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共42页。
第一单元 触摸自然
大自然是神奇的,当你感到迷茫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阵凉爽的清风,吹散你心中的尘埃,洗净你的心灵;当你感到孤独时,大自然会送你一位忠诚的朋友,守候在你的身边,倾听你的烦恼;当你感到自卑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道美丽的彩虹,点燃你心中五彩缤纷的希望,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看山水,听鸟语,闻花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到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到迷蒙的细雨中去欣赏妩媚芬芳的丁香,到古诗词中去感受融于奇山异水中的返璞归真,到花之歌中去领悟花的崇高理想。大自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触摸到它的律动。
本单元教材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以此为触发点,我们也将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学会将奇特的想象诉诸笔端,去构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
文
草原
本文记叙了作者初入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方法。
2课时
丁香结
本文从多方面描写了丁香,赋予丁香娇俏灵动、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阐述了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学习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并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2课时
古诗词三首
这三首古诗词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融入了或低沉、或豪迈、或欣喜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赏美景、悟诗情。
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2课时
花之歌
本文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
理解课文内容,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课时
习
作
变形记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自己“变形”的经历。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要注意把重点内容写得详细一些。
2课时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阅读时要能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
掌握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交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并学会仿写;通过实例掌握分号的用法;学会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积累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
2课时
词句段运用
复习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了解分号的作用;了解地名和人名的拼音特点。
日积月累
背诵古诗《过故人庄》,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1 草原
教学目标
1.会写“毯、玻”等9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1.会写“毯、玻”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襟飘带舞、热乎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
4.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草原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领学生进入美丽的草原的氛围之中。
导语:同学们,有一个地方我特别向往,那儿天蓝地绿,有奔驰的骏马和雪白的绵羊。如果你到了那儿呀,一定会被那里无边无际的绿色震撼。你们知道我说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吗?对,就是辽阔的大草原。现在,就让我们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吧!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说说美丽的草原。
提示: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上的人们有什么特点?草原上有哪些风俗?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圈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绿毯 境界 陈旧 衣裳 襟飘带舞
彩虹 马蹄 豆腐 拘束 稍有
羞涩 摔跤 洒脱 飞驰 会心
微笑 勾勒 目的地 蒙古包 好客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与同学交流。(课件出示)
明确: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首先描绘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接着又展示了人们欢迎远方客人和草原联欢的隆重场面,最后写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用简洁的话可概括为:初见草原——喜迎远客——热情会见——盛情款待——依依惜别。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圈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学生选择、比较词语: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清鲜”更突出“鲜”,可见草原的空气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还给人一种明丽、开阔之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②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含义,感受作者在此景之下的愉悦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出示草原“一碧千里”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表示“绿”(如: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引出“翠色欲流”。
②思考: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课件出示)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重点理解“渲染”“勾勒”。“渲染”和“勾勒”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老舍先生将草原比作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②写法提示:“那些小丘的线条……云际”是直接描写草原景色,“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则写了作者的感受。这里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常常自然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回味”即细细地回忆,品味。草原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这里风光如诗如画,因此连牛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可指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拟人句。)
小结:同学们,通过品读这些句子,我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我们可反复地朗读文中优美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同时,还要学习其中的一些修辞手法,感受文字表达的优美。如果同学们没有去过大草原,可以多看看草原的图片,结合本课文字,展开想象,你一定能感受到草原美丽而独特的风光。
4.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师:作者在写这段文字时,从草原的天空写到天底下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同学们在背诵时,可以抓住关键词,按照写作顺序来背:(天)空气——天空——(地)天底下——羊群——小丘——(感受)这种境界——在这境界里——。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和蕴含的感情。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重温“风光美”。
(1)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
(2)让学生简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原风光美的。
(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风光美,但大草原除了景美,这里的人更美。草原上的人们非常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人情美。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读自悟,交流印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用“ ”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关于主人迎客、相见、款待、话别的语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组合作交流,品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说一说蒙古族人民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说说阅读后的印象和感受,教师相机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①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词?(热情好客)
②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几层内容?发挥想象,将它们想象成一幅幅画面,给每层内容加一个小标题。(这一部分课文,作者按参观访问活动的顺序写了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是一层意思,它们分别是喜迎远客图、主客相见图、主客联欢图、依依话别图。)
(2)师生共同品读重点语句。
①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a.这幅画面表现了草原人民怎样的特点?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课件出示)
b.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妙处。
明确: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眼前所见之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②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读这个句子,大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声,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和热情。)
③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预设:出示套马、摔跤、民族舞蹈图片,让学生了解蒙古族同胞特有的活动。
3.情感升华,体会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浓厚情谊。
(1)出示诗句,逐字逐句理解。
明确:“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是指蒙古族人民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下,在那天涯碧草之上,大家亲切地交流着。
(2)学生试着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生: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谊很深,哪里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3)体会这句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句诗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处处都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4.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明确:草原是蒙古族同胞的家园,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风光美,后面写了人情美。风光美和人情美都表现了作者对草原的赞美和依恋,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因此以“草原”为题。
(2)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小结:《草原》这篇文章要多读,有感情地读,读出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草原中,那里的美无处不在,天美、地美、牛羊美,人美、歌美、舞蹈美……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出示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
要求:100—200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
提示:在《草原》一课中,我们赏析了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两种修辞手法使句子表达更生动,可以进行借鉴;情景交融则是《草原》的主要写法,要把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注意抒情的穿插要安排合理,不可太生硬。
2.交流小练笔作品,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草原》一文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风景美、人情美,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美,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教学本文的重点便在于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个个鲜明的句子,反复品读,才能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桥梁,倾情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通过品读、吟诵、换词比较、联系旧知、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借助音乐、插图、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现草原的美。另外,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阅读欣赏——展开想象——品词析句——自主感悟”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体性、探究性。本次教学还设计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以读促写,不单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帮助学生从阅读自然过渡到写作,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
2 丁 香 结
教学目标
1.会写“缀、窥”等13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1.会写“缀、幽”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语: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
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宅院 缀满 窥视 幽雅 断断续续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妩媚 印象 模糊 花苞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2)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第1—3自然段)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第4—6自然段)。(课件出示)
2.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
提出问题,先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交流示例:
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
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花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问题。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采用整合文章各部分大意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的作者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赋予丁香花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阐述了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以豁达的胸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感悟。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作者笔下的丁香美得脱俗,美得优雅。那么作者是怎样将丁香的美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联想到丁香结并生发感悟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品读课文,欣赏有关丁香的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描写丁香的几幅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
明确:有这样几幅画面:城里丁香图、城外校园里的丁香图、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雨中丁香图。(学生也可有其他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2)师生共同欣赏这四幅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体悟作者赋予丁香的品格。
画面一:城里的丁香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拟人——“探出”和“窥着”都是人的神态和动作,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刻画出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画面二:城外校园里的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这句话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
交流示例:
生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作者将丁香花置于迷蒙的月色之下,营造出一种幽静、典雅的氛围,使画面非常具有诗意的美感。
生2:“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淡淡的”“幽雅的”表明丁香花的芳香并不浓郁,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
画面三:斗室外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这两句话中的“积雪”和“莹白”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积雪”和“莹白”在文中指的是丁香花。作者用“积雪”和“莹白”来代替丁香花,一方面避免反复提到“丁香花”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使行文富于变化。另一方面巧用修辞手法鲜明直观地突出丁香花的特点。
画面四:雨中的丁香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有什么特点?)
