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专题01:基础知识综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基础知识综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共23页。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
1.(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同学为参加演讲比赛整理的诗文表格,完成后面小题
释义
诗文
出处
发现
溪
山间小河沟。
缘溪行,……中无
杂树, ① , ② 。”
陶渊明《桃花源记》
A.芳草繁花,流连忘返
潭
水深的池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 。
柳宗元《小石谭记》
B.怡然自得,喜气洋洋
湖
陆地上积聚的大片水域。
八月湖水平,
④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烟波浩渺,水天合一
冥
同“溟”,海。
鹏之徙于南冥也, ⑤ , ⑥ 。
庄子《逍遥
游》
D.无穷想象,心神自由
洲
(3)
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 ⑦ , ⑧ 。
《诗经·关雎》
E.弹琴鼓瑟,以求亲近
(1)根据提示,填写①⑧空的古诗文名句。
(2)上表“发现”一栏中有一项填写不准确。请找出,并改正。
不准确的是______项(填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字形和语境,推断“洲”的含义。
A.陡峭的山崖 B.不平的岩石 C.水中的陆地 D.蓬莱仙岛
2.(2022春·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微风轻fú ,燕子呢喃带来春的消息;烈日炎炎,蝉声聒宣告夏天已至;田野金黄,落叶纷飞送来了秋的请束;大地苍茫,雪花piān 然起舞讲述着冬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它就像一个智者,用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四季更迭的消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轻fú________ ②piān________然
(2)填入中的正确汉字是( )
A.燥 B.噪 C.躁
(3)请给下面成语中的“迭”字分别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四季更迭( ) ②叫苦不迭( )
A.交替,轮换。 B.屡次,反复。 C.停止。
(4)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下面同样属于夏天节气的是( )
A.惊蛰 B.处暑 C.大暑
3.(2022春·浙江温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语进行了“和”字百度汉语整理,请你完成如表。
字
读音
基本释义
组词
[hé]
恭顺①_____(tián)静;彬彬有礼、容忍克制。
<形>温~
抛弃杀戮,②_____(zhù)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
<名>~平
[hè]
和谐地跟着唱;响应。
<动>③____
[huò]
粉状或粒状物掺起来;或加水搅拌成较稀的东西。
<动>~药
④____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
<动>~面
整理感悟:通过多音字整理,我发现:_____。
(2022春·浙江湖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和”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梳理,请你一起完成表格。
和
诗文
解读
自然之和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古人顺时劳作,和谐共生。立春起耕,清明种瓜点豆,立夏A 。
(1) , (2)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人心与自然相应,静谧祥和。
家国之和
(3)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老少相和,其乐融融。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4) ,(5) , (6) 。(《大道之行也》)
人人各安其位,家国和谐安宁。
思想之和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B古人通过设定各种礼仪规范来达到人我关系的和谐,国家社会的和谐,家族内部的和谐。
(7) ,(8)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诗人托物抒怀:和而不流。
夫和生实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
C
4.根据提示,完成诗文填空。
5.请在A处写出一个立夏时节的农事活动。
6.B处语序不合理,请你将它改正。
7.美美对“夫和生实物,同则不继”中的“和”与“同”的含义产生了疑惑,她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在C处填写你对句子的解读。【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关于“和同之辩”,晏婴这样打比方:所谓“和”就好像做一锅肉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厨工努力让不同的食材、作料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这就是“和生实物”。而“同”,则是“以水济水”,用水来煮水,哪能做出美味的汤来呢?这叫“同则不继”。
8.(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学校开展“校园环境美化”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我为校园活动做宣传】
学生会小西同学接受电视台采访,发表宣传活动的即席讲话。
记者:小西同学你好,你们学校开展的“校园环境美化”活动有哪些亮点?
