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整体教学教案(表格式)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整体教学教案(表格式),共32页。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1.9.4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包含《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习作“变形记”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所选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习作“变形记”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并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语文园地”通过交流、朗读、背诵等形式,学习“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阅读方法;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了解分号的用法;借助拼音认识地名;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学情分析
从本班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在双基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只阅读不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
1.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诗词大意;指导背诵、积累古诗词。
技能目标
1.能够理解分号能将想象中并列的内容连接起来,使表达更加清晰、情感更加突出。
2、在实践中认识到,阅读中积极联想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活跃思维,激发创作力
德育目标
1、 阅读描写美丽自然风光的古诗文和现代文,能从诗文描写的画面情境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激发起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思考。
2..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能够与人交流自己由此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描写美丽自然风光的古诗文和现代文,能从诗文描写的画面情境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激发起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思考。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认识到,阅读中积极联想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活跃思维,激发创作力。
章节(篇目)
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时安排
1.草原
讲读、探究、师生互动法
2课时
2.丁香结
情境教学法、探究、导读学法
2课时
3.古诗词三首
读书指导、迁移法、师生互动
2课时
4*花之歌
引导、合作学习法
1课时
习作:变形记
引导、讲授、指导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引导、启发、师生互动
2课时
作业目标
1、 初步掌握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形特点及其写法,体会汉字的优美。
2、 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通过练笔,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铺桥搭路。
4、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语文素养。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1、草 原(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出示课文中的草原插图,让学生初步理解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重点
1.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草原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配视频,内容为草原风光。
思考: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2.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诗词方面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3.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老舍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草原》。(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长句:
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读课文时你能想到哪些画面?
四、品读共赏,感悟美景
1.自主研读,勾画批注。(哪几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几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还可以做批注。
2.朗读课文,想象美景。
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3.仿写句式,训练表达。
(1)引出描写感受的句子(课件出示)
(2)想一想,如果老舍先生坐下低吟小诗,他会吟些什么内容呢?
(3)仿写感受。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完成句式训练。
课件出示:
这种境界,既_________,又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4)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句子。
4.了解观察顺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板书设计
草 原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本课生词各2遍
约10分钟
非书面
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1、草 原(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揣摩文中在写景中融入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出示课文中的草原插图,让学生理解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情深”,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体会“蒙汉情深”,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草原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重温美景(课件出示:草原风光图)
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走进了内蒙古大草原,领略了让他“何忍别”的风光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2.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感受让他“何忍别”的人情美。
二、合作共读,体味风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1)“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播放音乐《赛马》,视频内容为万马奔腾,时长约30秒。)
(2)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读,概括场面。
(1)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景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2~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再现你所想象到的情景。
(2)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3.问题入手,小组共学。
老舍先生在课文结尾写道(课件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第2~5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交流品读,体味“情深”。
课件出示,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三、回顾全文,体会方法
1.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话别,处处都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以课后第二题为例,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3.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
示例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示例二: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听写本课生词。
约15分钟
非书面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鼓励性作业(选择)
找一找,找出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挑战性作业(选择)
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写下来。
拓展性作业
阅读推荐:艾平的新作《聆听草原》又用怎样的笔触介绍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呢?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2、丁香结(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雅”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9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初步体会要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
教学重点
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丁香花花型、花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课件出示)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2.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二、初探“丁香”,整体感知
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第1~3自然段),感悟丁香花的特点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街旁的丁香花②城外校园的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②形貌③气味④姿态(视觉、嗅觉)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写丁香花的部分。
板书设计
2、丁 香 结
赏花 颜色 香味 形状
悟花 联想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本课生词各2遍
约20分钟
非书面
朗读全文。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2、丁香结(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语言
2.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讲解“由丁香引发的联想”这一部分,让学生明白要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丁香花花型、花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感受丁香花的特点
1.丁香花有什么特点?
2.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朗读课文,感悟丁香结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可围绕“丁香结”的意象展开梳理:
(1)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
课件出示: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纱》
结合“阅读链接”,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闺怨、愁思的诗境中。思考:文章引用诗句的作用?
三、结合实际,感悟人生
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听写本课生词
约20分钟
非书面
朗读全文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拓展性作业
阅读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宗谱的其他散文阅读。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会写“德、鹊、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建德江、惊鹊、鸣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教育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继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秋 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2)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诗眼”就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思,忆)
2.导入新诗。
夜幕降临,江中烟雾迷蒙,远处行来一叶扁舟,舟上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宿建德江》。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字正腔圆。
3.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忆学法。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习古诗“四步法”吗?