预设:先出示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感受画面风格;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出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四幅画面的描写角度,总结写出了丁香花怎样的特点。
小结:作者从颜色、形貌、气味、姿态(或视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写出了丁香花纯洁无瑕、可爱芬芳、娇俏灵动、鲜润妩媚的特点。
2.再识“丁香结”,感悟情感。
研读课文第4—6自然段,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① 从课文引用的两句古诗中你体会到古人在丁香结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文中引用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② 什么是丁香结?为什么称为丁香结?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
③ 作者由丁香结生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你是如何理解的?
问题一预设: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感悟诗句表达的情感,然后总结得出结论:丁香结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第4、5两段的内容进行分析。(课件出示)
问题二预设:出示丁香花蕾的图片和中式衣襟上的盘花扣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确丁香结的本义和象征意义。
明确:丁香结的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愁怨。
问题三预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独到的见解。
交流示例:
生1:生命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这些大多不能被立刻化解,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常态。如果人生中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就太平淡无味了。
生2:作者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展现了她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困难忧愁无惧无畏,以平常心看待的优秀品格。
生3:此处作者将丁香结和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3.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教师总结,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升华主题。
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把它们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解不开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作者通过“丁香结”这一事物引发了自己的联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物引发你的联想。想一想,快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提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发挥想象,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小组交流,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课外搜集并积累有关丁香的诗句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丁香结》是宗璞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运用借物喻理的写法,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自己钟情的丁香,并借丁香结引发了关于人生的思考,文章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以及从作者的感悟中获得启发,我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丁香的几幅画面来感受丁香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再由有关丁香结的诗句引出作者对丁香结的独特感悟;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出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得到情感的升华。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顺畅,逐步推进,重点明确,既品析了重点语句,又兼顾了课文的整体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具体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一些时间看书预习、独立思考,再鼓励他们交流讨论、相互评价,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从交流互动中获得新知,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然,课堂总是有缺憾的,比如课堂时间把握得不够准确,部分环节占用时间比较多,导致小练笔的环节中学生的汇报较少。又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不够具体,朗读部分重点语句时没能读出感情。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3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会写“德”这个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1.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明确:“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诗人“宿”的地方是小船。
2.学习《宿建德江》一诗,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以故事激趣。
(1)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主交流有关孟浩然的知识。
(2)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师:《宿建德江》一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山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
3.初读古诗,疏通诗句,明确节奏。
(1)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律。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学生字、易读错字。
提示:“泊”是一个多音字,通过读诗句可知这里指的是“停泊”,所以要读成“bó”。
(3)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
朗读示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与交流:
①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
②小组内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③观察课文插图,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2)欣赏图片,理解诗句
①对照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预设: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教师相机板书:小舟、烟雾、沙洲、日暮、旷野、低树、江水、明月。
②理解“移舟泊烟渚”。
思考:这一句诗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
③理解“日暮客愁新”。
讨论:说一说你对这句诗中“愁”字的理解。(课件出示)
④教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a.这两句诗写景,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空旷、孤寂、宁静、清远。)
b.第一句描写远景,天为什么比树还低?第二句描写近景,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呢?
明确:天并不比树低,只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仿佛比树还要低些;月亮也并不能和人接近,只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就与人接近了。
c.讨论:“江清月近人”一句中,“近”字该如何理解?仅仅指实际距离的“近”吗?
明确:“近”指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与人接近。但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还可以理解为“精神、情感上的接近”。诗人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所以作者感觉它非常之近,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
d.指名学生说诗意、悟诗情。
小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第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e.学生齐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诗。
朗读指导:注意全诗的朗读基调是深沉的,于深沉之中又有一种安慰。
(3)课堂延伸,文化积累。
过渡: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因为思乡,李白曾经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为思亲,杜甫曾经这样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因为愁眠,张继曾经这样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也是因为满腔愁情,孟浩然写下了这首《宿建德江》,于是有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样的千古名句。同学们,诗人笔下的月亮还有着怎样的寄托呢?大家可以课下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5.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整首诗赛读,背诵积累。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指名背诵。注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过渡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引导学生谈感受。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空旷的郊野、辽远的天空和天上的明月,给人一种凄清、寂寞的感觉。现在,让我们一洗“愁”态,去感受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去感受一种别样的自然图景。我们将要学习另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诗人苏轼笔下的这场暴雨有着怎样的奇趣。
2.解诗题,明背景。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醉”该如何解释?(是饮酒后醉的状态,还是陶醉于景色之中?学完整首诗后再回到此题的讨论。)
(3)诗人是何时写下这首诗的?(检测预习效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学生可略做了解。)
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3.初读诗歌,夯实基础。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适时正音。
预设:提醒学生易读错的音:“卷地”的“卷”为三声;“忽吹散”的“散”为四声。
(2)指名读诗,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朗读示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出示自学提示。
阅读与交流:①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画问号。②观察课本插图,再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③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赏析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做好批注。(课件出示)
预设一:黑云翻墨未遮山
生1: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满天的乌云翻滚而来,似乎听到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想到了这乌云不就像打翻的墨汁吗?我还知道这句诗是描写下雨前天上的景象。
预设二:白雨跳珠乱入船
生2: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豆大的雨点从天上倾盆而下,它们蹦到了船上,跳到了岸边,落在了湖中,我仿佛听到了雨点噼里啪啦的声音,想象到它们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我最欣赏的词是“跳珠”,这个词写出了雨的大和猛。
预设三:卷地风来忽吹散
生3: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卷地而来的风转眼就将乌云吹散,将白雨吹走,似乎听到了风吹的声音。我最欣赏的是“卷地”这个词,“卷地”说明风很大。我也喜欢“忽”这个字,说明风来得突然,也说明天地变化之快。
预设四:望湖楼下水如天
生4: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大雨过后,望湖楼下水天相接,一片汪洋。我最欣赏“水如天”,说明雨很大,楼下一片汪洋,凸显景色之美。这一句写出了静态的美,它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有楼,有蓝天,有一片汪洋的水。
(2)朗读背诵,感悟诗韵。
过渡:醉于酒,醉于景,苏轼禁不住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醉于景,更醉于诗,让我们也走进了诗人描绘的奇趣世界。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场雨的惊叹,对雨后景色的赞美,一起来读背这首诗。
(3)指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
(4)配乐齐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
6.课堂回顾,总结方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其中第二首诗主要由同学们自主学习。我们一起理解了诗题,在优美的旋律中朗读了诗文,通过合作交流明白了诗意,结合图画想象了诗中的情境,体悟到了诗人的心情。(教师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这就是理解一首古诗的常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吗?下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另一首名家作品。
7.延伸拓展,作业设计。
(1)画:画一画本课所学两首古诗呈现出的画面,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找:另找一些描写月夜或暴雨的古诗,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和画面美。
(3)学:收集孟浩然或苏轼的故事和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会写“鹊、蝉”2个生字。
2.理解句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能够默写。
4.感受词中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抽查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再齐背。
2.再次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两首诗的吗?今天,我们将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词虽与诗格式有别,但我们依然可以用上节课中掌握的方法来学习它。(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
二、初读课文,读通文本
1.讲解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夜”,点明时间;“行”,点明动作、事件;“黄沙”,点明地点。题目意思:夜间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鹊、蝉”。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注意变色的字。
惊鹊 鸣蝉 稻花 茅店 社林 忽见
(3)结合注释,弄懂句子的意思。
3.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朗读示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再读课文,品读欣赏
1.出示上阕文本,引导探究。
(1)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欣赏美丽的夜景。
(2)小组交流,师生互学。(课件出示)
①说说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预设:对“别枝”的解释除了课本上的注释,还有两种其他解释,可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画面,教师相机出示:①离开枝头;②另外一枝。“明月惊鹊”可以联系“月落乌啼”来理解。
②说说你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③说说你听到的:鹊啼、蝉鸣、蛙声、说丰年。
过渡: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蛙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同桌之间试着演演说说;教师指名演演说说。(丰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虫子之类。)
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形象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里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呢?(青蛙、农人以及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散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请齐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体会词人企盼丰年的感情。
④说说你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
预设: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句,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体会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3)想象画面,自由描述。
预设:学生在描述画面时,不必拘泥于一字一词的对应,可展开想象,丰富细节。
示例:清幽的月光照着大地,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了起来,引得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它们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2.出示下阕文本,引导探究。
过渡: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让人犹如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己读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桌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①注意断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该怎样断句?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天外”和“山前”前面断句,这两句运用了倒装的句法,正常的语序应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②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可能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而且道路弯曲、树木茂盛,更难辨认方向了。还可能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而忘了前方的路。要体会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见的喜出望外的心情。)
(2)想象画面,自由描述。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那过去的茅店明明就在土地庙树丛旁边,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茅店就出现在了眼前。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欣慰呀!