小西:①您好,自活动拉开帷幕以来,同学们都yǒng跃报名参加,兴致盎然,这段时间校园里弥màn着快乐的气氛。②同学们借助古典诗文为依据,开展充满诗情画意的“为校园美景起美名”活动。③同学们在图书角贴上自己设计的阅读海报,使校园充满书香氛围。④我认为,为校园之美出一份力,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分内之事。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yǒng___跃 ②弥màn____
(2)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盎然____(A.yàng B.àng) ②分内____(A.fèn B.fēn)
(3)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你帮助小西修改。
(4)即席讲话要观点明确,针对性强。你认为小西发言的四句话中,哪句话可以删去?请结合记者采访的问题进行选择并阐明理由。
【我为校园图书角做海报】
(5)同学们设计海报装饰校园图书角。请你从以下三部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小西的宣传语,为海报设计一条宣传语。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如一盏明灯照亮我迷茫的内心,使我懂得了阅读是需要我们下定决心的事情,使我懂得了能动能创造便能享受快乐,使我懂得了能静
下心来思考便能领略趣味。——小西同学设计的宣传语
我拟写的宣传语:《 》如: , , , 。
备选作品: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名人传》
C.《苏菲的世界》
9.(2022春·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地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漩涡淹没,从幸福的巅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地沉(nì)_____________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嚼,才会品出真正的香(chún)_____________甜美。
——《沙乡年鉴》
(1)加点字“漩”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xuán B.xuà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沉(nì)_____________其中 香(chún)_____________
(3)文中“细品慢嚼”的“嚼”,用得不妥帖,根据文意,应换成“_____________”。
10.(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活动倡议书(正文)初稿,完成后面小题
在这人间四月、草长甲(yīng)飞之时,为展示我校同学的个人才华和目空一切的精神面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湖塾”文学社将开展以“我爱古诗文”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对于我们而言,它的美不只在“古诗文鉴赏书籍”的主题思想中,也不只在某些专家学者乙(huì)涩专著的论述中,更在同学们相辅相成的日常阅读、发现中。而参加演讲比赛不仅能展示我们的才华,还能丰富我们的内心,增强我们的勇气,增进彼此的了解。
在此,文学社全体成员向每一位同学发出虔诚的邀请:快来报名参加“我爱古诗文”演讲比赛。
(1)给文中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字形。
甲:草长______(yīng)飞 (A.鹰 B.莺 C.萤)
乙:______(huì)涩 (A.晦 B.诲 C.讳)
(2)选文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空一切 B.浓厚 C.相辅相成 D.虔诚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11.(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小语撰写的活动宣传单的正文初稿。阅读后,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一路学来,我们诵读了很多古诗文。也许曾在某个时刻,我们蓦(mò / mù)然想起一篇名作,感叹自然之绚丽、生命之美妙;也许在当下的某天,我们心中浮现一句诗,电光火石间理解了作者心绪,懂得了人情 (shì)故;也许在未来,对前途目空一切、不知所 (cuò)时,我们也因读到某一名篇佳作而倍感震撼,在诗文中找到心灵慰藉……吟诵诗文,让我们的生活与诗文有机会联系在一起。
校社团节期间,诵诗社准备开展主题为“山水草木寓深情”。本次活动由主题诗文选录与解读、古诗吟诵两部分组成。邀请各位同学参与本社活动,展示你的风 (cǎi)。
(1)给文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蓦然( )(A.mò B.mù)
(2)根据上下文,填写正确的汉字。
人情___(shì)故 不知所___(cuò) 风___(cǎi)
(3)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绚丽 B.目空一切 C.震撼