(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2.解诗题。
(1)“宿”是什么意思?(住宿、留宿)
(2)“建德江”是一个地名,那么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建德江。
该怎么读好诗题呢?(指名读、齐读)
3.知作者。
(1)学生交流关于孟浩然的资料。
(2)了解写作背景。
(3)带着感受,齐读古诗。
四、想象品读,明意悟情
(一)明诗意。
1.默读古诗,感知大意。
2.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二)悟诗情。
1.找出诗眼“愁”,诗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愁)
2.品味“愁”字。
(1)齐读“日暮客愁新”,知“愁”意。
(2)对比想象“日暮图”,感知“愁”绪。
(3)一咏三叹“月近人”,悟“愁”心。
(三)拓诗句
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课件出示)
五、背诵古诗,升华情感
1.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经守望过的月,也是我们的月,是古往今来唯一不变的月。学了这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孟浩然的知己,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
2.配上音乐,指名背、齐背。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默写《宿建德江》
约10分钟
非书面
预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3、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有感情朗读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教育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继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宿建德江》
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秋 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2)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诗眼”就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思,忆)
2.导入新诗。
夜幕降临,江中烟雾迷蒙,远处行来一叶扁舟,舟上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宿建德江》。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字正腔圆。
3.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忆学法。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习古诗“四步法”吗?
(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2.用以上方法小组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四、汇报交流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事件)
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默读古诗,想想每行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景物?快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来。(云、雨、风、水)
2.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古诗,想象你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3.汇报交流,品读感悟。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联系生活,训练写话。请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也来写写雨吧。
五、深化主旨,指导背诵
1.升华诗题中“醉”的含义——沉醉。
作者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道:“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2.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你知道当时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吗?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六、链接词人,拓展阅读
1.走近词人辛弃疾。你们了解他吗?
2.拓展辛弃疾的作品。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约20分钟
非书面
背诵古诗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阅读抒发爱国豪情的杰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拓展性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辛弃疾的词,读一读,背一背。下周开个赛词会,感悟辛弃疾的人生。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4*花之歌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诗人运用以物喻人来寄托内心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在讲解花的形象时,通过让学生比较赏读,领悟由花所体会到的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纪伯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鲜花,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资料,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并概括段意。
(1)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讨论后归纳。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花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4.齐读第一部分,教师小结。
(二)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花的形象,然后说一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自己。
1.课件出示: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2.课件出示: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关键词:总是、心驰神往、从不……也不……)
(2)你能概括一下花的精神吗?小组交流讨论。
(3)指名汇报。(花的精神就是: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4)读出花向往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
3.师生合作,教师引读第二部分。
四、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这首散文诗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大自然画卷,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追求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约30分钟
非书面
朗读课文
鼓励性作业(选择)
默读宗白华的《杨柳与水莲》,找出文中奇特之处和同学交流。
挑战性作业(选择)
以“_______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
拓展性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纪伯伦《泪与笑.组歌》中的其它四首散文诗来读。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习作 变形记(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发挥想象,选择自己最想变成的一种东西,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在引导学生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并且变成之后会发生什么时,指导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以及兴趣爱好出发。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变”的兴趣
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画面,感受“变”的神奇。
(1)师提问: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2)小结:孙悟空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太神奇了!你们想和孙悟空一决高下吗?今天,有一位客人能满足我们的愿望,他就是想象大师。(课件出示:卡通人物)
2.板书:变形记
二、引导审题,明确“变”的要求
1.阅读习作提示,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学们,刚才孙悟空给我们全班都施了魔法,现在我们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一会儿,他让我们变成白云;一会儿,他让我们变成小花,变成超人,变成机器人……你们想变成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
3.在孙悟空的帮助下,我们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人或物。你为什么想要变成它(他/她)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4.指名交流。
三、想象交流,体验“变”的乐趣
1.同学们,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有魔法的仙女,我用手中的魔法棒,轻轻一点,看,变了,变了,大家快看自己都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设计,飞出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
2.快看看,变成蝴蝶的你们身上都有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看屏幕,将自己变成蝴蝶的样子说具体,语言优美生动。)
3.变成了蝴蝶的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呢?(齐读习作要求)
4.变成了蝴蝶的同学们,你们在蝴蝶的王国里,一定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你能先自己回忆一下吗?(自编故事)
5.可爱的小蝴蝶们,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蝴蝶王国的经历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在蝴蝶王国里的“经历”具体表达出来。)
6在蝴蝶王国里经历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有什么感想对大家说吗?