四、对比阅读,整体回顾
1.齐读三首古诗词,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比较三首古诗词的异同。
对比一下三首古诗词,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诗词名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时间段
黄昏到夜晚
白天
夜晚
景物
舟、烟渚、日暮、旷野、树、江、月
黑云、山、白雨、船、风、望湖楼、水
明月、鹊、清风、蝉、稻田、蛙、星、雨、山、茅店、社林、溪桥
情感
羁旅的惆怅、思乡之情
对西湖奇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相同: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动人的自然图景,情与景相融。
不同:作者见到的景物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宿建德江》写日暮时分江边清幽之景,情绪低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大雨骤至时的磅礴之景,情绪爽朗豪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雨中夜行所见清新之景,情绪闲适愉快。
2.拓展诗句,促进感悟。
过渡:古诗词的妙处就在于寥寥几字,便能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古诗词中绝不缺乏想象奇丽、情感浓烈的句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些句子,读的时候,同学们要充分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感受到怎样的心情。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唐]孟浩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宋]苏轼《中秋月》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宋]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次课程内容的安排旨在体现课堂上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语言、感知意境、体悟情感。本次课程不管是对三首古诗词整体学习方法的考量,还是在一首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自学与讲学的穿插,都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总结——运用”的方法进行学习。同时,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古诗词的朗诵以及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积累,在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能培植学生的人文底蕴。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提供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诗词进行想象,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也契合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但是,古诗词的用词、呈现的意境毕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意境,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善于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从而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另外,在第一课时,我在介绍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上多花了一点时间。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比如,如果不了解孟浩然的生平,就无法理解他的“愁”,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背景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分寸,不可过深、过多,导致喧宾夺主。最好的办法是学生预习时提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所以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我还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阅读广度上多下一番功夫。
4* 花之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刚才给你们播放了几段乐曲,它们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还有西方的古典音乐。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曾经见过的花朵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之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纪伯伦的《花之歌》,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花的赞歌。学习这篇文章,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一样。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花之歌”,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它会唱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介作者的有关知识。
纪·哈·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中的《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标注读不通顺的地方。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或小组内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提示:可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一读:重在感知形象。要从整体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二读:重在体味情感。要读得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及语气的轻重抑扬,要体现出散文诗的抒情性。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引导学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的花。
示例:美丽的花、永远变化的花、可当礼物的花、自由的花、快乐的花……
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理清课文的思路,再分别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划分文章层次。课文前四个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具体描述了“我”是什么;剩下的三个自然段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课件出示)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这部分对花的形象展开了描绘,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这部分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无私地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和行动。
3.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小组合作探究。
过渡:这么富有诗意的花,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人的笔下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① 议一议:读“阅读提示”,思考其中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的“我”是花?
② 想一想:这篇课文只是单纯地写花吗?作者在花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③ 学一学: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请标示出相关语句,借鉴写法,进行仿写训练。
自主学习卡
4.汇报展示,品析美文。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1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我”在文中指的是“花”。另外,从课文的前四段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花的特征。可让学生分别说说从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征。
交流示例:
生1: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
生2:第2自然段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的高洁夺目。
生3:第3自然段写出了花芬芳而短暂的一生。
生4:第4自然段写了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2小题。
师:通过划分课文层次和概括主要内容,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并不只是单纯地描写花的生长与美丽,而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着哪些美好的品质呢?
提示:遵循自然的规律,积极、乐观、向上等。
(3)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3小题。
师:文中大量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排比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又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还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展开想象,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种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仿写句式: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我是 ,我是 ,我是 。
5.诵一诵,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请同桌评价。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他热爱大自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笔下,风、雨、浪、花,无不具有生命力。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纪伯伦的散文诗《啊!风》,看看他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形象。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选自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冰心译
2.阅读与交流
(1)说说这个文段的叙述方式和《花之歌》有什么不同。(《啊!风》使用的是第二人称,《花之歌》使用的是第一人称。)
(2)风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形象?(变幻莫测、刚毅、坚忍、谦恭、礼让、轻盈、灵敏、和蔼可亲、威风凛凛……)
(3)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交流提示
① 爱诵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读出花的美、花的精神。
② 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花的色彩、花的形态、生活中的花。
③ 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花的韵味、花的追求。
④爱国学的你,可以搜集诗词,感受花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本文是一篇语言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意味的散文诗,文中大量运用的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和以花自喻的手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次课程设计抓住教学重难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布置教学环节:听读课文,想象“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花”的形象、特征——合作学习,品读交流,感悟主旨。这些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
在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自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同时,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朗读,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教师有感染力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朗读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的能力。
习作:变形记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
2.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3.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朗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片段,引出习作的主题。
导读:同学们应该看到我们这次习作的主题了——变形记。其实,“变形记”还是一篇非常有名的小说的名字,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接下来,老师就给你们读读小说开篇的一段文字,它讲述的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变形经历。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虽是嫌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在摊放着打开的衣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的桌子上面,还是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装在漂亮的金色镜框里的。画的是一位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过渡:小说中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的世界彻底改变了,他经历了哪些事?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课下找来这篇小说看一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说家,写一写我们自己的变形记吧!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对“变形”二字的理解。
预设:教师提问学生“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你会变成什么?”。可以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探文本,交流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上的引导、提示文字,分组讨论。
思考:(1)什么是变形?该怎样选择变形对象呢?
(2)写变形,要突出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交流示例:
生1:变形就是自己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既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要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还要突出“趣”,选择自己觉得能写得轻松有趣的对象来写。
生2:变成什么,就要站在某物的角度去写,要写得“像”,突出特点,而不要还站在人的角度去写。
3.创设情境,引导“变形”。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想变成的东西,如雨滴、大树、虫子、云朵等。提醒学生不要都写一些常见的内容,避免千篇一律,要有独特的想象。
4.再读课本上所给的题目,借鉴学习。
预设:提醒学生在拟题时,一要明确变形对象,二要生动有趣、能激发人的想象。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借鉴。(课件出示)
交流示例:
师:大家看看课本上给出的四个题目,发现了什么?
