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教案,共20页。
第8单元 认识小数
第1课时 文具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1页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买东西的经验吧?说说自己都买过什么,多少钱呢?
(找3个学生回答)
师:嗯,真不错!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人民币,你能说说你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吗?
(学生应该汇报出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货币单位“元”“角”“分”,还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师:现在老师特别高兴,一方面能和有知识、爱思考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另一方面,老师的小文具店开业了,你们愿意去看看吗?
二、自主观察,解决问题
(一)问题1:填一填,说一说。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情境图)观察柜台里陈列的第一种文具笔记本,它的单价是多少?
指名汇报:每本笔记本3.15元,是3元1角5分。(师板书:3.15元=3元1角5分)
思考:3元15角对不对?(如果学生没有这样说,老师要问一下)
2.其他文具的单价是多少?先在书上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汇报(既要汇报正确答案,还要汇报和同桌的答案是否一样),全班订正。师追问:老师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3.15元和0.50元中都有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谁像老师一样,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呢?引导学生找出并说出1.06元、6.66元中的6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建构小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与“元”“角”“分”一一对应模式。
你有什么发现吗?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师小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前面的数是几就表示几元,后面第一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角,第二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分。
4.(出示卡片)认读几元几角几分。(1.11元,15.36元,10.10元,50.05元)
(二)问题2:认一认,读一读。
1.(PPT课件出示)3.15,0.50,1.06,6.66,…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指名汇报,说出小数。(师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2.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小数的定义。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4.了解小数的来历。(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你知道吗”)找一生读一读。
5.认识小数点,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写错位置,把3.15元写成了31.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
6.认识小数的各部分名称: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7.小数的读法。请学生试读3.15,说说小数应该怎么读。
师点拨:小数点“.”读作“点”,整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读法相同,小数部分只要按顺序读出数字即可。
8.请小老师到黑板前展示。(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9.自己动笔写一个小数,并写出它的读法。(找一生板书)
10.小数的写法。出示“零点五零”,写出这个小数0.50。
(三)问题3:想一想,填一填。
1.板演如何把几元几角几分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以2元2角2分写成小数形式为例。注意“元”“角”“分”与数位一一对应。
2.其他两题怎么做呢?独立填到书上。
3.投影展示错题,说说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写。特别是有0的情况,要强调。
4.全班订正。让学生总结一下改写小数的要领。
三、课堂小结
把几元几角几分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时,几元就在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写几,几角就在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写几,几分就在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写几。
四、练习巩固
现在就要检验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敢接受挑战吗?自主完成教材第81页三道题,要求认真答题,仔细检查。最后全班订正,同桌互批、互教。
1.第81页第1题: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2.第81页第2题: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
3.第81页第3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在判断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五、思维训练
用2,0,3写一位小数,可以写几个?两位小数呢?
设计意图:分层次设计练习,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既巩固了小数的含义,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很多知识,如价签上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写法,有些学生在课前已经掌握了,老师就大胆采取同桌讨论的自学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来完成这些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在教学时,对于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个别环节花费时间较多,练习题较多,可适当删减。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机会把所有的想法表达出来,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
[再教设计] 对于元、角、分学生已经能够利用生活实际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再次教学时应该缩减元、角、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间,将时间用在转换单位上。
第2课时 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比较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准备】
PPT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在黑板上贴出两组正方形卡片:□□ □□□)
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那么你觉得哪个整数大?为什么?
预设生:我认为右侧的整数大,因为两个整数比较大小,要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师分别在两组卡片中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大?