7.瞧,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编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谁愿意将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四、独立习作,编写“变”的故事
1.同学们,编故事简单吗?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讨论得出结论)
师小结:编故事的时候,要说清楚你变成一样事物后是什么样的;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想象这些有趣的“经历”的时候要写清楚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最后还可以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2.同学们,展开想象:你还能变成什么?又会经历什么?自己再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3.学生各自编写故事。(师巡视指导)
五、分享故事,评说“变”的精彩
1.画出自己的故事中大胆想象的地方,在旁边给自己一颗大大的五星。(自我评价)
2.选取部分习作,当场评说。教师指名学生读一读故事中大胆想象的精彩部分,全班评议。
3.教师评价,鼓励创编。
六、提出要求,期待“变”的世界
板书设计
习作 变形记
出乎意料
对话推进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完成习作。
约30分钟
非书面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习作 变形记(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他人或自己的习作,按习作要求评价作文,提高赏析能力。
2.学会修改习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在引导学生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并且变成之后会发生什么时,指导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学生要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教学难点
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朗读课前分发的两篇优秀习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师生共评。
(1)讨论交流。看了这两篇优秀作文,你发现它们好在哪里?
(2)习作中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呢?
(3)该如何修改呢?
3.赏读,交流修改感受。
(1)现在请刚才展示的同学把改之前的习作和改后的习作分别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2)引导学生讨论修改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二、自我推荐,组内互改
1.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请同学们在组内读读自己的习作,让组员给你提提修改意见。
(2)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组员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
2.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1)学生反复朗读自己的习作,结合组内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自主修改习作。
(2)修改后在组内互相读,并请组员进行修改。
(3)自己再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三、交流收获,共同提高
1.习作改完了,说说你对所改的习作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修改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要想写出好的习作,修改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创作后,一定要反复地对习作进行修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有可能成为精品。
板书设计
习作 变形记
出乎意料
对话推进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约30分钟
非书面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
鼓励性作业(选择)
交换阅读习作,别人读后有什么修改建议,再次尝试修改。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弗兰兹的《变形记》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本单元课文,交流“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联想,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古诗《过故人庄》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回顾本组课文,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
2.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联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的阅读成果和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4.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小组内讨论、交流。
5.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汇报。
二、词句段运用
(一)排比句
1.自由读题,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3.品读第一句,课件出示: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评议是否恰当。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归纳: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排比句,诗人借花来表达人间真挚美好的情感。
4.品读第二句,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仿写:
校园的花真多啊,____________;校园的花真艳啊,________________;校园的花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号
1.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1)读一读: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写了什么?
(3)议一议:句中的分号有什么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评价对分号的理解是否正确。
4.教师相机归纳:第一句是排比句,分号表示一个停顿,分隔两个或三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第二句写了风形成的原因,所以用分号把两种并列的现象“空气热、空气冷”分隔开。
(三)路牌
1.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认读路牌,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4.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见过的路牌是什么样的?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路牌的照片,同桌互读,还可以请别的同学一起来认一认。
5.比一比:看谁认得的路牌多。
6.想一想:我们的姓名该怎样写呢?学生讨论交流。师指名发言并归纳:姓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其他的字母小写。
7.教师小结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阅读方法——对比阅读
一种句式——排比句
一种标点——分号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了解地名人名拼写规则,练习拼写同桌姓名及喜欢的地名。
约15分钟
非书面
预习《过故人庄》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能体会排比句的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运用排比句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体会分号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
2.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古诗《过故人庄》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激发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1.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感悟古诗《过故人庄》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写景名诗。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写出了旅途中的愁思。让我们一起背一背吧!(学生诵读古诗《宿建德江》。)
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孟浩然的名篇——《过故人庄》,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
3.释题:“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2.理解词语。
3.借助注释或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做客访友。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教师小结:借助注释、借助课文插图,我们可以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2、教师小结: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还有什么让诗人留恋不已,与友人相约重阳日再来赏菊花呢?(热情淳朴的友人,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
3、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过故人庄》
具 鸡黍
见 绿树 青山
话 桑麻
就 菊花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过故人庄》
约20分钟
非书面
背诵《过故人庄》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联想以前学过的《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用学过的方法,想想如何“想开去”。
拓展性作业
查找“王孟”资料,对二人做大致了解。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1.9.4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包含《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习作“变形记”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所选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习作“变形记”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并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语文园地”通过交流、朗读、背诵等形式,学习“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阅读方法;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了解分号的用法;借助拼音认识地名;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学情分析
从本班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在双基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只阅读不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
1.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诗词大意;指导背诵、积累古诗词。
技能目标
1.能够理解分号能将想象中并列的内容连接起来,使表达更加清晰、情感更加突出。
2、在实践中认识到,阅读中积极联想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活跃思维,激发创作力