生:这四个题目都特别生动,单看题目,我们就能想象出一幅幅画面,比如这个题目:“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棵大树,一轮月亮,树上有鸟儿在栖息,树下有小花小草,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题目极易引发我们的联想。
三、发挥想象,完成初稿
1.学生发挥想象,确定重点内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叙述。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其他学生听一听、评一评。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读、评所写的小片段,发现问题,比如没有写出变形对象的特点,或者太过平淡,读来没有意思。及时指出,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改正。
3.根据交流内容,完成初稿写作。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是否发挥了丰富的想象;(2)是否突出了重点;(3)是否写出了变形对象的特点;(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学中“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本次作文课便是以此为依据,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放飞思维、大胆想象的平台。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三是明确写作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思路可循。因而在设计时,我利用小说《变形记》引入新课,利用多种形式的写作、评改教学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让他们在研读、交流、比较、修改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习作。总的来看,写出一篇想象习作不难,难的是想象力火花的点燃。有些学生平时阅读量较少,思维还不够开阔,所以写出的习作比较平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发散,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展开想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方法,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习惯和能力。
2.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3.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
4.大致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
5.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1.学会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能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到更多,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了解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学写排比句。
一、交流平台
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它能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放松我们的身心,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不仅要乐读,还要善读。怎样做到善读呢?那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以《草原》和《丁香结》为例,教导方法。
(1)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预设: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然后引导学生以《草原》为例来谈一谈。(课件出示)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
生:读老舍的《草原》,我们了解到课文写了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场景,就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场景,从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
(2)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
预设: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课文的内容进行联想?然后引导学生以《丁香结》为例来谈一谈。(课件出示)
师: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的是多方面的,可以结合文章的体裁、抒发的情感、运用的写法来联想,也可以进行移情分析,来拓展联想的广度和深度。
生:读宗璞的《丁香结》,我们可以想到宗璞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写丁香结的作品;读懂了课文中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
3.学生分组自主交流,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汇报交流成果。
交流示例:比如我在读《丁香结》这篇文章时,我就想到了我挺喜欢的一种花——桂花。我喜欢桂花最主要的原因是桂花香甜了我们的生活。每当桂花盛开的时候,家乡的空气中处处都弥漫着一阵阵芳香,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无穷。我喜欢桂花的另一个原因是桂花朴实无华。这主要表现在桂花很小,总是隐藏在树叶当中,从不招摇,却默默地散发出馥郁的清香。
4.教师小结。
小结: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充分运用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收获更多的知识。
二、词句段运用(1)
1.自然过渡,引出排比句。
过渡:经过“交流平台”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阅读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并掌握了“想开去”的方法,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句式——排比句。我先给大家读读我喜欢的几个排比句吧!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学生讨论排比句的作用、特点。
预设:由刚才教师读出的例句自然过渡到对排比句的作用和特点的学习,引导学生说说他们听完上面两个句子的感受。如:
生1:我觉得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而且几个分句的句式、结构几乎一样。
生2:我感觉排比句听起来更优美、更有气势一些。
生3:排比句更能表现作者对花和美的赞美。
教师小结: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运用排比可以使语言结构整齐匀称,韵律铿锵有力,增加语言的形式美和音律美。
3.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例句,具体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4.教师拓展一些例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排比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①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
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深沉和宽广。
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的时候。
④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
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
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妈妈。
思考:这四个排比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句是写人,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感人。第二句是写景,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第三句是说理,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第四句是抒情,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5.仿写排比句。
6.指名朗读所写的排比句,写得好的句子,教师可抄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一下。
三、课堂回顾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运用本课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一篇课文,将自己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2)学生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排比句。
1.了解分号的作用,学习正确运用分号。
2.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能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
3.学习古诗《过故人庄》,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词句段运用(2)
1.承接上节课的内容,自然过渡到分号的学习。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学习排比句时发现第二组句子在描述漓江的水时,使用了分号,而在其他两个句子中没有使用。它们都是排比句,为什么有的用分号,有的不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分号的用法。
2.引导学生结合例句体会分号的作用。
(1)了解分号、顿号、逗号在用法上的区别。(课件出示)
(2)走近分号,了解分号的作用。
师:那么,在哪些情况下用分号呢?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句,大家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①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②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③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预设: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后课件出示分号的用法。
3.用法小结,巩固积累。
(1)让学生小结分号的用法。
(2)引导学生读记《分号歌》,巧记分号的用法。
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二、词句段运用(3)
1.谈话引入。
过渡:同学们,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你们是否注意过马路边的路牌?那些路牌上的地名你们是否认识呢?不认识也没关系,因为路牌上都标注了拼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怎样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
2.教师出示课本上的路牌图片,学生观察后交流地名的拼音特点。
预设: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是地名中的拼音标注。
交流示例:
生1:这些路牌中有些汉字我不认识,但是借助拼音我知道它怎么读。
生2:我发现这些地名的拼音都是大写,并且都没有标注声调。
生3:这些地名中有的拼音是连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写的,也有的是分两部分来写的。
3.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掌握给地名和人名标注拼音的方法,学生交流学习。
预设:《汉语拼音方案》中对中国地名和人名的拼音标注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引导学生读一读相关内容并自主交流体会。(课件出示)
4.教师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小结:用拼音拼写人名和地名,除了掌握相关的拼写规则外,还要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的相关事物,这样便于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加深理解。
三、日积月累
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导语: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虽然诗里作者在诉说“愁”,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日暮图景。孟浩然是有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在他的笔下,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显得格外可亲。“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诗作,首先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画。
(1)出示图画,引导学生欣赏画面:茂密的树林把整个村庄围绕,隐隐约约的群山在远处蜿蜒起伏。
(2)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感受,重点描述出农家生活环境的安宁悠闲。
2.研读诗句,感悟诗情。
(1)学生自读《过故人庄》,借助字典扫除障碍,读通诗句。教师讲解难理解的字。
(2)朗读理解,相互交流。
①自读感悟,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小组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质疑问难。
③班级交流,质疑解难。
A.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吗?(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
B.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主人准备好丰盛的饭菜邀请“我”,“我们”约好明年再来喝酒、赏菊。)
C.乡村的风景如何?给你怎样的感觉?(风景优美,有绿树、青山、庄稼地。给人幽静、淳朴的感觉。)
D.看看课本上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如:今年的农事如何,家人的身体情况,平时的趣事,等等。)
E.从最后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不忍离去。)
(3)想象画面,带着作者的感受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师生合作等形式朗读。)
3.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搜集孟浩然的其他名句、名篇
(2)搜集其他田园诗。
四、课堂回顾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号的作用,了解了路牌和人名的拼音特点,还学习了一首田园诗。现在我们算是完成了第一单元课程的学习,大家课后还是要多积累、多思考,把这个单元的重点知识都牢牢掌握。
本次“语文园地”有三个板块。“交流平台”重在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本次教学设计就着重教学生习惯交流、爱上交流,通过分组学习、共同探讨的方式,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体会排比句的作用以及分号的作用,关于排比句和分号,学生早已熟悉,所以对其基础知识不再细讲,而重在结合例句,通过朗读来体会它们的作用。此外,还学习了用拼音拼写地名和人名的方法,这对学生来说很实用,也很有必要。在“日积月累”中,由于这首诗是五言律诗,比较长,所以当堂背诵的效果不太好,以后我应在引导背诵上多花点气力。
第一单元 触摸自然
大自然是神奇的,当你感到迷茫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阵凉爽的清风,吹散你心中的尘埃,洗净你的心灵;当你感到孤独时,大自然会送你一位忠诚的朋友,守候在你的身边,倾听你的烦恼;当你感到自卑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道美丽的彩虹,点燃你心中五彩缤纷的希望,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看山水,听鸟语,闻花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到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到迷蒙的细雨中去欣赏妩媚芬芳的丁香,到古诗词中去感受融于奇山异水中的返璞归真,到花之歌中去领悟花的崇高理想。大自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触摸到它的律动。
本单元教材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以此为触发点,我们也将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学会将奇特的想象诉诸笔端,去构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
文
草原
本文记叙了作者初入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方法。
2课时
丁香结
本文从多方面描写了丁香,赋予丁香娇俏灵动、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阐述了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学习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并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2课时
古诗词三首
这三首古诗词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融入了或低沉、或豪迈、或欣喜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赏美景、悟诗情。
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2课时
花之歌
本文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
