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优秀习题
展开板块教案
1 草 原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感受草原美景和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制作课件:草原分布图;中国画欣赏图片;草原风光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3.扫描二维码下载类文《锡林郭勒草原》并打印。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搜集老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写景、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并体会其好处,并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抄写下来。
4.弄清在写草原美景时,作者选择了哪几个画面,给每个画面概括一个小标题。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读了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哪里的美丽景色?
课件展示:绿草如茵 一碧万顷 万里无云 万马奔腾 翠色欲流 苍翠欲滴
2.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请去过草原的学生介绍草原风光。
3.欣赏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
活动2 了解作者
1.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老舍的了解。
2.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3.过渡: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这篇参观访问记—— 《草原》。
操作指导:通过回忆,呈现情境,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让学生产生“走进”大草原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教学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指名读第一组词,提醒读好带点字。
课件展示:绿毯 陈巴尔虎旗 衣裳 彩虹 马蹄 豆腐 稍有点儿 微笑
(2)指名读第二组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课件展示:蒙古包 好客 同行 似乎
①读准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再给多音字口头扩词。
②重点理解“同行”的不同读音、不同意思并举例说明。
课件展示:同行xínɡ:一起行路。
同行hánɡ:行业相同;同行业的人。
3.想一想:初读课文后,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
活动2 理清脉络,练习概括
1.默读课文,想一想:老舍介绍了草原哪些方面的美?边读边作批注,想好后可以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
2.指名说说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概括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操作指导: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在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作者参观访问的“行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板块三 品读感悟,鉴赏美景
活动1 赏读美景
1.导入: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边读边作批注。
3.学生交流品味。(一边汇报,一边课件展示)
(1)课件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①学生谈感受,引导抓住“清鲜”“明朗”感受天空之美。
②换词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③朗读体会。
(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板书:一碧千里)
①理解“一碧千里”中“碧”的意思,猜测“一碧千里”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想象大草原“一碧千里”的画面,并说一说。
③联系本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理解“并不茫茫”的意思,体会并读出草原无边无际的绿与美。
(3)指名读句子。
课件展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请学生说说句中描绘的画面,体会“绣”字的妙处,感受草原的动态美。
②引导图文结合,体会作者比喻的好处。
③指导学生赛读,体会草原的景色美和作者的语言美。
(4)品析句子。
课件展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的意思。(课件出示图片及词语解释)
②课件呈现“中国画”和“小丘图”,两相对比,让学生体会比喻之妙、小丘之美。
③学生个别读、齐读,体会草原之美。
(5)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和联系上下文,交流理解“迂回”和“拘束”的意思。(课件出示图片和对应语句)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些语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活动2 以情激情,表达喜爱
1.过渡:面对一碧千里的草原,作者不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景,而且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了当时的感受。请找出相关句子,一起来读一读。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课件出示句子:“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你从作者的感受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假如你就是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呼吸到那么新鲜、干净的空气,看到那么晴朗、明净的天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又会怎么做呢?(课件演示)
③齐声朗读,读出愉快、赞美之情。
(2)品析句子。
课件展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联系上文,“这种境界”指怎样的境界?抓住关联词语“既……又……”体会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惊喜、激动之情。
②作者为什么说骏马和大牛也“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③如果你感受到了这种境界,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用上“既……又……”说一说。
④配乐朗读,以轻缓的语调读出回味的感觉,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活动3 理清文络,指导背诵
1.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这些景物的?
2.小结:作者是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的;既写看到的、听到的,又融入了作者的感受,每写完一处景物,即时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让读者感同身受。
3.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操作指导:“品读优美语句,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感受草原美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草原美景的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板块四 回顾总结,练习书写
1.请学生说说本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草原景色之美,感受到了作者的语言美、情感美,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写字表中的字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体会运笔方法。
(2)重点指导书写“毯”字。注意“毯”是半包围结构,先写“毛”,后写“炎”,“炎”的末笔变为点。“毛”的竖弯钩要长,托住“炎”。
4.学生抄写生字和词语表中的18个词语。要求:字迹工整,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5.课后背诵第1自然段。
操作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在写字要求中特别指出: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本课处在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特殊位置,理应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活动卡学习“主客联欢”,领会重复动作及穿插写人物的写法。
2.感受内蒙古的民族风情,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3.从“蒙汉情深何忍别”想开去,和同学交流与人惜别的经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重温美景
活动1 复习引入,感知内容
1.齐读课题。
2.朗读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勾勒 渲染 迂回 洒脱 拘束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3.导学:初入草原,“我们”就被草原的迷人风光深深吸引了,回忆一下,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草原的美景?(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活动2 播放图片,诵读入境
1.播放草原风光图,引导学生边回忆边背诵第1自然段。
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草原,去见见草原的人民,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操作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词语,并通过欣赏图片来激活对草原的回忆,加深对美的认知,在复习巩固中积累文中优美的片段。
板块二 扶放结合,感受人美
活动1 整体感悟,梳理场面
1.快速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课件出示)
2.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梳理总结。(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活动2 导学引路,感悟情深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汉情深”的语句,圈出重点词句,简要写写阅读感受。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1)出示句子一:
课件展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悟:从“男女老少”体会迎宾的人之多;从“各色衣裳”体会蒙古族人民对客人的尊重;从“风吹来似的”“群马疾驰”“飞”等词语来感受蒙古族人民迎客心情的迫切、性格的豪放和待客的热情。
②理解“襟飘带舞”,让学生说说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男女老少”“各色衣裳”再加上“群马疾驰”,才有“襟飘带舞”,将此情此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既表达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又表达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③朗读感悟。
(2)出示句子二:
课件展示: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①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
②蒙古族人民这样欢迎“我们”,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远迎”前板书:热情)
3.指导抓住重点词读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及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
活动3 扶放结合,探究情深
1.迁移学法,布置自学要求:默读第3~5自然段,根据下面的四个场景,先圈画最能表现蒙汉情深的词句,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将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并完成学生活动卡;最后试着通过朗读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卡)
学生活动卡
自主探究: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 |||
活动内容 | 场景 | 具体描述 | 我的感受 |
相见 |
|
| |
款待 |
|
| |
联欢 |
|
| |
话别 |
|
|
2.学生自学,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相见。
①引导学生通过“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想开去,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
②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课件演示相关内容)
③引导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客人”和“主人”:“刚才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握住手不放呢?”