□.□ □.□□(学生猜测大小)
师:到底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地衔接,有效地了解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三个文具店的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并说一说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预设生1:从图中我知道了这是三家文具店,店中有很多文具,而且价格都不一样。
生2:我知道了奇奇文具店中的橡皮是1.80元,也可以写成1.8元,表示1元8角;文具盒是4.90元,也就是4元9角。
生3:我知道了丁丁文具店中的文具盒是5.10元,也可以写成5.1元,表示5元1角;橡皮是2.00元,也就是2元。
生4:豆豆文具店的剪刀是4.25元,橡皮和前两家的橡皮是相同的,但是价格却不同,是1.90元,也就是1元9角……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那么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探究,同桌交流后汇报。
预设生1: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所以4.9元<5.1元。
生2:4.9元=4元9角=49角,5.1元=5元1角=51角,49角<51角,所以4.9元<5.1元。
生3:4.9元是4元多,5.1元是5元多,4比5小,所以4.9元<5.1元。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们。
2.巩固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淘气想买橡皮,去哪家文具店买比较便宜?
让学生先尝试独立进行比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最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得有条理些。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
预设生:1.8元和1.9元都不到2元,丁丁文具店的橡皮是最贵的。1.8元=1元8角=18角,1.9元=1元9角=19角,所以奇奇文具店的橡皮最便宜。
3.回顾,验证。
师:要想知道□.□和□.□□的大小关系,可以把它们翻过来看一下。请两位同学上来当助手。
师:要很快地知道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你觉得应该怎样翻?
(先翻开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一样,再依次翻开小数部分)
学生翻开的整数部分都是9。
师:比出来了吗?为什么?那么应该怎么做?
学生自由回答。
对于小数部分的翻牌设计如下:
让一名学生先翻牌,翻之前问:你希望自己的小数部分的数字是几?
翻牌后再询问另一名学生:你现在希望自己第一个数位上翻到几?
翻开的第一个小数部分的数字是8,第二个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字是7。
师:游戏结束了吗?为什么?根据回答依次翻开:9.8 9.7□
师向第二名学生提问:你为什么感到很沮丧?你不是还有一位没有翻出来吗?如果是9结果会怎样?(第二位是多少都会输的)
4.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小数大小比较的?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后老师指名汇报,根据汇报整理板书: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5.比较大小。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整数的大小比较如果位数多就大,小数的大小比较却不是这样,位数多不一定就大)
设计意图:借助翻牌游戏,巧妙地将游戏过程转换成比较小数大小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商品价格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动态翻牌游戏中巩固新知。既感悟到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体验了思维的有序性,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或“=”。
3.1○4.13 5.1○5.1 12.1○12.01
0.4○0.6 10.30○10.40 7.20○8.02
2.在下面找出最大的小数和最小的小数,有相等的小数吗?最接近8的小数是多少?最接近9的小数是多少?
1.50 15.0 50.1 5.10 5.1 0.10 8.90 5.00 8.10 51.8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对商品价格的高低贵贱也有所了解。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中,老师的适时引导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上课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伴,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而没有包办代替,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比如比较5.1元和4.9元的大小时,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比较、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解决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不足之处] 在教学时,对于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个别环节花费时间较多,练习题较多,可适当删减。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机会把所有的想法表达出来,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
[再教设计] 学生对于元、角、分和用小数表示钱已经掌握很好了,所以可以适当缩短教学时间,小数比较大小是新知,而元、角、分是旧知,可以让学生将小数转换为元、角、分,待学生能熟练解决后,再转换为小数比较大小。
第3课时 存零用钱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35+52 168-27
想一想:(1)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位开始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汇报。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情境图)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2)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用加法解答,列式为11.5+3.2)
(4)探究算理和算法。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组织学生各自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集体交流后个别汇报。
预设:
生1: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 147角=14.7元
生2:用竖式计算。
+11元5角+ 3元2角+14元7角
生3:用小数计算。
+11.5+ 3.2+14.7
(5)组织学生讨论:①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6)集体评议: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老师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
2.解决第二个问题: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1)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计算?