(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2.(2022春·浙江绍兴·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任务。
恬静
魏明
恬静阳台上/
竹微微晃动/
不远处青山上/
yì□立着小小书亭/
山涧一片落红/
涟漪艳艳/
蓝色浅浅/
林丛夕阳/
枫般xuàn□烂/
刚刚闭上眼睛/
新月已经升上了天。
(选自《中国诗歌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ì________立 xuàn________烂
(2)给加点字注音。
漪________
13.(2022春·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一则赞美诗人灵心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人间没有乐园。人间也处处是乐园。一朵花里可以存在天堂,一粒沙中可以yìng①______现世界,那既是花与沙的本质,却更是观花人、摩沙者的投影。英国诗人朗布里奇于《不灭之诗》中说:“两个囚犯从同一个铁窗向外tiào②_____望,一个看到的是泥污,一个看到的是星辰。”对人生而言,倘若能兼容泥污与星辰,不因星光闪烁而晕眩,也不因泥泞而执拗,那么飞翔与蛰伏,仰望与俯视,都可以十分充盈美好。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执拗”的“拗”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拗口 B.拗断 C.别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 ②______
14.(2022春·浙江嘉兴·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暮春时节,嘉禾大地疫情(sì)_____虐,拥堵的马路车辆稀少,喧(xiāo)_____的广场行人寥寥。广大市民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医务人员、民警及各部门志愿者坚守岗位,为群众提供各项生活。这次抗疫斗争中,嘉禾大地(yǒng)_____现出无数平民英雄,他们以一个个凡人善举,书写着对嘉兴的大爱忠诚,对人民的尽责担当。在抗击灾难中A (凸显/凸现)的,永远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危急时刻闪耀的,永远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ì_____虐 喧xiāo_____ yǒng_____现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A处横线上。
(3)文中画线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下面两句抗疫宣传语,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说理由。
A.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能无 B.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15.(2022春·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万物焕发生机与活力。头顶树荫,耳边蝉鸣,肩侧晚霞,轻着短袖。立夏,是大地送给你的祝福:愿此生,如夏花盎然,百果yùn__①__育。夜晚浸透草木的清凉,明月jiǎo__②__洁,星空远茫。蛙鸣急促而嘹亮,中气十足,蝼蛄还有别的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也纷纷亮开嗓门:“唧唧吱,唧唧吱——”“唧吱——唧吱——”,叫声忽高忽低,时长时短,喧rǎng__③__而繁密。
(1)根据拼音,写出上面语段中的相应汉字。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与“树荫”的“荫”的读音相同的是( )
A.荫凉 B.绿荫 C.荫庇
16.(2022春·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听自然之声”探究组创作的一首小诗。请你阅读,完成任务。
初春的小溪
刚从冰雪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一路①wān蜒
一路②xuān嚷
以嘹亮的歌声
轻快的身姿
唱响一整个春天的③xuàn丽
(1)加点字“挣”的正确读音是( )
A.zhēng B.zhèng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2022春·浙江湖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同学们就“和”字本义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甲骨文(商)
金文(周)
小篆(秦)
隶书(汉)