德育目标
1、 阅读描写美丽自然风光的古诗文和现代文,能从诗文描写的画面情境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激发起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思考。
2..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能够与人交流自己由此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描写美丽自然风光的古诗文和现代文,能从诗文描写的画面情境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激发起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思考。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认识到,阅读中积极联想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活跃思维,激发创作力。
章节(篇目)
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时安排
1.草原
讲读、探究、师生互动法
2课时
2.丁香结
情境教学法、探究、导读学法
2课时
3.古诗词三首
读书指导、迁移法、师生互动
2课时
4*花之歌
引导、合作学习法
1课时
习作:变形记
引导、讲授、指导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引导、启发、师生互动
2课时
作业目标
1、 初步掌握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形特点及其写法,体会汉字的优美。
2、 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通过练笔,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铺桥搭路。
4、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语文素养。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1、草 原(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出示课文中的草原插图,让学生初步理解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重点
1.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草原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配视频,内容为草原风光。
思考: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2.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诗词方面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3.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老舍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草原》。(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长句:
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读课文时你能想到哪些画面?
四、品读共赏,感悟美景
1.自主研读,勾画批注。(哪几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几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还可以做批注。
2.朗读课文,想象美景。
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3.仿写句式,训练表达。
(1)引出描写感受的句子(课件出示)
(2)想一想,如果老舍先生坐下低吟小诗,他会吟些什么内容呢?
(3)仿写感受。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完成句式训练。
课件出示:
这种境界,既_________,又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4)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句子。
4.了解观察顺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板书设计
草 原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本课生词各2遍
约10分钟
非书面
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1、草 原(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揣摩文中在写景中融入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出示课文中的草原插图,让学生理解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情深”,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体会“蒙汉情深”,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草原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重温美景(课件出示:草原风光图)
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走进了内蒙古大草原,领略了让他“何忍别”的风光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2.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感受让他“何忍别”的人情美。
二、合作共读,体味风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1)“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播放音乐《赛马》,视频内容为万马奔腾,时长约30秒。)
(2)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读,概括场面。
(1)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景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2~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再现你所想象到的情景。
(2)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3.问题入手,小组共学。
老舍先生在课文结尾写道(课件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第2~5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交流品读,体味“情深”。
课件出示,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三、回顾全文,体会方法
1.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话别,处处都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以课后第二题为例,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3.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
示例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示例二: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听写本课生词。
约15分钟
非书面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鼓励性作业(选择)
找一找,找出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挑战性作业(选择)
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写下来。
拓展性作业
阅读推荐:艾平的新作《聆听草原》又用怎样的笔触介绍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呢?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2、丁香结(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雅”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9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初步体会要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
教学重点
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丁香花花型、花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课件出示)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2.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二、初探“丁香”,整体感知
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第1~3自然段),感悟丁香花的特点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街旁的丁香花②城外校园的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②形貌③气味④姿态(视觉、嗅觉)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写丁香花的部分。
板书设计
2、丁 香 结
赏花 颜色 香味 形状
悟花 联想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本课生词各2遍
约20分钟
非书面
朗读全文。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4 上课时间:
课题
2、丁香结(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语言
2.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讲解“由丁香引发的联想”这一部分,让学生明白要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丁香花花型、花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感受丁香花的特点
1.丁香花有什么特点?
2.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朗读课文,感悟丁香结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可围绕“丁香结”的意象展开梳理:
(1)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
课件出示: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纱》
结合“阅读链接”,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闺怨、愁思的诗境中。思考:文章引用诗句的作用?
三、结合实际,感悟人生
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听写本课生词
约20分钟
非书面
朗读全文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拓展性作业
阅读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宗谱的其他散文阅读。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会写“德、鹊、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建德江、惊鹊、鸣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教育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继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秋 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2)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诗眼”就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思,忆)
2.导入新诗。
夜幕降临,江中烟雾迷蒙,远处行来一叶扁舟,舟上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宿建德江》。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字正腔圆。
3.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忆学法。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习古诗“四步法”吗?