(可以用减法计算)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并尝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是这样算的,29.9元=29元9角,14.7元=14元7角,29元9角-14元7角=15元2角。
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29.9- 14.7-15.2
(2)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要对齐)
3.小结。
结合上面的问题,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一定要对齐,这样才能保证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师总结: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计算:1.2+5.7 6.8-5.1 2.2+10.7 17.8-0.4
2.花店里一枝菊花的单价是1.30元,一枝满天星的单价是2.40元。
(1)各买一枝,一共要多少元?
(2)买一枝满天星比买一枝菊花贵多少元?
(3)买2枝满天星要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着力体现算法多样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好的发挥。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比较算法中发现其中隐含的本质,理解算法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算理。
[不足之处] 整数计算方法学生都已掌握,小数的计算相对简单了许多,个别学生在书写时不够规范,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到不计算,直接看算式就能很快地算出结果,说明学生的头脑是很灵活的,但是计算准确率还要提高。
[再教设计] 与生活实际相连的知识,个别同学掌握得非常好,能够正确计算,但还是有个别同学需要提醒,所以这一部分同学还是要加强换算的练习。
第4课时 寄 书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1.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135+86 123-57
(2)想一想:计算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时从哪位开始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2.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师:妙想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小女孩,她要把自己用零花钱买的课外书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可是当她来到邮局,邮局的叔叔告诉她“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时,妙想有些着急,不知道应该如何计算一共需要的钱数,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她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复习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进行知识储备,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探究小数加法估算的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情境图)
(1)提出问题: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
(2)学生认真思考后尝试独立估算,然后与同伴交流估算的方法和过程。
预设:
生1: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所以总钱数一定比13元多。
生2: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所以总钱数一定比15元少。
……
(只要学生说清楚估算的方法和思考的过程,对于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2.探究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提问: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应该如何正确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与同桌交流并汇报。
(2)交流:这道题和以前学习的运算有什么不同?
(以前学习的都是整数运算,而这道题是小数运算)
(3)提问:整数加减法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
生1: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
(4)组织学生探究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我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要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所以在列竖式计算时,1.6的6和12.8的8要对齐,1.6个位上的1和12.8个位上的2要对齐,计算结果是14.4。
生2:我们小组发现,在计算小数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实际上就是小数点对齐,所以可以这样笔算:
+ 1.6+ 12.8+14.4
师小结:用整数加法计算的方法类推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真了不起!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保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问题)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
(1)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3)指名汇报。
预设:
生:我是这样想的,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相同,也是相同数位相减,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然后再算。
(老师板书竖式写法)
-15.0- 14.4- 0.6
师:谁能说说把15写成15.0有什么好处呢?
(保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容易出错)
师:从个位5借1后是怎样算的?
(1元就是10角,就是10个0.1元,减去4个0.1元,剩0.6元,整数部分都是14,相减没有剩余)
老师小结: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1~4题。
2.拓展训练。
35元能买到哪些文具?找回多少元?
书包24.8元 墨水2.7元 卷笔刀3.6元 铅笔0.5元 文具盒13.4元 钢笔10元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通过“寄书” 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习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以已有的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为铺垫,自主学习和探索本课的新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的过程,深刻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算法的策略是多样化的。本节课老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把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不足之处] 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在检查时不要出声,否则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另外,老师的评价不够及时和细致,如小组合作完,老师要及时对其评价,引导学生以后怎样进行小组交流。
[再教设计] 第一个问题是估算的问题,学生对于估算掌握不好,而且培养估算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再教学时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第5课时 能通过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能通过吗”的具体情境,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2.知道“几点几米”的长度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知道1角=0.1元,1分米=0.1米。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加深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生:从图中可以知道,此处的限制高度是3.50米,而汽车的高度是3.25米。
师:面对这样的情境,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汽车能通过吗?
师:是啊,汽车能通过吗?这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呢?