和和: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现在的“和”是由“龢”与“咊”演变而来,甲骨文和金文中,它的左边是“龠(yuè)”,一种多管乐器,右边是“禾”,表读音,由此可见,“龢”最开始的意思是 (1) 。战国后,“龢”的使用频率骤降,文献中渐以“和”代替。美美:是的,小篆中的“和”从口,禾声,指用口相应和,隶变后,写作“咊”,俗作“和”,现统一写作“和”,其含义更丰富了,有协调、融洽、和顺等意。“和”是中华文明的追求:家庭追求和睦,国家追求和谐,世界追求和平。“和”fù (2) 予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也yùn (3) 育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17.根据对话,推测“”的本义。
18.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9.(2022春·浙江丽水·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一段演讲词,按要求完成任务。
“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旅行有益’。长久闭塞于一隅,盘旋于一处,面对明(mèi)的风光,只会 20.。大千世界,总有许多未知等待你去探□,也必然有一处风景,能将你从琐事的羁(bàn)中解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明(mèi)____ ②羁(bàn)____
(2)加点字“塞”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sè B.sāi
(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查 B.察
(4)填入括号中的成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视而不见 B.目空一切
(5)“旋”字,由表示旗帜的“㫃”和表示足的“疋”构成,本义为士兵随着旗帜的指挥而移动。参考下图,下列选项中“旅”的本义是( )
A.政令下达 B.主权宣示 C.军队出征
(2022春·浙江绍兴·八年级统考期末)班级开展“拥抱地铁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语邀请你一起参与。
“一自铁龙穿地行,钱塘於越喜同城。朝来镜水巡鱼市,午至西湖问柳莺。”2022年4月29日中午12时,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正式开通,千年古城正式驶入“地铁时代”。交通内核的强劲升级,使绍兴的(fú)__________射力更加深远宽广;丰富多彩的地铁文化,使这座城市闪(shuò)__________着人文之美。从一纸蓝图到梦想成真,地铁开启了绍兴的崭新时代。
21.小语为这次活动制作了一张宣传海报,可有几个字让她犯了难,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fú)__________射力 (2)闪(shuò)__________
22.小语对海报中“朝来镜水巡鱼市”一句中“朝”字的读音有所疑惑,请你选择正确的读音。( )
A.zhāo B.cháo
23.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小语找到了有关“地铁文化”的内容,可借语序被打乱了,请你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地铁网络中,乘客只需留意细节,便能窥见一座城市的个性。
②一条地铁从孕育之始,就把城市文化基因植入了自己的血脉。
③在上海地铁2号线,乘客可以1元借阅图书,营造了全民阅读氛围;在武汉,乘客可在车厢内、过道处等公共空间欣赏诗歌,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水平……
④由此可见,在当今城市中,地铁的作用早己不是单纯的交通运输,它还具有传播传统文化、引领城市时尚潮流文化的作用。
⑤地铁文化从无到有,从简陋到丰富,从小众过渡到大众,渐渐承载起一座城市的品质。
A.②①③⑤④ B.⑤④①③② C.②⑤①③④ D.①③⑤④②
24.“绍兴地铁”图标的诞生,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小语认为图标兼具地域性和美观性,请简要分析主体图标的创意。(提示:①主体图标背景颜色为红色;②分析图标构成元素及信义可结合绍兴当地特色)
(2022春·浙江·八年级统考期末)①人生在世,一生俱在行走。幼童成长叫学步,春日郊游叫踏青,yǒnɡ(1) 跃前行叫跋涉,伟大事业叫远征。生命的行走如在山谷,各种景物纷至tà(2) 来。
②生命并不缄(3) 默,它是一段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的历程,正如丁肇中演讲所言,作为学生,我们应有(4) 精神。
(选自《光明日报·诗画山河》,有删改)
25.根据拼音写出(1)(2)两处的汉字。
26.根据汉字写出(3)处的拼音。
27.根据第②段提示写出(4)处的成语。
(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云旅社为吸引更多的同伴加入云上旅行,草拟导语手册并设计导语通关游戏。请你完成相关游戏,顺利晋级!
各位朋友,翘( )首以待的“云上旅行”即将拉开帷( )幕。曾经的山川之景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如今我们也可以遨游书海,欣赏烟波浩miǎo( )的洞庭湖,被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所震hàn( ); ;凝望蒹葭萋萋的河畔,被秋水澄明的景致所吸引……朋友,在这诗意盎然的季节里,加入云旅社,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圣贤诗人一起寻觅天地之美吧!