(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2.解诗题。
(1)“宿”是什么意思?(住宿、留宿)
(2)“建德江”是一个地名,那么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建德江。
该怎么读好诗题呢?(指名读、齐读)
3.知作者。
(1)学生交流关于孟浩然的资料。
(2)了解写作背景。
(3)带着感受,齐读古诗。
四、想象品读,明意悟情
(一)明诗意。
1.默读古诗,感知大意。
2.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二)悟诗情。
1.找出诗眼“愁”,诗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愁)
2.品味“愁”字。
(1)齐读“日暮客愁新”,知“愁”意。
(2)对比想象“日暮图”,感知“愁”绪。
(3)一咏三叹“月近人”,悟“愁”心。
(三)拓诗句
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课件出示)
五、背诵古诗,升华情感
1.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经守望过的月,也是我们的月,是古往今来唯一不变的月。学了这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孟浩然的知己,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
2.配上音乐,指名背、齐背。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默写《宿建德江》
约10分钟
非书面
预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3、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有感情朗读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教育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继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宿建德江》
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秋 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2)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诗眼”就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思,忆)
2.导入新诗。
夜幕降临,江中烟雾迷蒙,远处行来一叶扁舟,舟上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宿建德江》。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字正腔圆。
3.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忆学法。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习古诗“四步法”吗?
(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2.用以上方法小组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四、汇报交流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事件)
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默读古诗,想想每行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景物?快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来。(云、雨、风、水)
2.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古诗,想象你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3.汇报交流,品读感悟。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联系生活,训练写话。请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也来写写雨吧。
五、深化主旨,指导背诵
1.升华诗题中“醉”的含义——沉醉。
作者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道:“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2.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你知道当时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吗?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六、链接词人,拓展阅读
1.走近词人辛弃疾。你们了解他吗?
2.拓展辛弃疾的作品。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约20分钟
非书面
背诵古诗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阅读抒发爱国豪情的杰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拓展性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辛弃疾的词,读一读,背一背。下周开个赛词会,感悟辛弃疾的人生。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4*花之歌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诗人运用以物喻人来寄托内心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在讲解花的形象时,通过让学生比较赏读,领悟由花所体会到的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纪伯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鲜花,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资料,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并概括段意。
(1)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讨论后归纳。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花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4.齐读第一部分,教师小结。
(二)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花的形象,然后说一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自己。
1.课件出示: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2.课件出示: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关键词:总是、心驰神往、从不……也不……)
(2)你能概括一下花的精神吗?小组交流讨论。
(3)指名汇报。(花的精神就是: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4)读出花向往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
3.师生合作,教师引读第二部分。
四、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这首散文诗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大自然画卷,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追求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约30分钟
非书面
朗读课文
鼓励性作业(选择)
默读宗白华的《杨柳与水莲》,找出文中奇特之处和同学交流。
挑战性作业(选择)
以“_______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
拓展性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纪伯伦《泪与笑.组歌》中的其它四首散文诗来读。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习作 变形记(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发挥想象,选择自己最想变成的一种东西,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在引导学生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并且变成之后会发生什么时,指导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以及兴趣爱好出发。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变”的兴趣
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画面,感受“变”的神奇。
(1)师提问: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2)小结:孙悟空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太神奇了!你们想和孙悟空一决高下吗?今天,有一位客人能满足我们的愿望,他就是想象大师。(课件出示:卡通人物)
2.板书:变形记
二、引导审题,明确“变”的要求
1.阅读习作提示,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学们,刚才孙悟空给我们全班都施了魔法,现在我们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一会儿,他让我们变成白云;一会儿,他让我们变成小花,变成超人,变成机器人……你们想变成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
3.在孙悟空的帮助下,我们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人或物。你为什么想要变成它(他/她)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4.指名交流。
三、想象交流,体验“变”的乐趣
1.同学们,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有魔法的仙女,我用手中的魔法棒,轻轻一点,看,变了,变了,大家快看自己都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设计,飞出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
2.快看看,变成蝴蝶的你们身上都有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看屏幕,将自己变成蝴蝶的样子说具体,语言优美生动。)
3.变成了蝴蝶的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呢?(齐读习作要求)
4.变成了蝴蝶的同学们,你们在蝴蝶的王国里,一定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你能先自己回忆一下吗?(自编故事)
5.可爱的小蝴蝶们,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蝴蝶王国的经历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在蝴蝶王国里的“经历”具体表达出来。)
6在蝴蝶王国里经历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有什么感想对大家说吗?