生:要想知道汽车能不能顺利通过,就是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师:对,与我们学过的小数有关,可见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生活中的小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3.25米有多高?3.50米呢?汽车到底能不能通过呢?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3.25元是3元2角5分,那么3.25米就是3米2分米5厘米。
·3.5米应该是3米5分米。
·3米2分米5厘米比3米5分米小,所以大卡车应该能过去。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生活中有许多小数,请大家看一看,读一读,跟同学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从第一幅图“这些瘦肉馅7.9元”可以知道瘦肉馅的价格是7元9角。
生2:从第二幅图“我的50米跑成绩是7.98秒”可以知道这个人50米跑用了不到8秒的时间。
生3:从第三幅图“我的身高是1.41米”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1米4分米1厘米。
生4:从第四幅图“你的体温是38.2 ℃,发烧了”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的体温比38 ℃还要高,超过了人的正常体温37 ℃,的确是发烧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见到小数,你能表示出0.5元和0.5米这两个小数吗?
学生可能会说:
·1角是0.1元,0.5元是5个0.1元,也就是5个1角。
·1分米是0.1米,0.5米是5个0.1米,也就是5分米。
师:你知道几个0.1元是1元吗?
生:1角是0.1元,10个1角是1元,也就是10个0.1元是1元。
师:10个0.1元是1元,那么几个0.1米是1米呢?
生:1分米是0.1米,10个1分米是1米,也就是10个0.1米是1米。
师:想一想,几个0.1就是1呢?
生:10个0.1是1。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小数,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吧!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努力吧!
三、巩固练习
填一填,说一说。
5角=( )元 1元是( )个0.1元
3.9元=( )角 52角=( )元
9分米=( )米 1米是( )个0.1米
2.6米=( )分米 15分米=( )米
四、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1题。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基于学生的基本常识,孩子们能够通过简单换算和比较大小完成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在改写过程中,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自己找规律,只是习惯等现成的,所以学习效果不好,经过反复强调单位换算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强调最明显的规律,学生才有所顿悟。
[再教设计] 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认识表示元、角、分的小数之后,直接接触小数,有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元、角、分中抽离出来,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掌握不好,再次教学时,可以在这两方面重新设计。
第6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巩固与深化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知识,回想一下,我们具体学了小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我学会了读小数、写小数,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小数。
·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相同之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我还学会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知道了要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
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还真多啊!今天我们就应用这些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闯关,看谁能顺利通过!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第一关:小数的读写及意义。(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练习六”第9题)
师:看图读一读,说说这些小数分别具体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电池0.80元,表示一节电池的价格是8角。
·一顶帽子2.90元,表示一顶帽子的价钱是2元9角。
·一块手表的价钱是20.30元,表示买一块手表需要20元3角。
……
第二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师:你能自己计算出买一支手电和一节电池需要多少钱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的算式是3.40+0.80,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这样才能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结果是4.20元。
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师:如果我有20元,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太阳帽,够吗?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老师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先计算出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太阳帽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再和20元比较,就知道20元钱是不是够用了。15.60+2.90=18.50(元),18.50元<20元,所以20元钱够了。
四、思维拓展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雨伞的价格比手表便宜5.9元,你能算出买一把雨伞和一块手表共需要多少钱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思路:
生:要想计算买一把雨伞和一块手表共需要多少钱,必须先计算出一把雨伞的价钱。已知雨伞的价格比手表便宜5.9元,就是说雨伞的价格比20.30元少5.9元,即20.30-5.9=14.40(元),算出雨伞的价格是14.40元,就能算出两件商品的价钱之和是14.40+20.30=34.70(元)。
只要学生的回答正确,老师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程小结,梳理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凭借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上自己的积极思考,让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闯关练习,而且还收获了更宝贵的数学知识,祝贺你们。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经过系统地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知识有了整体认识,基本上能根据题意准确地列出算式。
[不足之处] 在计算中,仍然有部分学生不爱动笔,只是用眼睛看,计算准确率特别差,还要加强计算练习。
[再教设计] 让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能逐渐养成自己复习的良好习惯,从自己角度出发,检测知识掌握的好坏。
第8单元 认识小数
第1课时 文具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1页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买东西的经验吧?说说自己都买过什么,多少钱呢?
