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692907/0-16921070259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692907/0-16921070259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692907/0-16921070259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五四制)政治六年级全册教案整册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让家更美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让家更美好教案,共6页。
第七课 第三框《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科书相关内容】人教社《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题。【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分为“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通过学习了解中国人的“家”的深厚意味,继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懂得家庭是不断演变的,能够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家庭出力 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三框内容,通过第一节课《家的意味》,学生了解中国人的“家”的深厚意味,继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然后再通过第二节课《爱在家人间》,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孝亲敬长,能够从生活细节中体味亲情,懂得化解冲突,学会应对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方法,最后通过 《让家更美好》旨在让学生懂得家庭是不断演变的,能够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家庭出力。【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家庭是学生最熟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正是因为太熟悉反而不去思考其中的价值,不去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二、目标【教学目标】目标1: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目标2: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 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目标3: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梳理提纲-→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
【教学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
【教学策略】情景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活动体验法、情境表演启发法、讲授法【课前准备】视频、同学们的家庭幸福大合照【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三、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引入课题)----晒晒我家的全家福照片多媒体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同时跟着音乐观看和欣赏课前准备的晒晒同学们的家庭幸福全家福照片导入新课。思考问题:从亲们的晒出的幸福家庭照,分析自己家庭的特点?为让家更幸福温暖更和谐,我们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学生欣赏同学们相互家庭大合照,思考并回答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发挥视、听觉获取知识的渠道作用,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听课效率。 检查预习环节一:自主探究,信息反馈教师展示学习提纲,请组长检查组员的预习情况,必要时教师作指导。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1)现代家庭的 、规模、 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表现:①家庭变得越来越小;②家庭关系越来越简单。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原因:①人口的迁移和流动;②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
(3)家庭氛围越来越 、民主。
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3.为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怎么做?4、当家庭成员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可以充当怎样的“黏合剂”,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课前自主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思考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小组长检查,学生整课堂笔记。自主学习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自信与快乐 目标1讲授新课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环节二:合作探究,交流共享一、现代家庭面面观活动一:读新闻,知天下事(读报)【关键词】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中国家庭变化呈现七大特点。一是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同时,家庭类型多样化,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二是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据了解当前的流动家庭接近于20%,也产生了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思考以下问题:
(1)从第一个特点中,你能看出现代家庭的什么变化?
(2)根据所学知识思考第二个特点会带来什么变化? 活动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材P84探究与分享 结合以下场景,说一说,你经常使用哪些方式和家人沟通?你更喜欢哪些方式?为什么? (答案提示:经常与家人沟通的方式有:打电话,写信,一起参加文体活动,一起看新闻,电视剧,等等。更喜欢通过手机与家人沟通,也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聊天,因为使用手机与家人沟通方便快捷;和家人在一起聊天,有助 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促进家庭和睦。)
学生分析材料,分小组探讨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讨论,分享 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展开交流、探究。 学生代表交流 通过“探究与分享”, 让学生学会了与同伴交流,在活动中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案例运用知识。 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目标1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二、和谐家庭我出力活动三: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并谈收获和感受。教材P85探究与分享 (1)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 (2)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小组成员将卡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组的同学,传递美德。 (3)小组成员分享、总结。 小组成员分享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收获和感受。 活动四:家庭情境剧场表演教材P86方法与 技能 (1)设置模拟场景“家 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你会怎么做?”分小组进行表演。 (2)对各小组表演情况作评析。 (3)分享教材P86“我是小小‘黏合剂’”,制订出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或冲突时的一般策略。( 答案提示:结合具体情况,言之有理即可。) 组内共同欣赏组员制作的家庭美德快递卡并说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学生参与表演,观看表演,然后探究,进行分享交流。 通过“探究与分享”, 让学生学会了与同伴交流,在活动中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和谐家庭我出力。 再现家庭生活情境学生更容易把握:当家庭成员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可以充当怎样的“黏合剂”,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为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怎么做? 目标2 目标2目标3课堂小结教师点拨归纳:(1)中国人历来提倡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家庭的和睦需要全体成员共同的努力。祖辈、父辈、自卑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感悟升华。总结本课所学,升华课堂。 目标3板书设计 板书可在本课内容完成后,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本课所学时绘制完成,注意提炼主要观点 目标1目标2目标3 精题特训 能力提升1.中学生小天原先与父母、弟弟一起生活,上了初二,父母把老家的爷爷奶奶接出来一起住了。那么,小天的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核心家庭到主干家庭
B.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
C.核心家庭到联合家庭
D.联合家庭到核心家庭
2.2016年春节期间,有一件事“火”了——抢红包。从央视春晚抢红包到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商家给消费者发红包,发展到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间玩起“红包接龙”,即使抢到的红包金额并不多,也玩得不亦乐乎。有关“抢红包”的议论也随之产生,以下观点你最认同哪一个( ) A.远方亲友来串门,就说我在抢红包
B.红包礼钱谁不抢?留取小钱奔小康
C.红包礼金万人抢,稍微迟疑轮不上
D.红包虽小情也真,不及父母养我恩3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正在发生着变化。以下关于家庭变化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1)家庭变得越来越小(2)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4)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A(1)(2)(3)B(2)(3)(4)C(1)(2)(4)D(1)(3)(4)4、2013年华师一附中关于北大、清华等高校校长实名直推的实施细则出台,该细则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的学生,都不得获得推荐资格。“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上清华、北大”,孝敬父母成为一些学校选才的标准。这是因为( )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伺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5、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收到一封邮件,内容如下:爸爸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认为妈妈应该都听他的,而妈妈又很要强,一切为了家着想,就去管他。他们会相互指责,在对方不在的时候对我说对方的不是。有时候,还会动手。家里原来的温馨不在了,一股火药味时常弥漫。我想让家庭充满爱的味道,我能够做到吗?我又该怎么做?请你替心理辅导老师做出解答。
自主完成选择题;巩固知识,强化训练。 结合实际生活,巩固知识、情感体验。 目标1目标2目标3 课后作业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2016年央视春晚中,一首献给天下父亲的合唱歌曲《父子》让亿万观众感动,期中歌词倡导:“如果你是一棵参天大树,我就是一粒种子,你宽大的树荫把握守护,我每天眺望你的高度。等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也许我的枝干早已干枯,无论你的繁华蔓延何处,不要忘记脚下那片泥土。我知道你的辛苦,明白你的付出,却忘了如何跟你相处。我们都不善于表露,可心里权都清楚,这就是血脉相传的定数。。。。。。。。”(1)为什么这首《父子》会让亿万观众感动?(2)聆听这首《父子》,说说你的感受。 使课堂延续到生活,延续到社会中,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及技巧 目标2目标3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守护生命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家的意味教案设计,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