28.平民玩家:请你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翘( )首以待 帷( )幕 烟波浩miǎo( ) 震hàn( )
29.中级玩家:请仔细阅读划波浪线句,修改语病。
30.高级玩家:请任选下列课文之景,模仿句式补充画线内容,让导语更有吸引力。
《一滴水经过丽江》 《登勃朗峰》
(2022春·浙江舟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笼着jiǎo① 洁月色的社戏,吴伯箫文字里那静mù② 、暖融融的灯笼,贺敬之心中那不曾变味的糜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令人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的安塞腰鼓,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这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古诗文闪烁着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诗经》“④ , ”,让我们感受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⑤ , ”,让我们漫步于幽深清寂、意境深邃的古寺深处。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庄子的《北冥有鱼》“⑥ , ”,启迪我们要有大鹏鸟迁徙南冥的非凡气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 , ”,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有心怀天下、甘愿牺牲自我的济世情怀。
31.①②处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2.根据③处括号里的提示,写出一个恰当的成语。
33.语段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4.根据语境,完成④-⑦处古诗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
1.(1)①芳草鲜美 ②落英缤纷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涵虚混太清 ⑤水击三千里 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⑦窈窕淑女 ⑧君子好逑
(2) B 应改为“清静之地,片刻欢愉
(3)C
【详解】(1)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芳、鲜、缤纷、皆、游、涵虚、太、击、抟、窈窕、逑”等词语容易写错。
(2)本题考查诗文内容与主题的理解。
结合《小石潭记》一文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与“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诗人静坐谭边,又感觉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所以B项“怡然自得,喜气洋洋”填写不准确,应当改为:清静之地,片刻欢愉。
(3)本题考查字义理解。分析“洲”字的字形可知,“洲”字为左右结构,由“氵”和“州”组成。“州”字为会意字,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再联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意为: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所以“洲”应当是水中的陆地。
故选C。
2.(1)拂 翩
(2)B
(3) A C
(4)C
【详解】(1)本题考查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的能力。
轻(fú)——轻抚:轻轻地用手抚摸。
(piān)然——翩然:意思是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2)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能力。
燥:是干热、焦急的意思。
噪:是虫鸟鸣叫、喧哗或吵闹的意思。
躁:是性情急,不冷静的意思。
依据“蝉声”语境这一语境,应该用“噪”字。
故选B。
(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四季更迭:是四季的更换、更替的意思。
叫苦不迭:是连声叫苦,不停止的意思。
①空,依据语境“大自然也会说话,它就像一个智者,用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四季更迭的消息”可知,应该是“交替,轮换”的意思。
故选A。
②空,依据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可知,应该是“停止”的意思。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能力。
依据“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可知,应从选项中是选出一个同属于夏季的节气即可。
A.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B.处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居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的一个节气名,在8月22、23或24日。
C.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7月22到24日之间。
故选C。
3.恬 铸 附和 huó 不同的读音表意,用法、词性往往也不同。
【详解】第一空,tián——恬;恬静:安静。
第二空,zhù——铸,铸剑为犁: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第三空,“和”读hè时,可组词:附和;
第四空,“和”作“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义时读huó;
