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选择题9.用不同温度的培养液培养水稻, 一段时间后检测水稻根对溶液中各无机盐离子的吸收率,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根系可吸收多种离子,这些离子对水稻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水稻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率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C.温度可能影响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了根部对无机盐离子的主动运输D.与30 ℃时的吸收率相比,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根部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其中对Mn2+和Ca2+的吸收影响最大选择题10.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下列有关转运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参与的都是主动运输,通道蛋白参与的都是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会与其运输的物质相结合,通道蛋白不与其运输的物质结合C.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逆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选择题11.利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动物细胞的活力,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分解产生荧光素,荧光素在细胞内积累并在激发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DA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FD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荧光素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细胞活力应呈正相关选择题12.(情境创新)如图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根系吸收或外渗离子的情况。在正常条件下,刚放进低盐溶液中的根细胞吸收溶液中的带有放射性的离子W时,初始几分钟(图中的a段)离子W流入根的速度很快,这是因为起初离子W进入了细胞壁和细胞膜间的空间,而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此后离子W以恒定的速率持续流入根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植物细胞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离子WB.曲线1中c段外渗的离子W主要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离子C.限制代谢供能条件下,并非所有离子的跨膜运输都会受到影响D.曲线2中限制代谢供能后根中离子W的吸收速率仍大于0选择题13.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对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红细胞对O2的跨膜运输速率B.ABC转运蛋白主要协助氨基酸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ABC转运蛋白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发生构象的改变D.细胞中ATP供应越多,图中小分子物质被转运的速率就越快选择题14.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对3种单糖吸收的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半乳糖与载体蛋白的亲和力大于葡萄糖,二者借助Na+浓度差形成的电化学势能跨膜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糖的转运速率会随着细胞外果糖浓度的升高持续增大B.葡萄糖和半乳糖转运时直接消耗了大量ATPC.半乳糖出现后,葡萄糖的转运量减少D.抑制小肠上皮细胞的吸钾排钠后,葡萄糖转运速率不变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16.细胞外囊泡是以囊泡形式分泌到细胞外的膜性结构,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西门塔尔牛初乳中细胞外囊泡中的miRNA(微小RNA)可以加快幼龄牛犊的骨骼发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分泌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有关B.细胞外囊泡被释放到细胞外仍保持完整,说明其释放的过程没有发生生物膜的融合C.细胞外囊泡中的miRNA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D.母牛乳腺细胞形成细胞外囊泡的能力缺乏可能会导致幼龄牛犊骨骼发育缓慢不定项选择题17.痢疾内变形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一种变形虫,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溶解产生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痢疾内变形虫分泌蛋白分解酶的方式和胞吞转运的都是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B.痢疾内变形虫细胞膜上可能存在转运蛋白分解酶的载体蛋白C.“吃掉”肠壁组织细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上述细胞分泌过程中存在膜成分的更新不定项选择题18.如图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丙酮酸可以通过外膜上由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进入膜间隙,再通过与H+(质子)协同运输(利用膜两侧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丙酮酸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H+经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线粒体膜对各种物质的运输速率不定项选择题19.为研究在盐碱地区种植的不同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研究人员做了相关实验,测量了每千克(干重)植物完全燃烧后的灰分(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类)质量及根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盐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比例,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直接比较三种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较大,则植物的抗干旱和抗盐碱能力较强C.题中三种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由大到小的关系为花棒>枸杞>胡杨D.为进行盐碱土地治理和改良,最好选择种植枸杞不定项选择题20.研究发现在盐胁迫的环境中,耐盐植株会利用液泡膜上的NHX(载体蛋白1)将Na+逆浓度梯度从细胞质基质中运输并富集在液泡中,以增强植株对高盐环境的抵抗能力。如图表示物质运输的过程(NHX运输H+和Na+的过程必须同时进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1运输Na+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1运输H+的直接动力来自ATP的水解C.载体蛋白2的作用有利于维持液泡膜两侧H+的浓度差D.载体蛋白2的功能受损会影响植物细胞的耐盐能力非选择题21.(11分)图甲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图丙表示某细胞膜的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 (1)图甲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由 (填数字)共同组成的结构发生分离;细胞外的水分子进入液泡时至少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 (2)图乙中细胞的状态为 (填“活细胞”“死细胞”或“无法确定”)。 (3)图丙a、b、c、d过程主要体现细胞膜 的功能,图中D物质与细胞膜 的功能有关。 (4)若图丙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可用图中 (填字母)表示。 (5)已知O2有利于细胞代谢产生ATP,若图丙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人在饮酒时,图丁中与酒精跨膜运输方式相符合的是 (填字母)。 非选择题22.(情境创新)(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实验步骤:①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②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 mL(不同编号的试管中蔗糖溶液存在浓度梯度),迅速塞紧试管,备用。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放置20 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加入微量甲烯蓝粉末(忽略其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④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一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非选择题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 。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 变量的控制。 (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 ,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 中的蓝色小滴。 (3)取出甲组6支试管中的黑藻叶片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试管 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 (4)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 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 。 非选择题23.(11分)甲状腺主要是由许多滤泡上皮细胞组成的,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浆高20~25倍。 如图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甲状腺激素的形成过程(TG:甲状腺球蛋白;T:酪氨酸;MIT:一碘酪氨酸;DIT:二碘酪氨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 (1)滤泡上皮细胞从血浆中摄取氨基酸,以合成甲状腺球蛋白,有关肽链在附着有 的粗面内质网上完成合成和蛋白前体的初步加工,继而在 上加工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 的方式排放到滤泡腔内贮存。 (2)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浆中以 的方式摄取I-,I-经过 的催化作用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内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3)当机体需要时,滤泡上皮细胞以 的方式摄取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胶质小泡,胶质小泡与图中L所示的 (填细胞器名称)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L内的水解酶水解形成大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即甲状腺激素,可释放进入血液。 非选择题24.(10分)为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科研人员将耐盐植物滨藜和不耐盐植物柑橘分别置于含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计算植物生长率,结果如图1。非选择题 (1)据图1分析可知,图中植物 是滨藜,原因是 。 (2)植物处于高盐环境中时,细胞外高浓度的Na+会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以 的方式进入细胞,同时,细胞大量失水,使细胞中盐离子浓度过高,引发蛋白质变性,植物生长减缓,甚至死亡。 (3)研究发现,耐盐植物在高盐环境中可通过图2所示的途径降低高盐危害,表现出耐盐特性。①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其能量来源是 。主动运输的意义是 。 ②据图2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 。 非选择题25.[科学探究](12分)为探究植物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①用切片机将红甜菜根切成厚薄一致、大小相同的切片,并将其均分为若干组,将这些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②再将切片放在10 ℃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获得切片浸出液。③测量这些浸出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中花青素浓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非选择题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图中的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物质A能在50 ℃条件下破坏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请你借助下列材料,利用本题中方法,设计实验验证该观点。Ⅰ.材料用具:红甜菜根切片、清水、恒温水浴锅、物质A的水溶液、烧杯、吸光度测量仪等(吸光度的测量方法不作具体要求)。Ⅱ.补充完成实验思路:① ; ② ; ③ 。 Ⅲ.请用合适的直方图呈现支持该观点的结果。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