(找3个学生回答)
师:嗯,真不错!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人民币,你能说说你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吗?
(学生应该汇报出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货币单位“元”“角”“分”,还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师:现在老师特别高兴,一方面能和有知识、爱思考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另一方面,老师的小文具店开业了,你们愿意去看看吗?
二、自主观察,解决问题
(一)问题1:填一填,说一说。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情境图)观察柜台里陈列的第一种文具笔记本,它的单价是多少?
指名汇报:每本笔记本3.15元,是3元1角5分。(师板书:3.15元=3元1角5分)
思考:3元15角对不对?(如果学生没有这样说,老师要问一下)
2.其他文具的单价是多少?先在书上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汇报(既要汇报正确答案,还要汇报和同桌的答案是否一样),全班订正。师追问:老师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3.15元和0.50元中都有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谁像老师一样,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呢?引导学生找出并说出1.06元、6.66元中的6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建构小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与“元”“角”“分”一一对应模式。
你有什么发现吗?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师小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前面的数是几就表示几元,后面第一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角,第二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分。
4.(出示卡片)认读几元几角几分。(1.11元,15.36元,10.10元,50.05元)
(二)问题2:认一认,读一读。
1.(PPT课件出示)3.15,0.50,1.06,6.66,…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指名汇报,说出小数。(师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2.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小数的定义。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4.了解小数的来历。(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你知道吗”)找一生读一读。
5.认识小数点,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写错位置,把3.15元写成了31.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
6.认识小数的各部分名称: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7.小数的读法。请学生试读3.15,说说小数应该怎么读。
师点拨:小数点“.”读作“点”,整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读法相同,小数部分只要按顺序读出数字即可。
8.请小老师到黑板前展示。(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9.自己动笔写一个小数,并写出它的读法。(找一生板书)
10.小数的写法。出示“零点五零”,写出这个小数0.50。
(三)问题3:想一想,填一填。
1.板演如何把几元几角几分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以2元2角2分写成小数形式为例。注意“元”“角”“分”与数位一一对应。
2.其他两题怎么做呢?独立填到书上。
3.投影展示错题,说说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写。特别是有0的情况,要强调。
4.全班订正。让学生总结一下改写小数的要领。
三、课堂小结
把几元几角几分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时,几元就在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写几,几角就在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写几,几分就在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写几。
四、练习巩固
现在就要检验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敢接受挑战吗?自主完成教材第81页三道题,要求认真答题,仔细检查。最后全班订正,同桌互批、互教。
1.第81页第1题: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2.第81页第2题: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
3.第81页第3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在判断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五、思维训练
用2,0,3写一位小数,可以写几个?两位小数呢?
设计意图:分层次设计练习,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既巩固了小数的含义,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很多知识,如价签上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写法,有些学生在课前已经掌握了,老师就大胆采取同桌讨论的自学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来完成这些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在教学时,对于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个别环节花费时间较多,练习题较多,可适当删减。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机会把所有的想法表达出来,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
[再教设计] 对于元、角、分学生已经能够利用生活实际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再次教学时应该缩减元、角、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间,将时间用在转换单位上。
第2课时 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比较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准备】
PPT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在黑板上贴出两组正方形卡片:□□ □□□)
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那么你觉得哪个整数大?为什么?
预设生:我认为右侧的整数大,因为两个整数比较大小,要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师分别在两组卡片中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大?