第五空,观察表格可知,“和”字,有不同的读音,在读“h锓h蔓huò”等音时,“和”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有不同,据此可知多音字在不同的读音下,字义、词性会有区别,用法也不同。
4.(1)山光悦鸟性(2)潭影空人心(3)黄发垂髫(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男有分(6)女有归(7)拣尽寒枝不肯栖(8)寂寞沙洲冷 5.插秧 6.古人通过设定各种礼仪规范来达到人我关系的和谐,家族内部的和谐,国家社会的和谐。 7.不同的事物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解析】4.考查古诗默写。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悦、潭、髫、矜、寡、栖。
5.考查文化常识。立夏的农事活动有:早稻插秧、采茶、小麦灌水等。
6.考查病句。“人我关系的和谐,国家社会的和谐,家族内部的和谐”语序不当,应该由小到大,改为“人我关系的和谐,家族内部的和谐,国家社会的和谐”。
7.考查材料探究。“夫和生实物,同则不继”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联系材料中的“厨工努力让不同的食材、作料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这就是‘和生实物’。而‘同’,则是‘以水济水’,用水来煮水,哪能做出美味的汤来呢?这叫‘同则不继’”可知,只有在不同事物之间实现了和谐,世间万物才能得到生长发育。如果完全一对待,那么就无法发展,无法承继。
8.(1)踊 漫
(2) B A
(3)将“为依据”去掉或将“借助”改为“以”。
(4)第④句可删去。记者的问题“你们学校开展的‘校园环境美化’活动有哪些亮点”,但第④句话“我认为,为校园之美出一份力,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分内之事”,是小西个人的观点,不能称之为学校活动的亮点。
(5)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如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路,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影响我的一生。
【解析】(1)踊跃(yǒng yuè):跳跃;欢欣鼓舞貌;形容情绪高涨、热烈,争先恐后;
弥漫(mí màn):充满;到处都是;布满了烟雾、尘土、水汽等。
(2)盎然(àng rán):形容气氛、趣味等浓厚的样子。故选B;
分内(fèn nèi):指本人范围之内。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同学们借助古典诗文为依据”句式杂糅,可将“为依据”去掉或将“借助”改为“以”。
(4)本题考查表达运用。
结合记者的采访问题“小西同学你好,你们学校开展的‘校园环境美化’活动有哪些亮点”可知,小西的回答要扣住此次活动的亮点来回答;
结合小西发言的四句话可知,①句强调同学们踊跃参加此次活动,积极性高;②句同学们借助古典诗文,开展充满诗情画意的“为校园美景起美名”活动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③句“同学们在图书角贴上自己设计的阅读海报,使校园充满书香氛围”也是活动中的亮点;④句“我认为,为校园之美出一份力,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分内之事”,强调每个人都要为校园之美尽一分力,算不上本次活动的亮点,只是小西的个人观点,故小西发言的四句话中,第④句话可以删去。
(5)本题考查宣传标语。
题目要求我们仿照小西的宣传语,为海报设计一条宣传语。结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如一盏明灯照亮我迷茫的内心,使我懂得了阅读是需要我们下定决心的事情,使我懂得了能动能创造便能享受快乐,使我懂得了能静下心来思考便能领略趣味”可知,小西同学设计的宣传语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们可据此进行仿写。
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如一泓清泉流过我的心上,使我更加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难题,使我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我更加坚定地追寻人生中的理想。
示例2:《名人传》如一面高举的旗帜,指点我的迷津,解决我的难题,充实我的生活。
示例3:《苏菲的世界》如一条通往哲学的路,引发了我对生活与生命的思考,提醒着我不要轻易习惯这个世界,告诉了我提出疑问往往比答案重要。
9.(1)A
(2)溺 醇
(3)咂、饮、酌、咽、喝……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漩涡(xuán wō):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故选A。
(2)本题考查字形。
沉溺(chén nì)其中:陷入不良境地(多指坏的生活习惯)当中,不能自拔;
香醇(xiāng chún):指(气味、滋味)香而纯正。
(3)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
结合“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嚼”可知,“细品慢嚼”的对象是一坛陈年老酒,故“细品慢嚼”的“嚼”,用得不妥帖,可用“饮、酌、咽、喝、咂”等字。
10.(1) B A
(2)B
(3)在“生生不息”中加“的象征”或“的因素”等。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故选B。
晦涩,huì sè,形容诗文、乐曲等含意隐晦,语言生硬难读,不易懂。故选A。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目空一切,形容妄自尊大,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不符合“展示我校同学的个人才华”“精神面貌”的语境,错误;
B.浓厚,气氛、色彩、意识等程度深。正确;
C.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不能用来指“日常阅读、发现”,错误;
