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月光曲》(教案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月光曲》(教案设计)第1页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月光曲》(教案设计)第2页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月光曲》(教案设计)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月光曲精品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月光曲精品当堂检测题,共9页。
    板块教案23 月光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谱、莱”等8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4.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教学重点1.能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2.能想象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2.准备奏鸣曲《月光曲》。学生准备:朗读课文,查找了解贝多芬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谱、莱”等8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2个词语。2.正确辨析并书写词语“幽静、清幽”。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教学过程板块一 借助音乐,导入新课活动1 播放《月光曲》,激趣引入1.学生欣赏,并用一句话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2.导入:《月光曲》是贝多芬的名曲,关于它的创作,有一个传说。教师简介《月光曲》,板书课题。活动2 简介贝多芬,了解情况1.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图像。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贝多芬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课件展示: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多芬的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包括歌剧《费德里奥》、戏剧配乐《埃格蒙特》、五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为人类留下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2过渡: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贝多芬谱写这首钢琴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吧!操作指导:播放《月光曲》片段,要求学生闭目倾听,自由想象画面,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体验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活动1 小组合作,自学课文1.按自读要求,自主学习。课件展示:(1)自学生字,把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做上标记。和小组同学交流,提醒同学读字音、写字形时注意的事项。(2)联系上下文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3)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针对不理解的内容做标记。(4)组内交流质疑。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活动2 汇报交流,梳理问题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课件展示:写  莱茵河  姑娘  洁  琴  一  (1)朗读词语,随机正音:“纯”是翘舌音,读chún;“缕”读lǚ不读liǔ。(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幽静、霎时、水天相接、波涛汹涌”的意思。(课件出示词语解释)(3)引导学生借助语境理解“幽静”和“清幽”。①出示句子,理解词语。课件展示: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由于是夜晚,才会如此幽静。)②出示句子:课件展示: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的清幽指清亮的月光下,茅屋里的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安静。)③出示句子:课件展示: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这里的清幽是指月光的柔美。)(4)指导书写。①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②演示书写动漫,观察运笔方法。③学生独立书写,每字写2遍,同桌互评。④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5)交流:《月光曲》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怎要谱成的?(课件出示相关内容)2.学生交流阅读收获。3.提出疑问,梳理问题。预设:(1)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什么会弹琴给贫穷、平凡的盲姑娘听?(2)为什么弹完一曲再弹一曲?操作指导:虽为第三学段,但字词教学仍不可偏废,特别是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尤为重要,在这里通过课文的朗读,及时纠正一些字音仍有必要。在自学中,通过初读感知,对整篇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为研读课文做好准备。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1)“传说”是什么意思?传说中的《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2.汇报交流。课件展示:第一部分(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贝多芬并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第二部分(27自然段):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第三部分(89自然段):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第四部分(10自然段):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把曲子记录了下来。3.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课件展示: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并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4.简介什么是传说,及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操作指导:这里不仅要教会学生理清文章内容的层次,还要让学生能够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也为下面归纳《月光曲》的创作经过做铺垫。板块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夜深人静,从茅屋里传出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引起了贝多芬的注意。于是,他走进茅屋,看到弹琴的竟是个盲姑娘,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决定为盲姑娘弹一曲。一曲弹完,盲姑娘热情地赞美他的演奏,并且听出他就是贝多芬,贝多芬感到自己遇上了知音,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著名的《月光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2.布置作业:请利用网络查找《月光曲》,闭目倾听,说一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操作指导:要指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进行想象,在眼前呈现出画面,使学生在情感上接近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2.能说出贝多芬弹琴给盲姑娘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的原因,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3.想象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教学过程板块一 回顾交流,导入新课1.复习词语:课件展示:贝多芬 莱茵河 小路 散步 兄妹俩 旧钢琴 茅屋 月光 琴键 面对 大海 陶醉 飞奔 记录2.结合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感受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吧!操作指导:教学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分别对应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与结尾,要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板块二 深入学文,体会情感活动1 朗读课文,了解两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找文中贝多芬弹了几首曲子,画出相关语句,再读一读。2.汇报交流。(1)朗读句子。课件展示: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得那首曲子。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曲吧。(2)教师相机点拨:贝多芬共弹两首曲子。第二首是即兴创作的《月光曲》。活动2 再读课文,感受人物的心灵美1.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贝多芬为什么会给穷鞋匠兄妹俩弹琴?(1)找出文中的三轮对话,聚焦盲姑娘的三次“说”,和贝多芬的三次“听”,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圈画关键字词,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批注。(2)关注环境描写,体会贝多芬对兄妹俩的同情。(课件出示相关内容)3.汇报交流,抓住关键语句走进人物内心。