理解课文内容,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课时
习
作
变形记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自己“变形”的经历。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要注意把重点内容写得详细一些。
2课时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阅读时要能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
掌握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交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并学会仿写;通过实例掌握分号的用法;学会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积累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
2课时
词句段运用
复习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了解分号的作用;了解地名和人名的拼音特点。
日积月累
背诵古诗《过故人庄》,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1 草原
教学目标
1.会写“毯、玻”等9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1.会写“毯、玻”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襟飘带舞、热乎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
4.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草原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领学生进入美丽的草原的氛围之中。
导语:同学们,有一个地方我特别向往,那儿天蓝地绿,有奔驰的骏马和雪白的绵羊。如果你到了那儿呀,一定会被那里无边无际的绿色震撼。你们知道我说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吗?对,就是辽阔的大草原。现在,就让我们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吧!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说说美丽的草原。
提示: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上的人们有什么特点?草原上有哪些风俗?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圈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绿毯 境界 陈旧 衣裳 襟飘带舞
彩虹 马蹄 豆腐 拘束 稍有
羞涩 摔跤 洒脱 飞驰 会心
微笑 勾勒 目的地 蒙古包 好客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与同学交流。(课件出示)
明确: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首先描绘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接着又展示了人们欢迎远方客人和草原联欢的隆重场面,最后写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用简洁的话可概括为:初见草原——喜迎远客——热情会见——盛情款待——依依惜别。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圈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学生选择、比较词语: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清鲜”更突出“鲜”,可见草原的空气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还给人一种明丽、开阔之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②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含义,感受作者在此景之下的愉悦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出示草原“一碧千里”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表示“绿”(如: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引出“翠色欲流”。
②思考: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课件出示)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重点理解“渲染”“勾勒”。“渲染”和“勾勒”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老舍先生将草原比作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②写法提示:“那些小丘的线条……云际”是直接描写草原景色,“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则写了作者的感受。这里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常常自然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回味”即细细地回忆,品味。草原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这里风光如诗如画,因此连牛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可指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拟人句。)
小结:同学们,通过品读这些句子,我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我们可反复地朗读文中优美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同时,还要学习其中的一些修辞手法,感受文字表达的优美。如果同学们没有去过大草原,可以多看看草原的图片,结合本课文字,展开想象,你一定能感受到草原美丽而独特的风光。
4.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师:作者在写这段文字时,从草原的天空写到天底下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同学们在背诵时,可以抓住关键词,按照写作顺序来背:(天)空气——天空——(地)天底下——羊群——小丘——(感受)这种境界——在这境界里——。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和蕴含的感情。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重温“风光美”。
(1)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
(2)让学生简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原风光美的。
(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风光美,但大草原除了景美,这里的人更美。草原上的人们非常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人情美。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读自悟,交流印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用“ ”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关于主人迎客、相见、款待、话别的语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组合作交流,品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说一说蒙古族人民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说说阅读后的印象和感受,教师相机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①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词?(热情好客)
②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几层内容?发挥想象,将它们想象成一幅幅画面,给每层内容加一个小标题。(这一部分课文,作者按参观访问活动的顺序写了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是一层意思,它们分别是喜迎远客图、主客相见图、主客联欢图、依依话别图。)
(2)师生共同品读重点语句。
①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a.这幅画面表现了草原人民怎样的特点?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课件出示)
b.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妙处。
明确: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眼前所见之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②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读这个句子,大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声,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和热情。)
③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预设:出示套马、摔跤、民族舞蹈图片,让学生了解蒙古族同胞特有的活动。
3.情感升华,体会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浓厚情谊。
(1)出示诗句,逐字逐句理解。
明确:“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是指蒙古族人民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下,在那天涯碧草之上,大家亲切地交流着。
(2)学生试着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生: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谊很深,哪里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3)体会这句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句诗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处处都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4.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明确:草原是蒙古族同胞的家园,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风光美,后面写了人情美。风光美和人情美都表现了作者对草原的赞美和依恋,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因此以“草原”为题。
(2)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小结:《草原》这篇文章要多读,有感情地读,读出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草原中,那里的美无处不在,天美、地美、牛羊美,人美、歌美、舞蹈美……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出示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
要求:100—200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
提示:在《草原》一课中,我们赏析了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两种修辞手法使句子表达更生动,可以进行借鉴;情景交融则是《草原》的主要写法,要把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注意抒情的穿插要安排合理,不可太生硬。
2.交流小练笔作品,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草原》一文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风景美、人情美,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美,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教学本文的重点便在于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个个鲜明的句子,反复品读,才能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桥梁,倾情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通过品读、吟诵、换词比较、联系旧知、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借助音乐、插图、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现草原的美。另外,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阅读欣赏——展开想象——品词析句——自主感悟”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体性、探究性。本次教学还设计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以读促写,不单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帮助学生从阅读自然过渡到写作,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
2 丁 香 结
教学目标
1.会写“缀、窥”等13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1.会写“缀、幽”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语: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
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宅院 缀满 窥视 幽雅 断断续续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妩媚 印象 模糊 花苞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2)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第1—3自然段)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第4—6自然段)。(课件出示)
2.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
提出问题,先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交流示例:
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
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花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问题。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采用整合文章各部分大意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的作者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赋予丁香花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阐述了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以豁达的胸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感悟。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作者笔下的丁香美得脱俗,美得优雅。那么作者是怎样将丁香的美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联想到丁香结并生发感悟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品读课文,欣赏有关丁香的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描写丁香的几幅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
明确:有这样几幅画面:城里丁香图、城外校园里的丁香图、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雨中丁香图。(学生也可有其他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2)师生共同欣赏这四幅画面,感受丁香的特点,体悟作者赋予丁香的品格。
画面一:城里的丁香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拟人——“探出”和“窥着”都是人的神态和动作,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刻画出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画面二:城外校园里的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这句话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
交流示例:
生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作者将丁香花置于迷蒙的月色之下,营造出一种幽静、典雅的氛围,使画面非常具有诗意的美感。
生2:“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丁香花的。“淡淡的”“幽雅的”表明丁香花的芳香并不浓郁,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
画面三:斗室外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这两句话中的“积雪”和“莹白”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积雪”和“莹白”在文中指的是丁香花。作者用“积雪”和“莹白”来代替丁香花,一方面避免反复提到“丁香花”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使行文富于变化。另一方面巧用修辞手法鲜明直观地突出丁香花的特点。
画面四:雨中的丁香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有什么特点?)