D.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不能用来指邀请,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第二个“是”的宾语,在“生生不息”中加“的象征”或“的因素”等。
11.(1)A
(2)世 措 采
(3)B
(4)在句末增加“的活动”
【解析】(1)本题考查注音。蓦然:mò rán,不经心地;猛然一下。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rén qíng shì gù: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注意“世”不要写成“事”。
bù zhī suǒ cuò: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注意“措”不要写成“错”。
fēng cǎi:风采,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仪表举止。注意“采”不要写成“彩”。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绚丽:灿烂美丽。句中用于形容大自然灿烂美丽,使用正确;
B.目空一切:形容妄自尊大,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为贬义词。句中形容前途,属于褒贬误用,使用错误;
C.震撼:震动;摇撼。句中形容“因读到某一名篇佳作”而大受震动,使用正确;
故选B。
(4)
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与辨析。
“校社团节期间,诵诗社准备开展主题为‘山水草木寓深情’”这一句缺少宾语,应在“山水草木寓深情”的后面加上“的活动”。
12.(1) 屹 绚
(2)yī
【解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屹yì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绚 xuàn烂:光彩鲜明耀眼。
(2)本题考查注音。
漪yī:意思是水波纹,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也指岸边。
涟漪:细小的波纹。
13.(1)C
(2)映 眺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辨析。执拗:拼音是zhí niù,意思是坚持己见,固执任性。A.拗口:拼音是ào kǒu,说起来别扭,不顺口;B.拗断:拼音是ǎo duàn,折断;C.别拗:拼音是bié niù,别扭,违拗;故选C。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映现:拼音是 yìng xiàn,汉语词语,指显现。②眺望:拼音是 tiào wàng,汉语词语,意思是从高处远望。
14.(1)肆 嚣 涌
(2)凸显
(3)句末加“服务”或“保障”。
(4)A.运用对偶,句式结构整齐,读来朗朗上口;简洁的语言提醒人们疫情期间保持安全距离及彼此关爱的重要性。
B.句式结构整齐,读来朗朗上口;简洁的语言强调了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一定能战胜疫情,给人以鼓舞。
【解析】(1)肆虐(sì nüè):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喧嚣(xuān xiāo):声音大而嘈杂;
涌现(yǒng xiàn):在同一时期大量的出现。
(2)凸显:凸出显露;
凸现:突出地呈现出来。
“凸显”和“凸现”的区别:在于“显”和“现”的单字释义而言,“显”重在由暗到明、由模糊到清晰的显现,“现”重在由无到有的出现。结合句意,在抗击灾难中显现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A处应选“凸显”。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画线句“为群众提供各项生活”成分残缺,缺宾语,可有“生活”后加“服务”或“保障”。
(4)本题宣传标语。
本题答案不唯一,选择一句标语,结合标语内容,说明喜欢的理由即可。
结合A句“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能无”分析,这句标语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结构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清楚简洁地表达了在疫情期间,人们要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人与人要互相体谅互相关爱;
结合B句“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分析,这句标语句式结构整齐,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用简洁的语言强调了大家要上下一心,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能够很好地激励人。
15.(1)孕 皎 嚷
(2)B
【解析】(1)yùn——孕,孕育: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jiǎo——皎,皎洁:明亮而洁白。rǎng——嚷,喧嚷:(许多人)大声喊叫。
(2)“树荫”中的“荫”读作“yīn”。A.yìn;B.yīn;C.yìn;故选B。
16.(1)B
(2)蜿 喧 绚
【解析】(1)挣脱:zhèng tuō,用力摆脱束缚,以获得自由。“挣”是多音字,这里读作“zhèng”;
故选B。
(2)①蜿蜒:wān yán,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②喧嚷:xuān rǎng,(许多人)大声喊叫;
③绚丽:xuàn lì,灿烂美丽。
17.音乐和谐(美妙动听) 18.赋 孕
【解析】17.根据材料中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它的左边是“龠(yuè)”,一种多管乐器,右边是“禾”,表读音”可知,“和”的本义是音乐和谐动听。
18.赋予:fù yǔ,交给(重大任务、使命)。
孕育:yùn yù,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
(1) 媚 绊
(2)A
(3)B
(4)A