(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轮对话(兄妹俩),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①根据对话的内容,加上适当的提示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课件展示:一个姑娘(   )地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   )地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   )地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②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妹妹的这句话真的是随便说的吗?如果不是,那她为什么说“随便说说”呢?③课件出示:从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哥哥对妹妹的心疼和过意不去。妹妹既热爱音乐,又对哥哥体贴,善解人意。)小结:“随便说说”说明了这个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体现出盲姑娘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多么体贴的人哪想象:联想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和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会想些什么?过渡:是啊!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感动。他急切地想要为这对可亲可敬的兄妹俩演奏一曲。(2)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轮对话(穷鞋匠和贝多芬)①贝多芬为什么要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②教师补充贝多芬的资料,并拓展链接贝多芬的名言:课件展示: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③说说贝多芬给你留下的印象。(同情穷苦人民,他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打动了,主动要给兄妹俩演奏乐曲。)(3)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轮对话(盲姑娘和贝多芬)课件展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①从两个“!”中可以体会到盲姑娘怎样的心情?②贝多芬为什么再弹一首?此时他会想什么,有怎样的心情?4总结:贝多芬被盲姑娘的善解人意感动,又发现她虽然双目失明,但这么爱音乐,这么懂音乐,可谓是自己的知音啊!心中十分激动,创作之情油然而生。操作指导:教师可以采取抓重点词体会情感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听贝多芬的音乐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从中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等。教师组织教学时,要侧重对语意的领会。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板块三 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活动1 师生配合,想象画面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学生想象:此时此刻的茅屋里,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指名描绘想象到的画面。活动2 再读课文,完成活动卡1.默读第9自然段,思考:贝多芬的琴声给兄妹俩带来了无限的联想。他们眼前出现了几幅画面?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2.出示要求,小组活动按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卡。课件展示:(1)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画出皮鞋匠兄妹展开想象的句子。(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根据皮鞋匠兄妹的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3)集体交流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补充自己的表格。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内容自主探究: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眼前出现了哪三幅画面?此时的乐曲是怎样的?画出体现《月光曲》旋律变化的句子,用简短的词句概括。皮鞋匠兄妹想象的画面乐曲的变化(用简短的词句概括)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活动3 结合活动卡,汇报交流1.导学:课文第9自然段主要写了兄妹俩听着《月光曲》想象到的画面。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也感受到了《月光曲》的美妙。你能把读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吗?(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课件出示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及图片)(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霎时间”“洒满”“银光”,这些词语让我们看到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程式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的美丽画面。让我们随着清幽、舒缓的曲乐,一起读这段的前3句话。(2)“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个比喻写出了微云的轻、薄、美,这又让我们仿佛看到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色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转折。(3)“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一个连一个”“涌过来”这些节奏鲜明的短语,让我们看到了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涌向岸边。(4)想一想:文中哪些词句写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课件出示问题及相关句子)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鞋匠兄妹俩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的画面。(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及图片)3.小结表达方法:课件展示: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情感,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借皮鞋匠兄妹俩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出来,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使我们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无限向往。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4.播放《月光曲》配乐朗读。边读边思考,从乐曲中,你听到怎样的旋律变化?5.《月光曲》的旋律从“舒缓柔和”到“节奏渐强”到“高亢激越”,与想象到的画面变化十分契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伴随《月光曲》的旋律,再读这些动人的画面。(配乐有感情齐读第9自然段)6.想象画面,尝试背诵第9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背诵。课件展示:(1)方法一:按照乐曲旋律的三次变化清幽舒缓——气势增强——高昂激越来背诵。(2)方法二:想象着乐曲意境的三幅画面来背诵。操作指导:这一环节的教学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锻炼学生的朗读、想象说话等能力。第9自然段的朗读应该是舒缓、抒情的,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要通过指导,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乐曲的变化层次表现出来。板块四 整体感悟,总结全文1.过渡:《月光曲》那美妙的旋律让兄妹俩深深“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贝多芬悄然而至,悄然离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他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启发想象:当贝多芬走后,盲姑娘和他的哥哥会说些什么呢?请将你想象到的用对话的形式写一写。4.布置作业:听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操作指导:想象说话既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积累,也是对情感的一种升华。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去欣赏音乐,把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板书设计QQ拼音截图未命名.png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针对《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展开想象与交流,透过文字建立意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走进盲姑娘、走进皮鞋匠的内心世界,感受音乐创作过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值得思考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细化理解,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建立在剖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 【答案】皮鞋匠看到的, 【答案】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月光曲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月光曲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C, 【答案】D, 【答案】, 【答案】略;略;略;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