□.□ □.□□(学生猜测大小)
师:到底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地衔接,有效地了解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三个文具店的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并说一说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预设生1:从图中我知道了这是三家文具店,店中有很多文具,而且价格都不一样。
生2:我知道了奇奇文具店中的橡皮是1.80元,也可以写成1.8元,表示1元8角;文具盒是4.90元,也就是4元9角。
生3:我知道了丁丁文具店中的文具盒是5.10元,也可以写成5.1元,表示5元1角;橡皮是2.00元,也就是2元。
生4:豆豆文具店的剪刀是4.25元,橡皮和前两家的橡皮是相同的,但是价格却不同,是1.90元,也就是1元9角……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那么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探究,同桌交流后汇报。
预设生1: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所以4.9元<5.1元。
生2:4.9元=4元9角=49角,5.1元=5元1角=51角,49角<51角,所以4.9元<5.1元。
生3:4.9元是4元多,5.1元是5元多,4比5小,所以4.9元<5.1元。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们。
2.巩固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淘气想买橡皮,去哪家文具店买比较便宜?
让学生先尝试独立进行比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最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得有条理些。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
预设生:1.8元和1.9元都不到2元,丁丁文具店的橡皮是最贵的。1.8元=1元8角=18角,1.9元=1元9角=19角,所以奇奇文具店的橡皮最便宜。
3.回顾,验证。
师:要想知道□.□和□.□□的大小关系,可以把它们翻过来看一下。请两位同学上来当助手。
师:要很快地知道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你觉得应该怎样翻?
(先翻开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一样,再依次翻开小数部分)
学生翻开的整数部分都是9。
师:比出来了吗?为什么?那么应该怎么做?
学生自由回答。
对于小数部分的翻牌设计如下:
让一名学生先翻牌,翻之前问:你希望自己的小数部分的数字是几?
翻牌后再询问另一名学生:你现在希望自己第一个数位上翻到几?
翻开的第一个小数部分的数字是8,第二个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字是7。
师:游戏结束了吗?为什么?根据回答依次翻开:9.8 9.7□
师向第二名学生提问:你为什么感到很沮丧?你不是还有一位没有翻出来吗?如果是9结果会怎样?(第二位是多少都会输的)
4.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小数大小比较的?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后老师指名汇报,根据汇报整理板书: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5.比较大小。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整数的大小比较如果位数多就大,小数的大小比较却不是这样,位数多不一定就大)
设计意图:借助翻牌游戏,巧妙地将游戏过程转换成比较小数大小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商品价格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动态翻牌游戏中巩固新知。既感悟到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体验了思维的有序性,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或“=”。
3.1○4.13 5.1○5.1 12.1○12.01
0.4○0.6 10.30○10.40 7.20○8.02
2.在下面找出最大的小数和最小的小数,有相等的小数吗?最接近8的小数是多少?最接近9的小数是多少?
1.50 15.0 50.1 5.10 5.1 0.10 8.90 5.00 8.10 51.8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对商品价格的高低贵贱也有所了解。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中,老师的适时引导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上课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伴,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而没有包办代替,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比如比较5.1元和4.9元的大小时,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比较、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解决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不足之处] 在教学时,对于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个别环节花费时间较多,练习题较多,可适当删减。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机会把所有的想法表达出来,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
[再教设计] 学生对于元、角、分和用小数表示钱已经掌握很好了,所以可以适当缩短教学时间,小数比较大小是新知,而元、角、分是旧知,可以让学生将小数转换为元、角、分,待学生能熟练解决后,再转换为小数比较大小。
第3课时 存零用钱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35+52 168-27
想一想:(1)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位开始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汇报。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情境图)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2)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用加法解答,列式为11.5+3.2)
(4)探究算理和算法。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组织学生各自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集体交流后个别汇报。
预设:
生1: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 147角=14.7元
生2:用竖式计算。
+11元5角+ 3元2角+14元7角
生3:用小数计算。
+11.5+ 3.2+14.7
(5)组织学生讨论:①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6)集体评议: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老师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
2.解决第二个问题: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1)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计算?