7.瞧,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编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谁愿意将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四、独立习作,编写“变”的故事
1.同学们,编故事简单吗?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讨论得出结论)
师小结:编故事的时候,要说清楚你变成一样事物后是什么样的;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想象这些有趣的“经历”的时候要写清楚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最后还可以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2.同学们,展开想象:你还能变成什么?又会经历什么?自己再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3.学生各自编写故事。(师巡视指导)
五、分享故事,评说“变”的精彩
1.画出自己的故事中大胆想象的地方,在旁边给自己一颗大大的五星。(自我评价)
2.选取部分习作,当场评说。教师指名学生读一读故事中大胆想象的精彩部分,全班评议。
3.教师评价,鼓励创编。
六、提出要求,期待“变”的世界
板书设计
习作 变形记
出乎意料
对话推进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完成习作。
约30分钟
非书面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习作 变形记(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他人或自己的习作,按习作要求评价作文,提高赏析能力。
2.学会修改习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
在引导学生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并且变成之后会发生什么时,指导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学生要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教学难点
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朗读课前分发的两篇优秀习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师生共评。
(1)讨论交流。看了这两篇优秀作文,你发现它们好在哪里?
(2)习作中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呢?
(3)该如何修改呢?
3.赏读,交流修改感受。
(1)现在请刚才展示的同学把改之前的习作和改后的习作分别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2)引导学生讨论修改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二、自我推荐,组内互改
1.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请同学们在组内读读自己的习作,让组员给你提提修改意见。
(2)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组员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
2.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1)学生反复朗读自己的习作,结合组内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自主修改习作。
(2)修改后在组内互相读,并请组员进行修改。
(3)自己再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三、交流收获,共同提高
1.习作改完了,说说你对所改的习作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修改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要想写出好的习作,修改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创作后,一定要反复地对习作进行修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有可能成为精品。
板书设计
习作 变形记
出乎意料
对话推进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约30分钟
非书面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
鼓励性作业(选择)
交换阅读习作,别人读后有什么修改建议,再次尝试修改。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弗兰兹的《变形记》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本单元课文,交流“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联想,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古诗《过故人庄》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回顾本组课文,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
2.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联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的阅读成果和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4.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小组内讨论、交流。
5.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汇报。
二、词句段运用
(一)排比句
1.自由读题,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3.品读第一句,课件出示: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评议是否恰当。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归纳: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排比句,诗人借花来表达人间真挚美好的情感。
4.品读第二句,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仿写:
校园的花真多啊,____________;校园的花真艳啊,________________;校园的花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号
1.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1)读一读: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写了什么?
(3)议一议:句中的分号有什么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评价对分号的理解是否正确。
4.教师相机归纳:第一句是排比句,分号表示一个停顿,分隔两个或三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第二句写了风形成的原因,所以用分号把两种并列的现象“空气热、空气冷”分隔开。
(三)路牌
1.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认读路牌,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4.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见过的路牌是什么样的?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路牌的照片,同桌互读,还可以请别的同学一起来认一认。
5.比一比:看谁认得的路牌多。
6.想一想:我们的姓名该怎样写呢?学生讨论交流。师指名发言并归纳:姓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其他的字母小写。
7.教师小结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阅读方法——对比阅读
一种句式——排比句
一种标点——分号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了解地名人名拼写规则,练习拼写同桌姓名及喜欢的地名。
约15分钟
非书面
预习《过故人庄》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拓展性作业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 2021.9.5 上课时间:
课题
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 菲
教学目标
1.能体会排比句的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运用排比句把景物写生动、写具体。体会分号的作用,学习分号的用法。
2.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德育渗透
德育范畴
实施建议(具体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古诗《过故人庄》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激发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1.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感悟古诗《过故人庄》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写景名诗。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写出了旅途中的愁思。让我们一起背一背吧!(学生诵读古诗《宿建德江》。)
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孟浩然的名篇——《过故人庄》,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
3.释题:“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2.理解词语。
3.借助注释或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做客访友。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教师小结:借助注释、借助课文插图,我们可以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2、教师小结: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还有什么让诗人留恋不已,与友人相约重阳日再来赏菊花呢?(热情淳朴的友人,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
3、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过故人庄》
具 鸡黍
见 绿树 青山
话 桑麻
就 菊花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试做时长
基础性作业
基本作业 (必做)
书面
抄写《过故人庄》
约20分钟
非书面
背诵《过故人庄》
鼓励性作业(选择)
挑战性作业(选择)
联想以前学过的《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用学过的方法,想想如何“想开去”。
拓展性作业
查找“王孟”资料,对二人做大致了解。
约20分钟
作业反馈
记录
教
学
反思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