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
- 专题03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串讲+专项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4 化学平衡(知识串讲+专项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5 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知识串讲+专项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6 乙醇、乙酸、营养物质(知识串讲+专项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期末预测卷(A)-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期末预测卷(B)-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预测卷(B)-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期末预测卷B教师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期末预测卷B学生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预测卷
高一化学(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大量冶炼金属铁
B.金属钠、铝和铜都可用还原法制备
C.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可得金属镁
D.用足量CO还原铁矿石可得到金属铁
【答案】D
【解析】选项A,工业冶铁主要用铁矿石与CO反应;选项B,金属钠和铝一般用电解法冶炼;选项C,镁的冶炼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答案为D。
2.利用下列化学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H4+2O2CO2+2H2O
B.CaCO3+2HCl===CaCl2+CO2↑+H2O
C.Na2O+H2O===2NaOH
D.Al2O3+2NaOH===2NaAlO2+H2O
【答案】A
【解析】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为A。
3.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氯化亚铁溶液久置变质,常在其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胶体
C.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红褐色
D.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
【答案】D
【解析】对于选项D,加入铁粉,反应掉的是Fe3+,而不是Fe2+。答案为D。
4.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B.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
C.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
D.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答案】A
【解析】A项,明矾溶于水可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但不能消毒,故A错误;B项,铝热反应是金属铝和沸点较高的金属氧化物之间反应冶炼高熔点金属的过程,故B正确;C项,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铝箔可以做包装材料,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常用做建筑材料,故C正确;D项,胃酸主要成分为HCl,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中和过多胃酸,故D正确;故选A。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
B.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答案】D
【解析】A项,铝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致密氧化铝包覆在铝表面阻止铝进一步反应,铝具有延展性,故铝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A错误;B项,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B错误;C项,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以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C错误;D项,明矾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用于净水,D正确;故选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粉与氧化铝发生的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B.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C.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能很快凝固,常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疗石膏绷带
D.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答案】A
【解析】A项,铁粉与氧化铝不能发生铝热反应,A说法不正确;B项,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照亮黑暗的夜空和地面,因此,其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B说法正确;C项,粉末状的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能很快凝固转化为坚固的块状生石膏,其常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疗石膏绷带,C说法正确;D项,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其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氨水属于碱性的溶液,工业上可用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削除污染,D说法正确。故选A。
7.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正确的是
A.将小烧杯中25mL氢氧化钠溶液加至沸腾,向其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用蒸馏水也可以用自来水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原理是
D.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选项A,得到的是氢氧化物铁的沉淀。选项B,不能使用自来水。选项C,不能写沉淀符号。选项D是制备氢氧化物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方法。答案为D。
8.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度
C.增大正反应速度,减小逆反应速度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答案】B
9.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吸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W,上述反应逆向移动
【答案】B
【解析】选项A,加入的W是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A错。选项B正确。选项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C错。选项D,加入W,平衡不移动。答案为B。
10.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 (放热反应),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A.增加氧气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加入催化剂
【答案】C
【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平衡也会发生移动,但选项中没有这样的图像。答案为C。
11.下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答案】C
【解析】图像显示,改变条件下,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结合选项,C符合。
12.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反应:A(g)+B(g) C(g)+D(s)已达平衡,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答案】D
【解析】选项A和B,由于D物质是固体,改变固体的平衡不移动,A、B错。选项C,减小B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C错。选项D,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答案为D。
1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 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 = 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c1< 0.14 mol/L
【答案】C
【解析】解:设X转化的浓度为x,
X(g)+3Y(g)2Z(g)
初始: c1 c2 c3
转化: x 3x 2x
平衡:0.1moL/L 0.3mol/L 0.08mol/L
选项A, c1:c2=(x+0.1moL/L):(3x+0.3mol/L)=1:3,故A不选。选项B,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如反应向正反应分析进行,则0<c1,如反应向逆反应分析进行,则c1<0.14mol?L-1,故有0<c1<0.14mol/L-1,故B不选。选项C,反应前后X、Y气体的浓度比相同符合反应系数之比,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相同,故C不选。选项D.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为3:2,故D选。答案为D。
14.下列关于同系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有机物同系物的组成可用通式CnH2n+4表示
B.C5H12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
C.两个同系物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
D.同系物之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烷烃是饱和烃,也就是说碳原子结合的H原子最多,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2,所以烃的分子通式不可能为CnH2n+4;C5H12有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符合C5H12的有机物不止一种,所以C5H12表示的可能是混合物;一个C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同系物的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所以C正确;同系物之间化学性质相似。答案为C。
15. 同分异构体现象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B.组成成分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性质相同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性质相异