(可以用减法计算)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并尝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是这样算的,29.9元=29元9角,14.7元=14元7角,29元9角-14元7角=15元2角。
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29.9- 14.7-15.2
(2)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要对齐)
3.小结。
结合上面的问题,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一定要对齐,这样才能保证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师总结: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计算:1.2+5.7 6.8-5.1 2.2+10.7 17.8-0.4
2.花店里一枝菊花的单价是1.30元,一枝满天星的单价是2.40元。
(1)各买一枝,一共要多少元?
(2)买一枝满天星比买一枝菊花贵多少元?
(3)买2枝满天星要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着力体现算法多样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好的发挥。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比较算法中发现其中隐含的本质,理解算法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算理。
[不足之处] 整数计算方法学生都已掌握,小数的计算相对简单了许多,个别学生在书写时不够规范,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到不计算,直接看算式就能很快地算出结果,说明学生的头脑是很灵活的,但是计算准确率还要提高。
[再教设计] 与生活实际相连的知识,个别同学掌握得非常好,能够正确计算,但还是有个别同学需要提醒,所以这一部分同学还是要加强换算的练习。
第4课时 寄 书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1.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135+86 123-57
(2)想一想:计算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时从哪位开始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2.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师:妙想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小女孩,她要把自己用零花钱买的课外书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可是当她来到邮局,邮局的叔叔告诉她“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时,妙想有些着急,不知道应该如何计算一共需要的钱数,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她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复习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进行知识储备,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探究小数加法估算的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情境图)
(1)提出问题: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
(2)学生认真思考后尝试独立估算,然后与同伴交流估算的方法和过程。
预设:
生1: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所以总钱数一定比13元多。
生2: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所以总钱数一定比15元少。
……
(只要学生说清楚估算的方法和思考的过程,对于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2.探究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提问: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应该如何正确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与同桌交流并汇报。
(2)交流:这道题和以前学习的运算有什么不同?
(以前学习的都是整数运算,而这道题是小数运算)
(3)提问:整数加减法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
生1: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
(4)组织学生探究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我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要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所以在列竖式计算时,1.6的6和12.8的8要对齐,1.6个位上的1和12.8个位上的2要对齐,计算结果是14.4。
生2:我们小组发现,在计算小数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实际上就是小数点对齐,所以可以这样笔算:
+ 1.6+ 12.8+14.4
师小结:用整数加法计算的方法类推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真了不起!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保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问题)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
(1)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3)指名汇报。
预设:
生:我是这样想的,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相同,也是相同数位相减,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然后再算。
(老师板书竖式写法)
-15.0- 14.4- 0.6
师:谁能说说把15写成15.0有什么好处呢?
(保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容易出错)
师:从个位5借1后是怎样算的?
(1元就是10角,就是10个0.1元,减去4个0.1元,剩0.6元,整数部分都是14,相减没有剩余)
老师小结: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十,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1~4题。
2.拓展训练。
35元能买到哪些文具?找回多少元?
书包24.8元 墨水2.7元 卷笔刀3.6元 铅笔0.5元 文具盒13.4元 钢笔10元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通过“寄书” 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习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以已有的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为铺垫,自主学习和探索本课的新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的过程,深刻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算法的策略是多样化的。本节课老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把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不足之处] 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在检查时不要出声,否则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另外,老师的评价不够及时和细致,如小组合作完,老师要及时对其评价,引导学生以后怎样进行小组交流。
[再教设计] 第一个问题是估算的问题,学生对于估算掌握不好,而且培养估算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再教学时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第5课时 能通过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能通过吗”的具体情境,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2.知道“几点几米”的长度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知道1角=0.1元,1分米=0.1米。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加深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生:从图中可以知道,此处的限制高度是3.50米,而汽车的高度是3.25米。
师:面对这样的情境,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汽车能通过吗?
师:是啊,汽车能通过吗?这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呢?