预设:先出示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感受画面风格;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出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四幅画面的描写角度,总结写出了丁香花怎样的特点。
小结:作者从颜色、形貌、气味、姿态(或视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写出了丁香花纯洁无瑕、可爱芬芳、娇俏灵动、鲜润妩媚的特点。
2.再识“丁香结”,感悟情感。
研读课文第4—6自然段,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① 从课文引用的两句古诗中你体会到古人在丁香结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文中引用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② 什么是丁香结?为什么称为丁香结?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
③ 作者由丁香结生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你是如何理解的?
问题一预设: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感悟诗句表达的情感,然后总结得出结论:丁香结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第4、5两段的内容进行分析。(课件出示)
问题二预设:出示丁香花蕾的图片和中式衣襟上的盘花扣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确丁香结的本义和象征意义。
明确:丁香结的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愁怨。
问题三预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独到的见解。
交流示例:
生1:生命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这些大多不能被立刻化解,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常态。如果人生中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就太平淡无味了。
生2:作者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展现了她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困难忧愁无惧无畏,以平常心看待的优秀品格。
生3:此处作者将丁香结和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3.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教师总结,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升华主题。
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把它们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解不开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作者通过“丁香结”这一事物引发了自己的联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物引发你的联想。想一想,快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提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发挥想象,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小组交流,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课外搜集并积累有关丁香的诗句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丁香结》是宗璞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运用借物喻理的写法,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自己钟情的丁香,并借丁香结引发了关于人生的思考,文章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以及从作者的感悟中获得启发,我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丁香的几幅画面来感受丁香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再由有关丁香结的诗句引出作者对丁香结的独特感悟;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出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得到情感的升华。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顺畅,逐步推进,重点明确,既品析了重点语句,又兼顾了课文的整体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具体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一些时间看书预习、独立思考,再鼓励他们交流讨论、相互评价,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从交流互动中获得新知,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然,课堂总是有缺憾的,比如课堂时间把握得不够准确,部分环节占用时间比较多,导致小练笔的环节中学生的汇报较少。又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不够具体,朗读部分重点语句时没能读出感情。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3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会写“德”这个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1.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明确:“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诗人“宿”的地方是小船。
2.学习《宿建德江》一诗,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以故事激趣。
(1)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主交流有关孟浩然的知识。
(2)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师:《宿建德江》一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山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
3.初读古诗,疏通诗句,明确节奏。
(1)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律。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学生字、易读错字。
提示:“泊”是一个多音字,通过读诗句可知这里指的是“停泊”,所以要读成“bó”。
(3)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
朗读示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与交流:
①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
②小组内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③观察课文插图,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2)欣赏图片,理解诗句
①对照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预设: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教师相机板书:小舟、烟雾、沙洲、日暮、旷野、低树、江水、明月。
②理解“移舟泊烟渚”。
思考:这一句诗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
③理解“日暮客愁新”。
讨论:说一说你对这句诗中“愁”字的理解。(课件出示)
④教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a.这两句诗写景,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空旷、孤寂、宁静、清远。)
b.第一句描写远景,天为什么比树还低?第二句描写近景,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呢?
明确:天并不比树低,只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仿佛比树还要低些;月亮也并不能和人接近,只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就与人接近了。
c.讨论:“江清月近人”一句中,“近”字该如何理解?仅仅指实际距离的“近”吗?
明确:“近”指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与人接近。但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还可以理解为“精神、情感上的接近”。诗人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所以作者感觉它非常之近,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
d.指名学生说诗意、悟诗情。
小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第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e.学生齐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诗。
朗读指导:注意全诗的朗读基调是深沉的,于深沉之中又有一种安慰。
(3)课堂延伸,文化积累。
过渡: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因为思乡,李白曾经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为思亲,杜甫曾经这样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因为愁眠,张继曾经这样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也是因为满腔愁情,孟浩然写下了这首《宿建德江》,于是有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样的千古名句。同学们,诗人笔下的月亮还有着怎样的寄托呢?大家可以课下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5.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整首诗赛读,背诵积累。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指名背诵。注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过渡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引导学生谈感受。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空旷的郊野、辽远的天空和天上的明月,给人一种凄清、寂寞的感觉。现在,让我们一洗“愁”态,去感受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去感受一种别样的自然图景。我们将要学习另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诗人苏轼笔下的这场暴雨有着怎样的奇趣。
2.解诗题,明背景。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醉”该如何解释?(是饮酒后醉的状态,还是陶醉于景色之中?学完整首诗后再回到此题的讨论。)
(3)诗人是何时写下这首诗的?(检测预习效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学生可略做了解。)
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3.初读诗歌,夯实基础。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适时正音。
预设:提醒学生易读错的音:“卷地”的“卷”为三声;“忽吹散”的“散”为四声。
(2)指名读诗,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朗读示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出示自学提示。
阅读与交流:①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画问号。②观察课本插图,再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③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赏析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做好批注。(课件出示)
预设一:黑云翻墨未遮山
生1: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满天的乌云翻滚而来,似乎听到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想到了这乌云不就像打翻的墨汁吗?我还知道这句诗是描写下雨前天上的景象。
预设二:白雨跳珠乱入船
生2: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豆大的雨点从天上倾盆而下,它们蹦到了船上,跳到了岸边,落在了湖中,我仿佛听到了雨点噼里啪啦的声音,想象到它们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我最欣赏的词是“跳珠”,这个词写出了雨的大和猛。
预设三:卷地风来忽吹散
生3: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卷地而来的风转眼就将乌云吹散,将白雨吹走,似乎听到了风吹的声音。我最欣赏的是“卷地”这个词,“卷地”说明风很大。我也喜欢“忽”这个字,说明风来得突然,也说明天地变化之快。
预设四:望湖楼下水如天
生4: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大雨过后,望湖楼下水天相接,一片汪洋。我最欣赏“水如天”,说明雨很大,楼下一片汪洋,凸显景色之美。这一句写出了静态的美,它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有楼,有蓝天,有一片汪洋的水。
(2)朗读背诵,感悟诗韵。
过渡:醉于酒,醉于景,苏轼禁不住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醉于景,更醉于诗,让我们也走进了诗人描绘的奇趣世界。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场雨的惊叹,对雨后景色的赞美,一起来读背这首诗。
(3)指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
(4)配乐齐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
6.课堂回顾,总结方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其中第二首诗主要由同学们自主学习。我们一起理解了诗题,在优美的旋律中朗读了诗文,通过合作交流明白了诗意,结合图画想象了诗中的情境,体悟到了诗人的心情。(教师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这就是理解一首古诗的常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吗?下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另一首名家作品。
7.延伸拓展,作业设计。
(1)画:画一画本课所学两首古诗呈现出的画面,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找:另找一些描写月夜或暴雨的古诗,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和画面美。
(3)学:收集孟浩然或苏轼的故事和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会写“鹊、蝉”2个生字。
2.理解句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能够默写。
4.感受词中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抽查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再齐背。
2.再次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两首诗的吗?今天,我们将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词虽与诗格式有别,但我们依然可以用上节课中掌握的方法来学习它。(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
二、初读课文,读通文本
1.讲解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夜”,点明时间;“行”,点明动作、事件;“黄沙”,点明地点。题目意思:夜间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鹊、蝉”。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注意变色的字。
惊鹊 鸣蝉 稻花 茅店 社林 忽见
(3)结合注释,弄懂句子的意思。
3.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朗读示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再读课文,品读欣赏
1.出示上阕文本,引导探究。
(1)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欣赏美丽的夜景。
(2)小组交流,师生互学。(课件出示)
①说说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预设:对“别枝”的解释除了课本上的注释,还有两种其他解释,可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画面,教师相机出示:①离开枝头;②另外一枝。“明月惊鹊”可以联系“月落乌啼”来理解。
②说说你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③说说你听到的:鹊啼、蝉鸣、蛙声、说丰年。
过渡: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蛙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同桌之间试着演演说说;教师指名演演说说。(丰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虫子之类。)
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形象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里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呢?(青蛙、农人以及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散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请齐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体会词人企盼丰年的感情。
④说说你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
预设: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句,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体会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3)想象画面,自由描述。
预设:学生在描述画面时,不必拘泥于一字一词的对应,可展开想象,丰富细节。
示例:清幽的月光照着大地,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了起来,引得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它们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2.出示下阕文本,引导探究。
过渡: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让人犹如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己读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桌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①注意断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该怎样断句?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天外”和“山前”前面断句,这两句运用了倒装的句法,正常的语序应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②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可能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而且道路弯曲、树木茂盛,更难辨认方向了。还可能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而忘了前方的路。要体会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见的喜出望外的心情。)
(2)想象画面,自由描述。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那过去的茅店明明就在土地庙树丛旁边,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茅店就出现在了眼前。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欣慰呀!