【答案】A
【解析】组成成分相同不一定分子式相同,所以B选项错误;同分异构体的性质可能相似(如正丁烷与异丁烷都属于烷烃,化学性质相似),也可能相差很大[如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所以C、D选项均错。答案为A。
16.120 ℃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该烃分子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烃燃烧通式为CxHy+(x+)O2xCO2+H2O(g),由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得1+(x+)=x+(120 ℃),解得y=4。依题意,4体积O2为适量或过量,故x+≤4,因为y=4,故x≤3。答案为D。
17.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烃不止一种的是
A.CH4 B.CH3CH3 C.C3H8 D.C(CH3)4
【答案】C
【解析】选项A、B、D中的H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都相同,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烃;选项C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烃。答案为C。
18.如图为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 1mol该物质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
C.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
D. 该物质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为醛
【答案】C
【解析】选项A,碳碳双键或加成1 mol H2,苯环可加成3 mol H2,共4 mol H2,A说法正确。选项B,1上羟基、2个羧基消耗3 mol Na,2个羧基消耗2 mol NaOH和2 mol NaHCO3,B说法正确。选项C,碳碳双键当然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连在苯环的的某些支键(—CH2CH2OH、—CH2COOH)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D,醇可以补充氧化为醛,D的说法正确。答案为C。
19.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皂化反应 D. 氨基酸的成肽反应
【答案】A
【解析】选项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没有小分子生成,原子利用率100%,A正确。选项B,会发生许多副反应,同时也会生成HCl,B错。选项C,皂化反应除生产肥皂外,还有甘油生成,C错。选项D,氨基酸的成肽反应也会生成小分子H2O,D错。答案为A。
20.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酯化反应
D.1 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4 mol CO2气体
【答案】C
【解析】选项A,分子式应为C7H10O5,A错。选项B,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羧基、羟基、碳碳双键,B错。选项C,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羧基和羟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选项D,莽草酸中只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1 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1 mol CO2气体,D错。答案为C。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12分)铁是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1)某实验小组利用右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①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实验结束后,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正离子是 (填序号)。
a.一定有Fe2+、H+和Fe3+ b.一定有Fe2+、H+,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Fe3+,可能有 H+ d.一定有Fe3+、H+,可能有Fe2+
(2)另称取一定量的铁钉放入适量的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气体。经测定气体中含有SO2、CO2和H2。
① 气体中混有CO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 将672 mL(标准状况)收集到的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 + Br2 + 2H2O = 2HBr + 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洗涤、干燥得到固体4.66 g。由此推知收集到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是 。
【答案】1)3Fe + 4H2O(g) Fe3O4 + 4H2(3分) b(3分)
(2)C+2H2SO4(浓)CO2↑+2SO2↑+2H2O(3分) 66.7%(3分)
【解析】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Fe3O4,可能还有未反应的铁,所以加盐酸时,还要考虑铁可能参与的反应。另外,铁钉是铁碳合金,含有碳的单质会与浓硫酸反应。最后一步的计算,根据关系式:SO2 ~ H2SO4~BaSO4,SO2 的物质的量等于BaSO4的物质的量,为4.66/233=0.02 (mol),即448 mL,所以SO2的体积分数是448/672 ×100% =66.7%。
22.(14分)某同学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原电池。
(1)实验原理:Fe+2H+== Fe2++H2↑
(2)实验用品:电极(铁钉、铜钉)、稀硫酸、NaOH溶液、烧杯、导线、耳机。
(3)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可以听见耳机发生“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 ,在耳机中又由 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
②铁钉是原电池的 极,电极反应式为 ,发生了 反应;铜钉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一段时间后,取烧杯内的溶液少许,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
【答案】①电能(1分) 电能(1分)
②负(1分) Fe-2e-== Fe2+(2分) 氧化(1分) 2H++2e-== H2↑(2分)
③ H2SO4+2NaOH = Na2SO4+2H2O(2分) FeSO4+2NaOH = Fe(OH)2↓+Na2SO4(2分)
4Fe(OH)2+O2+2H2O = 4Fe(OH)3(2分)
【解析】这是用铁作负极发生的原电池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有FeSO4,加足量的NaOH溶液后,将生成不稳定的Fe(OH)2。
23.(9分)“碘钟”实验中,3I-+S2O===I+2SO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遇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为________。
(3)通过分析比较上述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研究反应物I-与S2O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分)
(2) (或29.3) (3分)
(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3分)
24.(12分)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2O3(s) + 3CO(g) 2Fe(s) +3 CO2(g)
该温度下,在2 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 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 g。则10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②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 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答案】(1)0.015 mol/(L·min ) (3分)
(2) ①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3分)
(3) ②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3分)等。
(3) b(3分)
【解析】(1)根据Fe2O3(s) + 3CO(g) 2Fe(s) +3CO2(g),生成11.2 g的铁,需CO 0.3 mol,所以CO的反应速率为0.3/(2×10) =0.015 mol/(L·min )。
(2)答案较多,但必须使用“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
(3)铝热反应进行得很快,放热较多,所以反应速率在短时间内会突然增大。答案选b。
25.(13分)A是石油化工的一种裂解气,用途广泛,下图是以石油为原料的一系列反应。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② 。
(2)写出结构简式:B ,E 。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
(4)甘油与乙酸反应后产物可能有 种(水除外),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结构简式: 。
【答案】(1)取代反应(1分) 加聚反应(1分)
(2)(2分) CH2=CH2 (2分)
(3)CH2== CH—CH2Cl + Br2 → (3分)
(4)5(2分) (2分)
【解析】A是丙烯,反应①是丙烯中甲基上的氢被取代,反应②是丙烯与乙烯的加聚反应,C→D是碳碳双键与Br2的加成反应。甘油的羟基有两种化学环境(见图),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若二者按物质的量1﹕1酯化,乙酸可能取代的位置有两处:①或②,若二者按物质的量1﹕2酯化,乙酸可能取代的位置有两处:①②或①①,若二者按物质的量1﹕3酯化,乙酸与三个羟基都酯化,所以共5种可能的取代产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预测卷(A)-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期末预测卷A教师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期末预测卷A学生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乙醇、乙酸、营养物质(知识串讲+专项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专题06乙醇乙酸营养物质知识串讲+专项练习教师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专题06乙醇乙酸营养物质知识串讲+专项练习学生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化学平衡(知识串讲+专项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专题04化学平衡知识串讲+专项练习教师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专题04化学平衡知识串讲+专项练习学生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