(5)C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①明媚:拼音为 míng mèi, ①(景物)鲜明可爱;②(眼睛)明亮动人。
②羁绊:拼音是 jī bàn。意思为被身边的物事缠住手脚。
(2)本题考查字音。
闭塞:拼音为 bì sè,指堵塞不通;交通不便;偏僻。
故选A。
(3)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根据积累作答。
探查:深入检查。
探察:探听侦察。
根据“大千世界,总有许多未知”语境可知,这里用“探察”。
故选B。
(4)本题考查成语使用。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由语境可知,这里用“视而不见”。
故选A。
(5)本题考查字义探究。
“旅”是会意字。早期金文的“旅”字,图形中间像一杆军旗(“㫃”),旗杆顶部还有一些装饰物,旗子是竖长方形的;旗下有三人,古时常用“三”表示多数。整个字就表示众人聚集在旗下。旗帜在古代是军队的标志,所以“旅”字所代表的就是军旅。故“旅”字本义指“军队出征”。
故选C。
21.辐 烁 22.A 23.C 24.整个标志外部造型来源于旭日,喻示蒸蒸日上的美好前景和蓬勃发展之势;同时又构成了S造型,S代表绍兴轨道交通(绍兴地铁)的地域专属性;标志内部融入了飞驰的列车和轨道,体现地铁的行业属性;中部提取了水乡乌篷船的造型,体现了绍兴地域文化特色,并与飞驰的列车一同将传统与现代两种交通方式与城市印记相结合。
【解析】21.辐射力(fú shè lì):指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所有方向发射出去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的总量;
闪烁(shǎn shuò):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22.本题考查多音字。
结合“朝来镜水巡鱼市”可知,意思是早上到镜水巡看鱼市;据此,“朝”的意思是早上、早晨,读音应为“zhāo”。
故选A。
23.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通读语句可知,本读段是一个说明性语段,说明对象是“地铁文化”,②为首句,⑤句承接②句,说明地铁文化的发展;①句承接⑤句“渐渐承载起一座城市的品质”;③句承接①句,列举上海、武汉的地铁文化进行具体说明;④句进行总结。故语段排序为:②⑤①③④。
故选C。
2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观察图标可知,图标整体呈圆形,红色部分呈“S”形;图形中间的图形,像列车与轨道的剪影,又像是一艘乌篷船的造型。
示例:图标融合绍兴首字母“S”、轨道、列车、水乡乌篷船等元素,既有本地特色,又有行业属性。图标中的红色代表了前程似锦和热情,整体外形如旭日东升,寓意蒸蒸日上的美好前景和蓬勃发展之势。
25.(1)踊 (2)沓 26.jiān 27.格物致知
【解析】25.(1)踊跃:形容争先恐后,积极热烈。“踊”注意不要写成“涌”。
(2)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沓”注意不要写成“塌”。
26.缄默:闭口不言。“缄默”中的“缄”读作jiān,注意不要读成jiǎn。
27.丁肇中演讲的题目是《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根据“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及“丁肇中演讲所言”可知,此处应填的词语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8. qiáo wéi 渺 撼 29.删去“地出现在眼前” 30.示例:①《一滴水经过丽江》:游历宁静明澈的丽江水城,被淳朴和谐的风土人情所感染。
②《登勃朗峰》:遥看满目华彩的勃朗峰,被变幻莫测的山间浮云所打动。
【解析】28.翘首以待:读音qiáo shǒu yǐ dài;形容殷切盼望。
帷幕:读音wéi mù;意思是挂在舞台上或较大屋子里遮挡用的幕布。
烟波浩渺:读音yān bō hào miǎo;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极其辽阔。
震撼:读音zhèn hàn;震动;摇撼。
29.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划波浪线的句子语义重复,“历历在目”的意思为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与句中“出现在眼前”的意思重复,所以应该删掉“地出现在眼前”。
30.本题考查句子仿写。首先明确需要仿写的句子结构,即“动词+四字形容词(修饰景物特点)+地点名,被……的……(环境特征)所+动词”,再结合所选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即可。
例如:①《一滴水经过丽江》:游历历史悠久的丽江水城,被恬静平和的人民生活所感染。
②《登勃朗峰》:远望风光旖旎的勃朗峰,被色彩变变幻的山间浮云所震撼。
31.皎;穆。 32.叹为观止 33.去掉“通过”或“让” 3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31.①皎洁:读音jiǎo jié,明亮而洁白的意思;②静穆:读音jìng mù,安静庄严的意思。
32.叹为观止:读音tàn wéi 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3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划线句子属于成分残缺,因为“通过”和“让”的同时出现,使句子缺失了主语,去掉“通过”,或者去掉“让”。
34.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窈窕、禅、抟、俱”等字词容易写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专题01:基础知识综合(原卷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作文-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共39页。
这是一份专题06: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共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