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优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优秀第1课时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优秀第1课时习题,共5页。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与元素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3)识记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学习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学习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新知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反馈-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18世纪末,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从古到今,人们一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什么是元素?这些元素是如何存在的?
二、新课学习
【引言】
我们吃的食物中加入的“加碘食盐”,“高钙米粉”,这里的“碘”、“钙”是指什么?
知识点1 元素
【提问】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还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我们学过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在分子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讲解】(1)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
(2)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9;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
这两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碳元素:质子数都为6的一类原子
氧元素:质子数都为8的一类原子
1.元素的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对“一类原子”的理解
(1)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有0、1、2)。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
(2)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如氢的质子数是1,氧的质子数是8。
(3)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的性质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1)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即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3.元素的存在:从19世纪末开始,科学家们对地壳的岩石、天然水、矿物、土壤等进行了普遍分析,他们总结了五千多个样品分析数据,历尽千辛万苦得出了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这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空气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氮、氧(体积分数氮为78%,氧为21%)
(2)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
(3)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图为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4)海水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氢、氯、钠。
4.元素的分类
(1)金属元素:铁、铝、钙等。
(2)非金属元素:固体非金属元素、液体非金属元素、气体非金属元素。
(3)稀有金属元素:氦、氖、氩、氪、氙
知识点2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规定: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字母(小写)加以区别。
2.书写原子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元素符号的含义
(1)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
(2)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例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3)元素符号前面加化学计量数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再表示这种元素,因为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2N,只能表示两个氮原子,而不再表示氮元素,该符号只有微观含义。
知识点3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物质的组成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物质的组成,即“宏观对宏观”;原子、分子是从微观上描述物质的构成,即“微观对微观”。
(2)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而分子、原子、离子等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之分又有数量之别,当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物质由什么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每个某分子是由多少个某原子构成的”。一般是元素与“组成”匹配,而分子、原子、离子与“构成”匹配。
三、课堂小结
一、元素
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氧、硅、铝、铁
(2)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氧、碳、氢
3.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符号
1.读法及写法
2.含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宏观物质讲组成;微观物质讲构成
【教学反思】
元素符号的教学,除了要向学生讲清楚元素符号的写法和含义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元素符号的记忆,要尽快使学生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这项工作要强调要严抓要落实,要让每个学生过关。有些学生较懒不愿意记知识,背符号。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记忆比赛,在相同的时间里看谁记得准记得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元素符号,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填空,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精品第一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课时练解析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课时练原卷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精品第2课时习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