④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相见”带给自己的感受。(在“相见”前板书:激情)
(2)款待。
①说说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演示相关内容。
②请学生介绍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等,了解民族特色。
③引导学生抓住“敬酒”“回敬”想开去,想象双方敬酒时说了些什么,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④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款待”带给自己的感受。(在“款待”前板书:盛情)
(3)联欢。
①课件出示“歌舞、套马、摔跤”等具有民族风情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并感受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的特点。
②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的感受。(在“联欢”前板书:尽情)
(4)话别。
①课件出示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②说一说看到的情景,听到他们可能在说什么。
③联系自己在生活中和别人依依惜别的经历,说一说。
④再读诗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话别”前板书:深情)
操作指导: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主体,作者分别从五个场景来表现人情之美。如果逐一解读,学生无新鲜感,所以在教学中,以其中一个场面为例,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词句,进行品读赏析,然后让学生自主读文、合作探究,以交流、朗读、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
板块三 总结写法,链接类文
活动1 情感朗读,感悟写法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朗读,读出各自的感悟。
2.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写法。
(1)交流,升华情感:作者先写草原的风光,再写蒙古族人民。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还融入了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对蒙古族人民的热爱。)
(2)讨论: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3.小结:作者在描绘景色时,既写看到的、听到的,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美好的画面值得我们用眼睛珍藏,美好的境界更值得我们用心灵感受。看!作者短短的一次访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情谊,让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
活动2 链接类文,拓展阅读
1.请同学们拿出打印的类文《锡林郭勒草原》,自由朗读,再交流以下问题:
(1)小组合作交流:类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类文和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类文从“草原的广阔,水草丰美”“动物的自由欢快”“人的悠闲、幸福”这三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类文和课文在描写草原美景时,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并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类文中,作者描写了野草、湖水、野花、雄鹰、百灵鸟、牛羊、小马驹、黄羊和小牧民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突出了草原美丽、欢腾的特点;课文中,作者描绘了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同时作者描写景物时把景色和内心感受融合起来写,充满画面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描写草原的文章。
3.推荐阅读: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或者读一读其他作者描写草原的文章。
操作指导: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不但要重视段的教学,而且要体现一定的篇的意识。链接类文,要引导学生找到类文和课文的“类”点,并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丰富画面感,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郁的草原风情,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也更好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另外,推荐阅读篇目可由教师提供,也可让学生根据喜好自行收集,丰富课外阅读积累。
板块四 再现美景,拓展练笔
1.情境创设,再现美景。课件播放音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小练笔:再次步入美丽的草原,你会看到什么?做些什么?心情是怎样的呢?仿照课文写一写。(课件出示)
操作指导:在学生理解风光美、人情美、语言美的基础上,借助视频,让学生一吐为快。这样的设计,既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积累运用文中语言的实践机会,又升华了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巧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意境。利用多媒体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多次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使音乐、图片、文字融为一体,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冲击,自然而然地陶醉于草原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升华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立足文本,在诵读中“言”“意”兼得。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把着力点放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上,还应关注“怎么写”和“用什么写”;不能只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上用力,还应担当起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任务。尤其像这类文质兼美的文章,更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悟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在学习草原风光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体会关键字词的独到之处,揣摩比喻句的用法之妙,感受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内容与表达之间“走”几个来回,真正做到“言”“意”兼得。同时,引导学生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并结合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阅读课内片段, 完成练习,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草 原,指事过之后,慢慢回想体会,选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的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堂检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 【答案】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