四、对比阅读,整体回顾
1.齐读三首古诗词,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比较三首古诗词的异同。
对比一下三首古诗词,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诗词名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时间段
黄昏到夜晚
白天
夜晚
景物
舟、烟渚、日暮、旷野、树、江、月
黑云、山、白雨、船、风、望湖楼、水
明月、鹊、清风、蝉、稻田、蛙、星、雨、山、茅店、社林、溪桥
情感
羁旅的惆怅、思乡之情
对西湖奇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相同: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动人的自然图景,情与景相融。
不同:作者见到的景物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宿建德江》写日暮时分江边清幽之景,情绪低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大雨骤至时的磅礴之景,情绪爽朗豪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雨中夜行所见清新之景,情绪闲适愉快。
2.拓展诗句,促进感悟。
过渡:古诗词的妙处就在于寥寥几字,便能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古诗词中绝不缺乏想象奇丽、情感浓烈的句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些句子,读的时候,同学们要充分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感受到怎样的心情。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唐]孟浩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宋]苏轼《中秋月》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宋]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次课程内容的安排旨在体现课堂上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语言、感知意境、体悟情感。本次课程不管是对三首古诗词整体学习方法的考量,还是在一首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自学与讲学的穿插,都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总结——运用”的方法进行学习。同时,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古诗词的朗诵以及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积累,在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能培植学生的人文底蕴。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提供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诗词进行想象,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也契合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但是,古诗词的用词、呈现的意境毕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意境,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善于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从而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另外,在第一课时,我在介绍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上多花了一点时间。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比如,如果不了解孟浩然的生平,就无法理解他的“愁”,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背景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分寸,不可过深、过多,导致喧宾夺主。最好的办法是学生预习时提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所以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我还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阅读广度上多下一番功夫。
4* 花之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刚才给你们播放了几段乐曲,它们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还有西方的古典音乐。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曾经见过的花朵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之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纪伯伦的《花之歌》,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花的赞歌。学习这篇文章,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一样。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花之歌”,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它会唱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介作者的有关知识。
纪·哈·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中的《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标注读不通顺的地方。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或小组内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提示:可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一读:重在感知形象。要从整体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二读:重在体味情感。要读得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及语气的轻重抑扬,要体现出散文诗的抒情性。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引导学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的花。
示例:美丽的花、永远变化的花、可当礼物的花、自由的花、快乐的花……
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理清课文的思路,再分别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划分文章层次。课文前四个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具体描述了“我”是什么;剩下的三个自然段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课件出示)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这部分对花的形象展开了描绘,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这部分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无私地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和行动。
3.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小组合作探究。
过渡:这么富有诗意的花,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人的笔下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① 议一议:读“阅读提示”,思考其中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的“我”是花?
② 想一想:这篇课文只是单纯地写花吗?作者在花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③ 学一学: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请标示出相关语句,借鉴写法,进行仿写训练。
自主学习卡
4.汇报展示,品析美文。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1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我”在文中指的是“花”。另外,从课文的前四段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花的特征。可让学生分别说说从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征。
交流示例:
生1: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
生2:第2自然段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的高洁夺目。
生3:第3自然段写出了花芬芳而短暂的一生。
生4:第4自然段写了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2小题。
师:通过划分课文层次和概括主要内容,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并不只是单纯地描写花的生长与美丽,而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着哪些美好的品质呢?
提示:遵循自然的规律,积极、乐观、向上等。
(3)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3小题。
师:文中大量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排比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又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还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展开想象,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种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仿写句式: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我是 ,我是 ,我是 。
5.诵一诵,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请同桌评价。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他热爱大自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笔下,风、雨、浪、花,无不具有生命力。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纪伯伦的散文诗《啊!风》,看看他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形象。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选自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冰心译
2.阅读与交流
(1)说说这个文段的叙述方式和《花之歌》有什么不同。(《啊!风》使用的是第二人称,《花之歌》使用的是第一人称。)
(2)风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形象?(变幻莫测、刚毅、坚忍、谦恭、礼让、轻盈、灵敏、和蔼可亲、威风凛凛……)
(3)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交流提示
① 爱诵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读出花的美、花的精神。
② 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花的色彩、花的形态、生活中的花。
③ 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花的韵味、花的追求。
④爱国学的你,可以搜集诗词,感受花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本文是一篇语言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意味的散文诗,文中大量运用的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和以花自喻的手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次课程设计抓住教学重难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布置教学环节:听读课文,想象“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花”的形象、特征——合作学习,品读交流,感悟主旨。这些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
在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自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同时,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朗读,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教师有感染力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朗读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的能力。
习作:变形记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
2.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3.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朗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片段,引出习作的主题。
导读:同学们应该看到我们这次习作的主题了——变形记。其实,“变形记”还是一篇非常有名的小说的名字,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接下来,老师就给你们读读小说开篇的一段文字,它讲述的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变形经历。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虽是嫌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在摊放着打开的衣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的桌子上面,还是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装在漂亮的金色镜框里的。画的是一位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过渡:小说中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的世界彻底改变了,他经历了哪些事?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课下找来这篇小说看一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说家,写一写我们自己的变形记吧!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对“变形”二字的理解。
预设:教师提问学生“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你会变成什么?”。可以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探文本,交流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上的引导、提示文字,分组讨论。
思考:(1)什么是变形?该怎样选择变形对象呢?
(2)写变形,要突出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交流示例:
生1:变形就是自己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既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要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还要突出“趣”,选择自己觉得能写得轻松有趣的对象来写。
生2:变成什么,就要站在某物的角度去写,要写得“像”,突出特点,而不要还站在人的角度去写。
3.创设情境,引导“变形”。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想变成的东西,如雨滴、大树、虫子、云朵等。提醒学生不要都写一些常见的内容,避免千篇一律,要有独特的想象。
4.再读课本上所给的题目,借鉴学习。
预设:提醒学生在拟题时,一要明确变形对象,二要生动有趣、能激发人的想象。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借鉴。(课件出示)
交流示例:
师:大家看看课本上给出的四个题目,发现了什么?
