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3.9露和霜(教案)
展开课题:露和霜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原因。
科学思维:能依据实验现象和有关资料有根据地推导露和霜的成因。
探究实践:能够设计实验模拟露和霜形成。
态度责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人对露和霜的认识,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推导露和霜的成因。
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有根据地推导露和霜的成因,并设计实验模拟露和霜形成。
教学准备:生活中露和霜的图片或视频,金属罐、冰块、温度计、食盐、小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生活中露和霜的图片。
2.提问:“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有时候,在早晨我们会发现路边的小草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而到中午露又不见了。那么露是在什么天气下形成的?
二、科学实践活动:探究露的形成
1.推测露的形成条件。
谈话:我们在什么时候能看见露?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露”现象?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推测露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根据书本上的图片提示,讨论后回答。
教师提问:露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猜测并回答。
2.设计实验模拟露的形成。
阅读书本第34面,了解实验方法。
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在金属罐里放一些冰,把它放在潮湿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观察金属罐外壁出现的现象,并测一测罐壁的温度。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教师板书:金属罐外壁有小水珠,金属罐外壁的温度在0℃以上。
3、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和有关资料,说一说自然界的露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讲述:傍晚或夜间,贴近地表的空气温度下降,当其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在地面或地面物体的表面就会有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从而形成我们看见的露。
三、科学实践活动:探究霜的形成原因
1.提问:冬季的早晨,在树叶、瓦片上有时会看到一些冰晶,人们把它叫作霜。结合露的成因,推测霜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追问:如果让金属罐的温度下降到0℃以下,在金属罐的外壁会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往金属罐中装入大半罐的碎冰块,再向冰块中撒入一些食盐。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金属罐外壁发生的现象,并测一测罐壁的温度。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板书:金属罐外壁有小冰晶,金属罐外壁温度在0℃以下。
3.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和有关资料,说一说自然界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它和露的形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讲述:霜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有充裕的水蒸气,二是气温在下降到0℃以下。它们的相同点是:开始结霜的温度在0℃以下,露形成的温度在0℃以上;露是水从气态到液态的变化,霜是水从气态到固态的变化。
三、拓展与应用
1.学生阅读书本第35面,了解“白露”和“霜降”的有关知识。
2.教师讲述: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节气的到来,天气由热转凉。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节气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很多地方有结霜现象。
四、课后作业
在生活中继续观察露和霜的现象,了解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