生:要想知道汽车能不能顺利通过,就是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师:对,与我们学过的小数有关,可见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生活中的小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3.25米有多高?3.50米呢?汽车到底能不能通过呢?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3.25元是3元2角5分,那么3.25米就是3米2分米5厘米。
·3.5米应该是3米5分米。
·3米2分米5厘米比3米5分米小,所以大卡车应该能过去。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生活中有许多小数,请大家看一看,读一读,跟同学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从第一幅图“这些瘦肉馅7.9元”可以知道瘦肉馅的价格是7元9角。
生2:从第二幅图“我的50米跑成绩是7.98秒”可以知道这个人50米跑用了不到8秒的时间。
生3:从第三幅图“我的身高是1.41米”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1米4分米1厘米。
生4:从第四幅图“你的体温是38.2 ℃,发烧了”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的体温比38 ℃还要高,超过了人的正常体温37 ℃,的确是发烧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见到小数,你能表示出0.5元和0.5米这两个小数吗?
学生可能会说:
·1角是0.1元,0.5元是5个0.1元,也就是5个1角。
·1分米是0.1米,0.5米是5个0.1米,也就是5分米。
师:你知道几个0.1元是1元吗?
生:1角是0.1元,10个1角是1元,也就是10个0.1元是1元。
师:10个0.1元是1元,那么几个0.1米是1米呢?
生:1分米是0.1米,10个1分米是1米,也就是10个0.1米是1米。
师:想一想,几个0.1就是1呢?
生:10个0.1是1。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小数,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吧!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努力吧!
三、巩固练习
填一填,说一说。
5角=( )元 1元是( )个0.1元
3.9元=( )角 52角=( )元
9分米=( )米 1米是( )个0.1米
2.6米=( )分米 15分米=( )米
四、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1题。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基于学生的基本常识,孩子们能够通过简单换算和比较大小完成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在改写过程中,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自己找规律,只是习惯等现成的,所以学习效果不好,经过反复强调单位换算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强调最明显的规律,学生才有所顿悟。
[再教设计] 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认识表示元、角、分的小数之后,直接接触小数,有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元、角、分中抽离出来,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掌握不好,再次教学时,可以在这两方面重新设计。
第6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巩固与深化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知识,回想一下,我们具体学了小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我学会了读小数、写小数,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小数。
·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相同之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我还学会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知道了要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
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还真多啊!今天我们就应用这些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闯关,看谁能顺利通过!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第一关:小数的读写及意义。(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练习六”第9题)
师:看图读一读,说说这些小数分别具体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电池0.80元,表示一节电池的价格是8角。
·一顶帽子2.90元,表示一顶帽子的价钱是2元9角。
·一块手表的价钱是20.30元,表示买一块手表需要20元3角。
……
第二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师:你能自己计算出买一支手电和一节电池需要多少钱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的算式是3.40+0.80,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这样才能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结果是4.20元。
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师:如果我有20元,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太阳帽,够吗?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老师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先计算出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太阳帽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再和20元比较,就知道20元钱是不是够用了。15.60+2.90=18.50(元),18.50元<20元,所以20元钱够了。
四、思维拓展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雨伞的价格比手表便宜5.9元,你能算出买一把雨伞和一块手表共需要多少钱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思路:
生:要想计算买一把雨伞和一块手表共需要多少钱,必须先计算出一把雨伞的价钱。已知雨伞的价格比手表便宜5.9元,就是说雨伞的价格比20.30元少5.9元,即20.30-5.9=14.40(元),算出雨伞的价格是14.40元,就能算出两件商品的价钱之和是14.40+20.30=34.70(元)。
只要学生的回答正确,老师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程小结,梳理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凭借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上自己的积极思考,让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闯关练习,而且还收获了更宝贵的数学知识,祝贺你们。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经过系统地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知识有了整体认识,基本上能根据题意准确地列出算式。
[不足之处] 在计算中,仍然有部分学生不爱动笔,只是用眼睛看,计算准确率特别差,还要加强计算练习。
[再教设计] 让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能逐渐养成自己复习的良好习惯,从自己角度出发,检测知识掌握的好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