生:这四个题目都特别生动,单看题目,我们就能想象出一幅幅画面,比如这个题目:“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棵大树,一轮月亮,树上有鸟儿在栖息,树下有小花小草,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题目极易引发我们的联想。
三、发挥想象,完成初稿
1.学生发挥想象,确定重点内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叙述。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其他学生听一听、评一评。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读、评所写的小片段,发现问题,比如没有写出变形对象的特点,或者太过平淡,读来没有意思。及时指出,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改正。
3.根据交流内容,完成初稿写作。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是否发挥了丰富的想象;(2)是否突出了重点;(3)是否写出了变形对象的特点;(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学中“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本次作文课便是以此为依据,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放飞思维、大胆想象的平台。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三是明确写作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思路可循。因而在设计时,我利用小说《变形记》引入新课,利用多种形式的写作、评改教学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让他们在研读、交流、比较、修改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习作。总的来看,写出一篇想象习作不难,难的是想象力火花的点燃。有些学生平时阅读量较少,思维还不够开阔,所以写出的习作比较平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发散,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展开想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方法,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习惯和能力。
2.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3.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
4.大致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
5.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1.学会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能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到更多,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了解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学写排比句。
一、交流平台
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它能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放松我们的身心,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不仅要乐读,还要善读。怎样做到善读呢?那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以《草原》和《丁香结》为例,教导方法。
(1)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预设: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然后引导学生以《草原》为例来谈一谈。(课件出示)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
生:读老舍的《草原》,我们了解到课文写了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场景,就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场景,从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
(2)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
预设: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课文的内容进行联想?然后引导学生以《丁香结》为例来谈一谈。(课件出示)
师: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的是多方面的,可以结合文章的体裁、抒发的情感、运用的写法来联想,也可以进行移情分析,来拓展联想的广度和深度。
生:读宗璞的《丁香结》,我们可以想到宗璞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写丁香结的作品;读懂了课文中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
3.学生分组自主交流,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汇报交流成果。
交流示例:比如我在读《丁香结》这篇文章时,我就想到了我挺喜欢的一种花——桂花。我喜欢桂花最主要的原因是桂花香甜了我们的生活。每当桂花盛开的时候,家乡的空气中处处都弥漫着一阵阵芳香,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无穷。我喜欢桂花的另一个原因是桂花朴实无华。这主要表现在桂花很小,总是隐藏在树叶当中,从不招摇,却默默地散发出馥郁的清香。
4.教师小结。
小结: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充分运用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收获更多的知识。
二、词句段运用(1)
1.自然过渡,引出排比句。
过渡:经过“交流平台”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阅读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并掌握了“想开去”的方法,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句式——排比句。我先给大家读读我喜欢的几个排比句吧!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学生讨论排比句的作用、特点。
预设:由刚才教师读出的例句自然过渡到对排比句的作用和特点的学习,引导学生说说他们听完上面两个句子的感受。如:
生1:我觉得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而且几个分句的句式、结构几乎一样。
生2:我感觉排比句听起来更优美、更有气势一些。
生3:排比句更能表现作者对花和美的赞美。
教师小结: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运用排比可以使语言结构整齐匀称,韵律铿锵有力,增加语言的形式美和音律美。
3.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例句,具体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4.教师拓展一些例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排比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①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
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深沉和宽广。
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的时候。
④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
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
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妈妈。
思考:这四个排比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句是写人,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感人。第二句是写景,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第三句是说理,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第四句是抒情,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5.仿写排比句。
6.指名朗读所写的排比句,写得好的句子,教师可抄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一下。
三、课堂回顾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运用本课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一篇课文,将自己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2)学生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排比句。
1.了解分号的作用,学习正确运用分号。
2.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能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
3.学习古诗《过故人庄》,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词句段运用(2)
1.承接上节课的内容,自然过渡到分号的学习。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学习排比句时发现第二组句子在描述漓江的水时,使用了分号,而在其他两个句子中没有使用。它们都是排比句,为什么有的用分号,有的不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分号的用法。
2.引导学生结合例句体会分号的作用。
(1)了解分号、顿号、逗号在用法上的区别。(课件出示)
(2)走近分号,了解分号的作用。
师:那么,在哪些情况下用分号呢?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句,大家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①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②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③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预设: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后课件出示分号的用法。
3.用法小结,巩固积累。
(1)让学生小结分号的用法。
(2)引导学生读记《分号歌》,巧记分号的用法。
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二、词句段运用(3)
1.谈话引入。
过渡:同学们,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你们是否注意过马路边的路牌?那些路牌上的地名你们是否认识呢?不认识也没关系,因为路牌上都标注了拼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怎样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
2.教师出示课本上的路牌图片,学生观察后交流地名的拼音特点。
预设: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是地名中的拼音标注。
交流示例:
生1:这些路牌中有些汉字我不认识,但是借助拼音我知道它怎么读。
生2:我发现这些地名的拼音都是大写,并且都没有标注声调。
生3:这些地名中有的拼音是连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写的,也有的是分两部分来写的。
3.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掌握给地名和人名标注拼音的方法,学生交流学习。
预设:《汉语拼音方案》中对中国地名和人名的拼音标注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引导学生读一读相关内容并自主交流体会。(课件出示)
4.教师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小结:用拼音拼写人名和地名,除了掌握相关的拼写规则外,还要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的相关事物,这样便于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加深理解。
三、日积月累
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导语: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虽然诗里作者在诉说“愁”,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日暮图景。孟浩然是有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在他的笔下,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显得格外可亲。“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诗作,首先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画。
(1)出示图画,引导学生欣赏画面:茂密的树林把整个村庄围绕,隐隐约约的群山在远处蜿蜒起伏。
(2)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感受,重点描述出农家生活环境的安宁悠闲。
2.研读诗句,感悟诗情。
(1)学生自读《过故人庄》,借助字典扫除障碍,读通诗句。教师讲解难理解的字。
(2)朗读理解,相互交流。
①自读感悟,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小组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质疑问难。
③班级交流,质疑解难。
A.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吗?(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
B.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主人准备好丰盛的饭菜邀请“我”,“我们”约好明年再来喝酒、赏菊。)
C.乡村的风景如何?给你怎样的感觉?(风景优美,有绿树、青山、庄稼地。给人幽静、淳朴的感觉。)
D.看看课本上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如:今年的农事如何,家人的身体情况,平时的趣事,等等。)
E.从最后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不忍离去。)
(3)想象画面,带着作者的感受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师生合作等形式朗读。)
3.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搜集孟浩然的其他名句、名篇
(2)搜集其他田园诗。
四、课堂回顾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号的作用,了解了路牌和人名的拼音特点,还学习了一首田园诗。现在我们算是完成了第一单元课程的学习,大家课后还是要多积累、多思考,把这个单元的重点知识都牢牢掌握。
本次“语文园地”有三个板块。“交流平台”重在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本次教学设计就着重教学生习惯交流、爱上交流,通过分组学习、共同探讨的方式,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体会排比句的作用以及分号的作用,关于排比句和分号,学生早已熟悉,所以对其基础知识不再细讲,而重在结合例句,通过朗读来体会它们的作用。此外,还学习了用拼音拼写地名和人名的方法,这对学生来说很实用,也很有必要。在“日积月累”中,由于这首诗是五言律诗,比较长,所以当堂背诵的效果不太好,以后我应在引导背诵上多花点气力。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