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 2课时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 2课时 教案,文件包含42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教案docx、42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教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读P71、P72文字,说出气温的概念及气温测定的方法。2.阅读等温线模式图,总结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3.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指导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夏天、冬天你穿的衣服一样吗?引入气温的学习。新课讲授:一、气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1图文、P72活动,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气温?2.气温是如何测定的?3.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如何计算?一个月、一年的平均气温又如何计算?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答案,计算日平均气温时,先让学生准确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数,然后再计算,小组之间交流计算结果并及时纠正错误,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过渡: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它们的分布有规律吗?(引入世界气温的分布)要想知道各地平均气温的状况,就需要借助等温线。二、世界气温的分布(一)等温线的判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出A、B的温度。2.比较C、D温差的大小。3.图中E、F温度是否相同。4.16°C所在的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什么方向存在气温差异。[归纳总结]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等温线像这样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差异。学完等温线判读后,指导学生完成P72活动1:世界年平均气温大于20°C的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南极洲。(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结合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采用发现法教学,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1.观察从赤道向两极等温线的数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2.自西向东描出北半球20°C等温线,你发现了什么(等温线弯曲还是平直)?如果等温线弯曲,观察弯曲的位置在哪里?这说明了什么?3.自西向东描出北半球10°C等温线,观察等温线出现巨大弯曲的位置,说明了什么?[归纳总结]规律一: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规律二: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规律三: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想一想阅读教材P73图4-10“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4-11“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结合P74活动,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否也同样适用1月和7月的世界气温分布状况呢?2.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1月、7月分别是哪里的气温高?[归纳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二同纬度范围内,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教师简单介绍原因:海洋与陆地性质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慢;陆地升温快、降温快。(可以做个海陆热力差异的实验)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的概念、测定及简单的计算;通过读图,学会了等温线模式图的判断,又通过读图、讨论,总结出了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4.2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同学们如果能借助图理解记忆更好,气温的垂直变化(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没有深入展开讲,为后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