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单元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同步单元训练(含解析)
【单元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同步训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同步训练(含解析),共12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1.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补充酒精C.称取氯化钠 D.量筒读数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 B.玻璃破碎 C.纸张燃烧 D.葡萄酿酒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4.物质的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可燃性 C.熔点 D.密度5.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水滴石穿 C.立竿见影 D.星火燎原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 B.品红扩散 C.酚酞变红 D.干冰升华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验装置气密性 B.闻气体气味C.称量NaCl的质量 D.滴加液体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读数。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小于10mL B.大于10mL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9.某同学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测量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B.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4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剪窗花B.氧气装瓶C.沼气燃烧D.西瓜榨汁12.下列“花”的形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花 B.纸花 C.烟花 D.水花13.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煤的燃烧 B.蜡烛熔化 白磷自燃C.火药爆炸 矿石粉碎 D.酒精挥发 湿衣服晒干14.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 B.蛋白质的水解 C.葡萄糖的氧化 D.油脂的消化吸收 二、填空题15.将下列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b______;f______; g_____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_;(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5)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_。1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下图,请纠正其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17.现有下列数据:A.45°,B.90°,C.,D.,E.,F.。(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填字母,下同)(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______处,试管里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试管要与桌面大约成______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三、实验题1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1)A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g。(2)如图c所示操作,读数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3)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_______,某同学如C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_______4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计算题19.根据题中信息计算,将计算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上。(1)小康欲称5.6g胆矾用于实验,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5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6g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胆矾直至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胆矾的实际质量是______g。(2)运动员百米冲刺时的肺活量一般是4500mL~5500mL,如果某运动员在标准状况下,一次吸入了5000mL空气,则他一次吸入氧气的体积约为______mL,吸入氧气的质量为______克(保留一位小数)。(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2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克_____? 五、综合应用题21.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0.1785g/L,大约是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中,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将氦气的微泡入塑料或合成纤维,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氦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治炼金属时的保护气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氦的沸点是-268.9℃,固态氦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氦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依据短文回答问题:(1)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化学性质____。(2)通过阅读你已了解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可能的用途:____。
参考答案:1.D【详解】A.滴管加液时不要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需要垂直悬于容器上方0.5厘米处,图中滴管伸入到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时,左盘放的是药品,右盘放的是砝码,简称左物右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2.B【详解】A、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B。3.A【详解】A、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中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4.B【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详解】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都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 5.D【详解】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星火燎原的过程中有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胆矾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颗粒大小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品红扩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分子的运动导致的,属于物理变化;C、酚酞变红,是酚酞遇到了碱性物质,二者反应生成了新的红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A【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8.B【详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则量筒内实际液体就是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俯视会使得读数大于实际,则实际液体量少于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体积大于10mL。故选B。9.B【详解】解:如果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则所量取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读数。故选B。10.D【分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B、量筒最多精确到0.1mL; C、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选项A错误; B、量筒最多精确到0.1mL,所以不能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选项B错误; C、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选项C错误; 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选项D正确。故选D。11.C【详解】A、纸剪窗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氧气装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沼气燃烧有水、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西瓜榨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12.C【详解】A、形成冰花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形成纸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形成水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13.B【详解】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湿衣服晒干过程中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4.A【详解】A.汗水的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蛋白质的水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葡萄糖的氧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睛】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5.(1) 烧杯 胶头滴管 漏斗(2)f(3)b(4)d(5)b 【解析】(1)仪器b是烧杯,可用作反应容器;仪器f是胶头滴管,可用于滴加液体;仪器g是漏斗,是过滤操作的主要仪器。(2)胶头滴管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选f。(3)实验室常用烧杯作为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故选b。(4)可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故选d。(5)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故选b。16.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详解】倾倒法取用液体,瓶塞倒放(防止药品污染),标签向着手心(保护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洒出)。17. C D D A【详解】(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故选C;(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故选D;试管里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D;试管要与桌面大约成45°角,故选A;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点睛】本题中的数据易遗忘,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18.(1) 12.4 7.6(2)结果偏大(3) 胶头滴管 小于 【解析】(1)由图可知,所称食盐的质量为10g+2.4g=12.4g, 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10g-2.4g=7.6g。(2)图c所示操作俯视读数,读数偏大,量取水少。(3)量取的液体时应先用量筒量,再用胶头滴管滴,若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水少小于40mL。19.(1)4.4;(2)1050,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相关知识【详解】(1)天平称量原理: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刻度,5g=药品质量+0.6g;药品质量=5g-0.6g=4.4g(2)吸入氧气体积为5000mL×21%=1050mL;氧气的质量为1.050L×1.43g/L≈1.5g【点睛】注意托盘天平称量药瓶的基本原理: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刻度,正确称量方法:“左物右码”药瓶质量=砝码质量+右码刻度20.9.2g【详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现砝码放反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所称固体实际质量=10g-0.8g=9.2g。21. 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稳定、不易燃、不易爆 可做霓虹灯【详解】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氦气的性质和生活经验可以知道灌装飞艇需要密度小的空气。(1)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2)考虑到飞艇的安全性则利用到氦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3)由于稀有气体在电离时会发出彩色的光则可以用作填充霓虹灯。【点睛】解决该类题目主要根据具体题目给出的信息和已有知识,本题为稀有气体的应用题,主要需要掌握稀有气体具有稳定、不易燃、不易爆,可做霓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